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黎明Adv.Mater.综述:碳基非金属催化剂在能量转换和储存关键反应中的应用–材料牛

近日,美国凯斯西储大学戴黎明教授(通讯作者)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的合作者对碳基无金属催化剂领域的最新进展进行了简要、全面的评述,并在Adv.Mater.上发表了题为“Carbon-BasedMetal-FreeCatalystsforKeyReactionsInvolvedinEnergyConversionandStorage”的综述。作者重点阐述了CMFCs在可再生能源转化和储存涉及的各种反应中的应用,包括氧还原反应、析氢反应、析氧反应、二氧化碳还原反应、氮还原反应以及双功能/多功能电催化,并提出了关于反应机理的关键问题以及控制合成CMFC的设计策略。

【图文简介】1.CMFCs的优势

图1不同种类的CMFCs及在ORR中活性位点、反应机理

与金属(氧化物)催化剂相比,从0D石墨烯量子点,1D碳纳米管和2D石墨烯片到3D纳米金刚石,分子对称性和尺寸的广泛变化为设计各种高性能碳材料催化剂提供了理想平台。此外,将杂原子掺杂入石墨碳材料中可调控电子,进而产生光/电催化活性,提供了广泛的碳基无金属催化剂。因此,合理设计碳材料是开发新一代具有广泛应用的高性能无金属催化剂的有效方法。研究人员可以容易地设计和制备不同结构明确的碳催化剂,有助于理解涉及催化性能提高的反应机理。CMFCs除可作为无金属催化剂用于ORR之外,还可用于OER、HER、CO2RR、NRR以及多重反应(例如HER-ORR、OER-ORR)。除催化活性外,催化剂(或用于电催化的电极材料)的成本和稳定性是实际应用需要考虑的两个主要因素。由于CMFC通常由储量丰富的元素组成,例如C、B、N和O,其相较金属基催化剂更具成本效益。CMFC还具有出色的稳定性和高燃料耐受性,因为它们具有出色的耐腐蚀性和反应物选择性,这是工业催化和可持续能源转换/储存技术(如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CMFC有望超越金属催化剂,用于可再生能源应用及其他领域。

2.先进碳基无金属催化剂的设计策略如前所述,碳基无金属催化剂对可再生能源技术具有很大影响,并且已经产生了大量文献,并且每年文献数量仍在迅速增加。在下文中,作者对最近报道的先进CMFC的合成策略进行综述,并将其分类为可控掺杂、纳米-中观-宏观结构设计以及碳框架的化学修饰。

2.1可控掺杂

图2可控掺杂制备CMFCs

由于杂原子掺杂碳催化剂的催化活性源于掺杂诱导的电荷转移,因此掺杂剂类型、位置和含量的控制非常重要。一般而言,杂原子掺杂(如单掺杂、共掺杂和多掺杂)碳催化剂可通过碳合成期间的原位掺杂或预形成碳材料的合成后掺杂来制备。与单杂原子掺杂相比,利用一种以上杂原子掺杂石墨碳材料已证明是提高CMFC催化性能的更有效策略,因为不同杂原子-掺杂剂之间的电子相互作用可产生协同效应。

2.2介观结构/宏观结构控制

图3介观结构/宏观结构控制制备CMFCs

除可控掺杂可增强单一微催化中心的固有活性之外,通过介孔结构/宏观结构控制可以进一步改善CMFC的催化性能,增加电极材料暴露活性位点的数量/密度。在这种情况下,多孔结构(如微孔、介孔、大孔)在调节活性位点的暴露和反应物(如O2、OH-、CO2和N2)和电解质的扩散中起关键作用。为利用可控掺杂和结构控制的组合方法来增强催化活性,可将碳基材料与其他导电材料进行复合。除了调控化学成分和孔结构之外,边缘位置和基面中的碳原子也显示出不同的化学和电化学反应性。一般来说,核-壳或核-鞘复合材料的设计可将内壁的电导率与含杂原子的外壁的催化活性相结合,是另一种有望改善催化性能的策略。上述发现表明,通过微观结构、介观结构和/或宏观结构控制提高碳基金属催化剂的催化活性仍存在相当大的研究空间。

2.3化学修饰

图4化学修饰制备CMFCs

与杂原子掺杂相比,化学修饰为提高CMFC的催化性能提供了有价值的替代方法。纳米碳材料的修饰可以通过化学键合(主要是共价键合)和物理相互作用来实现,例如静电力和氢键相互作用。

3.碳基无金属催化剂在先进能量转换/储存的最新进展3.1基于单一电催化反应的能量转换/储存器件3.1.1ORR反应

图5CMFCs在ORR反应中的应用(1)

图6CMFCs在ORR反应中的应用(2)

ORR反应是各种可持续和高效能量转换和存储技术的关键步骤。在过去数年中,大量的实验与理论结合致力于从机理上理解无金属ORR电催化。一般而言,ORR可以通过O2直接还原为H2O的4e-还原途径或两步2e-途径进行,其中O2通过产生过氧化氢(H2O2)中间体,然后通过另一个2e-转移进一步还原为H2O。在两种情况下,ORR中的第一个限速步骤是在催化活性位点吸附O2以形成吸附的OOH。对杂原子掺杂的CMFC的DFT计算表明,其优异的ORR活性可归因于sp2碳平面上的掺杂诱导电荷或自旋重新分布,可促进氧吸附和/或随后的O—O键断裂。进一步发现,掺杂剂的构型和位置,特别是共掺杂的协同效应,对于杂原子掺杂的CMFC的催化性能比总掺杂含量更为关键。除机理研究外,对于碱性或酸性介质,高性能CMFC的设计也取得了重大进展。

3.1.2HER反应

图7CMFCs在HER反应中的应用(1)

图8CMFCs在HER反应中的应用(2)

涉及HER和OER的电催化分解水被认为是从水中产生氢的最有效方法之一。一般而言,有效的HER催化剂应显示出与吸附的H*的足够强的相互作用以进行有效的质子-电子转移,但其不应太强而阻碍气体产物(H2)的释放。尽管已知Pt和RuO2分别是HER和OER的最佳催化剂,但贵金属的稀缺性和成本严重限制了其在实际水分解中的大规模应用。具有特定电子给体特性的CMFC是HER的贵金属催化剂的理想低成本替代品。通过调节电化学氢吸附(Volmer反应)和电化学解吸(Heyrovsky反应)/化学解吸(Tafel反应),石墨烯材料的电催化HER活性可以通过杂原子共掺杂诱导的协同偶联效应大大提高。此外,通过DFT计算研究了量子化和支持偶联对HER催化活性的影响。与酸中的氢析出相比,中性介质中的电催化HER由于对水吸附和活化的额外要求,因此更具挑战性。

3.1.3OER反应

图9CMFCs在OER反应中的应用

OER是用于电化学分解水和可充金属-空气电池的复杂且重要的反应。由于OER通常具有缓慢的动力学,因此需要高活性催化剂来降低阳极水氧化反应的过电势。原则上,sp2-共轭碳基质上的电荷/自旋分布影响中间体的化学吸附和随后断键的电子转移。吸附步骤可以通过调整电子结构来优化,而价轨道的匹配可以促进OER期间的电子转移。因此,通过调整掺杂剂、边缘和缺陷的配置,CMFC可作为用于吸附、解离和解吸的前景良好的平台,从而大大降低OER的能量消耗。

3.1.4CO2RR反应

图10CMFCs在CO2RR反应中的应用(1)

图11CMFCs在CO2RR反应中的应用(2)

开发将CO2有效转化为有机燃料分子的技术十分重要,其不仅可以降低环境中的CO2浓度,还可以为收集能源物质(CO、CH4和HCOOH等)提供新的途径。然而,具有线性结构的CO2分子需要大量的能量输入以产生其自由基形式(CO2·)。另外,竞争反应(如HER)所需的热力学能量紧密分布其间,使得化学选择性较差。因此,重要的是创建活性位点,以形成CO2·中间体,同时降低氢产生。由于碳原子之间的强共价键合和具有可变电子性质的各种石墨同素异形体的可用性,CMFC具有许多有效CO2转化反应的优势。除了上述关于CO2RR的催化机理或途径的研究之外,研究人员还致力于开发用于有效CO2电解的活性催化剂。

3.1.5NRR反应

图12CMFCs在NRR反应中的应用

3.2双功能电催化

图13CMFCs在双功能电催化反应中的应用

一般而言,开发ORR-OER、HER-ORR或HER-OER的双功能催化剂电极对于可持续能量转换和存储技术十分重要,例如金属-空气电池、电解池以及再生燃料电池。与用于ORR,HER和OER的单功能催化剂相比,双功能CMFC在文献中较少讨论。

3.3多功能电催化

图14CMFCs在多功能电催化反应中的应用

Pt基催化剂被认为是ORR和HER的最佳电催化剂,但其对OER的催化活性相对较差。另一方面,金属氧化物,例如RuO2和IrO2,长期以来被用作OER的有效电催化剂,而它们的HER催化活性不能满足要求。因此,开发用于ORR,OER和HER的三功能或多功能电催化剂仍然具有挑战性。最近的工作表明,CMFC是构建有效的三功能或多功能电催化剂的理想候选者。

【小结】

综上所述,作者回顾了CMFC在先进能源转换和存储过程中涉及的关键反应方面的最新进展,并总结了CMFC的独特特征,同时强调了材料合成、能源器件制造和机理研究的各种创新策略。最近CMFCs领域取得的巨大突破将使得成本合适且耐用的无金属催化剂能够有效地催化能量转换和存储中涉及的各种关键反应,使CMFC在可再生能源市场竞争中超越金属催化剂成为可能。

本文由材料人编辑部新能源小组abc940504【肖杰】编译整理,参与新能源话题讨论请加入“材料人新能源材料交流群422065953”。

THE END
1.「行情不好,降本增效」非贵金属催化之二:锰的最新进展引子:最近Pfizer Chemical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Groton的研发人员回顾了,2022年11到2023年2月非贵金属催化领域的基础研究和技术发展,发现这一领域不断突破使用铁、锰、铜、镍和其他非贵金属的反应范围及…https://zhuanlan.zhihu.com/p/657837506
2.电解水制氢电源催化剂和电解质的研究进展与展望贵金属、贵金属合金及其氧化物仍然是性能最好的催化剂。然而,贵金属催化剂的使用成本较高,开发高性能、低成本的催化剂非常重要。过渡金属催化剂和非金属催化剂具有制备成本低的优点,通过尺寸和形貌调控、导电载流子材料复合、原子掺杂、晶相调控、非晶态工程、界面工程等设计策略,可提高其催化活性。 https://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411509&do=blog&id=1446951
3.电解水制氢中的非贵金属催化剂之金属氮化物金属氮化物(TMNs)具有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一方面,氮原子的加入改变了母体金属d带的性质,导致金属d带的收缩,使得TMNs的电子结构更类似于贵金属(如Pd和Pt)。另一方面,氮由于原子半径小可以嵌套在晶格的间隙中,所以金属原子的排列总是保持紧密堆积或接近紧密堆积,赋予了TMNs较高的电子导电率。这些有前景的特性,再加https://wiki.antpedia.com/article-1558153-390
4.决定电解水制氢效率的关键材料之一:催化剂也分很多种然而,尽管目前关于非金属催化剂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众多令人瞩目的成果,但相较于过渡金属催化剂,其 HER 活性仍有待进一步提高。这需要科研人员在现有的研究工作基础上继续深入探索,不断创新和完善相关的制备方法和理论模型,以更好地理解和优化非金属催化剂的性能,从而使其能够更广泛、更有效地应用于电解水制氢领域,为实https://www.xianjichina.com/special/detail_555066.html
5.碳基非金属氧还原电催化剂的制备和性能出版年:2016 作者:陈立松 资源类型:图书 细分类型:中文文献 收藏单位馆藏地在架状态索书号 上海硅酸盐所科研综合楼10在架上16-03 2浏览量 问图书管理员 馆际互借 点赞 收藏 访问借阅管理系统 分享 作者:陈立松 出版年:2016 碳基非贵金属氧还原与氧析出反应电催化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https://www.las.ac.cn/front/book/detail?id=0962714ce4308fc5c5f400f360f573f6
6.第3分会场:碳基催化材料与碳催化过程报告摘要:针对过渡金属氧化物臭氧氧化催化剂存在的金属活性组分易团聚流失、形成重金属二次污染等问题,建立了以钙氧化物为活性组分,基于表面工程形成的碳化表面设计合成具有金属/非金属双位点协同作用的新型绿色高效钙基高分散双位点臭氧氧化催化剂;基于海藻酸钠等与Ca2+交联反应,以化学键合的方式实现具有更强稳定性和更好https://www.csp.org.cn/meeting/9thCarbonCatalysis/a2586.html
7.催化剂贵金属催化剂VOCs催化剂技术服务公司主导产品是处理烃类及其含氧含硫衍生物的工业有机废气净化催化剂。按形状分为:蜂窝陶瓷型(外形尺寸有100*100*40,100*100*50,50*50*50,48*48*50,47*47*49,孔径有2.0mm,2.5-3.0mm,1.0mm边长正方形)和颗粒球型(直径3-5mm,4-5mm,4-6mm);按活性组份分为:贵金属铂钯催化剂和非金属催化剂;按产品特性http://llh981818875.cn.china.cn/
8.北京大学:贵金属单原子材料的水分解催化研究进展北京大学郭少军教授团队总结了具有优异性能的贵金属单原子催化剂在电化学水分解催化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http://m.xincailiao.com/news/app_detail.aspx?id=603003&ptype=1
9.催化学报出较高的光催化分解水产氢活性和稳定性.一般来说,采用贵金属(如铂、金和银)作为助催化剂可有效地提高半导体的光催化产氢性能.然而,贵金属成本高、丰度低,大大限制了其广泛应用.在非贵金属中,镍基助催化剂因其成本低、活性高、稳定性好而表现出较好的应用前景.本文主要针对用于光催化制氢反应的镍基助催化剂进行https://www.cjcatal.com/CN/volumn/volumn_1456.shtml
10.化学所在新型低成本非贵金属电解水催化剂研究方面取得系列进展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科技部和中国科学院的支持下,中科院化学所分子纳米结构与纳米技术院重点实验室胡劲松课题组致力于高性能非贵金属电催化剂的设计、可控构筑与催化机制研究。他们近年在非贵金属电解水催化剂高本征活性位点的设计与调控、高密度高活性有效催化位点的设计与可控构筑、基元反应导向的高活性位点组合设计、https://www.nsfc.gov.cn/csc/20340/20343/38599/index.html
11.突破氢燃料电池“卡脖子”技术最后一关——催化剂图:“硫固体胶”法铂基氢燃料电池催化剂示意图(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供图,陈磊制图) 催化剂关键金属:铂 目前氢燃料电池的催化剂主要分为三个大类:铂(Pt)催化剂,低铂催化剂和非铂催化剂。其中低铂催化剂分为核壳类催化剂与纳米结构催化剂,非铂催化剂分为钯基催化剂、非贵金属催化剂与非金属催化剂。 https://www.htech360.com/a/29017
12.8篇催化顶刊:Angew.JACSACSCatal.ACBACSNanoChem此外,该催化剂在1.0 M PBS中表现出接近Pt催化剂的低过电位(40 mV),且具有高稳定性。表明RuP2-C@RuP2-C(RPC@RPC)在所有pH值下都具有出色的HER性能,超过大多数含有贵金属、非贵金属和非金属催化剂的催化剂。 更重要的是,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结果进一步表明,提高的HER能力与RPC@RPC表面暴露的P位点密切相关https://www.shangyexinzhi.com/article/45079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