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两个小故事看房地产那些事儿……

已经买了房的,突然心里没底了:“这是要锁死市场啊,会不会暴跌套牢?”还没买房的,心中涌出窃喜:“还是党和政府贴心,让你房价涨涨涨!老子的春天在前方!”一干地产从业者的朋友圈里则是哀鸿遍野:“这是史上最严苛政!”是“最严苛”的政,还是最严的“苛政”?文字功底,可见一斑。

政策总是天雷赫赫的扑面而来,挡不住,惹不起。在我们讨论这种涉及方方面面的大政策之前,先听我讲俩故事。听完故事再说。

前一阵,有位北京工作的老哥,回郑州办差,得空坐在一起喝茶。他自嘲说是在一个地位挺高的部委大单位里当一个地位不高的小喽啰,每天做的主要就是三件事,一是给写材料做ppt,二是给上司贴票报销做好服务,三就是开会做笔记。

突然有一天,整个大单位的大boss忽然召开会议,决定推行一项新的财务制度。简单说,就是要把财务报销的整个过程信息化。具体怎么做呢?每个单位配发一台扫描仪和一套信息系统,拿来报销的每一张发票都要把发票的图片扫描到系统里,然后手动在信息系统里录入发票的票号、开具单位、纳税人识别号、金额日期等全部详细信息。是全部信息!!

老哥有一天扫描票据的时候系统黑屏了,两个多小时的劳动烟消云散,于是彻底崩坏,咬牙切齿的发牢骚。处长端着个茶杯从屋里踱出来,拍拍他的肩膀,只说了一句话:“忍住,这事儿撑不过一年。”

老哥莫名其妙的看着处长:“难道您老人家有什么消息?”

处长可是见过大世面的人,根本就不接下茬儿,只是淡淡的说了句“等着看吧,别急,来,我这儿有茶”。

于是老哥就硬着头皮扫了大半年的票、录了大半年的系统,每次原本两个小时就能搞定,事情都得弄上大半天。

过了不到一年,突然有一次开会传达精神,说为了迎接xxx大型活动,务必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主动作为、提高运转的效率、精简事务流程之类。文件的附件细则里有个十分不起眼的括弧,里头一行小字儿“之前配发的扫描仪、信息系统暂缓使用,财务报销按照原有流程执行”。

老哥拿着文件去找处长了。处长还是在喝茶,在镜片后白了他一眼:“老大一次性做决定,左右的人又没人敢劝,但让所有下面办事的人都难受得不行。这样的制度,无论出发点有多好,效果都是坏的,只要不是傻瓜都看得到。所以,就会等着机会,把坏制度废除掉,只不过看用什么理由、用什么形式而已。”

“关键是在撤销坏制度之前,能熬住。熬得住,就能等到出头的时候。”

残酷的第二次世界大战,让整个苏联势力范围的人口锐减,比例严重失调。电影里英勇的苏联红军永远是高喊着乌拉向敌人的阵地发起风卷残云的冲锋,但英勇也有代价——作战部队伤亡共2335万人,这可大都是青壮汉子!

于是,现实生活中青壮年男性人口的锐减已经直接影响了社会生产力和社会稳定了。苏联大哥和他的东欧小兄弟们立刻就高瞻远瞩地采取了断然的措施。

苏联对多生子女者大肆赞颂宣传,连遥远的中国人民都有所听闻的40年生了69个娃的“英雄母亲”,只是母亲奖章(生育5-6人)、光荣母亲勋章(生育7-9人)和英雄母亲勋章(生育10人以上)政策体系下的代表人物之一。

英雄母亲勋章、光荣母亲勋章、母亲奖章(由上至下)↓↓↓

苏联政府对无子女者课以重税,而且是坚持不懈的从四十年代一直征收到九十年代苏联解体。波兰则推行一个更厉害的“公牛税”——“公牛”指不结婚的男人,想让男性都结婚,以此提高生育率。换一句话说,连当条单身狗都有错!

当然,最有创造力的还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东欧小国罗马尼亚。为了提高人口数量,增强国力,1966年罗马尼亚伟大领袖齐奥塞斯库同志废除了从前关于个人可以自由流产的法律,实施了禁止堕胎的要求。政府宣称,胎儿是社会的财富,不生育孩子的人就是背叛国家;并规定完全禁止离婚、每对罗马尼亚夫妻至少要完成生4个孩子的硬指标!紧接着,国家颁布法令,节育和堕胎都属违法,不能受孕的女性要交纳税金,打胎者将受到判刑和囚禁,妇女月经要受到严格地检查与盘问。这些负责检查妇女怀孕情况的人,则被称呼为“月经警察”。

中国人民的老朋友齐奥塞斯库同志↓↓↓

在这项政策实施一年之后,罗马尼亚的婴儿出生率翻了一番,看起来果然是首长英明,决策正确,光荣伟大。然鹅!地下流产与堕胎的服务也随之出现,怀孕妇女的死亡率不断上升。在婴儿出生率快速增长的一年中,罗马尼亚的婴儿死亡率也增长了145.6%!!

妈的这就是打脸啊!于是,新的要求随之颁布:婴儿出生一个月以后,再发出生证。如此一来,那些在未满月中夭折的婴儿就不会计入到死亡婴儿的总数当中了。统计口上套路深,就是这个道理。

就是这一切,都没有挽回罗马尼亚人口出生率在这一年的小高峰后持续下降的悲惨结局。根据1985年的统计数据,六十年代,罗马尼亚每一千人只有13.4成活婴儿,即每年增加20万婴儿;七十年代早期,每年人口增长则下降到10万;而到了1983年,年新增人口只有6万5千人。

为什么这一些看起来意图非常良好、政治特别正确,甚至是在国家以法令的形式强制推行的政策,最终却并没有起到相应的效果?甚至还起到了反效果?

除了宇宙第一强国不世出的天降伟人,谁也不是永远不犯错误的神仙。每年全世界大大小小的政府部门,不知道得发布多少政策、开展多少调整控制。社会本身是一个超级复杂巨系统,在人类漫长的历史里,统治和决策者们搞政策、调控,更多的是靠决心、经验判断和运气。真正对复杂巨系统和政策效用开展高水平的研究,其实也就是近几十年的事情。

中国的互联网上已经不允许对天降伟人有不敬的称谓↓↓↓

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麻省理工学院(MIT)的J.W.Forrester教授为分析生产管理及库存管理等企业问题而提出了“工业动态学”,后来发展为“系统动力学”,慢慢演变为一门分析研究信息反馈系统的学科,也是一门认识系统问题和解决系统问题的交叉综合学科。

其中一个最核心的观点,就是系统的运行并不是线性的,而是存在反馈的。放到政策领域呢,就是说,你颁布一项政策,人民群众并不会乖乖的就照准执行,而是会根据自己的利益作出判断、选择,而这个选择反过来还会影响到下一步的政策。

Forrester教授的学生里有一位Peter.M.Senge,中文翻译作彼得圣吉,就是后来风靡全球的《第五项修炼》的作者和学习型组织的创始人。

老帅哥彼得圣吉(黑白图更文艺,其实他还健在)↓↓↓

简而言之,就是出现了问题的症状,却不去分析结构根源、为了“短平快”而放弃根本解,光是针对现象下猛药,看起来成效斐然,最后药多伤身,进一步恶化了系统的结构,弄得根本解决的方案成本越来越高,以至于只能干等完蛋。

系统基模之“舍本逐末”(ShiftingtheBurden)↓↓↓

然鹅!!政策的受众不是一台一台地接收指令的机器,而是一个一个活生生、有想法、会打自己小算盘的人。

大单位里来一个操蛋的财务制度,看似高标准严要求,其实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财务预算规定的不合理,而是单纯的折腾得干活的人心力交瘁——既然这么难报销,老子不报了还不行?可干可不干的活一律不干,可花可不花的钱一律不花,到年底一看,预算多出来好多没开支完,自己挖了个流程长进度慢的大坑,突击都没法突击,第二年预算咔擦少了一大票,有苦都说不出来。

小国家罗马尼亚搞强制生育,但是如果多生会直接导致生活水平下降,也无法保障孩子的医疗教育条件,那么为什么要多生?怎么敢多生?齐奥塞斯库同志不能解决住房的拥挤、医疗条件的简陋和育儿条件的匮乏,光是派干部挨家挨户查怀孕状况的政策期望必然要失败,并且遗患数十年啊。

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这句话其实说的一点也没有错。

楼市的根本矛盾在哪里?是不是价格高?

不是,价格高只是现象。

楼市的根本矛盾在供给和需求,是人民群众改善生活、资产保值的旺盛需求和楼市、土地供应量人为稀缺之间的矛盾。

供给少而需求旺,价格就会上涨。供需这个矛盾不解决,甚至是加剧,只会进一步抬高房价的预期,而这个预期则会进一步扩大需求。于是,房价就会进入上涨通道。

在市场经济下,房价上涨了,供给方为了牟取更大利润,就会扩大产能,加大产品投入,以满足市场需求。当市场需求得到满足,价格就会回落。

然鹅!!我们的土地供应问题不是由房地产市场说了算的。

深层一点的问题,是我国各区域各城市之间资源分配严重不均匀和人民群众追求美好幸福生活的愿望之间的矛盾。哪里有更多、更好的资源,人民群众就要到哪里去。所以,农村的要进城,地市的奔省会,全国人民都热爱北上广深。

一线城市的美好资源蛮多是计划性政策分配的。我们这些外地乡巴佬也想去分一杯羹是不可以的。于是乎,户籍、摇号、限购各种手段都出来,连开个网约车都要“X籍X牌”。

然鹅!!人民群众是活的。想当年穷困潦倒的时候,福建的群众为了过上好日子,能蜷缩在集装箱里几十天偷渡去美帝;广东的老百姓敢在边防部队的枪口底下跳进深圳河游向香港。

要知道,珠海市政府刚刚发布了《珠海市人才引进核准办法》,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资格或职业资格的专业技术人员等10类人员可以直接落户珠海!

珠海引进人才新政↓↓↓

曹德旺们说话的时候都会胆战心惊,但是还有大量的群众压根就不吱声,直接就拿脚投票。

很多政策也许只是影响一下财富分配的格局罢了。复杂系统的根本结构,口语化一点叫做“形势”。

THE END
1.房地产投资致富小故事之美国的第一个百万富翁所以不需要焦虑,不需要紧张,不需要压力山大,从读一个致富小故事开始你的财务自由之路吧。 *美国的第一个百万富翁* 大家可能都不知道美国的第一个百万富翁是一个房地产投资者。他是一个德国移民,他的父亲是一个屠夫。他的名字叫John Jacob Astor。在1800年代早期,Astor因皮毛、茶、丝绸和瓷器生意发家致富,但这不https://www.douban.com/note/785528379/
2.以诺千金07的个人主页Ta的故事 Ta的主题 Ta的粉丝 Ta的关注 以诺千金07 2020年1月10日 那年,我没考双百分,春节我不见人 “ 身心健康远比学习成绩优秀重要得多 ” 小时候,长年不知何年何月的我,一吃腊八粥就机灵起来,每天早晨醒来,就扳着手指倒计时,期盼“年”早一天到来。 指头越扳越少,心情越来越激动。激动什么呢? 你https://story.hao.360.cn/user/LtrXEhO0NXKCPj
3.晨会励志故事分享感悟—房产销售早会激励小故事及感悟?关于这个问题,小故事:曾经有一个年轻的房产销售员,他每天早上都会给自己鼓励和激励,告诉自己要努力工作,争取更多的成绩。 某一天,他在一位客户面前表现得非常出色,成功地卖出了一套豪华公寓。 客户非常满意,不仅表扬了他的专业能力,还给了他一张贺卡。 https://www.oilube.cn/80721.html
4.营销技巧不可缺少的10个经典小故事房产资讯看完这10个小故事,体会出属于你自己的营销技巧 1、从前有一个销售高手是个哑巴,为什么他是销售高手因为他只会伸出大拇指,这个哑巴是个卖书的。别人无论问什么她不停的伸出大拇指意思说很棒,留下吧! 2、还有一个销售高手,把梳子卖给了一个和尚,销售高手对和尚说你可以把梳子开光以后卖给烧香的人。 https://news.fang.com/open/35055818.html
5.房地产早会激励小故事及感悟,房地产早会激励小故事及感悟赛跑在房地产行业中,早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每天早上,刚开始工作的时候,我们都要参加早会。早会的目的是为了让大家了解最新的行情和市场动态,为工作做好准备,同时也是一个激励士气的平台。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一些房地产早会上听到的小故事,并从中得到了令人振奋的感悟。 https://m.ruiwen.com/ganwu/8287921.html
6.房地产销售成功小故事(2篇).docx房地产销售成功小故事(2篇) 房地产销售成功小故事1 在我才入行的时候,公司同时招了三个实习生,我,阿米和老朱。我们三人作为助理,各自参与其中一个不是很重要的项目,每天所做的事情,不过是接接电话、传达下工作单、开会时旁听并记录会议纪要而已。我们三人常常在一起抱怨工作的无聊、生活的艰辛,偶尔也会聊聊理想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3/1117/8127024066006006.shtm
7.和一个年长的女青年的故事,女主是一名房地产销售员。红袖小助手2023年10月22日 05:17 我强烈推荐 《我真是卖房的》 这本书给你!它是由作者酥婆雪山写的一本都市-商战职场类小说。故事描述了一个有经验的女主角周威,她不畏权贵,不计较得失,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商业头脑在房地产业中创业,最终成为市场中的佼佼者。而在这个过程中,她也和一位黑道大哥展开了一段https://www.hongxiu.com/ask/qqbbpclnjdy
8.寒冬下,一个地产人与10个朋友们的故事最近,老E在又拉了一个地产转行招聘信息交流群,他说转行了,时不时和其他转行的HR发些其他行业招聘信息,没几天500人大群就加满人,随后新创的2群、3群也很快满人。 每天转行群交流火热,有讨论转行能做啥的,有分享刚转行的心得,有刚转行的HR招聘地产人去其他行业。 https://m.zhuge.com/news/bj/zhugehao-1622362.html
9.我与房产中介引发的一则小故事去年,朋友与“我爱我家”中介签订了租房合同,前几日一年的租赁合同满期,朋友和房东自行协议。结果中介以各种理由不愿意退回一个月的押金,态度强硬行事嚣张,无奈朋友请我帮忙。 了解事件来龙去脉并咨询了房产从业人员以及我的律师朋友后,开始与中介进行有效的交涉。 https://www.jianshu.com/p/b108a0907b50
10.销售励志故事大全;房产销售晨会分享小故事及感悟?房产销售晨会分享小故事及感悟? 房地产早会励志小故事篇1 陈阿土是台湾的农民,从来没有出过远门。 攒了半辈子的钱,终于参加一个旅游团出了国。 国外的一切都是非常新鲜的,关键是,陈阿土参加的是豪华团,一个人住一个标准间。 这让他新奇不已。 https://www.lz66.cn/lzmy/lzmy195077.html
11.从小白开始水论坛两年,成交了第一个客户的故事房产楼市我同事有客户小中介那定了北滨路某小区的房源,交了两万定金,房子不到一个月由150出头涨到近170,https://go.cqmmgo.com/forum-314-thread-78431620622028427-1-1.html
12.关于房产税的小故事广东汽车论坛网上看到的一个小故事,挺有意思:一个城市里有三个人,甲有5套房,不上班,靠收房租生活;乙有一套房,上班赚工资;丙没有房,菜场卖菜。忽然有天要收房产税了,丙说:“太好了,我没房,收那帮炒房人得税,我全力支持,房价大跌了,我就可以买房了。”;乙说:“没关系,我只有一套,收那帮炒房人得税,我支持,房价大https://a.xcar.com.cn/bbs/thread-12381311-0.html
13.创业10几年,一路赚钱,到处买房,总结3个思维转变(万字长文)其实从06年买了第一套房,当时纯粹就是觉得花的钱花了也是花了,就买了一套房子。08年又觉得不够大,再买第二套,到了10年,开始疯狂购买房产。 只要公司赚了钱,第一件事就是去买房子,其他什么都不干。(其实关于这点,个人的确不喜欢到处讲)大城市有几套,小城市比较多。 https://maimai.cn/article/detail?fid=1475094788&efid=BZg5ac5Srnw30e0PZk_VNQ
14.你还记得这一则房地产小故事吗?你还记得这一则房地产小故事吗? 如今的房地产洗牌已经逐步成型,小开发商已经渐渐的退出了舞台,大房地产商开始逐步的正规化,品牌化,虽然也有很多的事故发生,但是你并不能否认时代发展到今天的规范性。 及时楼市资讯,就上楼盘网 长按识别二维码,查看详情! https://m.loupan.com/weinan/news/201811/3390396
15.陈海燕:打通降管理服务的最后一公里——降小屋的故事健康小屋从一个小空间不断下沉、延伸,慢慢成为一个载体——它是类物理网点的延伸,延伸到社区、街道之后,外勤有了服务的地方,能够接触到客户;成为一个窗口——它能打通服务,提升口碑,是一个常态化、多样化、持续化的宣传阵地;成为一种平台——它是一个根植于社会的平台,链接基层,直达社区。 http://www.ziwaixiang.com/post/385.html
16.房产骗局小故事电子刊物手机电子书制作房产骗局小故事 第1页 为了能让你更好的理解,我先给你 说个小故事 假设你有 30 万存款。我要把你的 钱骗到我手上来,我会用怎样的手段 来骗得你呢? 我随手拿出一枚硬币,告诉你,这 是一枚宋朝的古董钱币,30 万卖给你, 你会买吗? 你肯定会犹豫,因为不太确认它的https://www.yunzhan365.com/basic/95302207.html
17.「一篇关于房地产的幽默小故事」一篇关于房地产的幽默小故事 很久之前,有一家贫困的农村家庭,父母带着儿子过着艰难的日子。由于家境不好,儿子从很小的时候就参加劳动,起早贪黑,看到儿子这么操劳,父母都很心疼。一个儿子支撑这个家太难了,所以老两口就又生了一个小儿子。 小儿子长得很快,也能替家里劳动了。父母天天教育小儿子,“你哥为了https://huizhou.fccs.com/news/202010/563377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