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国铝加工行业大事记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奋力谱写新时代篇章的起步之年。一年来,中国铝加工行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牢坚持高质量发展这个硬道理,积极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努力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铝加工行业的力量。中国有色金属加工工业协会特对2023年铝加工行业重要事件加以梳理和回顾,以飨同仁。

1.铝加工材总产量稳中有增,细分行业分化持续加剧

今年以来,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电池“新三样”继续保持良好发展态势,产量和出口均强势增长,成为我国“换道超车”,参与国际竞争的新赛道。这不仅为我国稳外贸、促增长提供了强大支撑,也为铝加工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大新动能。1-11月“新三样”产量分别增长34.5%、2.9%和56.1%,合计出口同比增长40%以上,带动了新能源汽车型材、汽车板、电池箔、光伏型材等细分铝材行业快速发展,有效抵消了传统消费萎缩造成的冲击,全年铝加工材总产量稳中有增。不过建筑铝型材等传统消费持续低迷,1-11月,房地产投资同比下降9.4%,房地产新开工施工面积同比下降21.2%,细分行业之间分化加剧将成为常态。

2.创新为高质量发展积蓄新动能

2023年我国先后发射了天舟六号货运飞船、神舟十六号和十七号载人飞船,这是中国空间站全面建成转入应用与发展新阶段后的首批飞行任务;5月28日,国产大型客机C919全球首次商业载客飞行成功,标志C919“研发、制造、取证、投运”全面贯通。东轻、西南铝、南山铝业等持续为中国航空航天重大项目提供高端铝材,高端产品保障能力不断提高,科技自立自强水平不断提升,坚定守护中国飞天梦,持续助力中国成为航空航天大国与强国。航天工程装备(苏州)有限公司完成的国内首台“固相摩擦复合成型试验站”成功问世,为航空航天铝合金零部件制造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

铝加工行业共15个项目获2023年度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奖,其中东轻等完成的“高性能铝合金大规格挤压材制造与应用技术”和“变形铝及铝合金牌号及铝合金成分分析方法标准体系研究”、永杰新材料等完成的“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包装用铝合金高品质板带箔开发与产业化”、中色科技等完成的“铝板带冷粗轧智能化轧制关键技术及装备研发”、中铝瑞闽等完成的“高精铝板带生产全流程质量智能管控技术及应用”五个项目获得一等奖。有研工研院、南山铝业、华昌铝业、兴发铝业、和胜股份等单位的共5项铝加工专利项目获第二十四届中国专利奖。全行业在推动技术进步和产品升级两方面持续发力,科技赋能高质量发展日益突显。

3.国际贸易环境日趋严峻,铝材及制品出口压力持续加大

贸易摩擦持续加剧。2023年铝材领域新增3起主要贸易救济案件,铝制品领域新增2起主要贸易救济案件,分别是:10月25日,美国对中国铝型材双反案;11月16日,海合会对华铝合金产品反倾销案;12月14日,哥伦比亚对华铝挤压材反倾销案;6月30日,印度对华太阳能电池板/组件铝边框反倾销案;10月19日,美国对中国铝制平版印刷版双反案。此外,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俗称“碳关税”)正式生效并实施,2023年10月至2025年底为过渡期,2026年起进入实质性实施阶段。

2022年,海外客户受疫情影响普遍提高垒库幅度,我国铝材出口创历史新高。2023年以来,铝材出口逐步回归常态,全年铝材及制品出口估计在800万吨左右。需要指出的是,随着贸易摩擦案件频发,贸易壁垒花样翻新,我国铝材及制品出口压力将持续加大,广大企业要高度重视,要坚定信心,更要努力应对!

4.中国铝加工产业年度大会再上新台阶,助力滨州铝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

本次大会群贤毕至,盛况空前,会议期间还举办了绿电铝评价启动仪式,2023年(第八届)中国涉铝高校材料学院与研究院院长论坛以及铝挤压、铝轧制、资本与管理三场分论坛,滨州市总投资602亿元的33个项目在大会现场集中签约。本次大会在有力推动铝加工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也进一步擦亮了滨州市高端铝产业品牌。

2023年中国铝加工产业年度大会

5.铝箔、铝板带、铝型材行业企业家论坛成功召开,达成多项行业发展共识

4月6日,2023中国铝箔企业家论坛在浙江杭州召开,论坛由江苏鼎胜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承办,鼎胜新材创始人周贤海等15家头部企业主要负责人出席。5月17日,2023中国铝板带企业家论坛在河南郑州召开,论坛由巩义市人民政府承办,豫联集团董事长崔红松等17家头部企业主要负责人出席。8月25日,2023中国铝型材企业家论坛在广东佛山召开,论坛由广东坚美铝型材厂(集团)有限公司承办,坚美铝业曹湛斌董事长和曹锐斌董事长等18家头部企业主要负责人出席。今年分品种企业家论坛首次实现了全覆盖,在坚持科技自立自强、积极应对贸易摩擦、推动高水平出口、扩大国内消费、加强行业自律等方面达成了多项重要共识。

值得提出的是,铝型材行业企业家论坛是在异常困难、分歧较大的情况下召开的,最终得到了广大企业的大力支持。会后,经广泛征求意见,加工协会首次发布了《铝型材行业自律公约》,引导广大企业加强行业自律,引起较大反响。

2023中国铝箔企业家论坛合影

2023中国铝板带企业家论坛合影

2023中国铝型材企业家论坛合影

6.适应绿色低碳发展趋势,绿电铝推广起步,再生铝发展提速

绿色工厂再添新成员。上海神火铝箔、新美鱼博洋铝业、保太集团、创新金属、华建铝业、万达铝业、阳光铝材、华峰铝业等18家铝加工企业荣获“2023年度国家绿色工厂”称号。截至目前,全行业共有60多家企业获得国家绿色工厂称号。

绿电铝评价启动。3月31日,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绿色产品评价中心授牌;4月22日,《绿电铝评价及交易实施细则》通过;6月20日,在滨州举办的2023中国铝加工产业年度大会上,绿电铝评价正式启动;7月4日,国内首批《绿电铝产品评价证书》和《绿电铝采购证书》企业名单公布,持续推进中国铝工业绿色低碳发展。

再生铝发展提速。利用再生铝是铝资源蓄积量达到一定程度后的必然要求,也是“双碳”战略下铝行业和很多下游应用行业降碳的最有效路径。2023年上半年再生铝产量465万吨,同比增长9.4%,再生铝新建项目也保持高速增长。必须要提出的是利用再生铝要以安全环保为前提,以质量达标为底线,以保级循环利用为方向,以高质量发展为根本。

绿电铝评价正式启动

7.铝价高企,新应用开发受阻

与三年前相比,铝价上涨了50%左右,市场竞争力严重削弱,严重抑制了终端消费需求,铝材应用不同程度受阻,全铝车身偃旗息鼓,钢制新能源汽车电池包悄然问世,铝制家具等新兴应用徘徊不前,在新能源汽车中的应用正受到新型高强钢等材料的冲击,“以铝代钢”“以铝代塑”“以铝节木”等面临严重挑战。

近年来铝价走势

8.房地产企业违约风险剧增,建筑铝型材企业面临严峻考验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包括恒大、富力、佳兆业、阳光城、融创、碧桂园等超过40家房地产企业暴雷,房地产企业违约风险剧增。因此当前对建筑铝型材企业来说,必须高度重视防控风险,活着比发展更重要。共同抵制过长付款周期和商业承兑汇票,加强客户分类和应收账款管理,防范房地产企业违约的冲击,防范铝价大幅波动风险。。

9.部分领域投资依然过热,警惕产能过剩和市场“外迁”双重风险

近年来,“新三样”产业开始由贸易出口模式向对外投资模式转变,海外建厂节奏逐渐加快。今年,晶澳科技、晶科能源、隆基绿能等光伏企业,宁德时代、国轩高科、蜂巢能源等动力电池巨头,以及比亚迪、上汽集团、哪吒汽车等整车厂商均计划或者已在海外深度布局,必然会把部分订单转移到国外,因此要警惕市场“外迁”对国内造成的冲击。

10.扩大铝材在“新三样”中的应用,以新动能促进重点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

9月22日,加工协会与池州市人民政府在安徽池州联合主办召开“2023汽车轻量化暨铝镁轻合金新材料发展论坛”;10月12日,加工协会与临朐县人民政府在山东临朐联合主办召开“2023扩大铝家居应用研讨会”;10月29日,加工协会与淮北市人民政府在安徽淮北共同主办召开“2023中国(濉溪)铝基新能源材料暨电池箔论坛”;12月20日,加工协会与沛县人民政府在江苏沛县联合主办召开“2023江苏(沛县)‘新三样’与铝材应用合作大会”。四场专题论坛,聚焦铝加工行业新热点新议题,旨在探讨如何扩大铝材应用,培育行业新动能,促进重点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

11.安全生产,警钟长鸣

10月20日,广西平果市工业园区内某企业发生一起爆炸事故,致6人遇难。自2018年以来,铝加工行业深井铸造环节发生了6起较大事故,令人十分揪心。安全生产是高质量发展的前提,全行业必须坚持安全生产底线思维。各企业应加强员工安全教育与培训,增强安全生产意识;落实安全主体责任,完善安全管理机制;持续强化安全生产监督,加大隐患排查治理力度;加强设备升级改造,全面推动提升安全监管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始终做到安全生产,警钟长鸣。

THE END
1.李海涛——中国经济转型亮点:制造业和服务业美联储强势加息压低通胀,同时对需求造成影响,美国进口增速回落。中国出口到美国货值占总出口金额16%左右,美国需求下行将影响中国出口增速。欧洲面临同样高通胀、加息与需求下行问题,欧美需求与进口下行将打击中国出口产业链及就业,对中国经济形成拖累。 第四,人口变化下房地产需求与投资下行。https://www.ckgsb.edu.cn/faculty/article/detail/157/6568
2.中信建投黄文涛:中国经济动能正发生深刻转换,资本市场整体乐观预期黄文涛指出,贸易战虽带来挑战,但也促使中国企业加速出海,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快速增长,在“一带一路”伙伴国家增速领先,海外并购交易额持续环比增长,涉及TMT、先进制造和电力等行业。这不仅拓展了企业发展空间,也为中国经济增长注入新动力,如中国成为众多“一带一路”国家的重要贸易伙伴,在区域经济合作中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https://www.cls.cn/detail/1871992
3.需警惕石化行业投资过热风险智库观察中国石油企业协会需警惕石化行业投资过热风险 近日,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发布《2024年度重点石化产品产能预警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指出,目前石化行业仍然处于投资高峰期,未来几年,大宗石化化工产品产能仍将快速增长,这将导致行业竞争愈发激烈,企业盈利更加困难。与此同时,大量投资投放到大宗基础原料及中低端化学品,导致发展不平衡https://www.zgsyqx.com/list.asp?id=12328
4.关于中国经济是否过热的问题经济增长所带来的资源消耗高、浪费大等问题,加剧了环境保护的压力,也是经济过热的一个重要表现。 经济过热可以分为幸福推动型经济过热和投资推动型经济过热。投资推动型经济过热,亦即过度投资,包含两个方面: 第一,在一个投资项目完工后,由于没有出现预期的市场需求,生产出来的产品大量推积,资金无法收回,导致生产资料的https://www.jianshu.com/p/d72e7115f29e
5.盘前必读丨北交所今日正式开市*ST康美向投资者赔偿逾24亿元恒信东方:提防“元宇宙”主题投资过热所蕴含的投资风险 恒信东方发布股票交易异常波动公告,公司从公共传媒上获知“元宇宙”概念近期受到投资者广泛关注,而投资者互动平台也有投资者对此进行提问。公司一再表示“元宇宙”目前还是一个处于在早期阶段的宏大概念,且目前在全球范围内来看相关产业都还处于前期探索阶段,充满不确定https://finance.eastmoney.com/a/202111152180565226.html
6.中国股市就像年轻人,短期波动大但有潜力,愿意成为A股长期投资者假设一家公司今年业绩很好,管理层过度乐观,认为明年他们产品的需求会更加旺盛,就开始进行大量的资本投资,提高库存,为未来的需求上升做好准备。不仅是他们,其他的竞争对手也有这样的预期,也开始招人、累积库存,最后就会导致整个行业出现过热的情绪。 投资者积极乐观的情绪会促使部分资产从价格上反映这种乐观情绪,导致资产价https://wallstreetcn.com/articles/3525718
7.我国政府支出对居民消费民间投资的挤出效应分析当前“经济过热”主要是由政府主导的投资“过热”拉动的,导致中国经济增长的成本过高,这给中长期的发展带来了隐患。第三章简要介绍了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和脉冲响应函数。第四章和第五章分别建立挤出效应模型,并且按中长期的划分分别估计政府支出对居民消费和民间投资的挤出效应。本文按照Ahmed(1999)的https://wap.cnki.net/touch/web/Dissertation/Article/10183-2004099392.n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