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三单元云梦县城关二小

本单元围绕“伙伴”这个主题,编排了《小公鸡和小鸭子》《树和喜鹊》《怎么都快乐》3篇课文。其中前两篇是童话,后一篇是儿童诗。这些课文把生活中常见的伙伴之间的相处,通过生动的故事情境和朗朗上口的诗歌语言加以展现,引导学生明白要珍惜伙伴之间的情谊,要团结友爱,互帮互助,快乐合作,友好共处,才会真正感到快乐和幸福。

单元语文要素在课文中的梯度序列

内容

课时

教学要点

小公鸡和小鸭子

2

1.认识33个生字、4个偏旁和4个多音字,会写20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好“不、一”的变调。

3.学习联系上下文了解词语意思的方法,知道“孤单、快乐、独自、有劲”等词语的意思;初步体会“偷偷地、飞快地”等词语的用法;积累意思相对的词语和表示游戏活动的词语。

4.读好对话,读出不同角色说话的语气;朗读儿童诗,初步体会诗歌的情趣,读出自己的感受。

树和喜鹊

怎么都快乐

口语交际

1

在不同的情境下会使用合适的礼貌用语;懂得自己遇到困难时可以寻求别人的帮助;能大致讲清楚自己的要求。

语文园地三

1.学习正确使用字典的方法,学会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

2.借助拼音正确朗读古诗《赠汪伦》,大致了解古诗的意思;背诵古诗。

3.和大人一起读《胖乎乎的小手》,巩固学过的汉字,知道要帮助大人做力所能及的事。

5小公鸡和小鸭子

1.认识“块、捉”等12个生字和提土旁、足字旁2个偏旁,会写“他、地”等7个字。

2.通过朗读比较,联系上下文,了解“吃得很欢、急得直哭”等短语的意思。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准“不”字的变调,通过角色体验读好小公鸡和小鸭子的对话。

4.了解小公鸡和小鸭子的不同生活习性,感受小伙伴之间互相帮助的美好情感。

1.识字写字。

2.初步体会“偷偷地、飞快地”等词语的用法,读好小公鸡和小鸭子的对话。

3.了解小公鸡和小鸭子的不同生活习性,感受小伙伴之间互相帮助的美好情感。

第1课时

1.认识12个生字,认识提土旁、足字旁2个偏旁,并能正确读写“也、他、地”3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准“不”字的变调。

3.通过朗读比较,联系上下文,了解“吃得很欢、急得直哭”等短语的意思。

激趣导入,走进课文

1.图片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带你们认识两个小动物,这两个小动物非常可爱,你们想看看吗?(课件出示:小公鸡和小鸭子的图片)

2.板书课题《小公鸡和小鸭子》。

学生齐读课题,教师提出问题。

(1)读完课题,你能猜出课文讲的是谁和谁的故事吗?

(2)你知道小公鸡和小鸭子各有什么本领吗?

3.自读课文,读准字音,注意认读预习时圈画出来的生字。

初读课文,感知故事

1.闯关我最棒!

检查生字的认读情况:指名读,齐读,同桌互读。

(1)第一关:我能读准平翘舌音。(课件出示:用田字格展示“捉、直、身、说、死”)

(2)第二关:我能读准前后鼻音。(课件出示:用田字格展示“跟、喊、行、信、听”)

(3)第三关:这些生字我也能读准。(课件出示:用田字格展示“急、忽、他、地、河、哥、块、也”)

(4)口头扩词。

2.检查自然段。(课件出示:课文的自然段标注)

提示:自然段前面要空两格,对照课件检查段落标注是否标对。

3.填一填。

课件出示:

小公鸡和小鸭子一块儿出去玩。当小公鸡看见小鸭子捉不到虫子时,就();当小鸭子听见小公鸡落水喊救命时,就()。

品读课文,随文识字

1.理解“一块儿”。

(1)指名读第1自然段。

(2)课件出示:词语“一块儿”。

指导:“一块儿”是儿化音,读的时候,“块”和“儿”连在一起读,把它们放进句子里再读一读。

(3)想一想:这里的“一块儿”还可以换成哪个词?(预设:一起)

(4)学习提土旁和足字旁。

①观察“块”字,它是什么部首?猜一猜带有提土旁的字与什么有关?“块”字还可以和什么组词?[课件出示:块(泥块)(土块)]

②观察“跟”字,它是什么部首?猜一猜带有足字旁的字与什么有关?“跟”字还可以和什么组词?[课件出示:跟(跟从)(跟头)]

2.体会友谊。

(1)看图说话。谁来说说小公鸡和小鸭子在什么地方,他们在干什么?你还观察到了什么?

(2)现在,请大家一边看图一边读第2自然段。(课件出示:课文第2自然段)

(3)品读第2自然段。

①小公鸡和小鸭子捉到虫子了吗?你是怎么知道的呢?你能学着说一说这样的词语吗?

②结合图片,想一想:为什么小公鸡能捉到虫子,而小鸭子不能?(观察嘴和脚)

③体会小公鸡的开心和小鸭子的着急,反复练习朗读。

④理解“捉”字。(课件出示:用田字格展示“捉”)

“捉”要用到什么?(手)所以,“捉”的部首是——提手旁。

⑤当你的好朋友有困难时,你是怎么做的?小公鸡又是怎么做的?一起读一读。

认真观察,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课件出示:用田字格展示带拼音的生字“也、他、地”)

指名读一遍,口头扩词。

2.辨析“也、他、地”。

怎么把这三个字区分开呢?谁有办法?用加一加、减一减的方法试着比较它们的异同。

3.要想写好这三个字,关键要写好什么?

4.书空“也”的笔顺。

5.教师范写“也”,学生书空,描红。

6.观察“他”“地”,写这两个字要注意什么?

指导:“也”要写小一些,左窄右宽;单人旁与“也”一样高,提土旁比“也”稍微矮一点点。

第2课时

1.会写“河、说、听、哥”4个字及其组成的词语,抄写词语。

2.了解“偷偷地、飞快地”等词语的意思,通过角色体验读好小公鸡和小鸭子的对话。

3.知道小鸭子和小公鸡的不同习性,懂得小伙伴之间要互相帮助。

揣摩心情,指导朗读

1.检查生字读音。

2.师:上节课我们知道了小公鸡和小鸭子他们在一起捉虫子。那接下来他们会去干什么呢?结果如何?

3.学习第3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其他学生思考问题:

他们来到了什么地方?小鸭子为小公鸡做了什么?小公鸡下水了没有?

(2)读读小鸭子说的话,想想小鸭子的心情,在朗读中体会小鸭子的语气。

小鸭子说:“不行,不行,你不会游泳,会淹死的!”

(3)小公鸡为什么捉不到鱼?小鸭子为什么能捉到小鱼?引导学生讨论,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一说原因。

4.指名读第4自然段,其他学生思考问题:

(1)小公鸡不听小鸭子的劝告也下了水,结果怎么样?为什么会这样?

(2)小鸭子是怎样做的?从哪个词语可以看出小鸭子奋力抢救小公鸡?(飞快地)

总结:用了“偷偷地、飞快地”使句子更加生动形象,更直白地表现了人物的心情。

1.出示生字。(课件出示:用田字格展示带拼音的生字“河、说、听、哥”)

齐读,并组词。

2.指导学生观察字形以及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指导:这四个字都含有“口”,它在不同字、不同位置的书写各有讲究。“河”中的“口”写在田字格的正中间;“说”中的“口”上宽下窄,在右上格;“听”中的“口”作偏旁,在左上格;“哥”中的两个“口”大小不一样。

4.教师范写。

5.组织学生自由练习书写,教师巡视。

6.组织全班展示,比一比,看谁写得好。

6树和喜鹊

1.认识“窝、孤”等9个生字和子字旁、倒八2个偏旁,读准多音字“只、种、乐”的字音;会写“单、居”等6个字。

2.通过联系上文,了解“孤单、邻居”等词语的意思,积累“从前、叽叽喳喳、安安静静”等词语。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准“一”的变调。通过想象画面、体会心理朗读好课文,感受语言的节奏,知道有朋友就有快乐。

1.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积累词语,通过插图理解课文内容。

2.明白有朋友就有快乐的道理。

1.认识9个生字和子字旁、倒八2个偏旁,读准多音字“只、种、乐”,读准“一”的变调;积累“叽叽喳喳、安安静静”等词语;会写“招、快、呼”3个字。

2.能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树和喜鹊的孤单。

故事导入,了解内容

1.走进故事,揭示课题。

(1)播放课文朗读录音。思考: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谁?

(2)学生交流听到的主人公。

(3)教师小结,引出课题。

①教师引导:刚才这个动听的故事,大家想读吗?今天老师和你们一起读读这个故事。

②板书课题《树和喜鹊》,齐读课题。

2.走进课题,认识喜鹊。

(1)出示图片。

(2)简要介绍喜鹊。

喜鹊:鸟,嘴尖,尾长,身体大部为黑色,肩和腹部为白色,叫声嘈杂。民间传说听见它叫将有喜事来临,所以叫喜鹊。喜鹊在中国是喜庆、吉祥的象征。

自读课文,识记生字

1.学生自读课文,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自己读准,同桌相互读。

2.出示生字,检查学生对生字的认读情况。(课件出示:用田字格展示带拼音的生字“只、窝、孤、单、种、都、邻、居、招、呼、静、乐”)

(1)教师重点指导学生认读有困难的生字,用加一加的方法识字。

着重强调:“邻”是前鼻音,“邻”和“都”都是双耳旁;“静”是后鼻音,比较“静”与“青、清、情、请、晴”的异同。

(2)认识多音字“只、种、乐”并指导组词,回到文中读一读句子。

(3)指名读,男女生比赛读,小老师领读。

(4)认识偏旁“孑、丷”,圈出文中带有“一”字的词组,把读音读准确。

(5)出示课件。

从前喜孤单叽喳

后来邻居快乐安安静静

①开火车读。

②指名读。

③齐读。

④像“安安静静”这样的词语谁还能说几个?(高高兴兴、快快乐乐)

⑤出示AABB式的词语,指导学生朗读积累。

⑥指出“从前”和“后来”,“孤单”和“快乐”是两组意思相对的词语。

3.把生字宝宝送到课文中读一读,读正确、读流利。

图文结合,理解词语

1.轻声自由朗读第1、2自然段,圈一圈这两段话中的事物,说说你的感受。

(1)交流后出示:

一棵树、一个鸟窝、一只喜鹊。

(2)出示图片。(课件出示:教材第32页课文插图)

引导学生体会:一棵树,让我们感受到“树很孤单”;一只喜鹊,让我们感受到“喜鹊也很孤单”。

2.比较句子,对比着读,进一步体会“孤单”的感受。

从前,这里只有一棵树,树上只有一个鸟窝,鸟窝里只有一只喜鹊。

从前,这里有一棵树,树上有一个鸟窝,鸟窝里有一只喜鹊。

(1)教师引导:你有过这种经历吗?自己一个人,周围没有朋友,也没有家人,当时自己是怎么想的?感觉如何?

(2)读出自己的理解。

3.创设情境,体会心理。

(1)如果你是一棵树,只有你一棵树,看看四周,你想说些什么?

(2)如果你就是这只喜鹊,只有你一只喜鹊,看看四周,你想说些什么?

指导书写,巩固生字

1.重点指导“招、快、呼”。(课件出示:用田字格展示带拼音的生字“招、快、呼”)

2.引导学生观察:这三个字都是左右结构的字,要写得左窄右宽,观察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1)“招”:“刀”的撇穿插到提手旁横和提的下边;右边的“口”略扁,比提手旁略高。

(2)“快”:竖心旁左点垂,右点平;右部撇为竖撇,上段宜直,捺与撇对称,要舒展。

(3)“呼”:口字旁要写在横中线上,右边部分的横穿插到口字旁的下部。

3.教师范写,学生书空笔顺。

1.会写“单、居、乐”3个字,理解“邻居”的含义。

2.通过想象画面、体会心理读好课文,感受语言的节奏,知道有朋友就有快乐。

品读词句,感悟内涵

1.朗读第3~6自然段,思考:后来树和喜鹊有了什么变化?

树很快乐,喜鹊也很快乐。

树有了邻居,喜鹊也有了邻居。

3.细读课文,理解词句,思考问题。

(1)指导学生理解“邻居”一词。抓住两个“都有”,理解“邻居”的含义。(课件出示:教材第33页第1幅课文插图)

(2)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的邻居是谁,你和邻居的关系怎么样。

(3)喜鹊是怎么和邻居相处的呢?他们一起做什么?

(4)想象:树会和邻居做什么呢?(课件出示:教材第33页第2幅课文插图)(一起交谈,讲故事,聊天)

4.出示课件。(课件出示:课文第6自然段)

(1)指名朗读句子。

(2)思考:为什么树和喜鹊很快乐?

因为__________,他们再也不__________,所以树很快乐,喜鹊也很快乐。

5.教师小结:是呀,树和喜鹊都有了邻居,他们都有了自己的朋友,再也不孤单了。所以树很快乐,喜鹊也很快乐。我们同学之间每天一起学习、一起活动、一起玩耍,多么快乐呀!

指导书写,布置作业

1.教师范写“单、居、乐”3个字,学生观察。(课件出示:用田字格展示带拼音的生字“单、居、乐”)

2.教师指导,提示要点。

(1)“单”:中间的竖要又直又正,最后一横要长。

(2)“居”:尸字头上部要小,撇要长,“古”的横伸在尸字头外。

(3)“乐”:竖钩在竖中线上,位置要放正;下面两点左右对称。

3.学生口头练习组词并练写,注意主笔的位置。

7怎么都快乐

1.认识“怎、独”等12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得”的字音;会写“玩、很”等7个字。

2.联系上下文了解“独自、静悄悄、有劲”等词语的意思,结合生活实际积累“跳绳、踢足球”等词语。

3.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联系生活实际,读出诗歌的情趣,在反复朗读中感受诗歌的节奏,体会生活中处处有快乐。

1.联系上下文了解“独自、静悄悄、有劲”等词语的意思;联系生活实际,读出诗歌的情趣。

2.学会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1.认识“怎、独”等12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得”,会写“讲、许、很、行”4个字。

2.学习课文第1小节,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独自、静悄悄”的意思,积累“跳绳、搭积木、听音乐”等结构的词语。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体会一个人玩游戏的快乐和情趣。

谈话导入,走进课文

1.师生谈话,回忆课间活动。

2.根据学生的描述,随机出示学生游戏时的图片及词语并认读。

拔河踢毽子跳绳打篮球下象棋

3.大家在玩这些游戏的时候感受如何?引出课题。(板书课题:怎么都快乐)

4.重点指导学生读准生字“怎”。

(1)通过生字卡片认读“怎”。

(2)指名读,指名组词。

(3)尝试用“怎么”说一个句子,其他同学帮忙指正。

初读课文,识字学词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要求:边读边圈出不认识的生字,标注诗歌小节号,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交流正音。

(1)交流小节标注情况。诗歌共4小节。

(2)指名分小节朗读课文,教师相机正音。

着重指导学生读准前鼻音“怎、很、音”,后鼻音“绳、讲、行”。读准多音字“得”,强调在本文中读“děi”。课外句子举例:你得快一点,不然会迟到。

3.再读课文,边读边画出每小节中出现的游戏名称。

(1)回忆形声字的特点,指导猜测“跳”这个字与什么有关,引出足字旁的字和脚有关,记住这一类字。

(2)用同样的方法猜测“讲、排、篮、球”4个字,出示对应的形旁,小结形声字的构字规律。

(3)了解“篮”用竹字头的原因。

再读课文,积累词语

1.学生自由读第1小节,读好句子的停顿。

2.围绕“独自、静悄悄”想象画面。

教师引导:想象一个人玩时的画面,以及你在玩这些游戏时的心情,体会一个人玩时特有的安静。了解“静悄悄”的意思,感受一个人玩的乐趣。

3.同桌合作读,用下面的句式说话。

一个人可以()、()、()……这样很好!

4.拓展一个人玩的游戏名称,尝试说一说。

5.带着快乐的心情再读第1小节。

巩固字词,指导书写

1.指导书写“讲、许”。(课件出示:用田字格展示带拼音的生字“讲、许”)

(2)学生描红、书写,教师点评。

2.指导书写“很、行”。

(1)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观察两个字的异同。(课件出示:用田字格展示带拼音的生字“很、行”)

(2)重点讲解并示范双人旁的写法。

(3)学生描红、书写,教师点评。

1.多种形式巩固生字和词语,会写“玩、当、音”3个字。

2.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有劲”等词语的意思,继续积累动宾结构的短语,利用省略号结合游戏名称进行仿说。

3.朗读课文,读出诗歌的情趣,体会玩游戏的快乐。

1.出示词语,多种形式练读。

折船、折马、踢毽子、跳绳、搭积木、看书、画画、听音乐

讲故事、下象棋、打羽毛球、坐跷跷板

拔河、老鹰捉小鸡、打排球、打篮球、踢足球、开运动会

2.回顾朗读第1小节,体会一个人玩游戏的快乐,引领学生再次走进课文。

3.请学生朗读课文,指定四位同学,每人读一小节,最后全班一起读全文。

对比学习,体会快乐

1.指名读第2、3小节,其他同学思考:哪个游戏两个人可以玩,三个人也可以玩?(讲故事)

2.学生边读边画出写“讲故事”的句子。

3.引导发现:两个人听故事和三个人听故事的区别。

讲故事得有人听才行,你讲我听,我讲你听。

讲故事多个人听更有劲,你讲我们听,我讲你们听。

比较朗读,结合上下文理解“有劲”的意思,体会讲故事多个人听的趣味。

4.同桌互读,体会不同游戏的不同乐趣,感受诗歌的节奏。

5.师生合作朗读,读出诗的趣味。

6.根据省略号,拓展两个人可以玩的游戏名称,学生自由说,教师板书。

打乒乓球、猜谜语、下跳棋……

深入学习,理解主题

1.教师引读:一个人玩,很好!两个人玩,很好!三个人玩,很好!四个人玩,很好!五个人玩,很好!许多人玩,更好!

2.学生自由朗读第4小节,思考:为什么人多会更好玩?

3.交流,采用问答式、分句读等形式进行朗读,感受诗句的节奏。

4.你最喜欢和小朋友们一起玩什么游戏?说说自己的感受。你还知道哪些游戏可以和大家一起玩?

5.对比读第1小节和第4小节,体会不同的快乐。

6.小组比赛读课文,男女生合作读,全班齐读。

1.指导书写“玩、当、音”。(课件出示:用田字格展示带拼音的生字“玩、当、音”)

2.指导写字。

(1)“玩”:引导学生认真观察,交流书写要点,王字旁上紧下松,末横作提。教师示范、学生练习,学生反馈、教师点评。

(2)“当、音”:引导学生观察两个字书写时的要点,重点强调“当”上部的笔顺,第一笔竖要写在竖中线上。学生自主练习,相互评议。

口语交际:请你帮个忙

1.懂得当自己遇到困难时,可以寻求别人的帮助。

2.学会请别人帮忙时要运用合适的礼貌用语。

3.知道请求帮助时要把话说清楚,正视对方的眼睛,态度要诚恳。

学会请别人帮忙时把请求说清楚,使用合适的礼貌用语。

回忆课文,引发思考

1.回忆课文《小公鸡和小鸭子》的内容。小鸭子不会抓虫子的时候,小公鸡是怎么帮助他的?小公鸡掉进河里的时候,小鸭子又是怎么做的?

2.师:同学们在生活中遇到过哪些困难?你们是如何解决的呢?

3.小结:在生活中,我们也许会遇到一些麻烦,碰到一些困难,而自己又解决不了。这时如果我们能得到别人的帮助,这些麻烦和困难说不定就能迎刃而解了。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一学:请你帮个忙。板书课题:请你帮个忙。

创设情境,示范交际

1.出示课文插图。

2.创设情境。请两个学生表演第二幅插图的内容:一位学生向另一位学生借水彩笔,其他同学认真听,听完要提出建议。

3.教师总结。

请别人帮忙时,首先要大致把自己的请求说清楚,其次要用上礼貌用语,最后还要态度诚恳,眼睛看着对方。

4.出示礼貌用语。

请请问您您好谢谢不客气

5.为降低交际的难度,教师可以提供句式。

●我能()吗?●请你(),好吗?●(),可以吗?

6.情境表演,学生自由选择课文的插图,同桌或者小组自由合作,表演练习。

7.指名学生上台展示,教师评价,看看学生是否说清楚、话得体、有礼貌。

8.总结方法。

师:你请别人帮忙时,需要注意些什么?别人请你帮忙时,你又该注意些什么?

请别人帮忙时要讲清自己的困难,态度要诚恳,说话要得体,要有礼貌。

帮助别人时要真诚,态度要热情,说话要亲切。

9.在他人给予帮助后,要真诚地对帮助者表示感谢。

可以说:

谢谢你!

太感谢你了,我又可以____________!

因为你的帮助,我____________。谢谢!

10.走向生活。回忆在自己的生活中遇到的困难,或者别人遇到的困难,据此创设新情境,同桌或者小组演一演。

布置练习,亲身实践

1.做一做。在学校或者家里,向别人寻求一次帮助。

2.想一想。在平时生活中,哪些忙可以帮,哪些忙不可以帮,如果不能帮,要真诚地向别人解释理由,取得别人的谅解。

语文园地

1.学会用音序查字法在字典中查字,学习独立识字,养成在学习中勤查字典的习惯。

2.熟读并背诵古诗《赠汪伦》,感受古诗所传达的情感。

3.通过和大人一起读,感受阅读的乐趣,知道要帮助大人做力所能及的事。

1.提高快速查找生字的能力。

2.会读会背,养成积累古诗词的习惯。

1.学习正确使用字典,学会用音序查字法查字。

2.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学习独立识字,养成在学习中勤查字典的习惯。

巩固知识,夯实基础

1.同学们还记得“语文园地一”里学过的26个字母的大小写吗?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ɑbcdefɡhijklmnopqrstuvwxyz

2.齐读,边读边看清楚字形。

3.游戏比赛:

(1)教师出示26个字母大小写卡片,学生抢读,并在黑板上写出对应的大写或者小写字母。

(2)教师介绍字典的《音序表》,随机拿出一张大写字母,学生在《音序表》中快速找字母。

方法指导,背诵口诀

1.同学们自己查过字典吗?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查字典。

2.查字典。

(1)“厨”字是什么意思?让我们借助拼音查字典了解其含义。

(2)谁能说说该如何查字典?(学生自由回答)

(3)教师总结,学生一起完成。

①从“汉语拼音音节索引”里找到大写字母“C”。

②找到音节“chu”,在正文第65页。

③翻到正文第65页,找到“chu”,接下来就可以查到“厨”字了。

3.我们齐读并背诵“音序查字法口诀”。

音序查字要记牢,先把大写字母找。

字母下面找音节,看看它在第几页。

运用方法,练习查字

1.学生按照教材第39页的步骤,在字典中查找“房”字,看哪些同学查找得又快又准。采取小组合作的形式,在小组内交流查“房”字的步骤。

2.指名说查“房”字的步骤。

3.用同样的方法查找生字“池(chí)”“首(shǒu)”“漂(piāo)”“机(jī)”。(不会的同学请组员帮忙)

4.继续拓展,查找“语”“典”二字,争取人人过关。

5.学生比赛查班上某个同学的姓氏。

6.课堂总结。同学们,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再次背诵“音序查字法口诀”。

1.背诵古诗《赠汪伦》,感受古诗所传达的情感。

2.通过和大人一起读,感受阅读的乐趣,知道要帮助大人做力所能及的事。

图文结合,学习古诗

1.课件出示教材第40页的两幅插图,指名说说图上分别画的是什么内容。

2.朗读古诗《赠汪伦》。让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小组合作读,指名读,齐读。

[]

3.出示古诗中难读的生字。(课件出示带拼音的生字“赠、伦、欲、踏、潭、及”)

4.认读生字。(先指名读,再齐读)

5.学生逐句读古诗,直到读通顺、读熟为止。

6.结合插图,展开想象。这首古诗是唐代诗人李白写给朋友汪伦的,是一首送别诗。读着这首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7.教师指导朗读古诗,强调要读出朋友间那种依依不舍的情感。

8.学生听古诗诵读录音,边听边记,边听边体会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情厚谊。

9.学生再次试读古诗,要求读得流利、有感情。(互读,小组合作读,全班齐读)

10.学生对照插图,猜古诗的大致意思。

诗人李白乘船将要离开,忽然听到岸上传来踏歌之声。即使桃花潭水有千尺深,也比不上汪伦为我送行的深厚情谊。

11.在熟读的基础上,尝试背诵。

课外阅读,领悟情感

1.猜谜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出一个谜语,看看哪位同学最先猜出谜底。

两棵小树十个杈,不长叶子不开花。能写会算还会画,天天干活不说话。(谜底:手)

(2)同学们真聪明,一下子就猜中了老师出的谜语。请大家把小手伸出来看看,老师想找一双胖乎乎的小手,把它画在黑板上。(找一个学生,让其把手印画在黑板上)

2.初读短文,整体感知。

(1)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读短文。根据汉语拼音自读短文,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2)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进行朗读,不认识的字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边读边想象文中人物说话的动作、神情。

(3)开火车连读课文,师生正音。

3.思考问题,领悟情感。

(1)教师提问,学生带着问题读短文,边读边思考。

①爸爸说了什么话?想一想,爸爸在说这句话时脸上的表情是什么样的呢?(提示:高兴)

②学生朗读爸爸的话。

③用上“因为……所以……”的句式,说说家里人为什么喜欢兰兰的画。引导学生补充句子,读句子。

爸爸喜欢兰兰的小手,是因为()。

妈妈喜欢兰兰的小手,是因为()。

姥姥喜欢兰兰的小手,是因为()。

兰兰明白了,大家喜欢她的画,是因为()。

④兰兰这双胖乎乎的小手为家里人做了很多事情,你们觉得兰兰是个什么样的孩子呢?(勤劳、关心长辈、爱劳动、懂事)

(2)指导分角色朗读,把短文读通、读顺。

4.读后总结,拓展交流。

(1)兰兰的小手为全家人做了那么多的事情,也给全家人带去了那么多的欢乐。我们要向兰兰学习,为家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2)拓展交流。你能为别人做哪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我会说:我替爸爸(),我给妈妈(),我帮老师(),我为大家()……

(3)课堂总结。同学们真不错,和兰兰一样有勤劳的双手,是乐于帮助别人的好孩子!只要我们的心中装着爱,就能帮助别人做更多的事。

THE END
1.前鼻音和后鼻音的记忆秘诀三、记后鼻音声旁(de)代表字,加以声旁类推. 一般只要记住凡是带有下列声旁(de)汉字,一般都读后鼻音,这些汉字声旁是:丙成登丁奉,风更旦京朋,井青茎竟丰,令菱并孟蒙,平生明名丞,争呈正曾莹,刑廷乘婴冥.如果连带韵母an与ang(de)汉字读音也都分辨不清(de)话,则记住,凡带有以下声旁(de)汉字,一般也都读后https://wenku.baidu.com/view/aef703815d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82.html
2.如何快速的学会拼拼音记住字形读音(形象记忆) 唇音: b字好像收音机,收听广播b、b、b(播), 双唇不送气清塞音 p字好像水出盆,妈妈泼水p、p、p(泼), 双唇送气清塞音 m字好像两扇门,蒙上眼睛m、m、m(摸), 双唇鼻音: f像一根小拐棍,爷爷靠它f、f、f(扶), 齿唇清擦音 https://www.meipian.cn/245ubfoo
3.5个前鼻音口诀表5个前鼻音口诀是什么淘豆网为你提供5个前鼻音口诀表、5个前鼻音口诀是什么和5个前鼻音口诀完整版下载的服务,相当于5个前鼻音口诀大全,这里你可以找到所有关于5个前鼻音口诀的内容。https://www.taodocs.com/topdoc/137060-0-0-1.html
4.书法口诀范文6篇(全文)这里, 我们想通过研究探讨一种更具体的、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更有针对性又能大大提高学生兴趣的策略, 这种策略就是———口诀助学。 那么什么是口诀助学, 又如何进行口诀助学, 增强写字或书法课的实效呢? 一、口诀助学的优势 什么是口诀?“口诀”是指用于记住某些事物的短小语句。原指道家传授道术时的秘语, 后https://www.99xueshu.com/w/filetud855w7.html
5.汉语拼音声调的教学口诀(精选13篇)汉语拼音是一种辅助汉字读音的工具。汉语拼音声调的教学口诀,希望下文可以帮助到大家,欢迎参考。 汉语拼音声调标注位置口诀如下: a母出现别放过,没有a母找o e ,iu 并列标在后,ü母上面两点抹。 单个韵母不必说 j q x 小淘气,见了ü眼就挖去。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8by39c3p.html
6.拼音重难点,区分前鼻音和后鼻音,记住这个汹诀哦#拼音#幼小衔接拼音重难点,区分前鼻音和后鼻音,记住这个小口诀哦#拼音 #幼小衔接 #一年级 #金牌育言家 - 邓老师【小学课堂】于20211011发布在抖音,已经收获了731.0万个喜欢,来抖音,记录美好生活!https://www.douyin.com/video/7017710989625789709
7.河南省基础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2.检查学生的自读情况。师出示词语卡片“春风”“夏雨”“秋霜”“冬雪”,指名学生认读,根据学生的朗读情况相机正音,强调“风、霜”是后鼻音,“春”是翘舌音。 3.图文结合,理解词语。 (1)师多媒体出示相关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图片,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图上都有什么。 https://www.hner.cn/index.php?r=space/person/blog/view&sid=bab006c330b5491fbc63dd689d26b2ec&id=4145200
8.武汉教育云自编儿歌。例如,在教学“ei”这个韵母时,可用这样一首儿歌帮助孩子记住ei的组合,“小兔飞飞,爱喝咖啡,e前i后,喝了一杯。”使学生更好的区别“ei”和“ie”;在教“ing”这个后鼻音时,可用“天上一颗星,树上一只鹰,墙上一颗钉,地上一块冰”这首儿歌来记住这个韵母的发音。https://www.wuhaneduyun.cn/index.php?r=space/person/blog/view&sid=F259F9A5449E7692E04010AC73D40970&id=1613463770
9.拼音打字速成法顺口溜视频拼音打字速成法顺口溜视频教程前鼻音韵母:指拼音中以“n”结尾的,如:an en in un ün 5个 后鼻音韵母:指拼音中以“ng”结尾的, ang eng ing ong 4个 韵母的发音:a[啊] o[喔] e[鹅] i[衣] u[屋] ü[鱼 ]ai[爱] ei[诶] ui[威] ao[袄] ou[欧] iu[优] ie[耶] https://www.shejilogo.com/article/design/1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