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APP,千万别下!

为方便打理财务,山东济南市民韩先生下载了一款名为“XX银行信用卡”的APP,不久后却发现银行卡被盗刷、莫名被贷款等情况。到银行营业网点核实,被告知所安装的客户端是高仿的。

网上转账缴费、处理罚单、买火车票……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习惯用手机APP处理各种事务。“新华视点”记者调查发现,在手机应用市场中,一些通过相近名称、类似图标制作的高仿APP令人难辨真假,给不少用户造成财产损失。

1

高仿APP“鬼”影重重大设陷阱

值得警惕的是,一些高仿APP还通过伪装成官方软件窃取用户个人信息。济南市民罗腾告诉记者,他此前为在济南一家医院挂号,在应用市场中下载了这家医院的APP,并填写了电子病历,其中包含家庭住址、联系方式、职业等个人信息。但之后发现,所下载的并不是官方APP。“这款APP的下载量近10万,窃取了大量个人信息,侵犯个人隐私。”罗腾说。

记者发现,高仿APP除了集中在垂直的生活服务类软件,同时在电商平台的应用中也较为普遍。烟台市民马翘楚告诉记者,她曾在某应用市场搜索“淘宝”时,下载了一款名为“淘宝特卖”的APP,进入后发现,平台内不少商家销售价格低廉的山寨货品,并且购物的“三包”“退换货”等条款都不齐全。

2

5万元即可开发一个高仿APP

记者调查发现,不少高仿APP开发者为第三方公司。以“北京实时公交”为例,开发者为江苏一家商贸有限公司,在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中,该公司经营范围为“化妆品、服装、日用百货销售”。此外记者还发现,应用市场中的一些高仿应用,开发者甚至为个人,网络上无法查询更多开发者信息。

3

高仿APP已形成危害用户网络安全的产业链

记者调查发现,近期福建、河北等地网信部门关停下架的应用中不乏高仿类APP。福建泉州网信办今年8月下架的43款违规APP中,就有模仿“天天快报”等APP的应用。

吴沈括说,各大应用市场作为平台方,应进一步完善自身内部审核机制,对入驻应用软件提交的信息尽到法定和约定的审查、登记、检查监控义务,从源头治理高仿APP问题。

多位专家提醒,用户在使用APP过程中,尤其遇到要求转账汇款等情况时,应仔细分辨应用真伪,不轻易接受对方指令。此外,APP中要求点击的不明链接,用户也要谨慎甄别,尽量不在不明链接里输入个人信息,以免信息遭泄露。

THE END
1.这8大骗局,每年诈骗千万人,轻易骗走毕生积蓄!骗子电信诈骗电信网参与宣传活动:关注社区、公安等部门组织的反诈骗宣传,学习防范技巧。 建立“核实意识”:让家人养成凡事核实的习惯,不盲目相信陌生来电或短信。 7 利用反诈骗工具 拨打反诈骗热线:如接到疑似诈骗电话,可拨打反诈热线“96110”咨询。 下载官方反诈骗App:如“国家反诈中心”App,可以实时识别可疑信息和电话。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I38SOJE0553TDTY.html
2.千万别乱扫!共享单车上这种二维码可能诈骗钱财经济频道千万别乱扫!共享单车上这种二维码可能诈骗钱财 原标题: 近日,有人发现共享单车的“扫码骑走”上方还贴着其他二维码,贴上去的二维码扫描之后立刻出现了转账提示!据摩拜单车方面表示,共享单车上正规的二维码都是钉在车上的,不会是这种贴上去的,车身上出现其它付款二维码,极有可能是诈骗。https://jingji.cctv.com/2017/02/13/ARTI4uH7I9VjNdQCsZLKvnaP170213.shtml?winzoom=1
3.@三明人,接到这个电话千万别挂!太重要了“您好!这里是反诈中心,您刚才接到的电话,疑似诈骗电话,千万别相信!” 为方便群众识别和确认,提高电信网络诈骗预警劝阻效能,全力减少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的发生,在公安部的统一部署下,2020年6月8日,三明市反诈骗中心正式开通了全国反诈骗中心统一预警专号“96110”。 https://www.appsanming.com/jeecmsv9f/html/yw/20210210/40806.html
4.类似的刷单广告如果你看到了千万别心动近日,赖先生报案称面试的时候,还要提前了解一下面试环境,如果不在公司面试,而是在临时租用的场地、咖啡厅等地或是偏僻地方,都要格外注意。 2、拒绝一切乱收费项目 任何以各种项目要求缴纳费用的行为,都极有可能是诈骗。 求职者在无法判断中介机构是否合法的情况下,必须把握一个很重要的原则,那就是拒绝违法的收费项目。 https://zsjy.lwvc.edu.cn/info/1044/2263.htm
5.千万别大意!来自熟人的投票链接,有可能是诈骗陷阱!5日下午,南宁市公安局南湖分局反诈中心民警梁善策告诉记者,黄女士遇到的是典型的刷单诈骗。这类骗局属于典型的刷单诈骗,不法分子通过私信、邮件等方式向受害者发送“投票”等链接,诱导其点击,再以“做任务秒到账”“日赚百元”等广告吸引受害人做任务参与刷单。前期,不法分子会让完成点赞任务的受害人得到小额佣金https://finance.sina.cn/2024-09-05/detail-incncqux8238288.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