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起,令人诟病的转融券业务终于全面暂停了,存量转融券余额最晚于9月30日了结。
转融券到底什么回事,为什么这么不得人心?
在说转融券之前,先搞清楚两个概念:
1、什么是融资融券?
2、什么是转融通?
什么是融资融券?
融资:这是一种看多的行为。
当投资者觉得A股票在后面的行情会迎来上涨,但手中的资金不够,或者想要放大收益,可以向证券公司借钱买入,等A股票上涨后卖出,把借的钱和利息还给证券公司,多出的就是投资者赚的收益。
融券:这是一种看空的行为。
当投资者觉得B股票将要下跌,可以向证券公司借入对应的股票,并且卖出,等B股票下跌后再买入,然后把借来的股票和利息还给证券公司,剩下的差价就是赚的收益。
比如10元的价格借券卖出,在6元时再买入,支付利息1元,剩下的3元钱就是赚的收益。
融券相当于投资者从证券公司去借券,也就是借股票。这些券的所有权必须是证券公司的,它可以是证券公司自己买的,也可以是券商入股一些上市公司的。
融资融券的参与方是证券公司和投资者,他们的关系是这样的,如图:
融资和融券其实就是一个用杠杆原理赚差价的投资行为,只是一个看多,一个看空。
融资借的是钱,融券借的是股票。
这就出现一个问题,如果证券公司自有资金和券不够怎么办?
这就要说到转融通了。
什么是转融通?
转融通包括转融资和转融券两个业务。
是用来解决证券公司自有资金和券源不足的。
这里的“转”,就是证券公司先找金融机构借资金和证券,然后再转手借给投资者,证券公司相当于中介。
这里的金融机构,是指中证金融公司。
转融资是看多。证券公司先找中证金融公司借钱,再转手借给投资者买入股票。
转融券是看空。证券公司先找中证金融公司借股票,再转手借给投资者卖出。
中证金融公司、证券公司、投资者三者的关系是这样的,如图:
对于证券公司来说,通过转融通低利率从中证金融公司借钱,然后高利率借给投资者,赚中间的差价。
对于投资者来说,可以通过借股票卖空的方式在股票下跌时赚取利润,也是一种对冲风险的手段。
这样看来,转融通是双赢的结果,为什么这么不得人心呢?
这要从转融通在实际运行时存在的问题说起。
转融通存在的问题
1、小部分人的专利
转融通本身是有利于股市发展的,错的只是这一机制现在已经成为了机构的专利,他们可以利用转融券在股市下跌时赚的盘满砵满,而普通投资者却没有这个权限,这是非常不公平的。
在散户一次次相信行情快要好转时,机构却可以通过不断的转融券卖出,不断的砸盘,让股票价格一直走低,从而大赚特赚。
通过不断的转融券看空,不需要股市上涨,机构就能很容易赚钱,转融券业务就成了机构“割韭菜”的工具。
只有让所有投资者都能参与转融券,市场才会形成平衡,到时候机构如果一直看空,散户也可以跟上,也能反向割机构的韭菜,就不会出现一边倒的情况。
还有一种情况,假设上市公司是由这个证券公司运作上市的,那么证券公司为了自身利益就会故意抬高发行价,赚取更多的IPO发行业务收入。当公司成功上市,证券公司就会借助转融通机制进行高位融券卖出,迅速锁定利润,等股价回归正常水平时再买回来。这样证券公司就能赚两份收益。
2、金融机构的券从哪里来?
中证金融公司作为转融通业务重要的一环,它的资金和证券都是哪里来的?
都是那些有资金和股票的人借给它的。
持有股票的可以是其他机构或投资者,也可以是上市公司的股东,其中包括那些还在限售期的股东。
我们知道,限售股在限售期内是不能流通交易的,股东也不能减持,但却可以把股票借给中证金融公司,从而变相减持套现,还能赚取利息。
这是什么意思?就是股东自己看空自己家的公司,股东和机构联合起来做空股票,散户只能在一旁看着。
大股东变相减持、机构与散户信息不对称,没有机会获得优质券源、新股上市,机构无后顾之忧,故意抬高发行价、股东和机构联合打压做空等等。
一个转融通就存在这么多漏洞,造成了普通散户大面积的亏损。
所以,这两年呼吁取消转融通和量化的呼声越来越高。
不过,这一次暂停的是转融券,并不是融券,融券还是可以继续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