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危害人体健康的重金属主要是铅和汞,这两种重金属化学性质不怎么活泼,易于提炼。铅这一金属早在7000年前就已经为人类所认识,在《圣经摩西出埃及记》中就已提到了铅,铅的使用实际上比这个要更早。
在英国博物馆里藏有在埃及阿拜多斯清真寺发现的公元前3000年的铅制塑像。在伊拉克乌尔城和其他一些城市发掘古迹所获得的材料中,不仅找到属于公元前4000年间的各种金属物件,而且有古代波斯人所用的楔形文字的黏土板文件记录。这些记录说明,在公元前2350年已经从矿石中提炼出大量铁、铜、银和铅。在公元前1792——前1750年巴比伦皇帝汉穆拉比统治时期,已经有了大规模铅的生产。在中国殷代墓葬中也发现有铅制的酒器卣、爵、觚和戈等。中国在商殷至汉代青铜器中铅的含量有增大的趋势。青铜中铅的增加对于液态合金流动性的提高起了重要作用,使铸件纹饰毕露。
关于二者的危害,就不得不提到罗马帝国和商朝,有一部分学者认为它们的灭亡与重金属有关,他们二者都有大规模的使用青铜器和铅器,其中罗马帝国还直接使用铅作为材料,制作输水管道。在制作这些管道的过程中,据史料记载使用了上万吨的铅,这些输水管道在输水过程中也将大量的铅输送给了罗马人。此外,罗马人还使用铅锅熬制葡萄糖,使用铅容器储存葡萄酒,为了葡萄酒的美味甚至他们还会在葡萄酒中加入一些铅粉。据一些罗马史的研究者统计,在公元1世纪到到公元3世纪,罗马帝国皇帝半数以上英年早逝,一些皇帝不到30岁就离开人世。这其中固然有其他的一些因素在里面,但重金属的影响仍不可忽视。其中凯撒大帝喜爱葡萄酒,在他被刺杀之前有很明显的铅中毒的症状,他经常会感到浑身乏力,肌肉酸痛,且脾气也变得古怪。在一些有关罗马考古发掘中,出土尸骸常常能够检测出铅超标,可以这样说罗马帝国的毁灭与铅密不可分。
在古代中国重金属的危害主要是在贵族身上,使用青铜器,服用“仙丹”和“五石散”之类的丹药。这些活动只有贵族才有经济实力进行。商朝贵族喜爱喝酒,而酒器多是使用含铅的青铜所铸造,这很容易造成重金属中毒,从商纣王后期与前期的精神状况的比较可以看出,他很可能出现了重金属中毒的症状。西周建立,认为商朝的灭亡与喝酒有关,并严禁喝酒,极有可能是西周统治者看到商朝贵族使用青铜器喝酒,导致重金属中毒,神志不清导致亡国,但他们只是单纯的认为是喝酒导致的,所以禁酒。周公旦在平息武庚之乱以后,以周成王的名义发布了《酒诰》,这一告示被《尚书》所收录。此外,再《尚书无逸》中也有对限制饮酒的记载,“酒无敢酣”。
在出土的一些商周青铜器中有发现大量的铅,这些铅很容易在使用过程中析出,危害人体健康,尤其是在煮酒和烹饪食物的过程中。在青铜器时代过去后的铁器时代,重金属的危害并没有随青铜器的淘汰而离中国的贵族远去,而是以丹药的形式危害中国古代贵族的身体健康。服食丹药之风最盛的是魏晋南北朝时期,许多的贵族服用“五石散”。服用过“五石散”后贵族们会全身发热,神志不清,表现出一些重金属中毒的症状。
在后世出土的一些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丹药就证实了这一点。在1965年,在南京象山发掘的王丹虎之墓中出土了一个圆形漆木盒子,里面共有200多颗圆形小颗粒,据后来考古人员的判断,这便是古代的丹药,而这丹药经过化验得知,确实如《周易》中所言一般,每颗颗粒都含有大量重金属,一旦过度食用便会导致重金属中毒,即使只是少量服用也会对身体造成不可磨灭的影响,从而影响寿命的长短。
根据该墓的墓志铭记载这是西晋贵族之墓,铭文曰:“晋故散骑常侍特进卫将军尚书左仆射都亭肃侯琅耶临沂王彬之长女,字丹虎。年五十八,升平三年七月”廿八日卒。其年九月卅日葬于白”石,在彬之墓石。刻砖为识。”
除魏晋南北朝之外,古代中国的其他时期也有皇帝和贵族服食丹药而死的记载。如唐太宗李世民,唐穆宗李恒,唐武宗李炎,明光宗朱常洛。其中明光宗朱常洛最为有名,其死亡是明末三大安中的“红丸案”。明光宗在服用“红丸”后,不久便死于非命。由此可见重金属对古代王侯将相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