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去”的起点,当然就是90年代那场经济危机,让原本欣欣向荣的日本经济一下子露出了真实但可怖的一面。
泡沫破灭之前的日本,一直到现在还能被日本人津津乐道,因为那是充满欲望和希望的“黄金年代”。
1985年,日本全国平均土地价格仅为11万日元/平米,而到了1991年,竟就上涨到了59万日元/平米,几乎是一年翻一倍。
1991年,东京的楼市到达顶峰,房子每平米均价达到272万日元,而东京市中心更是去到1450万日元/平米,若是按现在的汇率来计算,相当于北京六环或上海外环内人民币均价74万/平米的一套房。
日本人抱着房价永远涨的念想,不惜全民举债,哪怕日本央行连续加息5次(最高达8%)也毫不在乎。
直至泡沫破裂的那刻。
在短短数月之间,日本的房价地价跌剩1/3,从公司到个人资产大幅缩水,可该还的债务却一分没少。
土地和股票价格疯狂下跌,股市腰斩,88年能卖1.6亿日元的楼,到了96年,就只卖了730万日元,跌了整整22倍。
日本楼市从那一刻开始,飞速滑落。
但也正是因为如此,日本房地产市场开始往成熟、健全的方向发展,价格也渐渐稳定。
一直到后来,前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上台之后,通过“安倍经济学”等一系列政策,维持低息低利率、阻止日元升值,刺激投资增长,推动了2010年代的日本经济复苏。
日本的楼市才开始恢复生机。
以房价为例,显然能看到自09、10年开始,日本整体房价抬头,并且呈现出一路正增长的趋势。
尤其是住宅类房产。公寓类住宅的价格更是一路飙升(见绿线)。
与2010年相比,住宅类房产的涨幅快接近20%,其中公寓的涨幅更是达到了60%。
商业类房产波动大,其中店铺(蓝线)办公室(红线)一栋楼(绿线)的增长趋势明显,在40%左右。
也正因为如此,从2013年左右开始,不仅日本人,海外不少国家和地区的投资者也注意到了日本。
日本房地产价低(没有再降落的空间了),市场稳定,各类法律程序健全,于是很多人开始把日本作为海外资产配置的起点。
华语圈里,以台湾地区和香港地区的投资者为甚。
即使经历了疫情的影响,日本地价也展现出了坚挺的一面。
今年公布的公示地价信息显示,2023年,日本(住宅用地和商业用地)等全部用途的全国平均地价同比去年上涨1.6%,连续两年上升;涨幅达到08年以来的历史最高值。
而在日本所有城市中,东京,是最能吸引人目光的那一个——说它是日本最有投资价值的城市也毫不为过。
日本首都圈是当之无愧的日本中心。
这个都市圈人口为3800万,占了整个日本的30%。而这个都市圈实际上包括了东京都和周围的神奈川县、埼玉县和千叶县。
这其中,东京的人口占了整个首都圈的35.5%,也是首都圈整个资源的倾斜地。
在这个0.6%的日本土地中,聚集着日本15.2%的企业,41.8%的银行,11%的商店,17.8%的大学和17.7%的研究所。
甚至,76.5%的外资企业和46.1%的注册资本金10亿日元以上的企业都驻扎在东京。
也正因为如此,东京的虹吸效应是全日本最夸张的。每年,日本全国各地都不断有人口涌入东京,年轻血液更甚。他们被东京吸引,然后留在东京,成为东京租赁、购房市场的支柱。
东京的房地产价值,可想而知。
而跟日本地价总体的发展趋势一样,东京都地价在2010年之后呈现稳步上升的趋势。
加上有这么多资源加持,东京的房地产市场表现(无论是地价、房价、空置率还是租金表现)一直是全日本最佳。
(东京23区各区单间公寓的租金情况)
早在2021年左右,东京的房价就被媒体称“重回泡沫时期的高位”。
2023的公示地价显示,不管是住宅、商业、工业的土地价格,东京无疑都是全日本最高的。
而具体来看东京23区你会发现,今年东京23区的地价全部上涨,每个区域的涨幅都达到了2%以上。
而东京23区整体上涨率为3.4%,每平方米的均价达到66.53万日元(约合人民币3.5万/㎡)。
我们在实际交易中也发现,最近一年东京房价涨幅很快,前一年收益率能去到6%左右的房子,现在(由于房价升高)也变为5.5%了。另外因为日元价格低,又吸引了许多港台客户到日本买房,甚至出现了“爆买”的情况。
华人当中率先布局日本房产的台湾同胞,上一次集中购买日本房产还是在2013-15年,而近两年由于日元贬值,大量来自台湾的投资客又回来了。
与此同时,好房源更加抢手,很多时候还要和日本当地人竞争。
一切都在告诉投资者一个道理:东京地区的核心影响力,以及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力,进入23年之后只会越来越强。而东京,仍然是全日本最值得投资的地方,没有之一。
也正因为如此,我们掘金日本房产从创立开始就有一句投资“准则”:长租选东京,民宿选大阪,情怀选京都,其他不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