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美元兑人民币汇率开盘于7.1072,收盘于7.1795,最高价7.1999,最低价7.1070,涨幅1.02%。美元兑离岸人民币汇率开盘于7.1227,收盘于7.1864,最高价7.2322,最低价7.0950,涨幅0.89%。其他币种方面,英镑兑人民币汇率涨幅0.67%,港币兑人民币汇率涨幅0.80%,人民币兑俄罗斯卢布汇率跌幅2.17%。欧元、日元、加元、澳元兑人民币汇率均有不同幅度下跌。
1.2投资者情绪观测
1.2.1结售汇数据
外汇局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12月,银行即远期(含期权)结售汇逆差由11月的249.44亿美元收窄至182.95亿美元。其中,银行即期结售汇逆差由11月的246.16亿美元收窄至43.64亿美元(其中银行自身结售汇逆差由11月的13.56亿美元扩大至25.86亿美元,代客结售汇逆差由11月的232.6亿美元收窄至17.78亿美元);银行代客远期净结汇累计未到期额环比减少85.31亿美元,未到期期权Delta敞口净结汇余额环比减少54亿美元,两项合计,外汇衍生品交易减少外汇供给139.31亿美元,银行为对冲风险敞口,提前在即期外汇市场合计净买入139.31亿美元外汇。(见图1)
2023年,银行即远期(含期权)结售汇全年逆差573亿美元,为2019年以来的首次逆差。其中,银行即期结售汇由上年顺差1073亿美元转为逆差733亿美元;银行代客远期净结汇累计未到期额由上年减少235亿美元转为增加297亿美元,未到期期权Delta敞口净结汇余额降幅由上年67亿美元扩大至137亿美元,两项合计,外汇衍生品交易增加外汇供给160亿美元,银行为对冲风险敞口,提前在即期外汇市场合计净卖出160亿美元外汇。
1.2.2人民币汇率指数
2024年1月末,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环比上升1.51%至98.89;参考BIS货币篮子的人民币汇率指数环比上升1.56%至104.02;参考SDR货币篮子的人民币汇率指数环比上升0.8%至93.98。美元指数环比上升2.11%至103.52。三大人民币汇率指数环比全线上升,美元指数环比上升幅度超过人民币汇率指数。(见图2)
1.2.3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资金流动情况
2023年12月,债券市场表现为外资净流入,债券通项下境外机构净增持人民币债券规模由11月的2513亿元降至1805亿元。中央结算公司数据显示,境外机构净增持人民币债券规模由11月的1573亿元降至1207亿元,其中,国债净增持规模由11月的1128亿元降至955亿元,政策性金融债净增持规模由11月的495亿元降至235亿元。上清所数据显示,境外机构净增持人民币债券规模由11月的940亿元降至598亿元,其中,同业存单净增持规模由11月的868亿元降至568亿元。(见图3)
2023年,境外机构累计净增持人民币债券2817亿元,特别是11月、12月净增持规模显著提升,显示在中美负利差收窄情况下,外资配置人民币债券意愿上升。
2024年1月,陆股通项下(北向)买入成交净额由去年12月的净卖出129亿元增至净卖出145亿元。港股通项下(南向)买入成交净额由去年12月的净买入72亿元增至净买入206亿元。两项轧差后,股票通项下净流出资金由去年12月的202亿元增至351亿元。(见图4)
1.2.4市场对人民币汇率的预期
从1年期人民币无本金交割远期汇率(NDF)与美元兑离岸人民币即期汇率的价差来看,2024年1月,二者价差均值为-1872BP,较2023年12月二者价差均值-1715BP扩大157BP,较2023年二者价差均值-1767BP扩大105BP。二者价差均值在去年12月转为收窄后,1月出现扩大,当前数据显示市场对人民币汇率的贬值预期有所上升。(见图5)
1.2.5境内外人民币汇率及其价差
从USDCNH与USDCNY的价差来看,2024年1月,二者价差均值为141BP,较2023年12月二者价差均值98BP扩大43BP,较2023年二者价差均值89BP扩大52BP。当月23个交易日中,仅1个交易日二者价差为负值(2023年12月有3个交易日为负值)。二者价差均值较去年12月进一步扩大,但并未超过去年8月以来的高点,需进一步观察是否形成扩大趋势。当前数据显示离岸市场对人民币汇率的贬值压力有所增加。(见图6)
1.3国内宏观经济数据
2024年1月,我国制造业PMI指数为49.2%,环比上升0.2个百分点,结束了连续三个月的回落,但仍位于荣枯线下方(见图7)。建筑业PMI指数为53.9%,环比下降3个百分点。服务业PMI指数为50.1%,环比上升0.8个百分点,回升至扩张区间。
需求改善带动制造业PMI反弹。新出口订单指数为47.2%,环比上升1.4个百分点。中国物流和采购联合会指出,近期国外对我国船舶、汽车、基础原材料以及计算机通信电子设备需求较快增长,带动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和基础原材料行业出口都有较为明显的改善。制造业新订单指数为49%,环比上升0.3个百分点,在扩需求政策发力、假期消费和春节消费预期的带动下,国内需求低位回升。生产指数51.3%,环比上升1.1个百分点。产成品库存指数49.4%,环比上升1.6个百分点。高技术制造业和消费品制造业的产成品库存指数回升至扩张区间。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和出厂价格指数均出现回落,分别环比下降1.1和0.7个百分点,显示当前市场对未来预期不够稳固,部分终端企业或仍在降价出库,下游企业在去库和补库中反复徘徊,使得原材料价格呈现震荡走势。大型和中型企业PMI分别环比上升0.4和0.2个百分点,小型企业PMI环比下滑0.1个百分点。其中,小型企业新订单、新出口订单、在手订单、进口、原材料库存、采购量、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环比均出现大幅回落。
建筑业PMI超季节性回落。统计局指出,受冬季低温天气及春节假日临近等因素影响,建筑业进入施工淡季。建筑业新订单和业务活动预期指数分别环比下降3.9和3.8个百分点。自2018年以来1月建筑业PMI平均回落0.74个百分点,今年1月环比下降3个百分点属超季节性回落。受收入预期不稳、房价持续下跌、交楼担忧未消除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地产延续低迷态势。1月份30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积继续处在低位。
服务业PMI回升至扩张区间。统计局指出,零售、道路运输、航空运输、餐饮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升至扩张区间;铁路运输、邮政、货币金融服务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均位于60%及以上高位景气区间。
1.4央行动态
1.4.1人行动态
1月24日,央行行长潘功胜表示,将于2月5日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向市场提供长期流动性1万亿元。1月25日开始下调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利率0.25个百分点,同时,将继续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潘功胜称,当前,我国货币政策仍然有足够的空间,将平衡好短期和长期、稳增长和防风险、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关系,强化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为经济运行创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
市场人士表示,此次降准降息,一是释放积极稳增长信号。此次央行调降50BP,幅度超预期,显示货币政策支持实体经济力度明显加大,释放央行推动经济回稳向好的决心。二是助力金融机构宽信用。新年伊始,央行通过降准,释放长期限、低成本、稳定流动性,有助于增强金融机构信贷投放能力,稳定银行金融机构整体负债成本,为金融机构进一步合理让利实体经济拓展空间。三是稳定资金面。央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降准等多种工具配合,平抑短期资金面波动,畅通政策传导,同时更好配合积极财政政策实施。
1.4.2美联储动态
利率决议出现的变化。一是利率决议的政策基调已经转向,不再强调紧缩倾向。利率决议删除了“在确定适当的任何额外政策紧缩程度”、“美国银行体系稳健且富有弹性”等表述,显示了高利率政策对金融体系、经济、通胀等的影响已经显现,额外的政策收紧大概率已无必要且不合适。二是降息提上日程,但是3月份降息的可能性不大。鲍威尔表示2024年某个时候开始降息是合适的,过早降息可能导致通胀进展逆转,而降低政策利率过晚可能会削弱经济,美联储要在二者之间进行平衡。三是美联储继续维持当前的缩表行动,并将在3月会议上深入讨论缩表降速行动。
1.5技术分析
1.5.1美元兑人民币汇率走势
从美元兑人民币汇率走势日图来看,2024年1月,美元兑人民币汇率在7.1-7.2之间维持区间震荡,月末收于7.1795。MACD当月延续红柱但下旬开始红柱收缩,DIF维持在DEA上方并上穿零轴,月底两线呈纠缠状态。1月31日,6日、12日、24日RSI分别为55、54、51,无明显超买超卖信号出现。上方阻力在7.2,下方支撑在7.1、7。(见图8)
1.5.2美元指数走势
从美元指数走势日图来看,2024年1月,美指自101.37反弹至103.5附近,月末收于103.52,维持在下行趋势线下方运行。MACD当月红柱延伸,DIF上穿DEA并上穿零轴。1月31日,6日、12日、24日RSI分别为66、62、53,无明显超买超卖信号出现。上方阻力在105.5,下方支撑在101。(见图9)
〖市场展望〗
2024年1月份,受海外市场对美联储降息预期的修正驱动,美元指数和10年期美债收益率有所反弹,叠加国内市场对于国内经济增长的预期偏弱、国内金融市场风险偏好较低等因素影响,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呈现偏弱波动。
已公布的1月份国内宏观经济指标体现出当前经济修复仍存在不均衡特征。而人民银行选择在年初超预期降准,体现了货币政策继续做好逆周期调节,靠前发力、适时加力以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有利于持续改善国内宏观经济基本面,夯实人民币汇率稳定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