骗子通常在网络平台发布“低价装备”“免费皮肤”“游戏账号出售”等信息,诱导未成年人使用家长手机私下交易,最后拉黑。
【真实案例】
【安全提醒】
网络游戏产品诈骗往往针对中小学生开展,诈骗分子以送装备送皮肤等作为诱饵,诱骗孩子偷取家长手机进行转账。往往孩子害怕被父母发现,选择听信诈骗分子,导致损失不断扩大。
家长们不要将手机密码、支付密码告诉孩子;关闭免密支付功能,采用刷脸支付等方式,阻断给诈骗分子的转账渠道。加强教育引导孩子正确看待网络游戏,在游戏中结识新朋友时,不轻信陌生人好友,不随意点击陌生链接,谨防假冒好友的诈骗行为。
红包返利陷阱
骗子通过短视频网站、聊天工具等渠道发布红包返利虚假信息,诱骗未成年入群,随后以手续费、转账费、红包费等多种借口来进行诈骗。
这种骗局受害者普遍年纪不大,诈骗人员之所以能成功实施诈骗,关键抓住了受害人涉世未深、爱贪小便宜的心理。
解除“防沉迷”功能陷阱
给孩子——
所有声称可以破解“防沉迷系统”的都是骗子,切勿相信、随意交易转账;不要随意添加陌生人联系方式,扫描点击他们发来的二维码和链接,更不要向他们透漏任何网银账号密码、进行屏幕共享等操作;如遇可疑情况,请不要害怕,直接向大人求助。
给家长——
正确引导孩子进行休闲娱乐活动,提升孩子甄别和防范网络诈骗的意识和能力,避免孩子落入骗子圈套。
假明星“发福利”陷阱
针对未成年人电信诈骗案件频发
不仅给家庭造成了经济损失
更严重影响了孩子们的身心健康
警惕伸向孩子们的诈骗黑手
需要做到“四不轻信”和“二保护”
反诈小贴士
▲不轻信任何宣传收费破解防沉迷系统的消息,不与陌生人私下交易,不随意进行转账充值等操作。
▲不轻信“免费领取”“大额返利”等说辞,尤其是当对方提到转账时需提高警惕,及时告知父母以防受骗。
▲不轻信网络上故意搭讪的陌生人。不轻易添加陌生人为好友,被拉入陌生群时应立即退群。
▲家长要看管好个人手机和支付账户,设置好开机和打开软件的密码,防止孩子使用自己手机转账付款。
▲家长和学校要加强教育和监护,提高未成年人反诈意识。引导孩子适度上网,加强对孩子反网络诈骗知识的灌输,提高孩子的自我防范意识和甄别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