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羊城晚报记者陈骁鹏实习生黄嘉祥
位于惠州市中心区的一个新商品房小区,销售时宣传给业主“赠送面积”,结果竟是违建。如今,这些赠送面积或面临强拆。
羊城晚报记者调查发现,开发商所谓的“赠送面积”,其实就是“偷面积”,说白了大多是“违法搭建”,是以牺牲公共采光、通风,而换取来的“非法得益”。业主表面上看起来得到了不少免费的房产面积,实际上,一旦哪个环节出了问题,自己的房产证很可能面临办不下来,甚至有遭到强拆的可能。
揭秘“赠送面积”内幕
赠送面积均不合法
商品房小区的赠送面积究竟存在什么秘密?
“送的部分,开发商通常都说是优化面积,但这些面积基本上都是‘偷’出来的,也就是说,全都不合法。”综合开发研究院旅游与地产研究中心主任宋丁告诉记者,关于开发商赠送面积的部分,奉劝消费者要谨慎,一旦出了问题,谁也不能保证业主还能得到这种不应该有的“好处”。
偷面积安全隐患严重
记者了解到,在很多时候,开发商“偷面积”对房子的主体的承重量影响巨大,严重影响了房屋建筑结构安全,举例说,原本承重量5000吨的房子主体,但是因为“偷面积”,房子起码得承重7000吨,超出了房屋的承重量,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此外,“偷面积”提高了容积率,开发商从中获得额外巨大的利润。不过对于住户而言,容积率越高,居民的舒适度反而越低。据了解,“偷面积”主要是对采光井、通风口、阳台等地方进行搭建,而采光井、通风口与房子的舒适度直接挂钩,如果房子达不到正常的采光与通风,对居住人的健康有着极大的影响。
不计产权责任方难定
据了解,“赠送面积”是不属于产权面积的,如果遇到维修、拆迁、出售、继承、抵押等情况时,与开发商无直接责任,严重影响了业主的权益。
楼盘赠送面积被定性为违建
今年5月以来,羊城晚报记者多次前往位于惠州惠城区麦地路30号的美丽新苑(又称名仕公馆,此前称印象麦地)走访发现,该小区售楼处仍有销售人员在卖尾盘,销售中心大堂随处可见醒目宣传单张,主要卖点就是“大的赠送面积”。以一套90.81平方米的三房两厅一室为例,赠送的面积就高达18.45平方米。有购房者告诉记者,该地段楼盘均价六七千元,相当于开发商送了十余万元,很有吸引力。
事实上,这个很有卖点的小区,是一个问题楼盘,早在2014年,该小区因为200多套房屋的采光井位置被围蔽起来,作为开发商在售楼时宣传的“赠送面积”,被城管部门确认是违建,搭建面积合计1559.73平方米。当年4月,惠州市城管局桥西执法队进行强拆。随后,该小区通过了当地规划房产部门的验收。
违建被强拆后又被悄悄恢复
记者在小区内走访看到,现今该小区内仍有很多户房子,原本应该是采光口的位置,都被用用玻璃架搭建围了起来。这是怎么回事?
业主陈先生告诉记者,2014年,他房产的赠送面积部分被强拆后,他们联合部分业主,曾经找过开发商讨要“面积”,当时被劝说房子要验收,让他们不要“闹事”,通过验收再想办法。到了2014年年底,陈先生的房产赠送面积又再次恢复了。针对赠送面积如何恢复等问题,大部分业主都讳莫如深,有不愿意说出姓名的业主透露,他们出了一些费用,由开发商重新找包工头把“玻璃房”搭了起来。
办房产证被卡业主忧再被拆
6月11日,惠州市建设局致函惠州市房产管理局,恢复“美丽新苑”(名仕公馆)项目有关房产登记手续。
虽然可以办理房产证了,但业主陈先生等人依然十分担心赠送面积会被拆除。
部门回应
违建部分或罚没或强拆
带着业主们的疑问,记者走访了惠州市城管局等多个部门。
惠州市城管局副局长汤伟聪告诉记者,类似美丽新苑这些商品房小区的违规搭建问题,因涉嫌搭建数量比较大,目前城管、房管、国土等多部门正在联合处理。
汤伟聪解释说,在2014年4月,城管部门接到投诉后,立即采取了强拆手段,当时因房子还没交给业主,也没有人入住,比较好执行。如今,大部分房子都交给了业主,很多人上了锁,甚至有人入住了。在这种情况下,执法难度就比较大,因为城管不能强行进入民宅。
记者联系惠州市房产管理局有关负责人,他表示,就“美丽新苑”一事,以该局公布的对外文件为准。但他一再强调,违建部分不可能被登记为房产面积。
开发商
称对赠送面积“不知情”
对于违规搭建,该小区的开发商惠州市美力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却称“不知情”。该公司负责人蔡武否认违建部分是开发商建的,并表示第二次搭建是业主入伙以后发生的,也与开发商没有关系。
而对此前业主称搭建部分是开发商承诺给购房者的赠送面积,蔡武也表示“没有赠送”。他解释说,项目销售中心的对外宣传资料,是由他们外包出去的中介机构负责处理的,他们并不知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