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2024.01.25上海
1、片仔癀
2、中新药业
中新药业是一家百年老店,如果追溯历史,其旗下的达仁堂、乐仁堂正是北京同仁堂的源头。从品牌来说,中新药业的速效救心丸是国家保密配方。
不过,中新药业的业绩成长不够平顺,在2023年净利润大增26.17%后,2023年净利润同比下滑6.17%,去年净利同比增长恢复到12.39%,今年一季度净利同比增长29.62%。
扩展资料:
投资医药的批准
经济特许权思想
林园秉承价值投资理念,追求长期稳健增值,投资标的都是具有绝对竞争优势的垄断企业。他曾表示片仔癀的优势在于天然麝香是被国家批准使用的,这不仅是垄断,更是绝无仅有的定价权!这与巴菲特最经典的投资理念——经济特许权思想不谋而合。
被人需要——治疗肝病、疗效独特
片仔癀系列产品包括片仔癀、片仔癀胶囊等肝病用药,适用于热毒血瘀所致急慢性病毒性肝炎,痈疽疔疮等,医用和保健功能都具备。目前我国成人脂肪肝患病率已达12.5%-35.4%,成为我国第一大肝脏类疾病,而片仔癀在治疗肝病方面有着自己的独特疗效。
基金标的重仓股如下:银华中证虚拟现实主题ETF前十大重仓股分别是京东方A,立讯精密,韦尔股份,歌尔股份,TCL科技,三安光电,闻泰科技,中科创达,欣旺达,东山精密,前十大重仓股合计持股占总持仓比例57.83%。2023年度,截止至6月30日,银华中证虚拟现实主题ETF基金收益-29.70%,同期沪深300收益-9.22%,同类排名1517/1517。
林园中国股市的传奇人物,8000元起家的他短短的十多年便身价20亿,到底是如何完成的呢,散户们还有一些疑问,下面我为大家分析一下。
骗子还是神散户有三疑
质疑一:价值投资是幌子
为何高调面对媒体林园先后接受国内外各大媒体,包括央视、FT等媒体的采访,不断宣扬他的价值投资理念。根据这些报道,可以看出林园把投资和投机、抄底和逃顶、放弃和拥有结合得相当完美,可以说是一个完美的资本积累、保值增值的过程,但是这个过程太过完美了,完美得令人起疑。
甚至有人认为,通过对大家灌输正确的投资理念,散户接受后就会购买绩优股、蓝筹股,那么公募和私募基金的绩优股、蓝筹股就更涨了,他们挣得更多了。这就是林园自己做为私募基金一员的“阳谋”。
质疑二:散户可操作性不大
林园的股票年增值最高达到140%,这可能吗他挣到上亿元的方法是否有操作性根据听过林园讲座的股民的看法,林园的有些操作技巧,比如买入卖出的时机把握,止损还是持有的形势判断等,都没讲过,让人感觉“不够解渴”。
股民甲:“林园说他的投资从来没有失败过,我不相信。任何投资都是有风险的,世界上哪里有只赚不赔的买卖,我也持怀疑态度。如果真的像他说得那么好,他怎么会轻易告诉我们这些散户啊。”
质疑三:利用投资策略的差异
已有4个亿的身家,为什么还要借钱还说有多少借多少。如果仅仅是为了投资股市,似乎犯不上;如果是代人理财挣取佣金,好像也不值得。以上两种设想都不合理,就使人难免生疑,或许他是想成立具有其投资风格的私募基金
有人认为,林园年收益高达98%,这太不可思议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投资方案和策略,林园宣扬自己大而不当的价值投资策略,正是利用与散户投资策略的差异性来吸纳信徒。价值投资理念是人们所追求的,也是人们所不能达到的,用这样一个大多数散户都接受却又做不到的理念四处宣扬,恐怕难以让人信服。股市没有神,巴菲特不是,林园也不是。
林园投资秘诀:重仓绩优股、蓝筹股
自从2005年年中启动股改以来,证监会致力于解决中国证券市场中的非流通股和流通股分置的制度弊病,结束流通股和非流通股“同股不同权,同股不同价”的局面,上市公司纷纷进行股改。从此,股市开始回暖,大盘从1000点左右上涨到最高4300点,上涨了330%。在此情况下,股市里开始出现了一种“价值发掘”投资策略,去年一直流行的有色金属、金融、地产、钢铁、消费品等题材,到今年的券商概念股、整体上市、资产重组、低价股等题材,各种炒作风起云涌,消息满天飞。
根据林园本人的披露,他去年持有过的股票按比重排列为:贵州茅台(行情,资讯)、招商银行(行情,资讯)、五粮液(行情,资讯)、黄山旅游(行情,资讯)、云南白药(行情,资讯)、铜都铜业(行情,资讯)、上海机场(行情,资讯)、深发展(行情,资讯)、瑞贝卡(行情,资讯)、马应龙(行情,资讯)、江中制药、赣粤高速(行情,资讯)、云天化(行情,资讯)、千金药业(行情,资讯)、丽江旅游(行情,资讯)和宇通客车(行情,资讯)。其中,贵州茅台、五粮液、招商银行、云南白药、铜都铜业、上海机场是其重仓股,而这些蓝筹股中也不乏机构的身影。
按照林园的说法,他只看重公司本身,投资行业的龙头公司和价值被低估的绩优公司。也就是说,林园投资的这些上市公司都是蓝筹股、绩优股。林园认为,自己买入股票时,首先要满足价格合理或者低估的前提,而多数情况是价格低估的股票并不涨,他是笨人笨办法,买入后就“猫”在里面,等它上涨。
林园自称,2003年将1亿多资金陆续转移至A股市场,从4月直到12月,大盘1600点的时候买入大量的贵州茅台、五粮液,当时的成本非常低。单看这些股票的行情,从去年年初,贵州茅台上涨了将近150%,五粮液上涨了近440%。而贵州茅台成为股改以来第一个百元股,一度被机构资金高度控盘,流通在外的份额已为数不多,这一点从基金公司发布的年报数据上可以得到印证。截至2005年底,共有33家基金公司的92只基金持有贵州茅台62.37%的流通股,持股总量约为8418万股。换言之,只剩下5078万流通股被其他投资者所持有。
对于机构来说,重仓业绩良好的行业龙头,既可以保证收益,又可以控制风险,像招商银行、云南白药、铜都铜业、上海机场也都是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追逐的对象。去年年初开始,招商银行上涨了230%,云南白药上涨了75%,上海机场上涨了160%。然而,就是在基金重仓这些股票之后,今年一季度基金集体跑输大盘,基金重仓的大盘蓝筹股上涨乏力。五粮液、招商银行、贵州茅台、云南白药、赣粤高速、上海机场等都涨势均比不上大盘指数的涨幅。
不过经过调整,4月下旬以来,股市的结构性特征发生了较大变化,连续3个月表现不好的基金重仓蓝筹股开始摆脱弱势地位,其中以万科、中国联通、中国石化、招商银行和宝钢股份为代表,业内人士把这些核心蓝筹股走强归结于基金资金面和重仓蓝筹估值相对较低两个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