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办公厅印发《关于强监管防风险促改革推动财险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的通知国务院部门文件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办公厅印发《关于强监管防风险促改革推动财险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的通知金办发〔2024〕121号

各金融监管局,各财产保险公司、再保险公司、保险专业中介机构,银保信公司、上海保交所、银保传媒公司,保险业协会、保险学会、精算师协会、保险资管业协会:

经金融监管总局同意,现将《关于强监管防风险促改革推动财险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办公厅2024年12月5日

关于强监管防风险促改革推动财险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和《国务院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精神,现就强监管防风险促改革推动财产保险业(以下简称财险业)高质量发展,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和有关文件要求,全面加强财险监管,防范化解风险,深化财险领域改革,促进财险业高质量发展,服务金融强国建设。

未来五年,财险业保持平稳增长,风险防范能力、保障广度深度、综合实力逐步增强,初步形成结构合理、治理良好、竞争有序的财险市场体系。

二、全面监管严格监管

(三)从严整治违法违规行为。加强关联交易和资金运用监管,重点整治向股东及其关联方输送利益、通过多层嵌套投资规避监管隐匿风险等问题。加强数据真实性监管,强化非寿险业务准备金管理,夯实经营数据基础。完善财险重点领域业务经营规则,强化承保理赔监管,重点整治虚假承保、虚假理赔、虚假退保、虚列费用、虚挂保费以及侵害保险消费者合法权益等突出问题。坚持严查重处和机构人员双罚,推进行刑衔接。强化公司对违法违规问题严肃内部追责问责。

(四)健全审慎监管制度规则。完善财险重点领域、薄弱环节的监管法规制度。健全财险领域统计制度和指标体系,构建跨部门数据共享机制。强化财险监管法规制度落地执行和效果评估。

三、切实防范化解风险

(五)增强资本补充能力。持续强化“报行合一”监管,推进行业降本增效,提升内源性资本积累能力。研究优化股东资质和持股比例要求,增强外源性资本补充吸引力。支持财险机构增资扩股和发行资本补充工具,增强抗风险能力。

(六)健全监测预警体系。强化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做好财险运行趋势的动态研判。加大监测力度,紧盯风险苗头,加强新型业务和业态监管。研究建立财险风险预警规程,强化对公司治理缺陷、经营持续亏损、资产负债错配、偿付能力濒临不足公司的风险预警。强化风险隐患排查,推动建立风险监测档案清单,对风险早识别、早预警、早暴露、早处置。

(七)完善风险防范化解处置机制。健全具有硬约束的财险风险早期纠正机制,明确对风险机构早期纠正的触发情形和具体措施,有序处置存量风险,坚决遏制增量风险。建立权责一致、激励约束相容的风险处置责任机制,压实财险机构风险处置主体责任,落实地方党委政府风险处置属地责任,强化中央金融管理部门监管责任。规范履职行为,强化履职监督,对在强监管、防风险等工作中失职失责的,依规依纪依法严肃追责问责。健全处置成本分担机制,依法推动问题机构股东优先吸收风险损失。

四、深化改革推进开放

(九)把好机构发展定位。深化党建与公司治理有机融合,鼓励机构专业化、精细化、集约化发展。支持大型财险公司做优做强,带头服务实体经济和维护市场秩序。强化政策性财险公司职能定位,落实国家战略。鼓励中小财险公司结合自身资源禀赋和经营优势,走差异化发展道路。引导互联网财险公司、相互财险组织和自保公司规范发展。实施保险中介清虚规范提质行动,发挥保险中介的积极作用,提升专业化能力。

(十)加快业务转型升级。丰富新能源车险产品,优化市场化定价机制,研究出台推动新能源车险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持续深化车险综合改革。引导行业加大科技投入,强化科技赋能,加快线上化、数智化转型。夯实财险业数据基础,深化数据应用,打造数据资产。加强对智能驾驶、低空经济、量子科技等新领域新赛道保险研究应用。健全完善财险服务流程和标准。加强财险公司消费者权益保护,规范营销宣传和信息披露,提升理赔服务质效,完善消费投诉处理机制。

(十一)提升风险管理能力。引导财险业优化定价模型、方法和工具,加强产品定价管理,探索建立财险产品服务创新保护机制。防范数据、模型、算法风险,强化网络和数据安全管理,做好客户信息保护。督促财险公司完善资产负债管理体系,防范资产负债错配风险。鼓励财险公司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卫星遥感等技术,开展风险减量服务。支持财险公司参与设立服务平台或风险实验室,加强安全技术、防灾技术等基础性研究,积极融入各类产业标准建设,提高在产业链中的竞争力。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培养,壮大财险精算队伍,培养风险管理工程师队伍。

五、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

(十三)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推动建立科技保险政策体系,完善配套支持措施。优化首台(套)首批次保险补偿政策机制。鼓励在国家重点支持领域发挥共保体等保险机制作用,提升保险保障能力。丰富研发、中试、知识产权、网络安全等领域保险供给。优化绿色保险高质量发展政策,探索建立绿色保险创新服务体系,鼓励财险业绿色低碳运营。推广再制造件在保险领域的应用。

(十四)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扩大完全成本保险和收入保险试点,开发满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需求的保险产品,推进农业保险“扩面、增品、提标”,着力构建多层次农业保险体系。研究房屋保险体系,探索推广新型家庭财产保险。强化综合运输大通道保险供给,支持多式联运“一单制”保险,鼓励开展公路灾毁保险,完善交通和管道等领域保险保障。丰富新市民和银发经济领域保险。加快发展各类雇主、公众、产品、职业等责任保险,满足传统领域和新兴领域的保障需求,支持提升社会治理效能。

(十六)支持防灾减灾救灾体系建设。推动构建涵盖基础层、扩展层、补充层的多层次巨灾保险保障机制,扩大综合巨灾保险试点。强化以再保险和风险证券化为核心的风险转移机制,支持符合条件的保险机构在香港发行巨灾债券等保险连接证券。研究完善台风、洪水、地震等巨灾风险模型。探索气候风险量化标准,积极发展气候保险,提高自然灾害保险保障水平。健全保险应急服务机制,增强事前防灾减灾、事中应急救灾、事后及时赔付相结合的保防减救赔一体化服务能力。完善灾害事故理赔服务规范,加强与救援施救、汽车维修等行业沟通协作,优化事故调查、灾后赔付、预赔付工作。探索警保联动方式,推广交通事故“互碰快赔”等快速处理机制和大灾互认车辆损失查勘机制。

六、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十八)强化金融文化建设。践行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引导财险公司树立正确的经营观、业绩观、风险观,坚持稳健审慎经营。鼓励财险业丰富文化建设载体、形式和内容,打造特色精品金融文化品牌。加强财险理论研究,强化政产学研联动,促进理论研究创新发展。

(二十)提升全社会财险保障意识。鼓励运用保险机制分担公共治理任务。加强财险宣传教育活动,做好财险政策解读和宣传引导,培育公众风险防范及保障意识。鼓励财险业加强与保险消费者有效互动,以优质服务提升行业形象。

主办单位:国务院办公厅运行维护单位:中国政府网运行中心

THE END
1.金融监管总局手“三定”方案落地统一新浪财经记者了解到,金融监管总局已于今年7月初统一批复同意并下发了36地省局“三定”方案,但36地省局具体部署落实时间略有不同。整体来看,36地省局“三定”方案遵循了坚持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压实属地监管责任、上下贯通有序衔接、结合实际因地制宜的总体要求。据悉,金融监管总局市局、县局“三定”方案也有http://finance.sina.com.cn/roll/2024-08-19/doc-inckexsa9380998.shtml
2.银保监县支局或已在途数万人的变迁国内财经财经频道而在职能设置方面,按照属地监管原则,监管负责辖区农村信用社、农村银行、村镇银行等法人机构和有关银行分支机构的监管,与央行县支行和其他金融监管机构形成协同与补充。 业内多认为银保监县支局的成立将有效补充当前基层金融监管力量严重不平衡的问题。但至今地方金融监管三定方案迟迟难以落地,可见其整合难度之大。 https://www.p5w.net/news/gncj/201809/t20180910_2189778.htm
3.企业中高层时事解读课2020第02期(总期02期)在线培训课程据悉,为规范融资租赁公司经营行为,统一业务标准和监管规则,银保监会1月8日发布《融资租赁公司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办法》明确融资租赁公司的业务范围、融资行为、租赁物范围以及禁止从事的业务或活动;并从严监管,设置部分审慎监管指标内容,包括融资租赁资产比重、固定收益类证券投资业务比https://www.zzqyj.net/?list_89/1177.html
4.银保监会派出机构今天统一揭牌!地方金融监管体系职能和人员重构分流对于广大在基层的银保监、央行监管人员来说,央行市、县级分支机构的部分职能和人员究竟是否会划转到银保监会相应的派出机构,是他们非常关心的焦点,这也是两大监管部门“三定”改革的一大争议点。 多位监管部门人士向券商中国记者透露,实际上,今年以来,央行部分分支机构就保留县支行必要性和部分县支行职能上收至中心支行https://card.weibo.com/article/m/show/id/2309404318257816409680
5.银保监会“三定”方案落地,网贷监管部门确定【摘要】自今年3月原保监会、原银监会合并后,银保监会的“三定”方案(即定职能、定机构和定编制)备受关注。 作者: 老拙 自今年3月原保监会、原银监会合并后,银保监会的“三定”方案(即定职能、定机构和定编制)备受关注。 11月13日,中国政府网发布《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http://www.jpm.cn/article-64411-1.html
6.重磅!银保监会“三定”方案正式公布在银保监会挂牌后7个月,该机构的“三定”方案终于正式公布。 11月13日,中国机构编制网公告了《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简称“三定”方案)。 根据“三定”方案,银保监会有26个内设部门,另设机关党委(党委宣传部)。记者梳理,有些部门系原有部门保留,有些部门系新增,有些部https://finance.eastmoney.com/news/1353,20181114984274179.html
7.银保监三定方案和央行2012-08-21 央行三定方案公布|央行三定方案获准 突出重大金融问题协调职能 记者从权威人士处获悉,引人关注的央行“三定”方案日前终于获得决策层批准。 除了以往货币政策和金融稳定的相关职能外,这次新的“三定”方案或将赋予央行诸多重大金融问题的协调职能,比如:参与评估重大金国内新闻 [阅读本文] 2022-08-08 最新https://www.oubohk.cn/k/yinbaojiansandingfanganheyangxing/
8.金融监管总局县域支局统一挂牌“四级垂管”架构落地最新机构改革后,原银保监局、原银保监分局已分别正式更名为“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XX监管局”“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XX监管分局”。2023年7月20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31家省级监管局和5家计划单列市监管局、306家地市监管分局完成统一挂牌。 此次县域支局统一挂牌后,金融监管总局系统“总局-省级监管局-监管分局-监管https://www.ceweekly.cn/finance/banking/2024/0409/440969.html
9.银保监会下发“三定”方案26个部门增减逻辑特稿精选【财新网】(记者 吴红毓然)近期,银保监会“三定”(定职能、定机构、定编制)方案正式启动。8月22日,银保监会下发了这份落款于8月14日的三定方案。这将是2003年银监会从央行分家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机构改革调整。 据财新记者从多位知情人士处确认,银保监会在“三定”过程中,一共有五个小组。其中,最重要的https://finance.caixin.com/2018-08-22/1013176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