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銀行賺錢能力之高,相信是無一行業能及。據《新華網》引述數據顯示,內地銀行業於2012年的淨利潤達1.5萬億元,是10年前的近50倍,增幅相當驚人,而去年全年16間上市銀行的總利潤,更加是全部2000多間上市公司利潤總和的五成之上。
然而,在利率市場化的情況下,內銀要維持強勁的盈利增長遇上不少阻力。摩通表示,內銀今年首季盈利平均增長12%,較去年同期的16%進一步放緩,另外多間大型內行的淨息差亦進一步收窄。縱使如此,建行(00939)(滬:601939)及工行(01398)(滬:601398)仍然是投資者「必然首選」。
建行(00939)(滬:601939)首季盈利增近16%,可算是眾多內銀股中業績最亮麗(CNS資料圖片)
內銀季度淨息差普遍按季收窄
截至三月底止的首季度,幾乎全線內銀股的淨息差均見按季收窄,市場憂慮收窄趨勢將繼續。然而,銀河證券業務發展董事羅尚沛表示,預期淨息差於第二季會稍為擴闊,因為內地貸款利率近日上升,而存款利率則無變化。羅氏指出,內地銀行現時的貸款意欲不高,預料貸款量的上升不會顯著,但貸款利率的上升仍有助內銀股的利息收入。但羅氏指出,內銀股近日隨大市累積不少升幅,故多隻內銀股均不宜於現時吸納。
第一上海證券首席策略師葉尚志則表示,隨著利率市場化,以及銀行間競爭加劇,相信內銀的淨息差有繼續收窄的機會,惟收窄的速度不會太急。葉氏對投資內銀股仍持正面看法。
建行盈利前景料維持強勁增長
於眾多內銀股中,首季業績最為亮麗的可算是建行,其首季的盈利按年增長近16%,增幅為四大國有銀行之冠。巴克萊發表報告唱好股份,該行指建行首季盈利按年升幅,超過市場預期的9%。而建行的淨利息及非利息收入均增長強勁,分別按年升約12%及21%。此外,建行的業績更反映其嚴控成本、費用收入增長強勁、資產質素穩定等等利好因素。
羅尚沛亦看好建行,並預料建行盈利可維持強勁的增長,尤其貸款利率上升,可帶動該行的貸款收入。羅氏指出,雖然建行的彈升力度較農行(01288)(滬:601288)弱,但若建行跌至6元至6.2元的水平,則仍值得吸納。
葉氏同時看好建行表現。葉氏指,建行近日的沽空較大,已累積不少淡倉,若有夾淡倉及補倉的情況出現,投資者或可順勢追入。他看好建行予目標價6.8元。
工行多間大行唱好上望6元
工行公布首季業績後,同時獲多間大行唱好。高盛、美銀美林、瑞銀均予工行「買入」評級。其中瑞銀指出,工行首季盈利穩固,其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按季升22點子至10.84%,在《巴塞爾III》下則為11%,是工行季績中的亮點。但巴克萊指出,工行期內較高的撥備水平,抵銷了費用收入增長強勁的正面影響。
葉尚志表示,由於早前市場憂慮理財產品監控、影子銀行等問題,導致多隻內銀股下挫,但近日回升不少。葉氏指,對比其他內銀,工行為穩陣之選,中長線值得吸納,並上望今年1月高位6元。
農行反彈力強3.6元吸納
農行於3月底不良貸款比率為1.27%,是四大國有銀行之中最高。羅氏指,農行受壞帳影響較大,股價對貸款質素的敏感度亦高,有多次在有關貸款質素的數據公布後,其股價均見受壓。雖然如此,羅尚沛認為農行股價的反彈力度較強,惟股份早前由3.4元升至現時超過3.8元水平,已累積不少升幅,投資者可待股份跌至3.6元再予吸納。
中行淨息差表現強估值不貴
於第一季,中行(03988)(滬:601988)為唯一一間淨息差錄得按季上升的本港上市內銀股,其淨息差按季升0.01個百分點至2.22%。瑞銀亦相信,中行面對利率市場化的壓力已經早作準備。但該行又指,中行在信貸成本及存款業務方面,於今年將繼續承受壓力。葉尚志指,中行在批出貸款方面與客戶有較佳的調控,導致其淨息差有較好的表現。葉氏認為中行估值不算貴,但股份現處於今年股價區間的中間位之上,所以買入股份的最佳時機已錯過。但若作中長線投資,中行現仍值得吸納,並上望今年2月初高位4元。
內銀不良貸款比率料低位徘徊
綜觀多間內地股份制商業銀行,信行(00998)(滬:601998)、交行(03328)(滬:601328)及招行(03968)(滬:600036)、於今年3月底的不良貸款比率均見按季上升,其中信行更按季增加0.14個百分點至0.88%。而民行(01988)(滬:600016)、的不良貸款率則保持平穩。市場對內銀不良貸款的趨勢,普遍持審慎樂觀的看法。
羅尚沛表示,相比其他國家,中國銀行業的不良貸款率已算是相當低,這或是市場對不良貸款的定義有所不同所致。羅氏又指出,不良貸款比率為一片兩面鏡。銀行的不良貸款下跌,或顯示銀行減少作出貸款,可能影響到其盈利減少;比率若上升,雖然顯示銀行作出較多次質貸款,但卻會令淨息差有所上升,對銀行是為有利。羅氏又認為,中國的銀行可以在不良貸款比率偏低的情況下,同時錄得強勁盈利增長,可算是十分吊詭。羅氏預料,未來中國銀行業的不良貸款率將續在低位徘徊,惟有輕微上升空間。
葉尚志則表示,只要中國經濟平穩增長,料地方不良債務的問題不會太過突出。他相信中國經濟將保持平穩增長。
民行波動大中長線望12元
於多隻股份制的內銀股中,民行的首季盈利增長最吸引投資者眼球。民行首季多賺20%至110億元人民幣,盈利增長幅度為所有內銀之冠。但花旗發報告唱淡股份,認為民行純利勝該行預期,主要由於非利息收入及經營開支優於預期,但部分被較預期高的撥備所抵銷。花旗又指出民行有淨息差疲弱、信貸成本高於預期等問題。
葉尚志則表示,若投資者取態較「激進」,而又想買入中小型內銀股,他會建議買入民行。葉氏指,雖然民行股價的波動性較大,但中長線值得吸納,可上望今年年初高位12元。
招行信用咭業務強15元吸
巴克萊表示,招行首季盈利升近12%,符合該行預期,並超過市場預期的6%,業績正面因費用收入增長強勁。另外,其首季淨息差只按季跌4點子至2.93%,較預期佳。該行另指,招行的負面因素為資產質素惡化。
羅氏表示,於眾多中小型內銀股中,最看好招行的表現。羅氏指,招行的信用咭業務較好,有助其息差表現。另外,招行於國內的形象年輕及親切,亦有助其發展。羅氏建議招行可於15元吸納,有機會上望21元。
市場憂中國下調經濟增長預測
有外地傳媒於本月初報道指,中國政府擬將明年GDP增長預測降至7%。有市場人士擔心,若然消息屬實,對經濟表現敏感的內銀股將會首當其衝。但羅尚沛表示,相信當局不會貿然把明年GDP增長預測下調至7%,尤其新班子上任時間尚短。
葉尚志則相信,當局有機會將GDP增長調整至7%,因為內地一直在調整GDP增長,由從前的「保八」到7.5%,而7.5%的增長預測亦已維持了兩年。但葉氏又指出,若果將目標降至7%,而目標又確實做到,這可顯示政府聚焦資產優化,而不是拘泥於數字上的增長,這對中國經濟長遠是為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