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成交量还可以,房价也涨了一些,相较九月底平均上涨30万左右。”
自九月底降准、降息、降首付等政策发布以来,一大波楼市利好政策纷至沓来,直接刺激了市场情绪,其中尤以一线城市最为显著。以北京为代表的多个核心城市,部分小区似乎正出现涨价趋势,业主在挂牌房源时信心明显增强,议价空间也在缩小。
涨声再起
自十月份以来,张阳明显感觉到,门店附近小区成交量变大了,房价议价空间也在缩小。“10月小区成交量不少,进入11月可签约的房源数量少了,但成交价在上行,整体趋势是往上走的。”
从价格上看,近期房源成交价和挂牌价之间的价差,较此前有所缩小。比如月初有房源报价286万、最终成交价266万,买卖双方价格博弈的空间在20万左右;而这两天成交的房源,有房源报价295万、成交价290万,还有房源报价305万、成交价303万,整体议价空间缩小。
从成交周期看,不少房源挂牌仅两天便成交,也有一些挂牌近一年的老房源,借着这波热度顺利卖掉了。
在北京,上述情况并非个案,“我今天新增了四个客户,都有点忙不过来了。”刘为(化名)所在门店位于北京朝阳区,据他介绍,门店附近的某个大型小区,近期成交也出现了升温态势。
在北京市昌平区另一高流量小区,附近中介门店的人员也表示,近期门店成交的二手房源中,涨价案例有所增多,相较于此前的8、9月份,近两个月同户型房源大约涨价10万~20万左右。
本轮市场变化起自九月底,且政策多轮次、密集性释放,到十一月还有新政释出。
11月18日,北京市正式发文宣布,取消普通住房和非普通住房标准,个人出售2年以上(含2年)住房的,免征增值税;个人家庭购买面积140平方米及以下住房,减按1%的税率征收契税。
高端小区涨价更为明显
前述几个涨价小区案例,在北京是否是普遍现象?其他城市表现又如何?
日前,克而瑞发布了一份二手房价报告,显示10月份北京、合肥、上海、重庆、苏州等几个城市,均有过半小区房价环比出现上涨。其中,北京天通苑、四惠、望京等不少流量小区,成交价格均出现环比转增。
据悉,该报告选取的样本是北京、上海等12个典型城市的二手房小区,且各小区近两个月交易量均大于5套,属于交易频次本身比较高的小区,购房需求会高于城市平均值,但仍能反映一定趋势性特征。
不过,并非所有城市的典型小区都在涨价,在武汉、南京、广州等地,房价环比上涨的小区,占比均不足四成。其中,武汉、南京是近年来房价下跌较为显著的城市,市场信心恢复相对较慢。
分小区类型看,房价越高的小区,“涨价概率”越高。报告表示,10月份,在统计的样本小区中,刚需、改善、高端类小区,分别有45%、47%和50%的小区成交价格环比上涨。
同时,改善和高端小区议价空间均有收窄,高端小区表现更为明显,卖方信心明显提升。典型如上海大宁慧芝湖,2024年下半年挂牌参考价在10万元/平方米左右,10月份成交10套,成交均价达到8.7万元/平方米,环比上升5%,据此计算,议价空间已收窄至13%。
此外,部分刚需小区因为前期跌幅较大,如今议价空间也在快速收窄。在前述样本小区中,有二成刚需小区房价触底反弹,且有小区房价涨幅达到20%,这类小区多为各城市的低价触底项目,房价变动敏感,即便现在价格有所上涨,也可能只有历史高点的一半。
相较于新房,二手房价表现更能反映市场趋势,被业内视为行业动向的先行指标。
从前述报告可见,受房地产利好政策影响,当下多个核心城市的二手房价格,确实有反弹趋势,不过因前期跌幅较大,如今房价的微幅上涨,还未达到大幅扭转市场价格走势的效果。
克而瑞表示,10月份全国,一二手房价降幅有所收窄,不仅近半小区房价出现回升,尤为可喜的是,成交价正在向上靠近挂牌价,卖方信心有所回升。从结构性分布看,高端小区中房价上涨比例更高,刚需类小区中,也有大量低价小区迎来较大幅度的触底反弹。
市场热度能持续多久?
二手房价出现回暖信号,回应了调控政策的有效性,但这波热度能持续多久,仍令业内存疑。
“二手房价的涨势,目前出现积极变化,但是否能形成新一轮市场博弈,还需观察政策效应的持续发酵,以及不同城市的市场反应。”麟评居住大数据研究院高级分析师关荣雪告诉第一财经。
从最新成交数据看,进入11月份以来,二手房成交量虽保持上涨趋势,但有放缓的苗头。
据麟评居住大数据研究院监测数据显示,2024年第47周,重点10城二手住宅成交量为20116套,环比下降4.58%,同比上升23.12%。从累计成交来看,2024年11月截至24日,重点10城二手住宅成交70323套,较10月同期上升29.41%,较去年11月同期上升19.27%。
“近两周,重点城市的二手房成交量,环比连续小幅回落,但成交量绝对值仍处于年内较高水平。”麟评居住大数据研究院表示,9月底以来的政策效应仍在,预计短期内仍然具有释放空间。
“市场回暖的可持续性需要审慎看待,政策红利及市场自我调价能力能否持续释放,是决定市场未来走向的关键因素。”关荣雪表示,当前政策主要集中在短期刺激措施上,若要实现长期稳定发展,需要在住房保障、融资环境等方面进行系统性改革。
关荣雪认为,目前楼市政策释放已经较为充分,未来的重点在于政策落实。此外,地方政府还有多项储备政策,比如打通“以旧换新”链条、降低人才购房门槛、加大人才购房补贴等,以进一步刺激市场,经济环境的改善也仍有调整优化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