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的金属火器真的是西夏人发明出来的吗,西夏有没有能力发明出来历史故事

很多人都不了解西夏大炮的事情,接下来跟着小编一起欣赏。

火药是古代中国人的伟大发明,它最早可能出现在唐末五代时期,最初是炼丹的术士们的副产品,然后逐渐流传到民间,到宋代已经出现了用于军事的火药配方。不过宋人发明的各种火药武器其破坏力都比较有限,通常是用于纵火,或者添加各种有毒物质后、用爆炸产生的烟雾来伤害敌人,倒有点像某种原始的化学武器。南宋时发明的突火枪是用竹子做的枪管,用火药驱动石子、瓷片等杂物喷射伤人,但它射程有限、弹道无法控制、竹管易于破损,不算一种稳定成熟的火器。

目前发现的最早的金属管状火器是1980年在甘肃武威一处窖藏中出土的,因为伴随其掩埋的还有大量的西夏时期瓷器,所以推测其制造于西夏末年,炮身全铜铸造,炮管中还遗留有发射用的黑火药和铁弹丸,保存非常完整。这门火炮虽然工艺粗糙、身管设计也很不合理,但它的确是一种军国之器,在战场已经颇具威力,而且射程相对较远。

难道世界上第一个发明实用的金属火器的竟然是一个西夏人哪怕他是一个西夏治下的汉族工匠,也实在让信奉古代汉家文明先进性的我们难以接受。说好的宋朝科技文化领先世界呢难道当时处于战火中的南宋军民没有迸发出这样的创造力吗对此,学者们也有些不同的看法。

另外有人认为南宋时期已经有了类似金属火器的存在,在1221年蕲州保卫战中,宋军就有用铁火炮击败攻城的金军的记录。不过这个记录有着古代不少史料惯有的含糊不清的缺点,这种铁火炮到底是用手投掷的炸弹还是某种身管火器还不明确。关键的是至今没有找到任何南宋时期制造的金属管状火器实物,所以还不能确定此时已经有类似武器出现。

当然也不能排除这门铜炮就是西夏人发明的事实,西夏工匠在北宋时发明的神臂弓就是他们创造能力的体现。其他的象小型回旋炮、痦子甲等武器装备也颇为精良,这也许是因为国小力弱的西夏一直要与国力远胜于它的几个大国对抗,所以十分重视军备研发制造,这样才能在武器研发上不断推陈出新。

以上这些猜测到底哪一个才是事实,还需要更多考古发掘成果来证实。不管是南宋、西夏还是元朝的遗存相对来说都是较多的,有一天我们很可能会找到更早的金属管状武器实物。

一、造纸术是公元12世纪(宋元)传入欧洲的(对文艺复兴是走贡献的)

三、指南针,13世纪(宋元),指南针传入阿拉伯和欧洲各国。(它为欧洲航路开辟和发现美洲实现环行提供了重要条件)

四、火药是13世纪中期传入阿拉伯,后由阿拉伯传入欧洲。

扩展资料:

中国的四大发明在欧洲近代文明产生之前陆续传入西方,对西方科技发展产生一定影响。火药和火器的采用摧毁了欧洲中世纪天主教的思想枷锁。指南针传到欧洲航海家的手里,使他们有可能发现美洲和实现环球航行,为西方奠定了世界贸易和工场手工业发展的基础。

而李约瑟对这四大发明的赞美和强调,使得这一说法获得了中国的很大认同,并被写进了教科书。

恩格斯在1857年发表的《炮兵》中写道:“在中国,还在很早的时期就用硝石和其他引火剂混合制成了烟火药,并把它使用在军事上和盛大典礼中”

火药最早在公元9世纪晚唐时期的炼丹书籍中就有记载。

公元904年,杨行密军围攻豫章(今江西南昌),部将郑璠命所部“发机飞火,烧龙沙门,率壮士突火先登入城,焦灼被体”,这是火药最早使用于军事记载,最早的火药武器则出现在五代时期的敦煌壁画。

十世纪五代时期的敦煌(时属归义军)壁画,目前所知最早的关于火枪和手榴弹的描绘。世界上最早的金属火铳出土于中国黑龙江,制作年代为1288年,现藏黑龙江省博物馆。

火铳发明于中国元代,由南宋突火枪演变而来。

元朝时,管形火器得到发展。火枪,火炮的竹管改用金属制作,起初是用铜铸造,叫做“铜火铳”,后来又改用生铁铸造,称为“铁火铳”。这时金属管形火器不仅装填火药,而且还装有球形铁弹丸或石球,从而开创了在金属管形火器中装填弹丸的先例。

现存最早的有铭文的元代火铳,是陈列在中国历史博物馆至顺三年(公元1332年)的制品。火铳采用青铜铸造管身,能耐较大膛压,可以填较多的火药和较重的弹丸,因而大为提高了火器的威力。火铳使用寿命长,能反复装填使用发射。因此,在发明以后不久就成为军队的重要装备之一。

扩展资料

火铳的实用意义有:

1、元代创制和使用的火铳,使中国管形射击火器出现了由原始的竹筒火枪向金属材质铸造的火枪的一次飞跃性过渡,同南宋创制的突火枪相比较,它们在构造上有许多相似之处,反映了火铳对突火枪的继承性,也可以认为元火铳是突火枪发展的产物。

2、相比宋代的突火枪,火铳的优点无疑是明显的,突火枪用的是天然的竹筒,火铳是金属铸造,在使用寿命、使用安全性和射程上突火枪都是难以比拟的。突火枪是最早自发运用发射原理的管形射击火器,元火铳也是自发运用发射原理的较为先进的金属材质管形射击火器。

3、元末火铳在攻守城战和水战中初步使用,以显示其特有的优越性,成为在这些样式作战中火铳与冷兵器相结合战术的基础,并为明初火铳的扩大制造和使用,提供了重要的经验。

高中文理综合合集百度网盘下载

链接:/s/1znmI8mJTas01m1m03zCRfQ

pwd=1234提取码:1234

简介:高中文理综合优质资料下载,包括:试题试卷、课件、教材、视频、各大名师网校合集。

THE END
1.祸水皇后,迷雾中的历史与传奇故事探寻金属门窗《祸水皇后》一书探寻历史迷雾中的传奇故事。本书下载版为txt格式,深入剖析一位被称为“祸水”的皇后如何影响历史走向,揭示其背后的政治斗争、情感纠葛以及权力争夺。通过本书,读者可以了解历史背后的真相,感受传奇故事的魅力。 本文目录导读: 祸水皇后的传奇故事 http://www.ollmc.com/post/12527.html
2.火炉黑色金属的诞生及其在历史中的作用探究当拥有更高耐热性能、高韧性以及抗腐蚀性的钢材成为主流时,“black metal”的优势开始减弱。但即便如此,这个曾经让古代世界改变轨迹的小小块料依旧留给我们深刻印象:它是一段历史,是一次变革,是一个时代记忆的一部分——不知道但值得探索的一个有趣故事。https://www.lqwednf.cn/ye-shi-qu-wen/452516.html
3.《探索发现》炼物志——金属的故事CCTV专区简介:历史上,金银花丝曾经属于“宫廷秘技”,现在,它也是世界上珠宝行业中面临失传的手工技艺之一。在中国,目前能全面掌握金银花丝技艺的手艺人不超过20人,倪成玉就是其中一位。 立即观看 剧集列表 分集剧情 图文选集 选集列表 《探索发现》 20180320 炼物志 金属的故事(四) https://tv.cctv.com/2018/04/13/VIDADybHFkQrh3BFNP43XsSg180413.shtml
4.璀璨宝石闪耀的珍珠与火焰红宝石四、黄金与白银——金属背后的历史故事 黄金和白银作为金属形式存在于我们生活中,它们不仅用于制作首饰,更常见于金融市场。黄金被视为价值稳定的标志,而白银则因为经济危机期间通常作为避险资产而备受瞩目。在不同文化背景下,两者各自代表了不同含义,如同他们在化学性质上的差异一样丰富多彩。 https://www.jdwmtwqtl.cn/pin-pai-quan/158246.html
5.小学二年级历史小故事(八篇).docx1.强大的秦始皇统一六国2.西方文化交流的历史3.丝绸之路的重要性4.教育发展的重要性5.大禹的传说6.国力兴衰的影响7.历史上的英雄人物8.金属工艺的魅力 小学二年级历史小故事(八篇) 1. 神奇的长城 在古代的中国,有一座非常著名的建筑,那就是长城。长城是中国古代修建的一道防线,目的是保护中国的边境免受外敌侵https://m.book118.com/html/2023/1022/5300344322010344.shtm
6.铜钟回响时间机器带你走进历史博物馆在历史博物馆的一角,一个古老的铜钟静静地躺着。它是中国古代的一个典型文物,形状圆润,表面刻有精美的纹理和图案。这个铜钟看似简单,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人文故事。 时间机器启动 当我们轻轻触摸这块沉甸甸的金属时,我们仿佛被一种神秘力量吸引了过去。在这个充满想象力的瞬间,我们不再是现代人,而是一名https://www.cycod.cn/jin-dai-li-shi-ming-ren/337630.html
7.碳中和历史观与中国碳中和品牌故事碳中和历史观与中国碳中和品牌故事 一、碳中和历史观:碳基能源的沧海桑田(上篇) 地球生命发展史,是碳基生命和碳基能源演进史。碳中和是历史常态,碳基能源是历史时期碳中和循环演进产物,如果碳中和状态改变,碳基生命就会失去依托(蓝虹,中国环保产业研究院《美文》)。https://www.szcbn.com/newsinfo/1982948.html
8.金银铜铁的故事金属工艺品的文物价值探究在古老的历史长河中,金属作为一种宝贵的资源,不仅被用来制作工具和武器,更被赋予了装饰与艺术表达的功能。随着时间的推移,金属工艺品不仅承载了人类智慧和技术成就,也成为了一种文化传承和身份象征。今天,我们将深入探讨这些金属工艺品背后的故事,以及它们在文物鉴定的重要性。 https://www.sr51suyx9k.cn/zi-xun/348143.html
9.中国古代四大发明铜镜造纸术印刷术和火药四大发明是怎样改变世界历史走向? 每一项发明都对当时社会产生深远影响,同时也推动全球交流与合作。例如,火药引入欧洲后,不仅改善军事装备,还帮助开辟新的贸易路线;同时,通过印刷机,大量书籍流通使得文化交流更加频繁。 中国历史小故事中的智慧启示 关于中国历史小故事,我们能学到些什么? https://www.eiopr.cn/shi-jie-li-shi-gu-shi/455479.html
10.元素的盛宴:元素周期表中的化学探险史与真实故事最新章节还有更强的酸,它是以锑为基础的,锑大概是元素周期表上历史最丰富多彩 [5] 的元素了。尼布甲尼撒元素周期表“西岸”是活跃的金属,“东岸”卤素和高贵气体参差矗立,而中间则是宽广的“大平原”——从细细审读元素周期表的每一行,你会发现许多元素的秘密,不过这只是我们故事的一部分,甚至还不是最精彩的https://m.zhangyue.com/readbook/12817055/3
11.初中化学教学中落实“社会责任”素养培养的实践研究3.充分利用名人故事、历史故事设“境”,增强社会责任感 《溶液的酸碱性》这节课中通过方志敏同志在革命期间为躲避敌人监视而运用化学知识写“密信”的故事、在《金属材料》一课中从“曾青得铁则化为铜”与西方最早的炼铜记载比较等,不仅通过实例让学生深深感受到化学的重要性,运用化学知识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很多问题,https://tpd.xhedu.sh.cn/cms/app/info/doc/index.php/92167
12.河南省济源第一中学河南省济源第一中学始建于1926年,是“全国文明校园”“河南省示范性普通高中”“河南省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示范校”。https://www.hnjyyz.com/
13.科学网—科学史故事:发生在山鹰和活人胃里的试验聪明的列奥米尔设计了这样一个试验:他把一块生肉塞进一个有许多小眼的金属管中,然后让两端塞严,以防肉掉出来,然后强行让山鹰吞下金属管。过了一段时间,取出金属管,结果发现小管完好无损,两端的盖子也还牢牢地盖在上面,而里面的肉却不见了!只剩下了一些黄色的液体。 https://wap.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do=blog&id=3988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