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一小、南湖二小对口南湖中学,普高升学率76%以上,所以对南湖一小、二小审核入学材料审核严格。
01
南湖一小
划重点
1、备好证件原件∶
出生证、户口、房产不动产证(土地证、房产证)、结婚证、健康证(幼儿园保健手册)、房屋所有权人身份证和网上个人房产信息查询单、近3个月的水电费发票。
2、复印件∶
①户口复印件∶复印户口首页和小孩信息页,两页一并复印到一张A4纸上。
②房产证、土地证(不动产证)复印件。
③房屋所有权人身份证复印件。
④房屋所有权人网上个人房产信息查询单。
⑤结婚证复印件。
⑥近3个月水、电费发票复印件。
提供近3个月的水、电费发票,这种要求比较少见,为什么呢?
近年来,该校的入学压力越来越大,每年上学“挤破头”,难免有家长为了孩子的教育而临时搬进学区房,所以学校的验证手续会严格一些。
02
南湖二小
1、适龄儿童应具有我校辖区服务范围内的常住户籍,其户籍应随父/母(法定监护人)在同一户籍上,户籍与实际常住地、房屋产权证(持有者是适龄儿童的法定监护人)一致。
2、如果房屋产权人不是儿童的父母,而是儿童的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父母方必须持有政务中心开具的《不动产登记资料查询结果告知单》《武汉房屋交易权属登记及合同备案信息查询结果》以及结婚证(单亲家庭提供离婚证和离婚协议),方可办理入学登记,否则该儿童必须到父母名下的房产所属辖区对口学校进行入学登记。
3、持有我校辖区服务范围内房产《武汉市商品房购房合同》的家庭,其适龄儿童暂时不能进行入学登记。
4、监护人房产证必须100%完全产权,如夫妻—方100%或夫妻各占50%(其他比例产权无效),夫妻各占50%产权的,需要提供结婚证。
5、未满6周岁的儿童(2015年8月31日以后出生)一律不予办理入学登记。
为何南湖一小和南湖二小招生条件如此严格?
03
华师附小南湖校区
未及时按要求进行网上登记的,由区教育局统筹安排入学,不再享受对口入学政策。
04
光谷二小
1、对在入学过程中提供假证件和假证明材料,填写虚假信息的,一经查实,将列入入学诚信黑名单,不再提供公办学校入学学位,造成后果家长自负。在正式入学前,学校将再次核查学生入学信息,如有户籍迁出、房产出售行为或未实际入住的,将取消其录取资格,已录取的取消其录取结果。
2、资料提交后无法修改,请确保所填写信息和上传资料准确无误;资料审核通过后,因住房或户籍发生变更不能再作修改,请在注册前做好户籍迁移或房产变更手续。
05
武汉小学
1、除常规资料以外,额外需要新生幼儿园家校联系手册。
2、提供线下登记的形式,6月2-4日到校现场核实进行现场网报。
武汉市教育局规定:空户、搭户及集体户等“人户分离”的不作为对口入学的依据,由当地区教育局统筹安排入学。
老师家访除了看证件,还会观察家里是否有孩子入住的痕迹,包括墙壁上有没有孩子的贴画、涂鸦或奖状,卫生间有没有儿童洗漱品等。如果什么线索都没有,就会在反馈信息时写上“入住痕迹不明显”。如果是属于搭户行为,也不能作为对口入学的依据,改为由区教育局统筹安排入学。
此举意在防止为了让孩子上热点学校,从而把户口搭在亲戚或朋友家,而孩子并没有居住在对口入学的房产里。
06
武昌实验小学
07
瑞景小学
08
武大附小
09
中山路小学
10
中华路小学
11
付家坡小学
12
粮道街学校
13
汉铁小学
14
铁四院学校小学部
更多小学摸底公告,推荐阅读:
(点击查看)
硚口区2021新生入学方案
网报地址:
蔡甸区2021新生入学通知
基本原则
根据蔡甸经济开发区、奓山街本地人口分布及学校布局情况,采取“区域划片、相对就近、均衡录取、免试入学”的原则,保证符合条件(即非本市户籍的随迁子女,其父母或法定监护人须持有我市的居住证和就业证明)的进城务工就业人员的子女入学。
1、小学新生
凡年满6周岁儿童(含三类残童),各小学按规定的服务范围,就近、划片、对口、免试入学,各校不得以任何理由拒收。新生入学必须持“二证”(即户口簿、住房证)到所在学校报名。
2、初中新生
小学毕业生升入初中学校,严格按照学校对口分配入学的原则进行。
学校服务范围
(1)小学布点及招收新生范围
(2)初中布点及招收新生范围
说明:
1、如大东村与大东社区是有区别的。大东村是指有户口的老居民;大东社区是包括部分外来人口,范围大些。
2、招生的第一类是户口和住房一致。第二类是有户口,无住房,以户口为主。第三类无户口,有住房(指法定监护人有房产证)。第四类,有居住证(指监护人)。
3、工商执照的个体户、外来务工和租住户由教育总支统筹安排入学。
4、6周岁是以2015年8月31日为统计时限。
新生入学实施办法
2、严格按街教育总支划定的服务范围进行招收新生入学,不得跨规定范围外招生。
3、小学招收6周岁儿童入学(指2015年8月31日以前出生的儿童)。小学毕业生百分百分配进入初中就读,并依据登记名册发放“入学通知书”,确保少年儿童全部按时入学。
4、招收新生必须严格按照服务范围内具有常住户口的适龄儿童逐一登记造册,户口不在本街的原则上应通知其回原户籍所在地登记。
6、中小学必须按照有关规定招收可以接受普通教育的盲、聋、哑弱智少年儿童入学,学校不得将“三残生”拒之门外,他们同样享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7、发放入学通知书。7月3日前,各街乡教育总支要完成通知书发放工作。
8、新生入学,学校不得举行任何名目的考试、测查。不得违规乱收费,不得以任何名义办重点班、快慢班。
9、凡因搬迁或其他特殊原因,需跨区入学的小学毕业生,应由家长向教育总支提出申请,填写登记表,学校审查同意后于5月17—21日前分别到所在区教育局和跨入区教育局办理跨区入学手续。由区教育局统筹安排入学。区教育局将于6月24日办理跨区学生有关档案交换手续。
10、初中新生分配。继续坚持初中对口升学,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或回原籍就读的初中新生,需于6月21日之前,携带户口本、房产证(随迁子女需提供父母居住证及就业证明)到区教育局基础教育科审核资料并登记,由区教育局统筹安排入学。
11、按照《义务教育法》“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在户籍所在地学校就近入学”的规定,户籍和住房一致的,安排对口入学;特殊情况由街、乡教育总支和学校组织有关部门甄别认定后处理,杜绝漏登、瞒登、错登、假登行为。
12、按照省、市有关文件精神,疫情防控一线医务人员子女享受一次性入学优待,目前就读幼儿园或小学的,在升入小学或升入初中就读时,由区教育局统筹,在学位允许的前提下,按就近就便的原则,优先安排到相对优质的学校入学。
14、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由学生家长(或其他法定监护人)持我区居住证、就业证明(或经营许可证),按居住证所在区要求到指定地点登记,由街、乡教育总支统筹安排入学,纳入通知书发放范围。
15、因疾病、伤残需缓学或因丧能需免于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由其家长或监护人提出申请,附区级以上医院出具的诊断证明,报户籍所在地街政府或街、乡教育总支批准后,发给缓学或免学证书。
操作程序
(一)登记造册,做到无遗漏
2、登记方法:
(1)小学入学登记共设五个登记点,奓山中心小学(负责人曾艳)、常福中心小学(负责人程方俭)、龙王小学(负责人杨靖涛)、星光小学(负责人周克干)、枫树路学校(负责人魏峰),在校园内各设一个登记点,其他学校按通知单对口入学。登记造册采取错时错峰、分村分片、社区设点服务等现场审核登记的方式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