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在行为金融理论中,投资者的认知与行为什么会出现偏差
在传统的金融理论中,常常会把投资者的投资心理理解成是一种理性的,因此投资主体也被认为是理性的人,但是会发现,将其应用在实际的理论当中后,就会有很多现象解释不够的明晰,因此,随着经济学和心理学的不端发展,让人们逐渐将行为金融引入进来,但是这个行为理论与之前的传统理论对于投资者主体的心理有着相反的假设,行为金融理论认为投资者在投资市场进行投资的行为是非理性的,很容易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多种心理上和情绪上的干扰,从而在进行投资活动时,表现出了很大的非理性[1].
1.过于自信的心理
很多参考文献和研究报告表明,人们常常会对自己的自身能力有着过高的评价,他们对于一些其他因素对成功结果的影响而明显忽略,经常会强调机会对于成功来说才是重要的,但是当最终的结果失败后,他们又会认为这都是由于外部原因造成的,和个人本身的认知和应用能力没有多大的关系,在这种情况下,比较缺少对自我的反省和认知,因此就很难将错误的意识判断进行及时的纠正。在金融投资中,这种盲目的自信会在很大的程度上增强了投资和交易的风险[2].
2.不适度的行为反射
3.羊群效应
在金融市场的体系中也会出现一种比较常见的行为效应,就是羊群行为,其实质就是指一种比较盲目的从众行为。投资者在选择和投资的过程中,缺乏准确地判断力,经常会跟从别人的想法和判断,进行去选择投资,这样就会造成一种严重的恶性循环,大量的人对于一种选择进行严重的反复过程中,这就会加大投资的风险。
4.处置效应
很多投资者对于自己的盈利行为常常持有一种理所当然的态度和过于自信的心理,一旦出现损失,就会产生过分厌恶的心理,在态度上有180度的转变,那么这一种心理是在投资者当中经常能够遇见的一种心理,但是这样也会带来投资者在对投资认知的过程中产生很大的误差。
在股票上涨的阶段,投资者为了有效的避免下跌带来的绝孙真是而降手头的股票全部卖出,这样却是可以阿保现有的后裔,但是当股票下跌时,投资者出现亏损的时候,就会为了获得足够的利益而保持股票,就不愿意将其出售出去。这样并不能够使投资者产生更大的收益。总而言之,就是投资者在股票下跌是不愿意将股票卖出去,当股票上涨时,就比较容易将手中的股票全部卖出去。
5.不准确的启发
在金融市场中,经常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况,投资者在将进行选择和投资的过程中经常会根据以往的经验来进行认知和判断,在进行判断和选择的过程中当前的思考占有重要的地位,严重受到了之前经验的影响,但是,实际上,在金融的人市场发展过程中,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产生各种奇异现象的发生的艺术是逐渐变化和发展的,但是很多投资者并不能准确的应用到这一点,遇到一些非常会的问题是就会选择一些经验之外的方法进行决策[4],为了更好的适应这种灵活性而在选择的过程中,经常加入大量自己的主观思想和错误的判断,进而就引起了错误的决策,特别是较高的文化素质的人更容易在这个过程中出现错误。
三、基于行为金融视角下的证券投资分析
1.进行反向投资
为了对股票市场的过度反应进行有效的纠正和修复,行为金融通常将反向投资的策略进行合理的应用,就是将上涨的股票进行出售。然后迈进下跌的股票。这样做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避免投资这在投资和选选择的过程中经常带有一种过度自信的投资心理。这就会导致收益的投资者在对股票的价值进行估计时往往高估其价值。
在实际的行为金融理论中,我们不难发现,投资者对于冷门股票的前景比较悲观,那么针对这一现象,在实际的投资过程中就应该利用投资者对于股票的过度反应来进行利益的获得,要在大多数的投资者之前,对这些股票即将要进行投资是立即将手头的股票出售出去。
2.进行动量交易
投资者在对股票进行投资的时候,特别是一些投资金额比较大的'时候经常会出现为了避免风险过大而将投资将向您分散,经常会对价格不同的股票进行投资,这样就够降低对大量购买某只股票进行一次性投资所带来的巨大的风向。通过对不同价格的股票进行分次投资,这样投资的成本就会得到很好的平均。
4.有效降低启发性投资偏差
在行为金融理论中,投资者的启发式心理对于整个投资抉择造成偏差的影响很大,因此要想成为一个成功的投资者,就首先应该对市场的情况有一个比较的清晰了解和准确的认知,这样才能有效的避免自身因素对投资决策带来的误差,而且了解投资者的心理偏差和决策事物对于市场产生的形象,可以让投资者找到更好的投资方向和投资切入点,并进行及时的投资。市场在整个投资过过程中虽然占有重要的地位,但是却不能起到完全和较为好的作用。
四、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发现,行为金融理论对与证券投资分析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整个证券投资的过程中,市场不能够彻底发挥有效性,造成投资者行为与认知的误差原因很多,例如:过度自信、过度反应、羊群反应等等,因此,投资者应该对投资者的心理和行为进行透彻的分析,并且有效的利用这种规律,从而在整个投资过程中,掌握到更好的投资策略和投资技巧。
参考文献:
[1]梁宇.行为金融视角下证券投资风险度量模型分析[J].商业时代,2014,15:95-96.
[2]胡才泓.机构投资者情绪及投资行为对股价同步性影响的实证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4.
[3]孙睿.职业经理人约束机制研究[D].中央财经大学,2012.
[4]蒋志平.基金经理投资冒险行为的驱动与约束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6.
[5]冯丹.基于行为金融的反向投资策略和动量交易策略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13.
[6]曹瑀.行为金融视角下个人投资行为分析[J].现代商业,2015,27:113-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