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是出借自己名下的银行卡,怎么就构成“帮信罪”了呢?让我们一起看看荆州市洪湖法院承办的三个案例。
被赚钱快吸引的“95后”
2023年4月19日,蒋某某被洪湖法院以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判处拘役三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5000元。
落入“圈套”的退休老年人
2020年5月至9月期间,已退休的雷某某与3名陌生年轻男子洽谈好催缴物业费的合作事宜后,办理了一张新的银行卡给该3名男子用以接收催收到的物业费。之后,该3名男子并未帮忙催收物业费,也不愿把公司法人资料、公司地址等信息告诉被告人雷某某,雷某某遂与对方终止合作。此后,雷某某明知自己的银行卡可能被用于实施违法犯罪活动,未采取补救措施,导致该银行卡被他人用于实施电信网络诈骗活动。经公安部电信网络诈骗案件侦办平台查询:雷某某的该银行卡关联到两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涉案金额66246.48元,该银行卡银行流水共计6714839.94元。
2022年11月17日,雷某某被洪湖法院以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判处拘役五个月,缓刑八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6000元。
未出社会先入“囹圄”的在校学生
2023年6月26日,王某被洪湖法院以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判处拘役三个月,缓刑三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2000元。
法官提醒
什么是“帮信罪”?
生活中哪些行为易构成“帮信罪”?
出租、出售、出借“两卡”
在电信网络诈骗链条中,犯罪分子为了保证自身和赃款的安全,需要把诈骗得来的钱“洗一洗”才能进入自己的账户,这个过程被称为“跑分”,大量租借或者购买来的他人银行卡就是“洗白”的工具。这本质上是网络黑灰产业链为了借用普通用户身份,实施违法犯罪行为、逃避监管追踪而布设的陷阱。
帮人办贷款
帮人刷单走流水
为诈骗团伙非法获取并提供批量社交媒体账户、“解封”封禁账号
通过非法手段批量注册、收购某交友App账号、卖给或出租给诈骗团伙实施电信诈骗、网络赌博等犯罪活动。
为诈骗犯罪集团提供开发软件、提供技术支持
涉嫌“帮信罪”后果很严重!
构成刑事犯罪
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此外还可能涉嫌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妨害信用卡管理罪、诈骗罪等,可能给个人带来牢狱之灾。
纳入信用记录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因从事电信网络诈骗活动或者关联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人员,可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纳入信用记录,采取限制有关银行卡、账户、账号等功能和停止非柜面业务、暂停新业务、限制入网等措施。
限制出境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因从事电信网络诈骗活动受过刑事处罚的人员,设区的市级以上公安机关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和预防再犯罪的需要,决定自处罚完毕之日起六个月至三年以内不准其出境,并通知移民管理机构执行。
如何反诈防骗
要有反诈骗意识
不要感情用事
切莫贪小便宜
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天上不会掉馅饼。对于犯罪分子推荐的中奖诈骗、虚假办理低息贷款及虚假致富信息等,不要轻信,一定要多了解和分析识别真伪,以免上当受骗。
注意保护个人隐私
要保护个人身份信息和账户信息,非必要不向陌生人提供身份证号码、家庭住址等重要信息。
下载国家反诈骗APP
公安部研发了国家反诈中心APP,该APP具有拦截诈骗预警,报案助手、举报线索、反诈宣传等功能。大家在提高反诈防骗意识的同时,建议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如遇到电信网络诈骗、有疑问或需协助,请及时拨打110进行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