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整顿风暴来袭直指中介地产商售楼乱象楼市气象杭州房产信息

今年以来,伴随着楼市上涨和调控,住建部等部门针对楼市销售不规范行为开展了专项规范和整顿行动,从10月起,整顿行动更为严厉。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北京要求没有业主手写委托书、房产证和身份证复印件的房源必须下架等,而类似的要求不仅仅发生在北京,记者查阅某大型中介网站,房源下架明显增多,甚至出现某个小区房源全部下架。另外,在开发商销售方面也不断规范,记者以购房者身份实地走访了顺义区商住楼盘。这些楼盘表现都非常谨慎,不再设置或开放样板间和沙盘。业内人士表示,多部门联合执法对于市场规范很有帮助。市场调控监管应当制定一个长效的政策,更日常化,这样更有利于市场的长期稳定。

北京一位开发商透露,近期,北京市对几家房企进行了约谈。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约谈内容主要对以往要求的规范行为进行了进一步强调,但具体要求更为具象。

在北京市通州玉桥东路一隅,两家房产中介门店格外扎眼。与往常不同的是,两家门店大大的玻璃橱窗上如今空荡荡。以往,这里挂满了房源信息。透过玻璃橱窗,便能望见穿着西服的中介销售人员。

今年以来,住建部等各部门就开始对中介行业不规范行为进行严查整顿;四季度,伴随各个热点城市的集中调控,房企也面临史上最为严厉的企业行为规范的整顿。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统计发现,包括上海、武汉、成都、北京、杭州、深圳、郑州、厦门、石家庄等城市纷纷在严查房地产市场的不规范行为,并处以史上最为严厉的惩罚。

“行业整体的严查规范实际上是利好购房者的措施。”亚豪市场总监郭毅认为,从新房市场整顿情况看,严查规范等措施让新房市场的销售说辞更加真实可信。与之前相比,公示的房源数量也更加公开透明。这不仅可以令市场秩序更加合理,同时也让购房者的知情权得到了保障。

从整体市场层面看,中原地产分析师张大伟认为,房地产的不规范行为事实上放大了市场的恐慌情绪。实际上,过去十年以来,房地产行业的规范条款非常多,但是执行力度不够。有法可依,但是执法不严。此次严查整顿对于房地产市场逐渐走向规范具有积极意义。

“假房源”曾充斥市场

房地产行业关于中介的严查整顿自今年年初开始。

今年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期间,住建部副部长陆克华指出,中介行业确实存在一些不良的房地产中介机构,甚至违法违规的中介机构,通过各种方式谋取不正当利益,坑害消费者权益。据他介绍,住建部将在今年开展专项规范和整顿行动。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住建部网站看到,今年5月和8月,住建部分别发布了《关于房地产中介行业违法违规典型案例的通报》。其中包括违规招揽业务、违规代理销售、违规赚取差价、违规挪用交易资金等方面。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北京市中介行业了解到,北京在10月初对中介行业进行更大力度的整顿。口头通知要求“没有业主手写委托书、房产证和身份证复印件的房源必须下架、中介行业不允许渲染学区房”。

一位中介行业资深人士透露,这些下架的房源包括假房源和一些缺少证件需要补齐资源的房源。该人士称,中介公司内网会有百万套房源,这些房源有真有假。但以往,公司对此并不进行管理,经纪人在对外发布时会依据个人需求转发。这其中也包括一些经纪人通过虚假便宜的房源吸引购房者。

这位资深人士进一步表示,究竟市场上有多少假房源很难统计,但从总数来看,假房源的数量不会少。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某大型中介网站看到,该网站北京区域至少下架了半数以上的房源。有些小区全部消失。

记者以业主身份走访了北京市位于通州区域的链家中介门店。一位中介人员称,现在挂牌房源需要更为复杂的流程。“首先要先与业主签委托合同,同时业主出示身份证、房产证等信息。然后再让业主去做核验。”以前,挂牌房源并不需要如此详细的信息,业主只需要口头告知中介想要挂牌的房源信息便可。

不过,记者在走访一些中介门店时发现,仍然有中介顶风作案,在业主无法出示房产证的情况下仍然可以挂牌出售。

新房整顿直指“要害”

多年来,新房市场的不规范行为令购房者一直处于弱势地位。而住建部此次关于新房市场的整顿直指开发商“要害”。检查内容包括销售误导、炒作、捂盘惜售、暗中加价、捆绑搭售等违规行为,轻则公开通报、处罚,列入各地失信黑名单,重则移送司法机关。

21世纪经济报道了解到,目前,各地对于新房市场均进行了近年来最大力度的整顿。一些企业不仅责令整改,还遭遇了暂停网签的处罚。截至目前,上海已对涉嫌擅自提价销售的8家房地产开发企业开展立案调查工作,并已暂停涉案项目网签资格;武汉保利康桥房地产公司因擅自向买受人收取预订款性质费用,被扣3分。目前武汉已查处发现存在各类违法违规问题的项目115个,已对其中的47家开发企业下达了《整改通知书》;成都则在10月19日,对中海、保利、朗基、万达、世联行(002285,股吧)等共计9家房地产开发企业及经纪机构在商品房销售市场违规行为进行处理。

北京一位开发商透露,近期,北京市对几家房企进行了约谈。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约谈内容主要对以往要求的规范行为进行了进一步强调,但要求更为具体。

该开发商透露,北京市特别强调了开发商不允许开盘摇号、不允许排卡、电商等行为、不允许现场销售向客户传递离婚提议;不允许捆绑精装等。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以购房者身份实地走访了顺义区商住楼盘。这些楼盘表现都非常谨慎,不再设置或开放样板间和沙盘。不过,个别楼盘仍然表示可以“排卡”。甚至还暗示购房者可以“多排几个号,增加选房位置靠前几率”。

在现场走访时,顺义一家商住项目销售员低声对佯装购房者的记者表示,“现在市场上便宜一些的新房大多数是50年的商住新房,但是几乎都没有样板间可看了。因为查的严,商住是不允许做住房样式的样板间的。之前有项目有样板间,但现在也不让看了。”

记者走访另外一家在建中的商住项目发现,该项目连正经的售楼处都没有。“现在查的严,只有个临时的售楼部,也没有沙盘,也没有样板间能看。”销售人员悄悄地表示。

行业痼疾需长效政策

事实上,多年来,房地产行业一直诟病颇多。开发商和中介行业时常采取不规范的销售行为来制造市场的恐慌,引起购房者的恐慌情绪。

比如,楼盘会采用“饥饿营销”的方式,通过捂盘惜售、开盘摇号、集中选房等方式,在某种程度上制造“一房难求”的恐慌。

另外,在推广宣传中,开发商会有意放大楼盘优势,并在推广和销售说辞中进行夸张。这些虚假信息会对购房者决策过程中造成一定程度误导。而在销售环节,开发商通过一系列排卡等行为,对犹豫的购房者进行逼定。而这些都不利于购房者做出理智决策。

张大伟认为,房地产整顿是必然之举。房地产发展这么多年,10万亿级别的市场此前的确有不少不规范的乱象。“房地产发展到新常态,调控政策已经基本都覆盖,但是为什么还是出现部分城市涨幅过快。这和房地产的不规范行为有很大关系。”

张大伟认为,房地产的不规范行为事实上放大了市场的恐慌情绪。比如,中介通过虚假房源误导市场,吸引刺激房主与客户,从而制造市场的恐慌情绪。开发商通过捂盘惜售制造恐慌等行为。

郭毅认为,多部门联合执法对于市场规范很有帮助。她认为,市场调控监管应当制定一个长效的政策,更日常化,这样更有利于市场的长期稳定。

THE END
1.房地产老带新说辞房地产老带新说辞短信是指经验丰富的房地产专业人士向潜在客户发送的短信,目的是吸引客户、推销房地产项目。这些短信通常包含与房地产相关的信息,如房源介绍、价格优势、地理位置等。房地产老带新说辞短信的目标是在有限的文字空间内,快速有效地引起客户兴趣,促成交易。 http://www.qlzsw.cn/dc/2965.html
2.政府整治房产中介乱象黑中介将被行业禁入房产资讯但中介们的说辞就像是经过了统一培训:该房源刚刚卖掉,建议看看“不在一个楼层的同一户型”“户主临时提高了售价”……看的房子多了,刘珍莲也总结出了经验,一般房子状况好、价格又特别低的,大多是假房源。 对此,北京市朝阳区一家中介公司工作人员郑强(化名)向记者坦言:“我们这行的规矩就是这样,买房还好一点,租房https://www.fang.com/news/2016-08-24/22581084.htm
3.房地产常见问题及说辞6篇(全文)房地产项目销售20个户型常见问题及说辞 1.房屋内过道的浪费问题? 过道为各个主要共有区域特别是卧房之间、客厅与厨卫之间的缓冲地带,以达到房型舒适自然的效果,您可以想象一下,如果没有这条过道的话,这个房型将会是很不方便的,看起来也不会太自然。再说您买的是三房的,还会在乎这几个平米吗?毕竟买三房就是应该https://www.99xueshu.com/w/fileuy64mix3.html
4.买二手房攻略认真看可省几万元房产楼市在做业务方面比较佛系,不像其他中介一样记者给你推荐房源,急着成交。https://go.cqmmgo.com/forum-314-thread-174251633420076662-showthread-48692623-puid-48692623-1-1.html
5.房地产销售讲解说辞(精选6篇)楼盘销售讲解说辞及注意事项 上传一些楼盘营销的东西与大家分享。 没晓得业内同行有没有经历过,很多时候我们去采盘,发现不少楼盘的销售人员态度很有问题,不是不会说话,就是不理睬人。其实,这样的态度是很愚蠢的。就算我们是去采盘,也应该接待接待,就算今天我没买你的房子,不代表我身边的一些人不会去你那买。关https://www.360wenmi.com/f/file00ye7i0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