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年中国商业地产行业市场分析八大发展现状,2019年五大发展趋势分析前瞻趋势

以腾讯入股步步高阿里入股居然之家等为代表的线上线下融合,在完成了股权整合之后,将步入技术融合、运营融合与文化融合等多维深度融合阶段,新型数字化门店落地预计会继续加速,新零售可能出现更具先进性的商业模式,行业也面临重新洗牌的可能。永辉超级物种的巨亏虽然引发对于新零售的一些担忧,对于新零售的盈利模式也有了更多的质疑,但是对于线上线下融合业界仍普遍抱持期待。

全国供应:1-12月,写字楼新开工、商业营业用房新开工同比均下降

写字楼:2018年1-12月,全国写字楼新开工面积为6049万㎡,同比下降1.5%,而1-11月同比增长0.3%。2018年1-12月,全国写字楼销售面积为4363万㎡,同比下降8.3%,降幅较1-11月收窄2.8个百分点。2018年1-12月,全国写字楼开发投资额为5996亿元,同比下降11.3%,降幅较1-11月收窄0.7个百分点。

2011-2018年1-12月全国商业营业用房新开工面积、销售面积统计情况

2018年中国商业地产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1、存量优质物业盘活,迎资产证券化热——代表性事件:广州正佳广场、北京国瑞购物中心、北京合生汇等发行CMBS/类REITS产品

2、大宗资产交易冷热不均,运营水平彰显资产价值

代表性事件:世茂工三拍卖,北京盈科中心再易主

3、新零售叫好不叫座,线上线下期待融合

代表性事件:超级物种亏损,盒马鲜生遭遇“标签门”,盒小马开放加盟,美团正式入局新零售

4、实体商业加码数据智能,技术驱动运营成为共识

代表性事件:凯德Next-Ten、宝龙创想实验室、海底捞无人餐厅诞生

5、存量商业纷纷升级改造城市更新创造新商机

代表性事件:上海世茂广场、北京坊、深圳印力中心重张

6、商业地产投资总体过热,核心地段仍受追捧

代表性事件:恒隆等主流商业地产商竞价杭州最贵商业地块

7、消费降级争论四起,商业潜力重在激活

代表性事件:拼多多上市、阿里入股汇通达

8、购物中心招商难现象突出

代表性事件:广州K11、长沙IFS、昆明大悦城、厦门华润万象城等项目如期开业

2019年中国商业地产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1、市场总体预期趋于谨慎——由于受宏观经济影响,消费者消费更趋谨慎,再加之商业自身创新不足,渠道分流更加明显,今年业界的市场预期普遍下行,新项目的拓展更趋保守。餐饮、影院等购物中心传统增长引擎表现乏力,新零售的发展也不尽人意,行业步入“无创新不商业”的新时期,亟需替代性创新业态与模式,市场倒逼的创新压力加大。

2、消费市场分级更加突显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消费人群的不断迭代,消费理念与消费模式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消费升级作为主旋律已经不可逆转,但是,与此同时,消费分级现象也更加突出,有时貌似消费降级,其实正是消费分级的体现。仔细分析拼多多的客群构成,便可发现它的崛起不能简单地解读为消费降级,而是追求高性价比新消费理念的体现。

3、线上线下融合继续深化

以腾讯入股步步高、阿里入股居然之家等为代表的线上线下融合,在完成了股权整合之后,将步入技术融合、运营融合与文化融合等多维深度融合阶段,新型数字化门店落地预计会继续加速,新零售可能出现更具先进性的商业模式,行业也面临重新洗牌的可能。永辉超级物种的巨亏虽然引发对于新零售的一些担忧,对于新零售的盈利模式也有了更多的质疑,但是对于线上线下融合业界仍普遍抱持期待。

4、商场与品牌构建命运共同体

购物中心、百货商场等商业体与商业品牌之间的关系,过去多是简单的租赁关系,商场的角色基本上只是选择与考核商户。如今,为共同应对市场下行压力,商场与品牌商的关系正在悄然发生变化,有的商场开始深度支持品牌创新发展,通过大数据指导品牌商优化产品与供应链,甚至直接投资孵化品牌、合作经营品牌等,商场与商业品牌的命运共同体与利益共同体关系更趋紧密。

5、政府着手规范商业地产发展

在房地产调控之下,住宅市场投资受限,商业地产成为市场投资的宠儿,但:“未来行业发展趋势如何”“市场容量到底有多大”,“潜在细分市场集中在哪个领域”,“未来...

THE END
1.李海涛——中国经济转型亮点:制造业和服务业美联储强势加息压低通胀,同时对需求造成影响,美国进口增速回落。中国出口到美国货值占总出口金额16%左右,美国需求下行将影响中国出口增速。欧洲面临同样高通胀、加息与需求下行问题,欧美需求与进口下行将打击中国出口产业链及就业,对中国经济形成拖累。 第四,人口变化下房地产需求与投资下行。https://www.ckgsb.edu.cn/faculty/article/detail/157/6568
2.中信建投黄文涛:中国经济动能正发生深刻转换,资本市场整体乐观预期黄文涛指出,贸易战虽带来挑战,但也促使中国企业加速出海,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快速增长,在“一带一路”伙伴国家增速领先,海外并购交易额持续环比增长,涉及TMT、先进制造和电力等行业。这不仅拓展了企业发展空间,也为中国经济增长注入新动力,如中国成为众多“一带一路”国家的重要贸易伙伴,在区域经济合作中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https://www.cls.cn/detail/1871992
3.需警惕石化行业投资过热风险智库观察中国石油企业协会需警惕石化行业投资过热风险 近日,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发布《2024年度重点石化产品产能预警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指出,目前石化行业仍然处于投资高峰期,未来几年,大宗石化化工产品产能仍将快速增长,这将导致行业竞争愈发激烈,企业盈利更加困难。与此同时,大量投资投放到大宗基础原料及中低端化学品,导致发展不平衡https://www.zgsyqx.com/list.asp?id=12328
4.关于中国经济是否过热的问题经济增长所带来的资源消耗高、浪费大等问题,加剧了环境保护的压力,也是经济过热的一个重要表现。 经济过热可以分为幸福推动型经济过热和投资推动型经济过热。投资推动型经济过热,亦即过度投资,包含两个方面: 第一,在一个投资项目完工后,由于没有出现预期的市场需求,生产出来的产品大量推积,资金无法收回,导致生产资料的https://www.jianshu.com/p/d72e7115f29e
5.盘前必读丨北交所今日正式开市*ST康美向投资者赔偿逾24亿元恒信东方:提防“元宇宙”主题投资过热所蕴含的投资风险 恒信东方发布股票交易异常波动公告,公司从公共传媒上获知“元宇宙”概念近期受到投资者广泛关注,而投资者互动平台也有投资者对此进行提问。公司一再表示“元宇宙”目前还是一个处于在早期阶段的宏大概念,且目前在全球范围内来看相关产业都还处于前期探索阶段,充满不确定https://finance.eastmoney.com/a/202111152180565226.html
6.中国股市就像年轻人,短期波动大但有潜力,愿意成为A股长期投资者假设一家公司今年业绩很好,管理层过度乐观,认为明年他们产品的需求会更加旺盛,就开始进行大量的资本投资,提高库存,为未来的需求上升做好准备。不仅是他们,其他的竞争对手也有这样的预期,也开始招人、累积库存,最后就会导致整个行业出现过热的情绪。 投资者积极乐观的情绪会促使部分资产从价格上反映这种乐观情绪,导致资产价https://wallstreetcn.com/articles/3525718
7.我国政府支出对居民消费民间投资的挤出效应分析当前“经济过热”主要是由政府主导的投资“过热”拉动的,导致中国经济增长的成本过高,这给中长期的发展带来了隐患。第三章简要介绍了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和脉冲响应函数。第四章和第五章分别建立挤出效应模型,并且按中长期的划分分别估计政府支出对居民消费和民间投资的挤出效应。本文按照Ahmed(1999)的https://wap.cnki.net/touch/web/Dissertation/Article/10183-2004099392.n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