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第七单元《金属》测试题及试卷答案
在日常学习和工作中,我们都可能会接触到试卷,试卷是是资格考试中用以检验考生有关知识能力而进行人才筛选的工具。你知道什么样的试卷才算得上好试卷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鲁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第七单元《金属》测试题及试卷答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测试题及试卷答案1: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生铁就是钢,因为主要成分都是铁B.合金的硬度一般比各成分金属大
C.合金不属于金属材料D.多数合金的熔点高于组成它的成分金属
2在面盆、痰盂等铁制品表面烧制搪瓷的目的是()
A.增大硬度防止撞坏B.增大厚度防止磨损
C.防止铁生锈且美观D.美观和杀菌消毒作用
3.下列物质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在氧气中可以燃烧的是()
A.铁丝B.镁条C.红磷D.木炭
4.(2011年衡阳)金属资源是不可再生的资源,保护金属资源是我们刻不容缓的职责。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大力开采矿物以保障金属材料的供用B、提高废旧金属的回收利用率
C、在金属制品上刷漆、涂油等防止金属腐蚀D、用特种塑料代替金属制造机器的零部件
A.甲、乙、戊中铁钉生锈快慢的顺序为:乙>甲>戊B.丙中的铁钉不生锈
C.铁生锈的主要条件是与空气、水直接接触D.丁中铁钉生锈最严重
6把A、B两块质量相等的铁片分别放进盛有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盐酸和硫酸的两个烧杯中,两烧杯分别放在一天平的左右两个托盘上。充分反应后铁片都有剩余,则天平指针()
A.偏向盐酸一边B.偏向硫酸一边C.无法判断D.天平平衡
7.(2011广州)甲、乙、丙、丁四种金属。甲即使在高温时也不与氧气反应。乙、丙、丁在一定条件下都能与氧气反应。丁盐的水溶液可用丙制的容器盛放,但不能用乙制的容器盛放。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A.甲>乙>丁>丙B.丙>丁>乙>甲C.丙>乙>丁>甲D.乙>丁>丙>甲
8、在氯化铜和氯化亚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的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出的固体中滴加稀盐酸,没有气泡产生。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铜,可能含有铁和镁
B、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铜,一定不含有铁和镁
C、滤液中一定含有氯化镁和绿化亚铁,一定没有氯化铜
D、滤液中一定含有氯化镁、绿化亚铁、氯化铜
9、(2011呼和浩特)工业上将赤铁矿炼成铁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炼铁高炉中发生的主要反应有()
①C+O2CO2②Fe2O3+3H22Fe+2H2O③Fe2O3+3CO2Fe+3CO2
④2Fe2O3+3C4Fe+3CO2↑⑤CO2+C2CO⑥CaCO3CaO+CO2↑
A.②③⑤⑥B.①③⑤⑥C.①④⑤⑥D.②③⑥
10.如图所示,在盛水的试管中放一根洁净的铁钉,用带U型管的胶塞塞紧,U型管内液面处于同一高度,数天后观察U型管内的水面()
A、a比b高
B、b比a高
C、一样高
D、U型管中的水从b管中全部溢出
B、金属活动性:X>Z>Y
C、相对原子质量:X>Y>Z
D、X、Y和Z可能分别是常见金属中的Mg、Fe、Zn
12.向AgNO3、Cu(NO3)2、Zn(NO3)2混合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出的固体中滴加稀硫酸,有气体生成,则滤出的固体中一定有()
A.Ag、Cu、ZnB.Cu、Zn、Fe
C.Ag、Zn、FeD.Ag.Cu、Fe
13.为验证铁、铜、铝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可选用的一组物质是()
A.FeSO4溶液、Cu、AlCl3溶液B.CuSO4溶液、Fe、AlC13溶液
C.CuSO4溶液、Fe、AlD.AlCl3溶液、Fe、Cu
14.收藏家收藏的清末铝制品至今保存仍十分完好,该艺术品不易锈蚀的主要原因是()
A.铝不易发生化学反应B.铝的氧化物易发生还原反应
C.铝不易氧化D.铝易氧化,但铝表面的氧化铝膜具有保护内部铝的作用
15在已调平的托盘天平两边各放一个等质量的烧杯,向烧杯中倒入质量相等,质量分数也相等的稀硫酸,然后在左边的烧杯中放入一定质量的金属粉末,同时在右边的烧杯中放入与X等质量的金属Y粉末,观察到天平的指针先偏向左边,当两种金属完全溶解后,天平的指针偏向右边,则X、Y是下列组合中的()。
ABCD
XMgZnZnFe
YFeMgFeZn
第II卷(共25分)
一、选择题答案栏
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
答案
二、填空题(本题共3小题,共12分)
16.(3分)金属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
⑴最初输水管材用铸铁,目前多用塑料管和塑料金属复合管,输送热水一般用铜管。下列管材中,属于金属材料的是____(填字母序号,下同)。
A.铸铁管B.铜管C.塑料管
(2分)铁虽然常温下与水不反应,但铁制品在潮湿的环境中容易生锈。某同学进行了如右图所示实验。一周以后发现铁钉表面锈蚀。图中a、b、c三处锈蚀情况最严重的是(填字母),
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
17.(5分)A~F和X都是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其中A是黑色单质、C是无色气体,B、F是红色固体,它们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部分生成物已省略):
⑴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
⑵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属于反应(填写基本反应类型)。
18.(4分)有些食品袋里装有一小袋铁粉作保鲜剂,它利用了钢铁生锈的
化学原理,所以有人称它为“双吸剂”,这里的“双吸”是吸收空气中的
其验证方法是加入过量稀盐酸,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加稀盐酸后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三、实验题(本题共1小题,共7分)
19.(2011宿迁)(7分)某化学兴趣小组对一包干燥的红色粉末组成进行探究。请你参与并回答有关问题。
【教师提醒】它由Cu、Fe2O3二种固体中的一种或两种组成。
【提出猜想】红色粉末可能的组成有:
①只有Cu;②只有;③是Cu、Fe2O3的混合物
【资料获悉】Cu在FeCl3溶液中发生反应:2FeCl3+Cu=2FeCl2+CuCl2
【实验探究】
(1)甲同学取少量红色粉末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稀盐酸,振荡后观察,发现固体
全部溶解。甲同学认为可以排除猜想中的①和③,而乙同学认为只能排除猜想①,你认
为的观点正确(填“甲”或“乙”)。
反应前反应后
Ⅰ
组玻璃管和红色粉末的总质量为37.3g玻璃管和固体物质的总质量为36.1g
Ⅱ
组洗气瓶和所盛溶液的总质量为180.0g洗气瓶和瓶中物质
的总质量为183.1g
【交流讨论】
(1)在装置A中先通CO气体的作用是
。
(2)应该选择组的实验数据计算来确定红色粉末的组成。最终计算结果表明:该红色粉末的组成是猜想中的第组(填序号)。
(3)实验中观察到A装置中的现象为。
【反思评价】丁同学指出:从环保角度,上图装置有严重不足之处。你认为应该如何改进?
四、计算题(本题共1小题,共6分)
20.(6分)我国是世界钢铁产量最大的国家,炼铁的主要原料是铁矿石。用赤铁矿石(主要成分为Fe2O3)炼铁的反应原理为:3CO+Fe2O32Fe+3CO2。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用含Fe2O385%的赤铁矿石800t,理论上可炼出含杂质3%的生铁多少吨
答案:
第I卷(共30分
1.B2.C3.A4.A5.D6.B7.D8.B9.B10.A11.C12.D13.B14.D15.D
二、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共12分)
16.(3分)(1)AB(2)bb处铁钉与水、空气同时充分接触
17.(5分)(1)3C+2Fe2O34Fe+3CO2(2)Fe+CuSO4=FeSO4+Cu置换
18.(4分)氧气和水分固体逐渐溶解,有气泡产生,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最终变为浅绿色
6HCl+Fe2O3====3H2O+2FeCl3;Fe+2HCl====FeCl2+H2↑
19.Fe2O3(1)乙【交流讨论】(1)排净装置中的空气(或防止CO和装置中的空气混合受热发生爆炸)(2)Ⅰ③(3)部分红色粉末变黑
【反思评价】在B装置后放一燃着的酒精灯将剩余气体烧掉(或用塑料袋收集等)
20.
解:设理论上可炼出生铁的质量为x。
3CO+Fe2O32Fe+3CO2
160112
800t×85%x(1-3%)
x=490.7t
答:理论上可炼出生铁490.7t。
测试题及试卷答案2:
1、镁粉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工业上制造镁粉是将镁蒸气在某种气体中冷却。现有下列气体:①空气②CO2③Ar④H2⑤N2,其中可作冷却气体的是()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④⑤
【答案】C
2、物质的量为0.10mol的镁条在只含有CO2和O2混合气体的容器中燃烧(产物不含碳酸镁),反应后容器内固体物质的质量可能为()
A.3.2gB.4.0gC.4.2gD.4.6g
【解析】若混合气体全部是CO2,则发生的反应是:2Mg+CO2点燃2MgO+C,0.10mol的镁条产生0.10molMgO和0.050molC,其质量为m1=0.10mol×-1-140g·mol+0.050mol×12g·mol=4.6g;若混合气体全部是O2,则发生的反应是:2Mg+O2-1点燃2MgO,0.10mol的镁条产生0.10molMgO,其质量为m2=0.10mol×40g·mol=4.0g;由于是CO2和O2的混合气体,所以产生固体物质的质量的范围是4.0g
3、下列各组物质混合后,既有气体生成,最终又有沉淀生成的是()①金属钠投入到FeCl3溶液②过量NaOH溶液和明矾溶液③过量生石灰投入到少量饱和NH4HCO3溶液④Na2O2投入FeCl2溶液
A.只有①B.只有③C.只有②③D.只有①③④
【答案】D
4、将13.0gAl、Fe、Cu组成的合金溶于足量的NaOH溶液中,产生气体6.72L(标况)。另取等质量的合金溶于过量的稀硝酸中生成6.72L(标况)NO,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得到沉淀的质量是()
A.11.85gB.12.7gC.27.45gD.28.3g
【答案】B
【解析】合金溶于足量的NaOH溶液中,金属铝和氢氧化钠反应产生气体氢气6.72L(标准状况),物质的量为0.3mol,所以金属铝的质量是5.4g,金属铝失电子的量是0.6mol,将3+3++合金溶于过量稀硝酸中,分别生成Al、Fe、Cu2离子,生成NO的物质的量是6.72L÷22.4L/mol=0.3mol,则根据电子守恒,金属共失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3mol×3=0.9mol,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铝离子全部转化为偏铝酸根离子,不会出现沉淀,反应中金属铁、铜失去电子的物质的量0.3mol等于生成碱的氢氧根离子的物质的量,即n(OH)=0.3mol,所以反应后沉淀的质量等于13.0g-5.4g+0.3mol×17g/mol=12.7g,选B。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碳酸钠不能一步转化为碳酸氢钠;
②常温下所有金属都能与盐酸反应;
③在空气中铝制品比铁制品更不易被锈蚀,原因是铝不能与氧气发生反应
④将一小块钠投入到FeCl3溶液中,观察到的现象是钠溶解,有铁析出并有气体生成;⑤纯碱和熟石灰都是碱;-
⑥NaCl和KCl可用焰色反应鉴别。
A.③⑥B.①⑤C.⑤⑥D.⑥
6、现有某氯化物与氯化镁的混合物,取3.8g粉末完全溶于水后,与足量的硝酸银溶液反应后得到12.4g氯化银沉淀,则该混合物中的另一氯化物是()
A.LiClB.KCl
C.CaCl2D.AlCl3
【答案】A
【解析】若3.8g纯MgCl2生成AgCl沉淀的质量为:
说明3.8g纯净某氯化物所生成AgCl沉淀质量必大于12.4g。
即1molCl-所结合其它金属阳离子质量应小于12g(Mg2+质量)。
因为1molCl-所结合Li+、K+、Ca2+Al3+质量分别为7g、39g、20g、9g。
所以LiCl、AlCl3为可能。
选A、D不正确。因为:1molCl-结合Li+、Al3+的质量小于12g并不是充分必要条件,还必须分别严密计算3.8gLiCl、3.8gAlCl3分别生成AgCl沉淀的质量是否大于12.4g。
3.8gLiCl生成AgCl沉淀质量为:
3.8glCl3生成AgCl沉淀质量为:
所以只有A选项符合题意。此题既考查思维的敏捷性,又考查思维的严密性
7、把含有某一种氯化物杂质的氯化镁粉末95mg溶于水后,与足量的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300mg,则该氯化镁中的杂质可能是()
A.NaClB.AlCl3C.KClD.CaCl2
8、向含有amolAlCl3的溶液加入含bmolKOH溶液,生成的沉淀的物质的量可能是①amol②bmol③abmol④mol⑤033⑥(4a-b)mol
A.①③④⑤⑥B.①②③④⑤C.①④⑤⑥D.①④⑤
9、在烧杯中加入水和苯(密度0.97g·cm)各50mL。将一小粒金属钠(密度0.97g·cm)
投入烧杯中,观察到的现象可能是()
A.钠在水层中反应并上下游动B.钠停留在苯层中不发生反应
C.钠在苯的液面上反应并上下游动D.钠在苯与水的界面处反应并上下游动
【解析】根据钠与水和苯三者的密度可以判定:钠应在水层和苯层之间,但钠与水反应产生的氢气,使钠粒获得反作用力,故而会在界面处上下游动
10、将6.2g表面已经被氧化成氧化钠的钠块放入93.8g的水中,生成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A.等于4%B.等于8%C.大于8%D.小于8%
11、下列化学反应,在从海水中提取金属镁的过程中,不会涉及的是()
A.2+-A.Mg+2OH=Mg(OH)2↓
B.Mg(OH)2+2HCl=MgCl2+2H2O
C.Mg(OH)2
D.MgCl2MgO+H2OMg+Cl2↑
【解析】A项是把海水中的Mg转化为Mg(OH)2沉淀,B项是把Mg(OH)2转化为MgCl2,D项是电解熔融MgCl2制得Mg和Cl2,C项中的反应未涉及。
12、钠铝合金(常温液态)可作核反应堆的载热介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合金的熔点低于金属钠的熔点
B.若将钠铝合金投入水中得到无色溶液且无固体剩余,则n(Na)≥n(Al)
C.若将钠铝合金投入FeCl3溶液有Fe(OH)3沉淀生成
D.等质量的钠铝合金中铝含量越大,与足量盐酸反应时放出的氢气越少
【解析】A、合金的熔点比组成金属要低,正确;B、根据反应关系式:2Al——2NaOH,B正确;C、金属钠首先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再与氯化铁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正确;D、根据关系式:2Na——H22Al——3H2,可得,相同质量时铝生成氢气多,所以铝含量越大,与足量盐酸反应时放出的氢气越多。
13、已知:①把水加入盛有过氧化钠固体的试管中,收集产生的气体②把红热的铁丝伸入①中产生的气体中,有黑色固体生成③把②中产生的固体放入盐酸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血红。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①中反应,过氧化钠作氧化剂,水作还原剂
B.②中反应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放热反应
C.③中的实验现象证明溶液中不含有Fe
D.将①中所得溶液加入到③的溶液中,静置,溶液颜色加深
【解析】A项,①中Na2O2与水的反应,Na2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B项,②中3Fe+2O2Fe3O4,Fe3O4为黑色固体;C项,Fe3O4+8HCl=FeCl2+2FeCl3+4H2O,加入KSCN溶液3+2+变血红,但不能证明只含Fe,不含Fe;D项,NaOH和FeCl2、FeCl3反应生成Fe(OH)2、Fe(OH)3沉淀,溶液颜色将变浅。
14、下列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在氢氧化钡溶液中滴加硫酸:Ba+2OH+2H+SO4=BaSO4↓+2H2O+2+
B.氧化铁与稀硫酸反应:Fe2O3+6H=Fe+3H2O+-
C.少量金属钠放入冷水中:Na+2H2O=Na+2OH+H2↑2-
D.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2OH+CO2=CO3+H2O
【解析】试题分析:选项B电荷不守恒、质量不守恒;选项C:没配平2Na+2H2O=2Na+2OH+H2↑选项D:不符合化学事实,碳酸钙在水中微溶,不能拆
15、将ag镁铝合金投入到xmL2mol/L的盐酸中,金属完全溶解后,再加入ymL1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得到的沉淀量最大,沉淀质量为(a+1.7)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