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工薪家庭觉得人民币升值和他们没什么关系:自己既没有美元资产,也不太可能出国旅游。但理财专家却认为,在人民币中长期升值趋势确立后,家庭理财应该做出相应调整以减少不必要的损失。请看专家给出的理财建议。
适当增加证券资产
多数工薪家庭因为没有外币资产,在生活中也很少会用外币结算,所以对人民币升值没感觉,自然也不会进行针对性的理财调整。
在人民币中长期升值趋势确立后,家庭理财应做相应调整。从国外经验看,本币升值会给当地证券市场带来长线向好,因此在家庭资产中适当增加证券资产很有必要。
不要匆忙兑换外币
部分有少量外币存款的工薪家庭很容易产生“患得患失”的倾向,一听说人民币升值就担心外币资产会损失,把升值的长期预期当成马上要发生的事情,并进行一些不当的理财处置,如匆忙将外币兑换成人民币等。
建议不妨买些银行推出的外汇理财产品。现在银行推出的美元理财产品年利率一般在4.5%左右,高于人民币一年定期存款2.25%的利率。他表示,只要人民币升值幅度不超过美元与人民币的利率差,购买外汇理财产品就是不错的选择,短期为宜。
目前市面上指数基金的种类很多,比如上证180ETF(开放式交易所交易指数基金)产品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它既有一般指数基金的特性,同时交易更方便,交易费用也更低廉。对熟悉股票投资的投资者而言,其操作完全可视同为一只股票。现在市场上已经上市或正在发行的ETF产品有三只,投资者可根据自己的投资习惯进行选择或选择样本指数代表性强的ETF产品进行投资。对少数更专业的投资者而言,上证180ETF产品还提供了机会套利、回转交易、变相融券等功能,这是普通的指数基金所不具备的。
善用门道巧理外汇财
在人民币升值的预期中,投资者其实可以利用一些好的币种和投资产品来提升手头外汇资产的收益。
非美货币“有机会”
目前,国际社会普遍判断美国经济的复苏情况并不明朗,因此美国政府早于其他国家结束宽松政策的情况很难出现,也就是说,美元近期从基本面上难以摆脱走弱的趋势。
而对于手中持有外币却不愿意参与炒汇的普通投资者,专家建议可以适当考虑用外币理财产品来提高手中外汇的收益情况。工行资产管理部国际市场投资处副处长吕向荣表示:“目前市场上外币产品主要分为结构性理财产品、套利产品和代客境外理财产品”。而结构性产品普遍高风险匹配高收益,投资到股票、商品或权益类资产中,即使银行保本或部分保本也可能面临最终零收益的风险。
相对而言,部分银行承诺收益率的产品较为适合稳健的客户。自9月以来,四大行纷纷上调了部分外币小额存款利率,而股份制银行也随后跟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