130、咨询时,不应该打断求助者的叙述,免得引起对方的反感,哪怕对方叙述的内容并不重要。(B
)
A
对
B
错
131、心理咨询师也是普通人,咨询时难免也会有各种情绪反应,这是正常的。(
A)
132、咨询师发现求助者之所以会陷入困扰,是他的价值观与大多数人不同,那么,咨询师有责任改变他的价值观。(B
133、在咨询过程中,如发现求助者对个人及社会有明显而又急迫的危害时,应该及时向有关人士和部门透露。(
134、尊重意味着接纳一个人的优点和缺点,甚至一些不合理的,愚蠢的思想和行为。(
135、在遇到不同意求助者的言行情况时,咨询师也不要表明自己的意见。(B
136、所谓"共情",就是设身处地地去理解求助者的不良情绪和情感。(
137、在咨询中保持非评判性态度是为了使求助者无所顾虑,将内心世界完全展示出来。(
138、精神分析性的咨询与治疗着重在于寻找症状背后的无意识动机,并使之意识化。(
139、我们的教学、教育、各种纪律训练、各种各样的习惯,都是一系列的条件反射。(
140、人的生理需要和动物的生理需要并无本质不同。(B
141、智力就是能力。(
B)
142、"江山易改,秉性难移"说明人的气质是不可改变的。(
143、良好的性格能弥补能力的不足。(
144、神经衰弱的病人精神易兴奋也易疲劳。(
145、性格的情绪特征,是指人在对自己行为的自觉调节方式和水平方面的性格特征。(
146、性格是人在实践活动中,在与客观世界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147、权威型是良好的家庭教养方式。(B
148、精神分裂症与遗传有关,是一种遗传性疾病。(B
149、智力又可称为智能或智慧。(A)
对B
150、心理学的基本任务是揭示人的心理活动规律,实现对人的心理现象的正确说明,准确预测和有效控制与调节,从而提高人的实践活动的效率。(A)
五、风险题
1、什么是强迫性神经症
答:是一种神经官能症,简称强迫症,以反复出现强迫观念和强迫动作为基本特征的一类神经症性障碍。
2、什么是网络综合征
答:是玩互联网成瘾所致的症候群,初时表现为精神上的依赖,渴望上网"遨游",以后可发展为躯体依赖,多表现为平时情绪低落,头昏眼花,双手颤抖,疲乏无力,食欲不振等等。
3、什么是失眠
4、怎样克服挫折感
答:生活中挫折无处不在,逆境无时不有,但挫折感会让人丧失信心和勇气,所以面对挫折,我们要学会积极应对。
(1)遇到挫折时要冷静分析,从客观、主观、目标、环境、条件等方面找出受挫的原因,采取有效的补救措施。
(2)确立合适的目标,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及时调整自己的目标。要考虑自己的优势,确立适合于自己的奋斗目标,全身心投人工作之中。如果在实施过程中,发现目标不切实际,前进受阻,则须及时调整目标,以便继续前进。著名剧作家曹禺年轻时一心想当医生,三次投考北京医学院都名落孙山,随后他转向搞戏剧,终于取得了巨大成功。
(3)要善于化压力为动力,适当的压力能够有效地调动机体的积极因素,要有一个辩证的挫折观,经常保持自信和乐观的态度。挫折和教训使我们变得聪明和成熟,正是失败本身才最终造就了成功。
5、新同学进入大学后一般会面临哪些适应方面的烦恼
(1)适应新的生活环境的烦恼。大学新生来自五湖四海,陌生的生活环境会给新同学的生活带来许多不便,容易使同学产生生活不满意,甚至出现想家的情绪。
(2)适应新的学习方式的烦恼。大学的学习方式与中学的学习方式有很大的差别,首先,大学的学习是开放的,是主动性,自觉性的学习。其次,大学的学习涵义是多方面的,多水平的。这些都需要同学自己主动、自觉。部分新生由于不能适应大学这样的学习方式,出现学习成绩下降,并难以接受事实,很容易出现自信心下降,自卑,更为严重的可能出现学习上自暴自弃。
(3)适应新的人际关系的烦恼。新生入学后可能出现不被理解或难以被理解的烦恼,不同个性特征的同学对待同学的长处和缺点有不同的方式,由于同学之间缺乏良好的沟通,容易产生各种误会,产生不被他人理解的错觉。另外,由于受到社会、家长的影响,新生之间可能会出现对他人的不信任感,这会增加同学之间正常交往的难度。
(4)适应新的师生关系的烦恼。有些同学会由于不了解老师而出现不理解老师或片面理解老师的烦恼,也可能由于缺乏与老师适度的沟通,而造成自己不能被老师理解的烦恼。
(5)适应独立、集体生活的烦恼。新生中首次寄宿的同学往往出现不能适应独立生活,集体生活的烦恼。同时,独生子女习惯一人一间的"独立自我"空间,集体生活往往让他们产生一种没有自己独立的空间的烦恼。
6、什么是社交恐怖
答:主要是指害怕出现在众人面前,回避与别人谈话,特别是对于被人注意更为敏感的一种心理障碍。他们不敢到公共场所,是一种缺乏自信的心态,害怕自己发抖、脸红、出汗或行为笨拙、手足无措、怕跟别人对视、引起别人的注意。
7、什么是疑病性神经症
8、心理问题和精神病是一回事吗
答:心理问题是心理学范畴,属于咨询与治疗的对象;精神病是医学范畴,必须药物治疗。两个概念有交叉,但精神病更重一些。"心理问题"与"精神病"是两个不同的疾病概念,所以来咨询的人不一定是精神病。
9、健康的概念是什么
答:健康是一种在躯体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满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状态。
10、心身疾病的概念是什么
11、心理问题是见不得人的吗
答:这是因为心理咨询在我国是新兴学科,人们对它仍有一种神秘感,而实际上,心理问题是一个人独特的心理经历,或脆弱、消极的一面,在每个人的身上都会发生,懂得接受与面对了,就会"见怪不怪"。
12、怎样克服吝啬心理
答:领悟法,即从精神上思考、领悟吝啬的错误。人活在世上,需要金钱,但更需要亲情与友谊。小气冷漠、只会使自己成为孤独的人,关心与帮助历来是相通的,每个人都有需要别人帮助的时候,今天帮人一把,日后自己有难处,也一定会得到他人的关心。
13、如何培养承受挫折的能力
(1)适当运用心理防御机制
(2)正确看待挫折
(3)正确认识自己
(4)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14、心理咨询就是聊天吗
答:心理咨询是以聊天为主要形式,但不是普通的聊天,是融合心理咨询专业技术在里面的专业对话。
15、心理咨询可以一次解决问题吗
答:"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心理问题的形成有复杂的原因,绝非一两件事诱发所致,因此,其解决自然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
16、简述大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
答:主要特点是心理发展在迅速地趋向成熟,但又未达到真正的成熟,在大学初期对环境的不适应和思想的不稳定,情感丰富但情绪波动大,遇到问题不善于理智解决,在树立正确人生观、世界观上容易走弯路。
17、如何注意用脑卫生
答:1、适度用脑2、保证睡眠,起居有规律3、注意营养4、学会科学的休息方法
18、什么是心理学
19、你知道"5.25大学生心理健康日"的来历吗
20、群体可以满足其成员的哪些心理需求
获得安全感、满足归属的需要;满足尊重的需要;增强信心、增强力量感、促进社会化的需要。
21、大学新生适应不良的类型有哪些
答:压力型不适应;不满型不适应;情感型不适应;习惯型不适应等。
22、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什么
答: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概括为:智力正常,情绪稳定,意志正常,适应良好,自我意识和人际关系良好,有健康的人格。
23、大学生所面临的心理冲突主要有哪几种类型
答:(1)独立性与依赖性的冲突
(2)理想性与现实性
(3)心理闭锁与寻求理解的冲突
(4)性成熟与性心理的冲突
(5)情绪冲突
24、什么是焦虑和学习焦虑
答:焦虑是一种复杂的身心综合的较为普遍的负面情绪,也是人面对环境刺激而产生的一种应激状态。学习焦虑是对学习的恐犋、厌恶、逃避等负面情绪。
25、心理防御有哪些
答:心理防御的种类有很多,主要包括:
(1)否认,对现实的否认或对自己情绪的否认,掩耳盗铃就属于这一类的防御方式。
(2)固执,不论自己的主意是否正确都坚持,也是一种任性的表现。
(3)转移,把情感、欲望或行为从原本有的发展阶段转移到其它事物上,比如在外面受了批评,回家来对家长发脾气。
(4)合理化,就是为自己的"不良"动机开脱和找借口,或对失败进行可接受的解释,阿Q精神胜利法就是典型。
(5)外投射,将自己内心不为外界所接受的想法、欲望、情感归咎于他人,比如一个恨别人的人,确信"他恨我"。
(6)潜抑,就是将不能接受的想法除去。
26、大学生经常咨询什么样的问题
答:大学生心理咨询的主要问题是有关个人发展的问题,这类咨询也叫发展性心理咨询。主要涉及:
(1)环境适应问题,在大一新生中较为常见。进入一个新的环境,需要一个适应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会体验到陌生、焦虑、担心等情绪,如果适应的过程太长,会出现适应障碍。
(2)学习问题。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学习上的困难与挫折对大学生的影响是最为显著的。
(3)人际关系问题。如何与周围的同学友好相处,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大学生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4)恋爱与性心理问题。大学生处于青年中后期,性发育成熟是重要特征,恋爱与性问题是不可避免的。
(5)性格与情绪问题。性格障碍是大学生中较为严重的心理障碍,其形成与成长经历有关,主要表现为自卑、怯懦、依赖、神经质、偏激、敌对、孤僻、抑郁等。
(6)神经症问题。长期的睡眠困难、焦虑、抑郁、强迫、疑病、恐怖等都是神经症的临床表现症状。
27、怎样科学制定学习计划
答:大学的学习以自学为主,所以制定一个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是非常必要的。科学制定学习计划要注意几个问题:
(2)学习计划要依据学习目标制定相应的长期计划和短期计划,应以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为目标,而不仅仅停留在对各科知识的理论学习。
(4)计划要有灵活性,不能订得太死。即使有一个小的计划安排没有实现,也不要影响自己的情绪及对整个计划的信心。
28、心理健康的一般标准是什么
世界心理卫生联合会将心理健康定义为:
(1)身体、智力、情绪十分调和;
(2)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彼此能谦让;
(3)有幸福感;
(4)在工作和职业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着有效率的生活。
29、什么是学习动机
答:学习动机是指学生个体内部促使其从事学习活动的驱力。学习动机一般表现为强烈的求知愿望,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及兴趣,认真积极的学习态度等。根据不同的特点,学习动机也可以分为不同的种类。
(1)根据学习动机的内容指向可分为直接学习动机和间接学习动机。直接学习动机直接指向学习活动本身,是由对学习的直接兴趣以及对学习活动的直接结果的追求所引起的;间接学习动机则是与社会意义相联系的动机,是社会要求在学习上的反映。
(2)根据学习动机在学习活动中所起作用的不同,可将之区分为主导性学习动机和辅助性学习动机。主导性学习动机是指一个学生的几种学习动机中起主导作用的学习动机;辅助性学习动机则是在几种学习动机中不占主导地位的学习动机。辅助性学习动机有的能促进主导性学习动机,因而会与主导性学习动机同时并存;有的则不能促进主导性学习动机,因而会被抑制甚至完全克服掉。
31、大学生如何增强学习动机
(1)要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对于新入校的新生而言,在学习上不要有丝毫的放松心理。大学一年级是打好专业基础知识的关键一年,如果在这一年间有所荒废,对今后的学习就会产生不良影响。
(3)端正学习态度。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学习的成就要以为社会所创造的价值来衡量,而不能单单以个人所得回报的大小来衡量。
(4)要纠正错误的归因。有些学生把能考上大学归结为自己的能力和努力,而把毕业后的出路归结为"关系和运气",这种归因显然是不正确的。事实上,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出路仍然是以在校学习的成绩和全面发展的素质为选拔人才的根据,其他因素只能暂时起作用。
(5)培养学习的兴趣。兴趣是培养的结果,原来没有兴趣的事务,经过培养也可以产生兴趣。心理学的研究表明,间接的兴趣可以转换成直接的兴趣,关键是人们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使个人的兴趣服从祖国的需要,到了一定的时候,原来没兴趣的需要就变成了有兴趣的活动。
32、人和环境的关系究竟是谁改造谁
答:人和环境之间是一种由不平衡---平衡---不平衡---平衡的循环关系。首先是环境
改造人,在有条件的情况下人再改造环境。
33、什么是健康和亚健康
答:健康不仅指肌体强健和没有疾病,而且是一种生理上、心理上和社会方面的完满状态;亚健康主要是由于激烈竞争和物质大量丰富等原因所导致的心理、生理失衡状况。如:心悸、疲困、紧张、失眠、健忘、注意力分散等。
34、在与同学发生冲突时你将如何面对50分
答:①
要冷静,不要冲动,不要说过头的话,不要作过头的事。②要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现实,换个角度看对方。哈里斯认为只有在"我行,你也行"这种积极乐观的心态下,人际交往才会"双赢"。
35、挫折心理的自我调适方法有哪些请具体说明
答:主要方法有三种
:①
是降低目标的难度;②
是对压力主动进攻或缓解;③
是主动寻求社会支持,调节沮丧等不良心态。
欲调节挫折带来的压力、焦虑、沮丧等坏心情。主要的方法有三种
:
①
降低目标的难度,重新审视目标和调整行为
具体来讲分为三个层次:
◆
当事人受挫后,经过分析,发现自己的目标是现实的,就应克服困难,毫不动摇地向既定目标迈进,最终实现目标。
降低目标,改变行为。当目标定得太高,目前根本无法实现时,可降低目标,改变行为方向,先满足个人的部分需要,在内心树立信心。
变换目标,取而代之。当原有目标无法实现时,可用另一目标来替代原有目标,以满足某种需要或弥补心理的创伤,驱散因失败而引起的内心痛苦,增强生活的勇气和信心。
②
对压力主动进攻或缓解,即运用有效方法对压力进行管理。挫折和压力在所难免,但是人们对其态度和作法可能大相径庭。要想改变挫折和压力带来的负面影响,就需要主动的对压力和挫折进行管理。
自我暗示法。自我暗示法就是通过语言的暗示作用,以达到缓解压力和调整不良情绪的目的。自我暗示既可以用不出声的内部语言,也可以自言自语。如生气时,可提醒自己“生气是伤害自己的傻瓜”等。
放松调节法。是指通过对身体各部分主要肌肉的系统放松练习,从而减轻心理上的压力和紧张焦虑情绪。放松法的要点是需要当事人体会肌肉紧张时的感觉,即收缩肌肉群,然后再放松肌肉群。
想象脱敏法。是指通过在想象中对现实生活里的挫折情境和使自己感到紧张、焦虑的事件的预演,学会在想象的情境里使自己得到放松,从而达到能在真实的挫折和紧张场合下对付各种主良的情绪反应。想象脱敏的基本方法是学会有效放松,然后把挫折和紧张事件按等级排列出来,最后依照等级表,学会使自己引起紧张又会消除紧张,达到完全放松的目的。
呼吸调节法。是指通过练习特定的呼吸方式,来达到解除心理紧张、压抑、焦虑、急躁和疲劳的目的方法。如深呼吸练习、叹气练习、充分自然式呼吸练习、拍打练习、充分自然呼吸加想象等。
③
主动寻求社会支持,调节沮丧等不良心态
社会支持系统有助于当事人克服困难,战胜挫折,早日实现目标。所以,当一个遇到挫折和心情沮丧时,要学会与人沟通,寻求周围亲朋好友或家人的支持和鼓励。同时,也可以主动地找心理咨询师获得专业的帮助,校正认识偏差,解除心理困惑,明确前进方向,化解不良情绪,获得良好行为反应,提高挫折承受能力,最终达到希望的目标。
36、合理情绪疗法的基本理论内容是什么
合理情绪疗法的基本理论是ABC理论,A是指诱发性事件(activa~ting
events);B是指个体对事件的看法、解释及评价,即信念(beliefs);C是指个体对事件的情绪反应及行为结果(consequences)。
合理情绪治疗,(简称RET),是本世纪50年代由埃利斯在美国创立的。合理情绪治疗是认知心理治疗中的一种疗法,它强调人的情绪反应是由认知引起的,因它也采用行为治疗的一些方法,故被称之为一种认知行为治疗的方法。
合理情绪疗法的基本理论主要是ABC理论,这一理论又是建立在埃利斯对人的基本看法之上的。埃利斯对人的本性的看法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①人既可以是有理性的、合理的,也可以是无理性的、不合理的。人们按照理性思维、行动时,他们就会很愉快、富有竞争精神及行动有成效。
②情绪是伴随人们的思维而产生的,情绪上或心理上的困扰是由于不合理的、不合逻辑思维所造成。
③人具有一种生物学和社会学的倾向性,倾向于存在有理性的合理思维和无理性的不合理思维。即任何人都不可避免地具有或多或少的不合理思维与信念。
④人是有语言的动物,思维借助于语言而进行,不断地用内化语言重复某种不合理的信念,这将导致无法排解的情绪困扰。
⑤情绪困扰的持续,实际上就是那些内化语言持续作用的结果。正如艾利斯所说:“那些我们持续不断地对自己所说的话经常就是,或者就变成了我们的思想和情绪。”
在ABC理论的基础上,埃利斯创造了合理情绪疗法的ABCDE技术。即当人们发现自己有了某种不良情绪C时,要找到诱发事件A,然后找出个人内部存在的对A的不合理认知B,再用正确的认识与之辩论,这就是D,由此,使合理的认识代替不合理的认识,产生新的情绪和行为E。这就是合理情绪疗法的理和内容,同学可以用来调整自己的情绪。
总之,合理情疗法就是要以理性治疗非理性,帮助来访者以合理思维方式代替不合理的思维方式,以合理的信念代替不合理的信念,尽力减少或消除不合理信念给情绪带来的不良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