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智能手机的广泛应用,各类App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然而,一些不法分子为骗取用户钱财和隐私信息,推出仿冒App,诱骗用户下载安装使用,使得不少人频频“中招”。
仿冒App披上“官方”马甲
据了解,此类仿冒App迷惑用户的套路主要分为两类:一种是追求1∶1高仿,使用与正版相同或高度相似的名称和图标,具有很强的迷惑性;另一种是虚构某正版App的国际版、特价版,以掩盖差异,降低用户的警惕性。近年来,仿冒App引发的诈骗案件多发,主要涉及投资、理财、网贷、刷单、博彩、交友等类型。
用户该如何甄别和防范
随着技术手段的不断迭代升级,不法分子利用工具批量生成仿冒App,通过广撒网的形式提高安装率、保留率,规避安全合规审核和监管,已经形成一条运作熟练的黑色产业链。不仅如此,据工信部反诈工作专班技术专家介绍,不法分子先上架一个看似正规的App,之后通过动态加载修复补丁或更新内置网页后台等手段,换成仿冒App,以一种更为隐蔽的方式躲避安全合规审核,一般称为App的“热更新”,即所谓的“马甲”App。
那么,用户应当如何应对此类仿冒App,守护好个人信息和财产安全呢?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