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0万青少年有情绪障碍!中科院院士陆林建议立法保护儿童心理健康健康科普

海淀院区:北京市海淀区花园北路51号

昌平院区:北京市昌平区科学园路2号

【记者手记】

作为教育记者,采访医生并不多,正是因为这一袭白衣,如清风一缕,让人莫名心安,跨界采访的拘束感瞬间荡然无存。

世界卫生组织(WHO)在2014年的《世界青少年健康报告》指出:2012年全球有大约130万青少年死亡,15-19岁为高风险阶段;自杀是全球青少年死亡的第三大死因;在10至19岁的青少年中,抑郁症是致病和致残的主要原因。

2016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强调,要加大心理健康问题基础性研究,做好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疾病科普工作。这无疑为中国的心理健康行业打了一针强心剂。

01

精神疾病的发病机制非常复杂

Q

《教育家》:陆院长,我们了解到,您主要从事精神心理疾病的临床诊疗技术和发病机制研究。那么,我国现阶段儿童青少年心理卫生面临的挑战都有哪些呢您作为“中国脑计划”中研究脑与精神疾病专家组的成员,您认为精神疾病研究在脑计划中的地位与预期如何

A

二是社会支持系统的建立。当前,学校、家庭往往更看重学习成绩,对儿童心理健康重视不足,这导致孩子成长压力过大,容易让孩子出现焦虑的情绪。目前比较普遍的不适切的隔代抚养、学业应试压力等,都是心理健康问题加剧的因素。此外,社会对心理卫生疾病的认知水平普遍不足,重视程度不够。理念层面的制约最为严重,比如早期,家长、老师对心理问题并不了解,这在留守儿童群体方面尤甚。

常见精神心理疾病患病率的增加,一方面和社会发展太快,竞争压力增加有关;另一方面也和公众对心理疾病的认识提高,使这类疾病更易被发现有关。

30年前,一个人如果愁眉苦脸、郁郁寡欢,周围人往往以为他在闹情绪,而现在大家慢慢认识到,他可能是抑郁了,会给他多些包容。精神疾病的发病机制非常复杂,远远超过癌症、心脑血管疾病等。人类的器官中,最复杂的就是大脑,对大脑的结构和功能,我们还知之甚少。

《教育家》:现在社会、学校、家庭对于儿童身体健康的保障相对完善,而早期精神卫生筛查是相对薄弱的。您作为国内研究精神心理健康问题的权威专家,在您看来,如何判断孩子出现了心理问题呢

一是纵向观察孩子的日常生活习惯,包括饮食、睡眠、学习等。如果孩子以前一切正常,近期突然出现食欲下降、失眠、做噩梦、学习注意力不集中、成绩下降等现象,这些都可能是抑郁等精神心理问题的早期表现,需要我们家长和老师引起重视。

02

应将心理辅导机制纳入学校常规教育体系

《教育家》:有资料显示,青少年期是精神心理疾患早期症状出现的高发期,而在儿童青少年阶段进行诊治,比成人阶段更为有效。例如抑郁症的早期筛查,请问,目前国内青少年的抑郁症发病率怎样在病症早期,如何进行干预

的确,很多成人精神心理问题起始于在儿童青少年阶段,如能早期发现早期干预将会获得较好效果,即早发现、早治疗、早恢复。但实际情况是,社会、学校、家长常常忽视或不懂得识别,病人往往发展为慢性,变得难于诊治。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抑郁症患者的就诊率不到30%,也就是说不到三成的患者会主动寻找医生帮助,农村地区的抑郁症就诊率更低,甚至低于10%。

目前,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资格国家标准尚未出台,儿童青少年属于多动症、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等疾病的易感人群,我们可以借鉴西方国家的心理治疗师制度,将心理辅导机制纳入校园常规教育体系。

《教育家》:抑郁症患病率约为5%,成了一种常见病,但目前中国社会对抑郁症还存在比较多的误解,怎样看待这种情况

在综合医院就医的病人中,抑郁症的平均识别率只有20%~30%。这除了医院各科室医生对精神心理的知识训练不够外,还有老百姓存在病耻感的原因。其实抑郁症跟很多其他病一样,与人的道德、品格、人格没有直接关系。但是,很多人即便已认识到自己可能是抑郁症,也不愿意告诉别人,也不愿意找医生。所以,很多病人识别不出来。实际上,很多首次发病的抑郁症患者如果得到完善的治疗就不会复发。但如果治疗不彻底会增加复发风险。

《教育家》:您曾研究发现了快速抗抑郁的新靶点,我们也了解到许多抑郁症患者对于用药有许多顾虑。请问,抑郁症的治疗一定要用药吗目前上市的抗抑郁药安全性如何

关于用药的问题,中度以上抑郁症的治疗建议进行药物治疗,如果门诊药物治疗效果不好,可能还需住院。当然,药能帮助病人解决一些问题,但不能仅仅靠药物。如果只是轻度抑郁,一般建议病人通过适当的体育锻炼、健康的生活方式、充足的睡眠、良好的支持,或在心理治疗师的帮助下克服抑郁症状。

对于抑郁症的治疗,除药物治疗外,病人还可以进行物理治疗和心理治疗。这也是全世界通行的做法。我们一般建议:第一次药物治疗,最少要服药6~12个月,不能吃几天就停了;如果复发,第二次服药至少需要坚持2~3年;如果第三次复发,我们建议终身服药。

对于抑郁症来说,一定是早发现、早治疗效果会比较好。具体病到了什么程度,是不是需要药物治疗,什么时候停药,要由医生来判断。目前市场上常见的抗抑郁药也有十几种,一般都是安全的,除了安定类药物之外,也很少出现药物依赖性。

03

应将挫折教育和心理疏导设计成课程

《教育家》:您觉得目前儿童青少年精神问题的干预治疗过程中,如何形成适切的家校共育

学校应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要把心理健康教育润物无声地纳入各项教育活动,要鼓励青少年积极参与文体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除了学习之外,同伴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对青少年的成长是非常有帮助的。有些青少年的精神疾患因为没有得到及时的心理疏导,导致自伤、自杀的悲剧发生,所以学校的课程体系需要调整,应将挫折教育和心理疏导作为常规的教育项目,设计成学校的课程。

04

避免出现“网瘾少年”,最好的治疗就是预防

除了网络游戏本身的成瘾,还有很大一部分孩子是对网络上的不良内容成瘾,例如沉迷于网上的日本成人动漫、成人直播等,延续到生活中就时不时出现很多类似的模仿行为。

对于网瘾,目前还没有成熟的药物治疗方案,主要还是靠心理疏导。但是近年来,抱有“病急乱投医”心态的父母把孩子送到“戒瘾医院”和“戒瘾学校”接受“专业”的治疗。曾经,电击疗法治疗网络成瘾一度受到许多家长的追捧,然而,这种无临床研究和循证医学依据的治疗手段,给孩子的身心健康带来巨大伤害,包括极大的恐怖和应激创伤。所以对于网瘾的治疗我强调一定要去专业科学的心理机构和医院,借助科学的治疗手段对其进行干预。

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院长、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所长、国家精神心理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精神卫生中心主任。

他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学术带头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科技部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生命科学联合中心PI、北京大学IDG麦戈文脑科学研究所PI。

THE END
1.心学问教育咨询,孩子过度焦虑,家长如何提供心理支持?这些活动有助于孩子建立自信,增强应对焦虑的能力。 综上所述,家长在帮助孩子应对过度焦虑时,需要识别并理解孩子的焦虑情绪,建立信任与支持的环境,教授应对策略,寻求专业帮助,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以及鼓励孩子参与社交活动。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家长可以有效地为孩子提供心理支持,帮助他们克服焦虑情绪,健康成长。https://www.163.com/dy/article/JI805RE805562FAX.html
2.元柳青老师简介父母咨询学习+亲子关系疏通+孩子调整 二,成人心理咨询 本人咨询 社会心理工作受到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邓志辉书记肯定和嘱托 疫情期间社会心理服务受到河南省政法委书记肯定 和新华区政法委书记陶书记一起研讨社会心理服务工作 有人问我:心理疏导有用吗? https://www.meipian.cn/32pr3wlf
3.西安一中学生心理降建言获重视,官方:医校合作已开启希望能促成有关政府部门调研解决。他们以多种方式在校内外进行心理健康宣传。在活动过程中发现,有一部分中小学生有心理咨询的意愿和需要,但社会上的心理咨询行业存在一些问题,如人员专业度不高、宣传推广力度不够、收费不合理等,这导致有咨询需要的群体,尤其是青少年,没有合理有效的渠道进行心理疏导。http://www.myzaker.com/article/66a35b381bc8e05402000000
4.莫让心理降老师去干“杂事”了教育心理咨询师陈静了解情况后,为包括孩子在内的整个家庭做了一套心理疏导方案:3个月内,每个月家长带孩子来北京一次,一起进行为期一周的心理疏导;每天进行线上交流、开展心理调节。如今,小林的情绪已经平稳并重返校园。 “如果当时学校有专业的心理健康老师及时介入,小林的心理防线也不至于崩溃,暴躁的小火苗就可能化解在https://www.workercn.cn/c/2023-06-01/7860253.shtml
5.唐山市10大青少年叛逆正规封闭式管教学校排名推荐素质教育弘扬教育叛逆特训学校针对孩子的逆反心理,开设有专业、系统的心理疏导课,来对孩子的心理进行疏导,帮助孩子解决心结,树立积极向上的心态。 3.励萱青少年叛逆教育学校 励萱青少年叛逆教育学校坚持把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作为办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倡导赏识教育和快乐教育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 https://m.haokeduoduo.com/news116533.html
6.心理咨询室搭建居民“心灵驿站”社区还有很多独居老人、面临升学的孩子、残疾家庭,他们有时也需要一些心理疏导或者情绪宣泄的场所。“我们社区工作人员毕竟不是专业的心理咨询师,有些心理问题还是需要有专业的人员介入。”基于这样的想法,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设计之初,郭侠就将心理咨询室列入了建设范围,并为心理咨询室设置了专业的配套设备。 社区邀请了国http://m.bozhou.cn/shehui/p/2282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