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再唱衰了,汽车行业即将触底反弹

这是我知道的,在此之前汽车销量累月负增长,各类知名自媒体就已经开始或者筹谋开始大吹大擂给汽车行业办葬礼了,这次累计销量增速终于跌到了0以下,自媒体葬礼上哪嘹亮高亢的唢呐声我隔着威斯汀酒店厚重的大理石外墙都听的到。我也深觉是时候贡献点西洋打击乐器,给汽车行业葬礼唱唱反调了。

鉴于注意力有限法则,也因为拿长期装深沉编故事谁都会做,而且做得人已经够多了,今天我们只讲短期状况(看到2019年),长期的故事以后再说。我们力图用三句话讲清楚汽车行业现在发生了什么。第一句,当前销量跌的并不算多;第二句,当前市场上对于行业销量增速下滑原因的分析,基本全错;第三句,销量跌成负数,并非坏事。

从七月份汽车销量开始负增长,很多人就慌了;9月起进入两位数负增长以来,很多人,甚至专业人士,更是慌得一批。这属于完全不知道行业为什么下跌的。

我引用我上边说的要讲的第二句话的一个结论,来说一下为什么当前汽车行业销量跌幅并不算多。后边再详细解释这个结论。

这个结论就是,汽车行业当前的短期急跌,因且只因为前期购置税减半政策的透支。

为什么这么决绝的说只因为这个,后边我会说。现在先用这个结论说,为什么行业销量跌的并不多。

当我们把原因锁定在购置税减半政策的透支作用时,我们就有了把当前数据和谁对比的标准,而不是只是一看数据就开始慌,就开始办葬礼。以购置税减半政策为锚,我们都知道最近的一次购置税减半政策是2015年10月到2016年全年,次近的一次就是2009年。

所以接下来,我们来看这个太坑了的政策带来的数据作弊的效果。

数据支持:Avalon系统

表和图都呈现给大家,哪个习惯看哪个。对应2009-2010-2011这三年从购置税减半政策实施到回复一半再到全恢复的过程,你会发现,2016-2017-2018这个完全相同的过程中,今年汽车销量增速比去年以及比2016年,跌幅其实都很平稳。

从图上看的表现就是2016年到今年汽车销量增速图的斜率极其平缓,远比不上2009-2010-2011系列的降幅,那才叫狂跌,今年只是随便跌一跌而已。

如果从表上看,我们假定2018年叠加12月继续下跌后全年销量增速-4%。那么从2016年高点到今年年均跌幅只有不到9%,今年和去年比,跌幅只有7%。看看2009年购置税减半政策的结果,2009-2011年,销量增速年均跌幅高达21.85%,2011与2010比,销量跌幅30%。

刺激不刺激!那才叫狂跌,今年只是毛毛雨。所以今年汽车行业的下跌,对坑人政策的正常反应而已。你要找对正确的比较对象和比较区间,别轻易给别人开葬礼。

第一句话解释完毕。

我还在汽车行业的时候。业内人士跟我说,汽车行业受政策影响很大,最显著的例子就是购置税减半。

这话离本质的距离太远。

如果今年再要实施购置税减半政策,那就不仅要扛收入下行压力,还要扛势头猛烈的16年购置税减半政策透支效应。对比2011年的下跌势头,可以知道,5000块钱的消费端减税是扛不住的。这也是今年年底,市场疯狂讨论要不要再次调减购置税时,国家信息中心徐长明主任跳出来说,减税也挡不住下跌趋势的原因。确实挡不住,而且还会把接下来几年的销量搞的更糟,不如让市场自发快速出清。这是何以今年行业销量大幅下跌的情况下,国家没有再次开启这个政策的另一个原因。因为没有用。

这话其实也很奇怪。

首先第一点,中国汽车保有量一点都不高。我有数据。

世界各国汽车千人保有量情况,数据支持:Avalon系统

2017年中国汽车千人保有量156辆,低于全球平均水平。1980年,日本人均国民收入跟我们此刻差不多,那时候日本汽车千人保有量336辆,我们对应收入只有人家一半,中国汽车保有量一点都不多。

其次,如果你说不考虑平均,只考虑总量,汽车太多了,汽车销量增速就低了。但是此刻人均拥有量是不足,这意味着你的邻居有车,而你没车。你提这个观点,意味着你认为——你的邻居们都有车了,车太多了,所以你就不买车了。这个逻辑极其可笑。只要你有钱,你的邻居都买车了,对你的刺激一定是你更会加速买车,买个比他还好的车,气死他,而不是不买车,让他在你面前炫耀。中国汽车快速增长的阶段就是这个特征,攀比风、炫富风的羊群效应,支持了中国汽车很多力量。

又有一些人说了,汽车保有量多了,中国基础设施跟不上,路堵、停车位不好找。中国人不买车了。

你去北京街头看看,车很多,都堵在路上,很堵,很闹心。但是你去同时段的北京地铁去看看,那就不仅仅是很堵、很闹心了,那是很塞、很要命。就算没要了命,在那人贴人的车厢里也很遭罪、很不优雅、很没尊严。开车的人起码还能保持这一点尊严和所优雅,而且要舒服的多。

1992年,深圳“股疯”810事件爆发,百万股民炒深圳,当时为了买抽签表,股民们这样排队。

当时媒体描述这些人:为了防止有人插队,排队的股民所有人后面一个人紧贴着前面一个人,不分男女,紧紧相依。为了发财的梦想,所有人都放弃了故老相传男女授受不亲的传统。认为他们为钱不顾尊严。

但是今天你去北京地铁的早晚高峰去体验一下,无车族(甚至有车但是被限号的上班族)每天都要经历一下比当年810严酷两倍以上的拥挤(810只排纵队,但地铁里的紧紧相依是四面八方的),而且没发财梦可信靠。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面对同样糟糕的基础设施情况,只要你有购买力,你是愿意在宝马里堵车,还是在地铁里当沙丁鱼,答案其实不言而喻。

你可以再到各大写字楼看看,你会发现除了部分靠近地铁站的写字楼,在12月的寒风中,有车的人起码可以坐在车上暖暖的听着音乐堵;而没车的人,大多要顶着刺骨寒风,走15分钟到半个小时到地铁站,或者骑着共享单车,顶着更刺骨的寒风,骑10-20分钟到地铁站。不知道你们怎么想,反正我只体验过一回,就坚决不想再体验了

总之,一句话,开车族面临的基础设施差,无车族面临的更差。更不用提有车之后出行的机动灵活性和活动半径大大增大带来的乐趣。对于在新时代中追求美好生活的普通老百姓来说,他并不需要把车天天开到140迈,风驰电掣的跑来跑去,只要能改善当前的生活状态,这就足够了。

这是公共基础设施已经十分发达了的北京的情况。更不用提公共交通更差,堵车情况更严重的二三四五六七八线城市。对他们来说,车对生活的改善性作用更加明显。一旦你从消费者角度去思考,就会发现基础设施不足,远不足以妨碍消费者买车。

除了这两个最典型的解释以外,市场上其他解释汽车销量下滑的原因包括:

贸易战及关税降低说。可以负责任的告诉你,中国进口车以豪华车为主,量很少,跟大众车型消费群体迥异,且影响力有限,而中国的车基本不会卖到美国,国外市场与国内市场比是0.086;

房价挤兑说。你可以问自己,房价高涨了这么多年,为什么偏偏就今年挤兑到车了。涨的最汹涌的2016年,汽车销量反而近几年最高。

国六标准犹豫说。没什么好犹豫的,国六标准只是对新车而言,并不强制淘汰国四、国五车型。现在淘汰的国三的车,已经喊了好多年了,还有不少人在开。

总体而言,当前市场上大多数对于汽车销量下跌解释充满了各种琐碎的原因,噪音非常多,不排除这些因素会有一定的影响,但关键因素你几乎不可能指望在这里发现。我们这里主要要做的就是撇开噪音,看关键,搞清楚到底是什么带来了汽车销量的下跌。

所以我对我要观察的几个关键指标,我都做了HP滤波(不用纠结这是啥,就是一个排除短期因素看趋势的工具)。得到了以下三张图。

汽车月销量增速趋势线,数据支持:AVALON系统

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及其趋势线,数据支持:AVALON系统

居民可支配收入及GDP增速趋势线,数据支持:AVALON系统

第一张图,对汽车销量增速去除噪音,只考虑趋势因素之后,我们可以发现,行业其实早在2006年就开始出现了销量增速的拐点。注意这个拐点是数学上斜率拐点的意思,不是商业媒体里经常提到的峰谷的拐点。这个拐点之前,汽车行业销量增速是在上升的,拐点之后,汽车行业销量增速成了一条水平直线。再之后,2009年的购置税减半政策开始了,行业销量增速被硬顶上去成了一条陡峭的上升曲线。我们可以考虑一下,如果没有这个政策实施,行业的自然状态是什么样的?

第二张图,对中国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去除噪音,只考虑趋势因素,一个很明显的事实是,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开始下滑的拐点就在2006年。对比一下,汽车行业销量增速2006年起出现下滑趋势,这告诉了我们一些有用的信息。

结合以上三张图,我们来还原一下汽车行业近期发生了什么:

首先,中国经济发展到2006年前后,GDP增速已经显现出L型转型,增速向中高速转型的倾向。随着GDP增速的趋缓,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也开始缓慢下降,导致汽车这一对收入敏感的可选消费品的增速也趋于平缓及下滑。

然后,世界爆发了金融危机,金融受到打击、贸易严重下滑,汽车销量一口气转负了。政策层力挽狂澜,向宏观系统里扔了四万亿,对汽车行业开启购置税减半政策(须知汽车是除房地产外,对宏观影响最大的行业,对调节经济尤其是制造业的意义非凡),经济稳住了,汽车反弹了。但是也留下了后遗症。

2009年以后,进入2010年,购置税减半政策恢复一半。汽车销量增速狂降10个点,但是仍然很高。2011年,购置税减半政策全恢复。透支作用一下显现出来,当年汽车销量只有2%。之后慢慢恢复,2012年4%,2013年甚至过度反弹达到了13.87%,然后又回落到2014年的6.86%。

2015年,“三期叠加”效应显现,GDP增速首次落到7以下。汽车销量连续5个月负增长。政策层再次出手,购置税自2015年10月起减半。效果立杆见赢,销量当月转正,2015年销量增速维持在4%,2016年被拔高到13%,短期危机被解除了。

但是2016年政策刺激下的13%,业界是很惶恐的。因为对比2009年,该政策推动下,行业增速是40%以上,两相比较差距太大。这里体现出来的,其实就是可支配收入增速下滑,这一背后长期因素的巨大力量。行业固然对相对价格敏感,政策窗口期固然能带来提前消费,但购买力的实际削弱,或者说购买了不足者收入并未显著增强,带来的压力更大。这在长期趋势线上表现出来的就是2012年9月购置税减半提前透支的急速下跌因素消失后,销量增速降低变得平缓,但依然在降。而这个长期因素也将在更长的区间内一直伴随着整个行业。

第二句话解释完毕。排除噪音后,影响汽车销量增速的最关键因素就两个:一是长期的筋骨——可支配收入增速的降低;二是短期的脂肪——购置税减半政策的拉升作用和透支作用。

经济学里有个至理名言的理论,叫沉没成本。最近北大薛兆丰拿这个概念在某综艺节目里给人讲婚恋,火的一塌糊涂。我来大致说说这个理论——其实他就是告诉你,过去的糟心事已经发生了,你哭也改变不了,跳楼也改变不了。哭了枉付出伤心,跳楼白费一条命,多为他多做任何一点点动作,都是浪费成本。

汽车行业现在就是这样。今年跌倒0甚至以下,其实多数人都已经预期到了。车厂不会再幻想最后两个月再扩产能,投资者不会再在这个时候对汽车行业再持仓,已经套牢的也套住了。你可以指望的是明年。

现在这个时候加速下跌,对明年是有好处的。这叫快速出清,快速迎来新的平衡。

一个简单的逻辑,由于购置税减半政策干扰,汽车行业的销量增速你不能看单年,你要把整个政策周期连起来看。所以你看2018年的汽车销量不能只看2018年的,要把2016年以来的都算进来。最简单的,做个简单算术平均,2016-2017-2018三年平均数,假定今年跌的是4%,那么平均数就是4.23%,三年年均增速4.23%,这数看起来都还不低,甚至高于业内普遍预期的,汽车行业增长率3%的长期趋势水平。我上边第二部分做的那个趋势图里的数,到10月份,趋势平均增速还能到3.7%,高于长期趋势3%。这意味着还得跌。如果2019年前低后高,最后实现增速0%呢,我们把2016-2019年4年的销量增速都算进来,平均数3.17%,差不多长期趋势水平。这意味着行业就能够稳住。2019年还过的去。

上个月的时候,市场对行业的预期还是2018年全年0%,我拿平均数来算,左算又算,2019年还要再-4%,四年行业平均才能实现长期平均水平3%。今年降到0,明年还要降到-4%。现在不够糟心,明年还要接着再糟心,和沉没成本反着来了,压力不在脚底下,全在头顶上了,你说可怕不可怕。

现在好了,11月单月销量跌幅-18.9%,累计跌幅-2%。12月份再努把力,把全年负增速搞到-4%,加速出清,明年挣钱。这是很好的事情。我很喜欢。

那么关键问题就来了,明年能不能反弹?

我的答案是能。因为我列的关键因素,明年都能好转。

一是2016购置税减半政策的透支作用大概会在明年6-7月份左右消失。

我再请大家看下这张汽车行业销量长期趋势图

看图中第三个绿圈,图形在那里出现了拐点,拐点之前销量增速急跌,拐点之后销量增速缓跌。急跌毋庸置疑,就是购置税减半政策的透支。缓跌呢,记得2006年以来,可支配收入长期趋势性下滑吗?就是那个因素在起作用。图形上出现拐点,基本上就是作用力不同了。所以这个拐点我们基本上可以判断他是政策透支作用消失的点。那里是2012年9-10月,从2009年1月到这里,经历了3年零9个月到3年零10个月。

那么明年的宏观怎么样呢,因为又是一个巨大的话题,我就不展开说了,只说结论。从存货周期来看,明年的宏观在6-7月将触底反弹,政策分析也基本支撑这个结论。

所以,前期政策透支这一急跌因素明年会消失,GDP增速代表的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明年会企稳。汽车行业增速的两大下滑因素明年都会好转。今年的急跌,又是符合规律的加速出清。有什么好担忧的呢?

反倒是持币的投资人,可以研究研究这个行业,该准备入场播种了。

让我们一起期待12月继续下跌,争取超额完成全年-4%的销量增速水平。

快报

13:40

13:37

央行研究局局长王信:关键要畅通利率政策传导

13:34

央行研究局局长王信:利率政策将结合形势变化,适时适度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

13:30

央行研究局局长王信:进一步降准还有空间,二级市场国债买卖探索更趋成熟

13:28

13:19

董建国:截至11月底,全国保交房攻坚战已交付住房324万套

岗位7600+,雄安新区举办人才智力交流暨大型招聘活动

13:14

董建国:下大力气建设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

13:08

华为公布昇思AI框架新消息

12:57

超90%在沙漠,我国沙漠线路最长的750千伏输变电工程建成投运

12:39

赵辰昕:打通中长期资金入市的卡点堵点

12:30

招商证券陷入调降薪酬传闻:投行部门工资减半、奖金取消

12:18

极越车主赴吉利总部沟通结果曝光:终身质保有效,售后将由极氪或领克负责

12:05

商务部副部长盛秋平:加快出台推动首发经济的政策文件

11:55

商务部副部长盛秋平:推出更多务实举措,持续释放消费潜力

11:44

住建部:10月、11月全国新建商品房交易网签面积连续两月同比环比双增长

11:39

特斯拉美国将ModelS售价从74990美元上调至79990美元

11:37

韩文秀:积极发展首发经济、冰雪经济、银发经济

11:29

美国上诉法院驳回TikTok临时禁制令后,TikTok回应将提交至最高法院

THE END
1.楼市稳中求进:明年房价走势将如何发展?房产资讯楼市稳中求进:明年房价走势将如何发展? 网友关注:明年房地产市场有哪些新期待。中央政治局会议重申“稳住楼市”,各地房地产市场在政策支持下逐步回暖。专家预计,明年楼市降幅将收窄,一线城市有望止跌企稳。随着住房需求从“有没有”到“好不好”转变,房地产市场正向高质量发展迈进。政策的持续支持下,房地产行业的https://news.fang.com/open/51739218.html
2.RukavuorenhuippuApartment,鲁卡(2025年最新房价)由客人在实际入住过Rukavuorenhuippu Apartment之后评出。 –位置超赞 - 查看地图 员工素质 10 整套全由你承包 256 平方米 面积 厨房 山景 准许携带宠物 洗衣机 免费无线网络连接 露台 阳台 免费停车 你可能有资格在Rukavuorenhuippu Apartment享受Genius优惠。如需查看你所选日期是否提供Genius优惠,请。 https://www.booking.com/hotel/fi/rukavuorenhuippu-apartment-ruka.html?aid=306044
3.政策表态超市场预期,地产板块有望迎来新一轮上涨行情楼市股市12月11日,房地产板块热度不减,截至发稿,新华联、栖霞建设、津投城开、华丽家族等多股涨停。 消息上,12月9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在提到做好明年经济工作时强调,“稳住楼市股市”。 华泰证券研报指出,自9月底以来,持续的政策利好落地支撑基本面改善,中央在关键会议上重申对地产的支持,意味着明年或有更大的政策https://www.163.com/dy/article/JJ4EL01E0519DDQ2.html
4.明年楼市走势如何?专家:降幅收窄,优质地段新房或止跌回稳南都讯 记者杨文君 发自北京 展望2025年,楼市会止跌回稳吗?对于这一备受关注的问题,12月7日下午,在北京大学国发院智库中心主办的第70期中国经济观察报告会上,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秦虹表示,未来政策或有调整,中国楼市面临较多不确定情况,2025年房价降幅或将收窄,优质地段新房房价有望止跌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17959449480742058&wfr=spider&for=pc
5.沈阳房价或将触底反弹?热门房产资讯最后,从当下的市场看,沈阳房价已经到达了“最低点”,国家也指明房地产发展方向,进一步确定房地产作为“支柱产业”的地位,同时,伴随着多项利好楼市、开发企业的宽松金融政策释放,不仅能促使开发企业重拾信心,也同样会带动市场复苏,届时,市场势必迎来变化,房价有望“触底反弹”。 https://sy.fangxiaoer.com/news/97743.htm
6.明年房价可能触底反弹,今年买房要做好准备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随着楼市调整的持续,房地产市场长效机制的逐步建立,目前房价正在逐步触底,明年房价可能会迎来反弹。这也就是说,今年年底将是广大购房者买房的好时机。那么,想要在年底之前买房的购房者,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做好哪些准备呢? 一、尽可能多的备足首付 https://cangzhou.loupan.com/html/news/201709/2869331.html
7.明年房价或将触底反弹10月南京新建商品来自网博地产机构【明年房价或将触底反弹】10月南京新建商品房住宅价格环比和同比分别下跌0.5%和1.2%,6月以来南京房价环比5连跌。数据显示房价逐步下行,何时探底谁也不能保证。楼市有自己的规律,房价不会一直下跌。年后市场供需结构可能有调整,新房上市量可能有一定程度收缩,导致楼市明年上半年房价或将止跌反弹。 https://weibo.com/1932460691/Bxsl1xLrl
8.通货紧缩将是明年全球关键议题,欧美日韩向下,我国大体触底反弹从经济周期位置上看,欧美日韩等发达经济体整体向下,我国大体触底反弹;此外,大体向下的经济体约占全球经济总量80%。 从美国经济来看,就业率下降,失业率上升,加上明年美国大选特朗普略微占优势,拜登政府这两年的政策明年大概率不会继续,大选年两院对立引发财政赤字收缩,陈洪斌表示明年美国经济很难维持。美国经济的先导指https://www.gelonghui.com/p/677966
9.澳洲房价下跌15%后有望触底反弹澳洲房价下跌15% 后有望触底反弹 德意志银行的一份新报告称,随着工资的集体上涨削弱了借贷成本上升的影响,明年 6 月住房市场的跌幅将触底,在市场好转之前,首府城市的平均同比跌幅为 15% . 该投资银行部门表示:“澳大利亚储备银行7次加息,将基准贷款利率从创纪录的 0.1% 提高到 2.85%,导致购买力下降 22%,从而让https://afndaily.com/%E6%BE%B3%E6%B4%B2%E6%88%BF%E4%BB%B7%E4%B8%8B%E8%B7%8C15-%E5%90%8E%E6%9C%89%E6%9C%9B%E8%A7%A6%E5%BA%95%E5%8F%8D%E5%BC%B9/
10.北海库存或6年才能消化明年房价难涨房产资讯北海库存或6年才能消化 明年房价难涨 [摘要]据报道,包括北海在内的近二十个三、四线城市在过去几年土地供给极度膨胀,与去年以来的商品房实际消化速度形成巨大差距。而北海不主动出击的行为在一定的程度上造就了今年下半年楼市混乱或者说半死不活的状态,或将导致明年难以出现触底反弹的情况。http://www.soufun.com/news/2012-12-05/9110609.htm
11.止跌回稳房价会上涨吗在市场下跌期间,消费者和投资者可能会持观望态度,担心购房后房价继续下滑。但当市场出现一系列积极信号时,如政府政策支持、经济数据好转等,他们的信心会逐渐恢复,进而推动房地产市场的止跌回稳。例如,某城市在连续几个月房价环比上涨后,消费者和投资者可能会认为市场已经触底反弹,从而更加积极地参与https://www.da-quan.net/ti/%E6%AD%A2%E8%B7%8C%E5%9B%9E%E7%A8%B3%E6%88%BF%E4%BB%B7%E4%BC%9A%E4%B8%8A%E6%B6%A8%E5%90%97.html
12.没有只跌不涨的市场,明年楼市大概率会比今年好。房产楼市普通人、有好处、不排队,不可能三角,期望触底反弹和期望坐收渔利都是,解决住房问题和解决拥有住房问题https://jiaxing.19lou.com/forum-2219-thread-177481720274284998-1-1.html
13.不动产登记明年3月起实施身份证号可查房产信息今年以来,楼市全国范围内不景气,二线城市大幅跳水,一线城市楼价虽勉强维持着坚挺的颜面,但不争气的成交量和限购解除、央行降息这些信号,也都在传递着一个信息:疯狂的楼市,貌似真的收敛一些了。接下来会触底反弹还是继续下跌?大家都在猜,可是谁也不敢明确给个判断。 https://world.huanqiu.com/article/9CaKrnJFYU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