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Cs治理技术及催化燃烧研究进展

您好,欢迎您访问萍乡市百盛化工填料有限公司网站!

拥有多年生产经验和各种先进生产设备及检测手段齐全的质量保证体系

0引言

为了有效治理VOCs的污染,国家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2016年1月1日起施行的修订版《大气污染防治法》**将VOCs纳入监管范围,同时,**将VOCs列入国家发展规划中,计划“十三五”期间,在重点区域、重点行业,其排放总量下降10%以上,预估共1000多万tVOCs。目前我国VOCs排放量较高的地区主要是京津唐、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这些经济和工业比较发达的地区,VOCs逐渐成为这些地区大气污染治理领域的重点。北京市率先进行VOCs排污费的征收,其收费标准为20元/kg,高可达40元/kg。至今已有北京、上海、河北、江苏等l6个省市陆续发布了挥发性有机物排污费征收细则。

1VOCs治理技术

在我国,VOCs已经作为一种污染物开始进行系统的防治,国内外对VOCs的治理技术也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和实践,环保部也征集和筛选了一批VOCs污染防治的先进技术,编写了(2016年国家先进污染防治技术目录(VOCs防治领域)》,其治理技术主要分为回收与销毁。

1.1回收技术

回收技术一般是通过物理方法例如改变温度或压力将有机物进行分离,包括吸收、吸附、冷凝、膜分离等技术,回收的VOCs可经过简单纯化后再度利用,或进行集中处理。

吸收技术是采用不易挥发的有机溶剂对废气进行吸收,将VOCs溶解在溶剂中。该技术能在有机废气流量大、浓度高时使用,但吸收剂循环运行的操作费用较高,限制了该技术的发展。吸附技术是使用活性炭、分子筛等多孑L吸附材料将废气中的VOCs吸附于吸附剂表面,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虽然吸附技术应用广泛,但该技术只适用于低浓度VOCs,高浓度VOCs将导致吸附剂的频繁再生,不仅增加废气处理的成本,而且再生的过程也存在VOCs逃逸的危险。冷凝技术指将系统压力增加或系统温度降低,让气体中的VOCs冷凝成液体,从而将其除去。但冷凝过程需要低温高压,消耗的能量较大,而该技术对低浓度与低沸点VOCs净化效果不理想。膜分离技术是利用空气和VOCs穿透能力的不同或依靠膜的选择性将气体混合物中不同的分子分离。但由于渗透膜价格昂贵,主要应用于回收有价值的有机化合物。

1.2销毁技术

销毁技术则是用微生物、热或催化剂等化学或生化反应将有机物分解成无污染的水、二氧化碳等无毒无害的小分子化合物,包括生物技术、热力焚烧、光催化与催化燃烧技术。

生物技术的实质是微生物在新陈代谢中,将废气中的有机物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同时为自己提供能量。但微生物对生存环境要求苛刻,且生化反应的速率比较低。热力焚烧技术是指将废气温度升高至着火点而将VOCs迅速燃烧为无害气体。该法工艺简单,处理效率高,但是在燃烧过程中,能量消耗巨大,同时高温产生的氮氧化物、有机物不完全燃烧产生的二恶英,都会造成环境的二次污染。光催化技术利用光催化剂在光照条件下,将VOCs分解为水和二氧化碳等。由于光催化反应缓慢,效率较低,因此应用并不广。催化燃烧技术指在低于着火点的温度下,VOCs在催化剂表面迅速氧化为水和二氧化碳。该技术因起燃温度低、适用范围广、没有二次污染等特点成为有应用前景的VOCs处理技术之一。

1.3组合技术

由于各个行业的VOCs种类、浓度和性质等都有所差异,仅使用一种处理技术难以达到高效率,因而常将多种技术进行有机的组合,这类组合处理技术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互补性,处理效果远优于单一治理技术,其中应用较为广泛的就是将吸附浓缩技术与热力焚烧或催化燃烧技术进行组合。该组合技术通过沸石转轮的旋转,在转轮上同时完成气体的吸附与再生过程,将低浓度、大风量的有机废气浓缩为高浓度、小流量的浓缩气体,浓缩后的VOCs进入蓄热式的焚烧炉而将其焚烧或催化燃烧成水和二氧化碳。

这些VOCs处理技术都有各自的优缺点,工艺中选用哪种技术应视具体情况而定。尽管催化燃烧技术无法回收有用的VOCs,并且受其浓度及流量的限制,但目前仍是治理VOCs有效的方法之一。

2催化燃烧处理VOCs

催化燃烧是有机气体在较低的温度下,于催化剂表面发生无火焰燃烧而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蒸汽,并释放热量。催化燃烧技术的核心是催化剂,要求催化剂具有较低的起燃温度、较宽的温度窗口以及良好的热稳定性和机械强度。催化燃烧VOCs催化剂按照使用活性组分的不同可以将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贵金属催化剂,包括Pt、Pd、Au等;另一类是非贵金属催化剂,包括Cu、Mn、Ce、Co、Fe等。

2.1贵金属催化剂

贵金属催化剂由于其催化活性高、起燃温度低,而被广泛应用于VOC消除反应中。Huang等将Pd、Pt、Au、Ag、Rh负载于^y—A1203载体上,用于邻二甲苯的催化燃烧反应,结果发现在相同的工况下,其催化性能顺序为:Pd>Pt>Ag>Rh>Au;而Jung等同样将Pd、Pt、Ru负载于一A1203之上,察其对甲醇的催化燃烧性能,从实验结果的完全转化温度分析,其催化性能顺序为Pt>Ru>Pd,这与Huang的测试结果不一样,说明对于不同的反应物,催化剂所呈现的性能存在一定的差异。

除了活性组分的种类,活性组分负载于载体表面的方法也对催化剂催化氧化VOCs效果有一定影响,如Walerczyk等分别用微波加热法与共浸渍法制备了Pt/ZnA10用于催化氧化异丁烷,结果发现低负载量时,微波加热法有助于Pt粒子的分散,而使得该方法制得的催化剂性能优于共浸渍法。贵金属催化剂中,研究与应用比较多的主要是Pt与Pd催化剂,而Au催化剂也得到了一定研究。Aboukais等通过对比不同制备方法制备的Au/CeO:催化剂的理化性质及催化性能,认为活性金属的高价氧化态的是其高催化活性的主要原因,同时认为,这也是影响Ag/CeO催化剂性能的主要原因。Ag催化剂在催化燃烧VOCs时,其催化性能并不突出,而多被应用于等离子体协同催化处理VOCs。

虽然贵金属催化剂在催化燃烧VOCs方面有很多优点,但在水蒸汽、卤素存在的情况下,贵金属催化剂会出现中毒失活的情况。贵金属催化剂热稳定性差和抗毒性差引等缺点,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当前日益严格的有机废气排放要求。

2.2非贵金属

非贵金属过渡金属活性不及贵金属,它们一般通过相互掺杂或加入其他金属氧化物,形成多组分复合金属氧化物催化剂。复合金属氧化物催化剂往往比单一组分金属氧化物催化剂表现出更高的活性和更好的稳定性。顾欧昀等以CuO和MnO,为活性组分,通过相互掺杂用于催化燃烧甲苯。试验结果发现,铜锰复合氧化物催化剂,尤其是掺杂低浓度铜的氧化锰,其催化燃烧甲苯的性能要优于单组份催化剂,究其根本原因是铜物种与锰物种之间存在较强的相互协同作用,尤其是在催化活性较优的铜锰配比催化剂中形成了结晶度较低的尖晶石结构。很多复合金属氧化物催化剂之间都能产生这种协同效应,如Mn—Ce氧化物、Mn—Cu氧化物、Ce—cu氧化物等。这些复合金属氧化物在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会形成尖晶石(ABO)结构或钙钛矿(ABO)结构。

尖晶石催化剂具有很好的活性与稳定性。Hos.seini等制备了MCr2O4(M:Co,Cu,Zn)尖晶石催化剂用于考察对异丙醇的催化性能,其中Zn—cr2O表现的性能优异,这可能是由于ZnO与ZnCrO之间的相互协同作用,使得催化剂表面具有大量的表面氧与Cr¨一Cr6活性对,促进了反应的进行。而ZnCr:O与CuC——O在15h内活性没有明显下降,其良好的稳定性归结于表面出现的大量Cr离子。

Rezlescu等通过对比一系列尖晶石结构与钙钛矿结构催化剂催化燃烧丙酮的性能,发现钙钛矿结构催化剂的T95在300cC,而在这个温度点,尖晶石结构催化剂活性只有70%,这与钙钛矿的特定空间结构是密不可分的。钙钛矿结构中,B位为过渡元素离子,是催化剂的活性位;A位离子一般是稀土元素或碱土金属元素,用于保持钙钛矿骨架结构的稳定性,但是A位元素价态的变化可以影响到B16位元素的价态,从而间接影响钙钛矿催化剂的性能,而且A位与B位都可以进行离子掺杂,产生多种对催化反应有利的畸变和晶格缺陷。

过渡金属催化剂的性能受水蒸汽的影响很大。Li等用CuMnO催化氧化甲苯时,当在反应气体中加入少量水蒸汽后,其活性明显降低,因为气体中的水分子会吸附于活性位点且不易脱附,造成能够催化氧化甲苯的活性位点大量减少,从而降低催化剂的性能。

2.3多组分VoCs催化燃烧

大多的研究都只选用单种VOCs气体进行性能测试,而在实际的工业生产中排放的废气往往含有多种VOCs成分,多组分VOCs混合催化氧化与单组分VOCs氧化不同。多组分反应时低燃点组分反应生成的热量能为后续的反应提供能量,而使得各组分转化率提高。

但He等将Pd/SBA一15催化剂用于催化苯、甲苯、乙酸乙酯两两混合的气体时发现,混合气体的活性要低于单一气体;Jin等将甲苯、乙酸乙酯、二氯甲烷三组分混合气体经Pd/Cr:O一ZrO催化氧化,发现其性能不及催化氧化单组份气体的性能。这是由于催化剂上催化氧化VOCs的活性位点是一样的,所以在催化过程中,不同的VOCs之间在会产生竞争吸附而导致各组分活性降低,这也是VOCs催化燃烧技术的一大难题。

3展望

VOCs的治理技术多种多样,在应用中应该根据工厂的实际情况做出合理的选择,将多种治理技术有机的结合应用将成为今后的热点,其中催化燃烧技术因起燃温度低、适用范围广、没有二次污染等特点成为有应用前景的VOCs处理技术之一。

作为催化燃烧VOCs的核心,贵金属催化剂虽然催化性能优异,但昂贵的价格限制了它的应用,如何有效的提高贵金属的抗中毒性、稳定性以及在性能不变的情况下实现贵金属的超低量负载将是以后的研究方向;非贵金属催化剂虽然价格便宜,但性能不及贵金属催化剂,今后的研究方向应是提高其催化活性。而如何减少多组分VOCs在反应过程中的竞争吸附将是催化燃烧技术的主要挑战。

THE END
1.贵金属催化剂和非贵金属催化剂的有哪些优缺点贵金属催化剂和非贵金属催化剂的有哪些优缺点 贵金属催化剂的起燃温度低,活性高,但在较高的温度下易烧结,因升华而导致活性组份流失,使活性降低,而且贵金属资源有限,价格昂贵,所以无法大规模使用。但其在低温时的催化活性是其他催化剂不能比的,所以现在还用于催化燃烧的起燃阶段。https://www.chem17.com/tech_news/detail/2185811.html
2.导电烟气脱硝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在电子政务中的应用优点:过渡金属氧化物如锰、铜和铁的氧化物催化剂成本相对较低,抗硫中毒能力较强,适合高温烟气处理。 缺点:在低温条件下的活性较低,对烟气中水分敏感,可能会影响催化效率。 碳基催化剂 优点:碳材料具有高的比表面积,良好的导电性和化学稳定性,可作为贵金属催化剂的替代品。 https://blog.csdn.net/weixin_33245447/article/details/142693820
3.第3分会场:碳基催化材料与碳催化过程成功实现了“铠甲催化剂”在强酸、强碱、高温等苛刻条件下的催化体系(燃料电池、电解水、电解硫化氢、二氧化碳转化等)中高活性和高稳定性地运行,为苛刻条件下高稳定性和高活性催化剂的设计提供了新途径。基于这一概念,开发出整体式非贵金属“铠甲催化剂”,并将其应用到电解水中,解决了电解水中非贵金属催化剂活性低https://www.csp.org.cn/meeting/9thCarbonCatalysis/a2586.html
4.氢燃料电池540如何证明非贵金属双功能催化剂?非贵金属双功能催化材料具有氧还原反应的铂基催化剂优势和析氧反应的铱钌催化剂优势,同时具有明显的缺点,即具有较低的电导率,而且容易聚集。 如双功能催化材料Co@Co3O4/NC-1。纳米粒子Co@Co3O4具有核壳结构,其封装在接枝有碳纳米管的氮掺杂多面体上,复合材料的比表面积较大,而且导电性较好,加上活性位点暴露https://www.1633.com/article/64890.html
5.催化顶刊合集:JouleAngewAFMAEMCEJNanoEnergyACB等为此,本文选择Co、Fe、Ni作为活性三维过渡金属元素,Mo、W作为钝化金属元素,Te作为非金属元素,设计开发了活性和稳定性平衡的非贵金属OER电催化剂。 其中,理论和实验预测这种协同的非贵金属多金属体系在酸性电解质中具有热力学稳定和活性,并且Te元素具有最丰富的电子态和广泛的配位数,有利于增强玻璃成型能力(GFA),https://www.v-suan.com/index.php/2023/10/01/7b2db574a3/
6.UiO66结构调控及其光催化分解水产氢的研究进展本文结合光催化分解水产氢的机理,综述了近年来UiO-66材料结构改性的主要方法(贵金属改性、非贵金属改性、敏化改性、碳材料改性和结构缺陷调控改性)对光催化分解水产氢性能的影响,并对高效稳定的UiO-66基光催化剂的制备进行了展望,以期为进一步探索新型高效的UiO-66基光催化剂提供理论依据。 https://www.fx361.com/page/2022/0825/15032764.shtml
7.《贵金属废催化剂利用处置技术规范》.docx《贵金属废催化剂利用处置技术规范》(意见征集稿)编制说明《贵金属废催化剂利用处置技术规范》编制组二〇二二年九月 目录一、工作简况 一、工作简况1.任务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2018年在“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固废资源化”专项“危险废物环境风险评估与分类管控技术”项目(项目编号为2018YFC1902800)中设立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268837482.html
8.过渡金属催化剂的球磨法制备及其催化CO氧化性能研究目前,CO氧化使用最多的催化剂为铜系和贵金属催化剂,然而合成这些催化剂大多数在溶液条件下进行。溶液合成法一般存在环境污染、耗时、操作过程复杂等缺点,同时它还要求催化剂的前驱体要具有一定的溶解性,这极大地限制了前驱体的选择。针对该研究领域存在的这些缺点,本论文采用球磨合成技术实现了多孔金属氧化物催化剂以及https://wap.cnki.net/touch/web/Dissertation/Article/1018148687.nh.html
9.北京大学:贵金属单原子材料的水分解催化研究进展北京大学郭少军教授团队总结了具有优异性能的贵金属单原子催化剂在电化学水分解催化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http://m.xincailiao.com/news/app_detail.aspx?id=603003&ptype=1
10.科普电解水制氢催化剂有哪些?核心提示:过渡金属催化剂具有成本低、制备方法简单、结构组成多样等优势,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 目前,电解水制氢的催化剂主要分为贵金属、过渡金属和非金属三类。其中贵金属催化剂具有优异的催化活性,但由于其储量和价格问题,无法大规模工业化应用,因此,目前的研究目标是尽量降低催化剂中贵金属的载量。过渡金属催化剂具有https://www.ne21.com/news/show-187357.html
11.铱催化剂回收:铱催化剂废料回收方法和技术铱(Iridium,Ir)是一种稀有的贵金属元素,具有极高的抗腐蚀性、高熔点和优异的催化性能。因此,铱催化剂在石油、化工、环保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然而,由于铱的稀缺和昂贵,铱催化剂的回收和再利用成为了研究和实践的重要课题。以下几种方法和技术在铱催化剂回收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https://www.zcjt88.com/liaoyizhehuishou/1351.html
12.新技术让催化剂寿命大幅提高!电解水制氢催化剂有哪些?先前,由于依赖稀有且昂贵的金属如铱作为催化剂,PEM水电解技术的广泛应用受到了限制。Nakamura团队的创新绕过了这一障碍,他们开发的地球丰富金属催化剂不仅成本更低,而且更加可持续,为大规模生产氢气提供了可行路径。这对于氢能作为清洁能源的存储和运输,特别是在与PEM燃料电池结合应用于交通和电力领域,具有革命性的潜力。https://www.xianjichina.com/special/detail_546923.html
13.张强&李博权Chem.Soc.Rev.综述:非贵金属双功能ORR/OER电催化剂根据非贵金属基双功能OER/ORR电催化剂的设计原理和功能成分,本文系统地总结了这类催化剂的最新研究进展。具体地说,单组分和复合双功能电催化剂都有各自的优点,在电催化剂体系的基础上强调了本征活性调节和活性位点的整合(图 1)。双功能电催化剂的电催化性能,可以用线性扫描伏安法(LSV)曲线记录到的ORR活性(E1/2http://www.sztspi.com/archives/214349.html
14.酸性环境下析氧反应Ir,Ru贵金属电催化剂的研究进展1000-0518. 230129 酸性环境下析氧反应 Ir,Ru 贵金属电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钱音男 石钏张卫 罗兆艳* (深圳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深圳 518000) 摘要 水电解法是利用可再生能源生产氢气的最有效,最环保的方法之一.质子交换膜(PEM)水电解槽对 可再生能源的储存和转化具有重要意义,与碱性电解水相比,具有设计紧凑,http://yyhx.ciac.jl.cn/CN/article/downloadArticleFile.do?attachType=PDF&id=18175
15.催化剂浓度(精雅篇)催化剂浓度 篇1 但这并不是说甲烷作为燃料就没有缺点,其实在自然环境当中,还是存在甲烷气体,只是其浓度较低,没有实用价值,比如我们知道的矿井底部,就存在着低浓度的甲烷,但是这种浓度的甲烷是不能直接燃烧的,这种甲烷存在一方面为施工作业造成了危险,另一方面,甲烷是温室气体的一种,通过通道排放到大气之中,会造成温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p2pspub.html
16.S异质结与非贵金属助催化剂协同提升ZnO/CdS/MoS2光催化产氢性能该文报道了一种新型三元ZnO/CdS/MoS2 异质结,其中ZnO,CdS,MoS2三者具有六方晶系结构,有助于形成紧密接触的异质界面,从而促进电子、空穴的转移速率,提高CdS的光催化活性,加之,S异质结与非贵金属助催化剂的协同作用,有效地抑制电子-空穴对的复合,进一步提高了CdS的光催化析氢性能。 https://www.nayuansu.com/read/3904.html
17.基于晶体缺陷工程的低能耗低成本有机合成技术取得重要进展基于氧化钨纳米晶体缺陷工程的光催化有氧偶联技术原理图示及性能 现今有机化工体系中绝大部分催化反应是基于贵金属催化剂的使用,并且是依靠石油、煤炭的燃烧所驱动的,存在高催化剂材料成本、高能耗等缺点,限制了其进一步发展。例如,与众多有机环氧化、碳氢化合物氧化、醇类氧化及有氧偶联反应相关的氧分子活化过程,通常http://news.ustc.edu.cn/info/1048/31689.htm
18.生物质制氢研究9篇(全文)甘油水蒸汽重整的催化剂主要活性组分可分为贵金属和非贵金属2类。 3.1.1 贵金属 贵金属催化剂具有活性高、稳定性好、抗积炭能力强等优点,所以贵金属催化剂应用于甘油水蒸汽重整制氢比较早,其中以Pt、Ru、Ir的活性和稳定性最好。 a)Pt金属 Pt催化剂反应条件温和,活性和选择性较高,被广泛应用于加氢、脱氢、重整https://www.99xueshu.com/w/ikeykl4z3e6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