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融机构从业人员犯罪问题研究白皮书(2022):需关注暗腐败微腐败与同盟型腐败

打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防控金融安全风险,其中重要的一环是做好从业人员规范化管理。当前情况下,金融机构从业人员犯罪出现了什么样的特征?金融机构从业人员如何做好规范化管理?

3月23日,“2023年南方财经法律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高峰论坛由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旗下21世纪经济报道、南方财经法律研究院联合北京星来律师事务所、宁波银行、北京市海勤律师事务所等机构举办。

如何有效预防、治理金融机构从业人员犯罪问题?白皮书认为,需要将科学的立法顶层设计逐步贯彻到金融机构体制机制运行与打击金融犯罪执法实践中。立法层面,需要健全“预惩协同”的金融安全立法体系;机制体制方面,完善金融合规体系,建立有效金融风险预防机制;执法联动方面,加强公共部门之间、公共与私营部门联动,协力打击金融从业人员犯罪。

据了解,白皮书基于中国裁判文书网公开的裁判文书,依托法研灯塔实证分析平台,对2015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期间全国各级人民法院审结的金融机构从业人员犯罪案件进行深度分析和挖掘。

白皮书数据显示,2015年至2022年,全国各级法院(下文简称“全国法院”)审结的金融机构从业人员犯罪案件共计3594件,金融机构从业人员犯罪案件总体呈波动下降趋势。

就罪名分布来看,2015年至2022年,全国法院审结的金融机构从业人员犯罪案件中,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占比22.43%)、诈骗罪(占比17.08%)占比较高。其次依次为违法发放贷款罪、职务侵占罪、挪用资金罪、受贿罪、信用卡诈骗罪、贪污罪、挪用公款罪、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

就涉及金融机构类型来看,银行类金融机构涉诉案件量最高,占比58.07%;接下来为保险类金融机构,其涉诉案件占比17.64%;其他金融机构涉诉案件占比14.19%。

从金融机构从业人员犯罪案件风险类型分布来看,业务经营风险、内部腐败风险突出,案件占比超七成。其中,业务经营风险类案件最多(占比43.32%),内部腐败风险类案件次之(占比31.69%),交易诈骗风险类案件最少(占比24.99%)。

涉案金额来看,2015年至2022年,全国法院审结的金融机构从业人员犯罪案件(3594件)中,有涉案金额记录的案件共计2838件。其中,涉案金额在1亿元以上的案件占比6.73%;涉案金额多集中在1万元(含)以上1000万元(含)以下,此类案件占比74.35%。

白皮书指出,当前金融机构从业人员犯罪案件共呈现出三个特点。

一是犯罪总量波动式下降,双维度指标呈现“集中性”。

金融机构从业人员犯罪的罪名“集中性”。其中,业务关联性犯罪(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诈骗罪、信用卡诈骗罪、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与职务关联性犯罪(违法发放贷款罪、职务侵占罪、挪用资金罪、受贿罪、贪污罪、挪用公款罪)的案件几乎“各执半壁”,分别占比46.11%和39.28%。这表明,业务关联性风险和职务关联性风险,是当前金融机构从业人员犯罪的两大核心风险点。

金融机构从业人员犯罪所涉金融机构的“集中性”。经统计,在2015年至2022年金融机构从业人员犯罪中,银行类金融机构涉诉占比高达58.07%。主要由于部分农村商业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等地方银行类金融机构的合规管理机制不完善,容易滋生违法犯罪风险;银行类金融机构从业人员的基数庞大、业务复杂,与之伴随的衍生风险也较多。

三是犯罪形态链式延展,关联犯罪增长引发新风险。

上下游犯罪紧密联系促进犯罪链条形成。如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是较为典型的上游犯罪,行为人非法获取、非法提供、非法出售公民个人信息,往往被用于诈骗等犯罪的实施。下游犯罪方面,洗钱罪等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的犯罪数量有明显增长,金融机构从业人员内外勾结洗钱增大了查处难度。

针对当前金融领域从业人员的犯罪行为描述和特点分析,白皮书也提出了三点建议。

二是不断完善金融合规体系,建立有效金融风险预防机制。合规机制的契入,则使金融机构从业人员在机会上“不能犯”、在思想上“不想犯”,与刑事制裁形成合力、达成更优治理效果。

合规风险预防方面,对于容易引发金融机构从业人员犯罪的风险环节要予以重点堵截,形成常规风险防范与重点风险治理的结合,有效减少金融机构从业人员实施违法犯罪的机会。

三是着力加强执法机制建设,协力打击金融机构从业人员犯罪。公共部门之间联动,提高打击金融机构从业人员犯罪的科学性。金融机构从业人员犯罪的专业性较强,随着犯罪进化其隐秘性进一步增强,需要司法机关与银行、保险、证券等有关部门配合协作,在司法机关与金融机构之间建立良好的行刑衔接和反向行刑衔接机制。公共与私营部门之间联动,提高打击金融机构从业人员犯罪的有效性。通过有金融业务的私营企业协力配合,填补既往金融犯罪治理的盲点、堵点。

加速复苏!出境游目的地增至60个,你打算去哪里玩?

狂飙中的黄金:突然,回撤来了!一度站上2000美元,什么原因?还能买吗?

重磅利好!广东第二波政策“组合拳”来了

南财智库简介

21健讯Daily|国产首个mRNA新冠疫苗获批紧急使用;神州细胞4价新冠疫苗获批紧急使用

21健讯Daily|国产首个全磁悬浮体外人工心脏临试完成;4月1日起启用新版出生医学证明

21健讯Daily|牙冠竞价挂网开标;国内首个肿瘤多肽疫苗进入III期临床

营商环境周报(第83期)|多省份将推出企业营商环境提升行动,北京市场主体存量达236万户

THE END
1.以案明纪释法丨国有银行管理人员套取营销费用行为性质辨析第二种意见认为:王某身为国有银行管理人员,利用职务便利,套取营销费用占为己有,其行为符合贪污罪的构成特征,应以贪污罪追究其刑事责任;李某身为国有银行工作人员,根据王某要求购买消费卡并出售套现,协助王某完成贪污行为,应以贪污罪共犯追究其刑事责任。 https://www.ccdi.gov.cn/yaowenn/202412/t20241204_391933.html
2.银行从业人员非法获取出售客户相关信息25条以上或获利2500元刷刷题APP(shuashuati.com)是专业的大学生刷题搜题拍题答疑工具,刷刷题提供银行从业人员非法获取、出售客户相关信息25条以上或获利2500元以上即可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A.正确B.错误的答案解析,刷刷题为用户提供专业的考试题库练习。一分钟将考试题Word文档/Excel文档/PDhttps://www.shuashuati.com/ti/8928746e4bf34edd9736efe896fdbfa6.html?fm=bd929b317c741ae95c9e46f984190b46c2
3.三圣特材: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公司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如上表,本次交易的业绩承诺股东所获取的股份对价合计为 50,097.54 万 元。 (2)本次交易的业绩承诺情况 根据《盈利补偿协议》,本次交易的利润承诺期为 (2)保证上市公司独立在银行开户,不与关联方共用银行账户; (3)保证上市公司的财务人员不在关联方兼职; (4)保证上市公司依法独立纳税; https://stock.stockstar.com/notice/JC2016051600004906_67.shtml
4.国盛期货有限责任公司投教园地期货居间人并非期货公司的从业人员,与期货公司没有隶属关系,不纳入期货公司劳动编制。居间人应当独立承担基于居间关系所产生的民事责任。一般来说,非法证券期货活动的目的是为了骗取投资者钱财,获取非法所得。为达此目的,不法分子往往会采取各种推销手段,如打折、优惠、频繁催款、制造紧迫感等https://www.guoshengqh.com/tjydtjyd/58426.jhtml
5.理论考试中国银行湖南省分行2024年第一期新员工入行培训理论银行从业人员D. 我行客户 员工不得非法携带国家秘密文件资料出境。因工作需要携带国家秘密文件资料出境的,必须经()审核批准并开具《出境许可证》。 A.总行保密办B.分行保密办C.总行部门或一级分行负责人D.国家保密局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保密管理办法》所称保密信息不包括()。 A.国家秘密B.商业秘密C.文件材料https://www.wjx.cn/xz/253447283.aspx
6.企业中高层时事解读课2021第31期(总期81期)在线培训课程在守法合规方面,指南要求基金管理人和从业人员应当坚决杜绝内幕交易行为和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行为。基金管理人和从业人员应当遵守有关投资交易限制的相关规定,不得利用资金优势、持股优势和信息优势,单独或合谋影响证券交易价格或者交易量,或通过其他法律法规禁止的形式操纵市场。基金管理人应当建立异常交易行为的跟踪监测、分https://www.zzqyj.net/?list_89/1307.html
7.学《刑法》1银行人员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风险提示:银行工作人员,将其在工作中获得的客户征信信息、财产信息等出售或非法提供给他人,数量超过25条或违法所得超过2500元的,将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最高可判处七年有期徒刑。 【典型案例】 2015年9月5日至6日,被告人韩某将设置好的无线路由器交给被告人卢某(山东某银行支行行长),被告人卢某将无线路由器https://www.meipian.cn/2kk5104j
8.聚焦:86种经济犯罪立案追诉新标准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购买伪造的货币或者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以伪造的货币换取货币,总面额在二千元以上或者币量在二百张(枚)以上的,应予立案追诉。 标准2:信用卡恶意透支万元以上 根据规定,恶意透支信用卡,数额在一万元以上的,应予立案追诉。 规定指出,“恶意透支”是指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超过规定限额http://www.cb.com.cn/index/show/sd/cv/cv13443021312/p/s.html
9.初级银行《公共基础》最后模拟题二【摘要】2016年下半年银行业初级从业资格考试将于10月底举行,《公共基础》是考试必考科目,为帮助广大考生备考环球网校银行从业资格考试频道编辑整理发布初级银行《公共基础》最后模拟题二供各位考生学习,希望能够帮助各位备考。初级银行《公共基础》最后模拟题二 https://www.hqwx.com/web_news/html/2016-10/147735858727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