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至今十四年的重庆金交所,落下帷幕。
3月25日,重庆市地方金融管理局发布《关于取消重庆金融资产交易所有限责任公司业务资质的公告》称,取消重庆金融资产交易所有限责任公司(简称:重庆金交所)金融资产交易资质。取消后,重庆市不再存在金融资产类交易场所。
重庆金交所官网也发布公告,其网站关闭。
首先,海纳君给大家解释一下什么是金交所。
地方金交所全称为地方金融资产交易所,是为金融资产交易提供信息和场所的平台,其最初诞生的初衷是为了呼应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需求,盘活流动性较差的金融资产(如金融股权、非标资产、国有股权等),主要从事各类金融资产交易业务(如私募股权与债权交易)、融资类业务(如委托和和定向债权投资工具以及私募债)、信息撮合业务以及各类资产收益权交易业务等。
历史上我国地方金交所的数量曾一度高达70家左右,经过近年的整顿,在营的地方金交所在十多家。
此前重庆金交所介绍,重庆在2010年12月,以“渝府〔2010〕119号”文件批准设立重庆金交所,2012年11月,成为首批通过清理整顿各类交易所部级联席会议备案的交易所。
成立之初,重庆金交所股东为重庆联交所、重庆股转中心、深圳联合金融服务集团,其后重庆渝富集团、深圳可喜投资、重庆瀚曦股权投资加入股东之中。
2016年8月份,重金所的其他两名股东退出,平安集信100%控股重庆金交所。
当时的股权转让公告要求,标的企业注册地、纳税地不迁离重庆;
受让方须保证重庆金交所独立法人地位,保持其业务的独立运行;
受让方须承诺,在本次转让《产权交易合同》签署日前,须替重庆金交所偿还所欠渝富集团的全部借款本息;
评估基准日至股权变更登记日期间,重庆金交所损益由受让方按持股比例承担或享有;
受让方须承诺,受让的重庆金交所股权三年不得对外转让,且2016年、2017年、2018年重庆金交所规模分别达到5000亿元、1万亿元、2万亿元,并做出相应保证。
2016年3月挂牌信息显示,2015年,重庆金交所的营业收入为1.2896亿元,净利润为431.17万元。
此前投资者报的报道显示,在重庆金交所的产品区,还有多家公司发行融资产品,包括辽宁凯阳环保科技有限公司、重庆远澜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湖北新海天投资有限公司、湖北楚天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其中“湖北新海天”和“楚天小贷”发行的“定向债务融资工具”为第三期和第六期。
因为重庆金交所网站已经关闭,无法查证其目前交易额情况,并且在公开报道中,也并未看到对其交易额完成情况的报道。
金交所业务跨度大,线上、线下属性重叠,从其产品构架上看,除传统的泛资产管理、挂牌登记、托管外,还有保险、私募、理财、P2P等业务。从商业模式上看,从最早的B2B发展至B2C、B2F甚至C2B等业务。
这些不同类别的业务均对应不同的监管主体,因此,地方金融局捉襟见肘,很难有效统一监管,而依靠“一行三会”,也存在重大问题,就是多头监管,难以整合,扯皮推诿不断发生,导致监管效果每况愈下。
湖南、辽宁、西安、重庆四省市现有的金交所均将取消。
证券时报从多位业内人士及接近监管的权威人士处了解到的情况看,此次上述四省市步调一致地宣布取消辖内金交所资质的行为并非偶然,而是接下来所有金交所陆续关停的开始。
而监管部门对地方金交所的清理整顿由来已久。
2012年1月,国务院同意建立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部际联席会议(下称联席会议)制度,该制度主要职责之一是统筹协调、督促、指导省级人民政府开展各类交易场所清理整顿工作。联席会议由证监会牵头,发展改革委、中国人民银行等有关单位参加。
监管部门对金交所的整治也在深入进行中。
2021年12月17日,证监会网站发布消息,联席会议近日致函29个辖内有金融资产类交易场所的省级政府办公厅,要求立即开展对辖内金交所的现场检查工作。
联席会议提到,目前,清理整顿工作已取得积极成效,金交所数量减少三分之一以上,非标融资规模和涉及投资者人数大幅下降,金交所无序扩张和野蛮生长势头得到遏制,风险明显收敛。
随后,监管终于推进到金交所将逐步全部关停。
不仅收入下滑是加速,而且净利润出现大幅亏损。
资产管理业务利润下滑严重,由盈利22.92亿变为亏损207.47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