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严银行资产风险分类标准!银保监会:拟要求逾期90天以上债权即使抵押担保充足也归为不良财富号评论(cfhpl)股吧

信用风险是我国银行业面临的最主要风险,完善的风险分类制度是有效防控信用风险的前提。1998年,人民银行发布《贷款风险分类指导原则》(银发〔1998〕151号),提出了五级分类概念。2007年,原银监会发布《贷款风险分类指引》(银监发〔2007〕54号,以下简称《指引》),进一步明确了五级分类监管要求。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金融资产的风险特征发生了较大变化,风险分类实践面临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暴露出现行风险分类监管制度存在的不足。2017年,巴塞尔委员会发布了《审慎处理资产指引——关于不良暴露和监管容忍的定义》,明确了不良资产和重组资产的认定标准和分类要求,以增强全球银行业资产风险分类标准的一致性和结果的可比性。借鉴国际最新要求并结合国内监管实践,制订并尽快发布实施《暂行办法》,以取代现行《指引》,对于推动商业银行加强信用风险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暂行办法》共六章48条,要求商业银行遵循真实性、及时性、审慎性和独立性原则,对承担信用风险的金融资产开展风险分类。与现行《指引》相比,《暂行办法》拓展了风险分类的资产范围,提出了新的风险分类核心定义,强调以债务人为中心的分类理念,明确把逾期天数作为风险分类的客观指标,细化重组资产的风险分类要求。同时,《暂行办法》针对商业银行加强风险分类管理提出了系统化要求,并明确了监督管理有关要求。

中国银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在答记者问时表示,部分商业银行对投资债券、同业资产、表外业务等没有开展风险分类,或“一刀切”全部分为正常类。商业银行投资的资管产品结构较为复杂,许多银行对投资的资管产品没有进行穿透管理,难以掌握其真实风险。

该负责人称,《暂行办法》要求商业银行对非零售资产金融资产进行分类时,应以评估债务人的履约能力为中心,债务人在本行债务有5%以上分类为不良的,本行其他债务均应分类为不良。

值得注意的是,该负责人指出,以债务人为中心并非不考虑担保因素。对于不良资产,商业银行可以依据单笔资产的担保缓释程度,将同一非零售债务人名下的不同债务分为次级类、可疑类或损失类。对于零售资产,考虑到业务种类差异、抵押担保等因素影响,银行也可以对单笔资产进行风险分类。

《暂行办法》实施后,逾期90天以上的债权,即使抵押担保充足,也应归为不良。同时,考虑到非零售债务人逾期90天以上所反映出的风险严重程度,规定同一债务人在所有银行的债务中逾期90天以上债务已经超过5%的,各银行均应将其债务归为不良。

该负责人还强调,商业银行应按照《暂行办法》规定,在持续稳健经营前提下,制定科学合理的工作计划,全面排查金融资产风险分类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尽快整改到位。对于新发生业务,要严格按照本办法要求进行分类。对于存量资产,应在过渡期内重新分类,确保按时达标。同时,商业银行要按照新的监管要求,建立健全风险分类治理架构,完善风险分类管理制度,优化信息系统功能,加强监测分析和信息披露,切实提升风险分类管理水平。

附意见稿全文:

商业银行金融资产风险分类暂行办法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法律依据】为促进商业银行准确评估信用风险,真实反映金融资产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办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的商业银行。

第四条【风险分类定义】本办法所称风险分类是指商业银行按照风险程度将金融资产划分为不同档次的行为。

第五条【分类原则】商业银行应按照以下原则进行风险分类:

(一)真实性原则。风险分类应真实、准确地反映金融资产风险水平。

(二)及时性原则。按照债务人履约能力以及金融资产风险变化情况,及时、动态地调整分类结果。

(三)审慎性原则。金融资产风险分类不确定的,应从低确定分类等级。

(四)独立性原则。金融资产风险分类结果取决于商业银行在依法依规前提下的独立判断,不受其他因素影响。

第二章风险分类

(一)正常类:债务人能够履行合同,没有客观证据表明本金、利息或收益不能按时足额偿付,资产未出现信用减值迹象。

(三)次级类:债务人依靠其正常收入无法足额偿付本金、利息或收益,资产已经发生信用减值。

(四)可疑类:债务人已经无法足额偿付本金、利息或收益,资产已显著信用减值。

(五)损失类:在采取所有可能的措施后,只能收回极少部分金融资产,或损失全部金融资产。

前款所称信用减值指根据所适用的会计准则,因债务人信用状况恶化导致的资产估值向下调整。

第七条【非零售资产】商业银行对非零售资产开展风险分类时,应以评估债务人履约能力为中心,重点考查债务人的财务状况、偿付意愿、偿付记录,并考虑金融资产的逾期天数、担保情况等因素。对于债务人为企业集团成员的,其债务被分为不良并不必然导致其他成员也被分为不良,但商业银行应及时启动评估程序,审慎评估该成员对其他成员的影响,并根据评估结果决定是否调整其他成员债权的风险分类。

商业银行对非零售债务人在本行的债权5%以上被分为不良的,对该债务人在本行的所有债权均应归为不良。

第八条【零售资产】商业银行对零售资产开展风险分类时,在审慎评估债务人履约能力和偿付意愿基础上,可根据单笔资产的交易特征、担保情况、损失程度等因素进行逐笔分类。

零售资产包括个人贷款、信用卡贷款、对符合《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第六十四条规定的小微企业债权等。

第九条【拆分分类】同一笔债权不得拆分分类,符合本办法第十六条规定的情形除外。

(一)本金、利息或收益逾期;

(二)改变资金用途;

(三)债务人财务状况正常情况下,通过借新还旧或通过其他债务融资方式偿还;

(四)同一债务人在其他银行的债务出现不良。

第十一条【次级类资产】商业银行应将满足下列情况之一的金融资产至少归为次级类:

(一)本金、利息或收益逾期(含展期后)超过90天;

(二)债务人或金融资产的外部评级被下调至非投资级;

(三)同一非零售债务人在所有银行的债务中,逾期90天以上的债务已经超过5%;

(四)债务人被纳入失信联合惩戒名单。

第十二条【可疑类资产】商业银行应将满足下列情况之一的金融资产至少归为可疑类:

(一)本金、利息或收益逾期(含展期后)超过270天;

(二)债务人逃废银行债务;

(三)金融资产已减值40%以上。

第十三条【损失类资产】商业银行应将满足下列情况之一的金融资产归为损失类:

(一)本金、利息或收益逾期(含展期后)超过360天;

(二)债务人已进入破产程序;

(三)金融资产已减值80%以上。

(二)经评估认为,债务人未来能够持续正常履行合同;

(三)债务人在本行已经没有发生信用减值的金融资产。

第十六条【穿透管理】商业银行对投资的资产管理产品或资产证券化产品进行风险分类时,应穿透至底层资产,按照底层资产风险状况进行风险分类。对于无法穿透至基础资产的资产证券化产品,应按照基础资产中风险分类最差的资产确定产品风险分类。对于以零售资产、不良资产为基础资产的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以及分层的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商业银行应在综合评估最终债务人风险状况以及结构化产品特征的基础上,按照投资预计损益情况对产品进行风险分类。

第三章重组资产风险分类

第十七条【重组资产】重组资产是指因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为促使债务人偿还债务,商业银行对债务合同作出有利于债务人调整的金融资产,或对债务人现有债务提供再融资,包括借新还旧、新增债务融资等。

第十八条【财务困难】债务人财务困难包括以下情形:

(一)本金、利息或收益已经逾期;

(二)虽然本金、利息或收益尚未逾期,但债务人偿债能力下降,预计现金流不足以履行合同,债务有可能逾期;

(三)债务人的债务已经被分为不良;

(四)债务人无法在其他银行以市场公允价格融资;

(五)债务人公开发行的证券存在退市风险,或处于退市过程中,或已经退市;

(六)商业银行认定的其他情形。

第十九条【合同调整形式】合同调整包括以下情形:

(一)展期;

(二)宽限本息偿还计划;

(三)新增或延长宽限期;

(四)利息转为本金;

(五)降低利率,使债务人获得比公允利率更优惠的利率;

(七)债权换股权;

(八)释放部分押品,或用质量较差的押品置换现有押品;

(九)其他放松合同条款的措施。

债务人在观察期结束时未解决财务困难的,应重新计算观察期。债务人在观察期内没有及时足额还款的,应从未履约时点开始,重新计算观察期。

第二十二条【多次重组】重组观察期内再次重组的资产应至少归为可疑类,并重新计算观察期。

第二十三条【例外情况】债务人未发生财务困难情况下,商业银行对债务合同作出调整的金融资产或再融资不属于重组资产。

第四章风险分类管理

第二十四条【最低要求】本办法是金融资产风险分类的最低要求,商业银行应根据实际情况完善分类制度,细化分类方法,但不得低于本办法提出的标准和要求,且与本办法的风险分类方法具有明确的对应和转换关系。商业银行制定或修订金融资产风险分类制度后,应在30日内报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备案。

第二十五条【治理架构】商业银行应健全金融资产风险分类管理的治理架构,

第二十六条【董事会职责】董事会对金融资产风险分类结果承担最终责任,监督高级管理层履行风险分类职责。

第二十七条【高管层职责】高级管理层应制定金融资产风险分类制度,推进风险分类实施,确保分类结果真实有效,并定期向董事会报告。

第二十八条【管理制度】金融资产风险分类管理制度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分类流程、职责分工、分类标准、分类方法、内部审计、风险监测、统计报告及信息披露等。

第二十九条【分类方法】商业银行应按照金融资产类别、交易对手类型、产品结构特征、历史违约情况等信息,结合本行资产组合特征,明确各类金融资产风险的分类方法。分类方法一经确定,应保持相对稳定。

第三十条【分类流程】商业银行应完善金融资产风险分类流程,明确“初分、认定、审批”三级程序,加强各环节管理要求,建立有效的制衡机制,确保分类过程的独立性,以及分类结果的准确性和客观性。

第三十一条【分类频率】商业银行应至少每季度对全部金融资产进行一次风险分类。对于债务人财务状况或影响债务偿还的因素发生重大变化的,应及时调整风险分类。

第三十二条【内部审计】商业银行应至少每年对风险分类制度、程序和执行情况进行一次内部审计,审计结果应及时向董事会书面报告,并报送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

第三十五条【信息披露】商业银行应依据有关信息披露的规定,及时披露金融资产风险分类方法、程序、结果,以及损失准备计提、损失核销等信息。

第三十六条【文档管理】商业银行应持续加强金融资产风险分类档案管理,确保分类资料信息准确、连续、完整。

第五章监督管理

第三十七条【监督检查】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依照本办法规定对商业银行金融资产风险分类进行监督检查,并采取相应监管措施。

第三十八条【监管报告】商业银行应按照规定向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报送与金融资产风险分类有关的统计报表和分析报告。

第三十九条【年度报告】商业银行应于年初30个工作日内向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报告上一年度金融资产风险分类管理情况。

第四十条【监管评估】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定期评估商业银行金融资产风险分类管理状况及效果。同时,将评估意见反馈商业银行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并将评估结果作为监管评级的重要参考。

第四十一条【监管措施】商业银行违反风险分类监管要求的,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可以采取以下监管措施:

(一)与商业银行董事会、高级管理层进行审慎性会谈;

(二)印发监管意见书,内容包括商业银行金融资产风险分类管理存在的问题、拟采取的纠正措施和限期整改意见等;

(三)要求商业银行加强金融资产风险分类管理,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计划,并报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备案;

(四)根据违规程度提高其拨备和监管资本要求;

(五)责令商业银行采取有效措施缓释金融资产风险。

第四十二条【行政处罚】商业银行违反本办法规定的监管要求的,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除采取本办法第四十一条规定的措施外,还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等法律法规规定采取审慎监管措施或实施行政处罚。

第六章附则

第四十三条【解释权】本办法由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负责解释。

第四十四条【对应关系】对于已实施资本计量高级方法的商业银行,应明确风险分类标准和内评体系违约定义之间的稳定对应关系。

第四十五条【参照范围】国家开发银行及政策性银行、农村合作银行、村镇银行、农村信用社和外国银行分行及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监管的其他金融机构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四十八条【过渡期】商业银行在2019年X月X日后新发生的业务应按本办法要求进行分类。对于2019年X月X日前发生的业务,商业银行应于2019年12月31日前全部按本办法要求进行重新分类。对于确有困难的商业银行,经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同意,最晚应于2020年12月31日前全部重新分类。

--/END/--

点击关键词,查看更多精彩报告

精品报告:中小商业银行数字化网贷315全球金融科技投融资报告(2018)区块链产业发展报告(2018)中国银行业运营效率报告(2018)网贷合规备案进度全景报告(2018)《网贷再出发》零壹智库年刊2018智能风控助力银行转型升级2018中国P2P网贷行业年报中国P2P网贷行业一季度报告2019Q1全球金融科技投融资报告

榜单:金融科技兵器谱榜单3月P2P整改备案进度琅琊榜3月P2P网贷平台借贷金额和借贷余额百强榜3月P2P网贷平台信息披露排行榜4月P2P整改备案进度琅琊榜

THE END
1.银行账户分类标准及种类银行账户分类标准及种类 2022-06-15 知识与热点类问题 法律分析: 银行账户的分类标准及种类:1,按存款人分类标准分,为单位银行结算账户和个人银行结算账户.单位银行结算账户,是指存款人以单位名称开立的银行结算账户.个人银行结算账户,是指存款人凭个人身份证件以自然人名称开立的银行结算账户. 2,按用途分类标准,分https://lvlin.baidu.com/question/2125435489197027827.html
2.商业银行资本管理信用风险权重法风险暴露分类标准.docx商业银行资本管理信用风险权重法风险暴露分类标准.docx 14页VIP内容提供方:雄霸天下 大小:40.02 KB 字数:约3.63万字 发布时间:2023-11-07发布于河南 浏览人气:129 下载次数:仅上传者可见 收藏次数:0 需要金币:*** 金币 (10金币=人民币1元)https://m.book118.com/html/2023/1106/8057073120006003.shtm
3.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信贷资产现将《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信贷资产风险分类指引》印发给你们,请尽快组织辖内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认真学习、严格落实,并督促农村信用社省 (区、市)联合社、北京农村商业银行、上海农村商业银行、天津农村合作银行尽快制定实施细则。执行中遇到问题,请及时报告银监会。 http://www.fdctax.com/cms/hyjjfg/27401.htm
4.五级分类划分标准中级公司信贷银行从业? 同一非零售债务人在所有银行的债务中,逾期超过90天的债务已经超过20%③五级分类划分标准? 至少归为可疑类金融资产 ? 本金、利息或收益逾期超过270天 ? 债务人逃废银行债务 ? 金融资产已发生信用减值,且预期信用损失占其账面余额50%以上④至少归为损失类金融资产 ? 本金、利息或收益逾期超过360天 https://www.233.com/ccbp/zhishiku/1249/59861.html
5.会计视野法规库:关于印发《城市商业银行贷款质量五级分类实施意见严格按照贷款质量五级分类的标准、方法和程序对城市商业银行的贷款风险进行评估和揭示,并及时提取贷款损失准备金,是城市商业银行防范经营风险的重要手段。 四、城市商业银行应把贷款质量五级分类纳入日常贷款管理工作。 五、本实施意见中的贷款质量五级分类标准为最低标准,城市商业银行可以自行制定更为审慎细化的标准,但应https://law.esnai.com/mview/92166
6.银行资产分类词汇(通用6篇)(一)信贷资产风险分类理念的建立和引入阶段(1993年至1997年)我国银行早期的信贷资产风险分类沿袭的是1988年财政部在金融保险企业财务制度中的规定,即计划经济体制下为财政税收政策服务的分类方法,界定不良资产的标准为期限:即规定贷款本息拖欠超过180天以上的为“逾期”,逾期三年的为“呆滞”,贷款人走死逃亡或经国务院https://www.360wenmi.com/f/filebg6zl536.html
7.乐东惠丰村镇银行关于个人开户服务标准资费标准分级分类管理一、服务标准 本行遵循风险为本、分级管理、自愿选择的原则,尽可能优化个人银行结算账户开户服务。个人客户可持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在我行任意营业网点柜面开立个人银行结算账户。 为遏制不法分子开立假名、冒名账户,有效防范电信诈骗、洗钱犯罪,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金融机构客户身份识别和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http://www.ldhfbank.com/ldhf/show/show-54.html
8.五部门明确金融行业企业分类标准银行金融业凤凰财经讯 10月29日,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0.51%资金研报]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统计局发布了关于印发《金融业企业划型标准规定》的通知。 据人民银行旗下金融时报29日报道,根据通知,采用复合分类方法对金融业企业进行分类,按《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将金融业企业分http://www.360doc.com/content/15/1030/06/14514811_509358935.shtml
9.世界银行更新全球经济体分类标准和2024财年贷款业务毕业线2023年7月1日,世界银行(以下简称世行)发布最新全球经济体分类标准。据世行统计,中国2022年人均国民总收入(GNI)为12850美元,仍为上中等收入国家。同时,国际复兴开发银行(IBRD)更新了2024财年(2023年7月1日至2024年6月30日)贷款业务毕业线,为人均GNI超过7805美元。有关情况如下: https://gjs.mof.gov.cn/zhengcefabu/202307/t20230714_3896521.htm
10.报告上市银行洞察系列十《商业银行金融资产风险分类办法2007年,原银监会发布《贷款风险分类指引》(以下简称《指引》),进一步明确了五级分类监管要求。2017年,巴塞尔委员会发布《审慎处理资产指引》,明确了不良资产和重组资产的认定标准和分类要求,旨在增强全球银行业资产风险分类标准的一致性和结果的可比性。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以及银行业务的发展,商业银行金融资产的结构分布https://finance.sina.cn/2023-07-04/detail-imyzpmzi4774841.d.html
11.2022年香港银行业报告香港银行未来发展趋势分析我们 预计,2022年,银行在向房地产开发商提供信贷方面将采取更加严格的标准。 2022年1月,金管局宣布将2020年4月推出的“预先批核还息不还本”计划进一 步延长至2022年10月底。当客户在该计划到期后恢复正常还款,可能对减值贷 款比率造成负面影响,但是考虑到在2021年6月,参与率仅为2.4%,表明参与 该计划的贷款https://www.vzkoo.com/read/202208186cabceb1e61139099a137f33.html
12.附件:非银行金融机构资产风险分类指导原则(试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非银行金融机构全面推行资产质量五级分类管理的通知 XE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非银行金融机构全面推行资产质量五级分类管理的通知" \y "非" TA \l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非银行金融机构全面推行资产质量五级分类管理的通知" \s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非银行金融机https://doc.mbalib.com/view/07126221e484216134e06c97b4099e01.html
13.五级分类划分标准天数:最新期限及对应方法详解银行贷款五级分类划分标准依照借款人逾期还款的天数来判断风险的大小分别为正常类、关注类、次级类、可疑类和损失类。逾期天数是判断贷款是不是逾期的主要指标不同逾期天数对应不同的分类。银行在贷款管理中会依照不同分类采用相应的措,以减低风险并保护自身利益。 https://www.qqddc.com/wap2019/f/yqfenqi/199026.html
14.核心银行系统之二十业务架构产品分类 银行产品的分类是信息系统板块分的基础。产品的分类可以有按客户群分类(分为个人产品、法人产品、第三方机构产品、内部管理产品等)、按业务性质分类(可把银行业务划分为资产业务、负债业务及中间业务三类)等多个维度 产品规划原则 产品定义没有固定的分类标准,可以根据实际业务需求定义产品,既可按具体科目定义https://www.jianshu.com/p/2ca9bbb6912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