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稻葵:房价上涨让我震惊经济最大潜在泡沫是房地产财经

2016年,全球经济面临新的挑战,充裕的现金和低利率前所未有,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与全球经济在同样的环境中呼吸,也面临自己独有的问题和机遇。

中国一些资产价格泡沫破灭,比如股市;另一些资产价格以更惊人的速度攀升,比如房地产价格。

高房价、低利率在未来一年会如何影响企业家、创业者和大众?中国经济的新引擎有哪些?改革红利的持续释放是否会推动中国经济再次引领全球?

新京报年度策划《看2017》将采访国内约30位经济学家、政府智囊,谈他们眼中的2017中国经济,为读者展示我们所处时代的风向。

本期对话嘉宾:李稻葵

▲李稻葵: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院长,弗里曼讲席教授,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哈佛大学经济学博士,曾任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以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顾问。

10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要坚持稳健的货币政策,在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的同时,注重抑制资产泡沫和防范经济金融风险。对于这样一个新的表述经济界众说纷纭。

10月30日下午,李稻葵在古色古香的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地下二层接受了新京报记者的专访。

在李稻葵看来,目前中国经济最大的资产泡沫是房地产,不过,这并不代表货币政策转向。今年以来房地产价格和销量的迅速上升令他震惊。他认为,未来,如果房地产的价格继续像过去一样呈两位数的速度上涨,那么房地产泡沫将成为中国经济最大的一个威胁。

在谈及今年下半年的经济形势和明年的经济形势时,他认为中国经济增速止跌苗头初显,但经济回暖言之过早。

当然,他也乐观地表示,中国经济曾经创造的奇迹仍然能延续,但亟需解决两个问题。一是恢复制造业和民间投资,二是稳定汇率,中国仍有继续创造奇迹的能力。李稻葵预计,2017年中国GDP增速会放缓至6.6%左右。

“货币政策短期不会转向”

新京报:中共中央政治局10月28日召开会议,指出要坚持稳健的货币政策,在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的同时,注重抑制资产泡沫和防范经济金融风险。你认为当前最大的资产泡沫是什么?

李稻葵:毫无疑问,最大的潜在的资产泡沫还是房地产,当然,并不是说它一定是泡沫了。因为房地产是不是泡沫还取决于后续的经济增长能不能跟上,房租能不能跟上,可支配收入能不能跟上。

如果可支配收入继续像今天一样跑赢GDP,房租继续能够跟GDP同步保持增长的话,那么,目前的这个房地产的价格会逐步地坐实。

但是,如果房地产价格继续像过去那样,保持两位数地上涨,那么,房地产泡沫就将变成一个威胁中国经济最大的一个资产泡沫。

新京报:中央政治局会议层面上第一次在“货币政策”部分强调“抑制资产泡沫”,此前都是强调“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怎么理解这种变化?

李稻葵:抑制房地产的资产泡沫,可能需要双管齐下。一方面,房地产本身的一些产业政策必须到位。比如说,暂时性的各种限购的政策可能还是必须的,是降温药。

但是,从长远来看,更重要的是我们整个宏观金融结构要改变。中国经济目前是主要靠银行,靠发行货币,增加货币存量来给企业融资,也是通过这个方式来吸引百姓存款,未来应该大力发展高质量的债券市场,百姓的储蓄应该以债券的形式进到金融体系,未来很多企业的融资方式也应该是靠发债的形式。

只有这样,才能把货币存量逐步置换成债券,一旦变成债券它的流动性就下降了,就不会轻而易举地跑出来冲击房地产市场,或者冲击汇率市场、股票市场,整个的金融体系就比较稳定了。

新京报:有分析认为,中央政治局在货币政策环节提出抑制资产泡沫,意味着央行的货币政策要转向了,你怎么看?

李稻葵:我倒觉得这个事儿还要打个问号。因为货币政策的影响是方方面面,不仅影响房地产,还影响股市、影响实体经济和汇率市场。货币政策是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政策。不能由于房地产出现了问题,影响全局的货币政策就跟着走。

就好像如果我们的身体局部出现了一个小的发炎,那你不能全身都要吃消炎药,那它影响面就很大了。所以,最佳的方式还是局部的处理。

“要想方设法启动制造业和民间投资”

新京报:从金融数据看,大量资金流入房地产市场,这去杠杆的矛盾如何调解?

李稻葵:目前今年的情况是,1到9月份,大概是十万亿的新增贷款已经出来了,非常高。其中,大概3万亿元是进入到家庭部门,是由家庭拿去买房子的。按揭贷款的量肯定会逐步地放缓。

今年的最后一季度,包括明年,居民贷款的量可能要下来,因为房地产交易量会下降。

房地产交易量下降是件好事情,因为房屋贷款太多会直接影响居民的实际消费,每个月的可支配收入必须拿去还贷;另一方面,固定资产投资也要减少对银行的依赖。所以,我呼吁多发点债,去置换新增贷款的增速。

新京报:今年前三季房地产对GDP贡献达8%,房地产市场调整之后,仅靠基建能否支撑明年经济增长?

李稻葵:这确实是目前经济运行突出的一个矛盾。从目前情况来看呢,今年前三季度的6.7%的一到三季度增长,其中至少0.5%以上是房地产拉动的,那么,明年这个因素肯定会退出去。明年的经济增长肯定不能像今年一样这么依赖房地产。

作为学者,我最希望的是想方设法启动制造业以及民间的投资。制造业和民间投资今年的1到9月份的增长速度是2.5%到3%,太低。

要下大工夫,要保证制造业和民间投资要上来。如果短期内上不来的话怎么办?只有一个办法,还得需要增加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这个问题上我也建议不要靠银行,而是多发债,包括地方债,包括国债,多发债,少贷款,这样金融结构才能调整。

“限购短期内缓解房价上涨”

新京报:今年房地产价格大涨,你认为房价高的根源是什么?

李稻葵:目前房价高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区域(资源)分布的不平衡。比如说在北京、上等、一线城市,大量的年轻人还在往里涌。为了事业的成功,他们宁愿忍受很高的房租,推动着房价上涨,反过来还支撑了房价的上升,这是第一个因素。

与此相反的是三四线城市人口在流失,东北人口在流失,房租在下降,空置业提高,房价上不去。同时,大量的货币存量在经济体系里面到处游逛。一会儿进入到股市,一会儿进入到房地产,一会儿冲击我们的汇率,这又是一个背景性的长期的原因。

新京报:政府加码限购能否遏制房价连攀新高?

李稻葵:目前这一轮的20多个城市的限购政策,应该说短期内能够缓解房价上涨。但从根本上化解这个问题,还需要人口的流动和房地产供给要配合,同时,货币存量也要放下来。

“2017年GDP增速或降至6.6%”

新京报:第三季度GDP增长6.7%,较去年同期的6.9%有所下降。你10月29日说到,中国经济增速止跌苗头初显,但经济回暖言之过早。为什么?

李稻葵:最根本的原因是经济自身稳定的因素现在还没有建立起来,稳定因素应该是制造业投资和民间投资的稳定。

目前我们比较漂亮的成绩单主要是来自于房地产和政府主导的基础设施投资。其中,基础设施投资目前1到9月份增速在20%,这是一个非常少见的一个高增长的一个态势。所以,这并不能说我们经济自身的稳定器已经形成了,自身的稳定器还在寻找之中。

新京报:您认为中国经济是否会继续探底?

李稻葵:我预测明年略有下降,可能会从今年的6.7%下探到6.6%。

新京报:何时逐步回升?

目前相对比较消极,他们的重点是不犯错误,他们的兴奋点是避免一些纪律部门的调查,这种心态坦率地讲是非常不利于目前经济的持续的稳定和增长的。

新京报:作为经济学家,你认为中国经济当前最大的问题是什么?该如何解决这一问题?

李稻葵:最大的问题是两个:一个是如何能够恢复过去地方政府和经济官员与企业家密切合作的态势,同时要保持清廉的企业跟政府的关系,从而能够促进制造业和民间投资的恢复,从2.5%到3%能恢复到至少6%到7%,这是第一个挑战。

第二个挑战,汇率必须要稳定。汇率如果不稳定的话,那么整个我们的宏观稳定无从谈起。

新京报:你认为中国经济需不需要一些外部刺激?

李稻葵:从目前来看不需要传统的刺激。传统的刺激的中国经济而言,只是短期的稳定,不解决根本问题,我们已经做了很多轮了,需要的改变。

新京报:怎么改变?

李稻葵:需要建立一个新的政府与企业的关系,让政府真正更好地为民间投资者服务。

“中国经济还能延续奇迹”

新京报:中国经济的新引擎会是什么?

李稻葵:新引擎三个方面,一是居民消费,居民消费已经占到GDP45%左右,而且每年升一个百分点。第二个引擎就是产业的更新,比如说我们北京附近的大量的污染的水泥、钢铁等产能必须搬到沿海,这就需要投资,但是目前来看,这个转换速度太慢;第三个增长的引擎是城镇化,在这方面户籍改革还得加快。

新京报:关于新引擎,目前人工智能、无人机、新能源、共享经济等新业态的创业企业创新行业如火如荼,中国形成了与硅谷媲美的创业生态体系,这些能否会引领新一轮增长热点?

李稻葵:第一是出行,目前出行已经受到了互联网技术革命性的颠覆,这个行业正在发生革命性的变化。第二是文化娱乐。比如,现在VR它跟新的内容可能结合在一块儿,能够产生很多新的消费的模式。这两个方面我现在比较看好。

新京报:中国经济的奇迹还能不能延续?

李稻葵:能够延续。我认为中国目前是低于增长的潜力在运行。比如设计时速是100公里,我们现在只跑到了80甚至于70公里,还没有释放出潜力。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过去35年以来,我们所赖于发展的政府与企业的密切合作,政府帮着企业开疆拓土、搞工业园区、招商引资,这个模式现在暂时进入一个低速运营的状态。

目前亟需解决两个问题。一是恢复制造业和民间投资,二是稳定汇率,中国仍有继续创造奇迹的能力。

同题问答

新京报:2016年让你印象最深刻的一个经济事件是什么?

李稻葵:2016年印象最深刻的经济事件就是房地产价格和销售量的迅速上升。在一定程度上讲,这个现象也是我们意料之中的。但是,当这个事件发生的时候,它(上涨)的力度和影响让我觉得很震惊。

新京报:你认为2016年中国经济最大的亮点是什么?2017是否会延续?

李稻葵:2016年的一个亮点,还是经济结构在逐步地改善。比如说消费,目前消费占经济的比重,还是上升了1个百分点。

据测算,几乎是每年上升一个百分点,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一个亮点。同时,第二个重要的亮点,就是居民可支配收入持续地跑赢GDP增长速度。

这样的情况在2017年应该可以延续。当然了,这也取决于我们2017年人民币汇率能不能够稳住,以及2017年的整体的宏观经济形势能不能稳住。新京报:2017年最看好哪项黑科技?

再比如说,我也期待一些共享型私家车的出现。现在好像还不算多,以后我们可以按小时,或者按半小时做单位来租车,自己不需要买车了,这对于很多出行的城市居民而言,是一个福音。

新京报:假如你在2017年开始创业?会做什么?为什么?

李稻葵:假如我要创业的话,可能紧紧抓住共享经济的概念。比如刚刚谈到的汽车,目前为止每家有一辆或者两辆私家车,但是平时用得并不多。除非是一些车迷对自己的车有感情之外,很多家庭是希望把自己的车跟其他人共享的。

新京报:你所处的行业在2017会发生哪些变化和机会?

李稻葵:2017年高等教育行业会进一步的国际化,越来越多的面向国外学生的英语教学的项目会不断涌现。那么各个大学的,尤其是我们211大学的一些面向国外留学生的项目的招生的人数,可能还会进一步地上升。

那么到中国来留学的外国留学生,尤其是西方国家的外国留学生在2017年可能还会上升。

对话现场

“哎呀,抱歉,让你们久等了”。10月30日下午,李稻葵一路小跑到采访地点,期间不忘向记者后微笑着挥手打招呼。待坐定之后,他一边看表一边说“咱们就直接开始吧,我尽量不说废话。半小时后我还要召开一个研讨会”。

采访开始后,刚刚还在微笑的李稻葵立刻收起了笑容,变得严肃起来。他的语速较快,说话十分流畅,抑扬顿挫分明,讲到激动处,会不自觉地举起原本放在腿上的双手。

李稻葵在讲话时非常喜欢举例,他往往在表明观点之后,再以具体的数字或其他例子进一步解释自己的观点,将抽象的观点具象化,使得听众更易于理解。

采访过程中,李稻葵的目光始终没有移开记者的视线,专注地聆听记者的每一个问题,每接过一个问题,这位在经济学界驰骋了三十多年的教授都能迅速给出自己的答案,一点不拖泥带水。

采访结束,李稻葵的脸上又露出了笑容,“很快啊,咱们很快啊。”告别了新京报记者,李稻葵又一路小跑,赶着去主持召开下一场学术研讨会。

国产年宵花热销中外

银川:贺兰晴雪映阅海

金丝皇菊采收加工忙

初冬收获忙

2022年全国两会

聚焦“中国力量”

中国网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领导,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管理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本网通过10个语种11个文版,24小时对外发布信息,是中国进行国际传播、信息交流的重要窗口。

THE END
1.中国房地产泡沫要持续多久政府的调控政策是影响房地产泡沫持续时间的重要因素之一。政府可以通过限制购房政策、加强贷款审查和提高房产税等手段来控制泡沫的蔓延。政府的调控政策如果得当并能够及时响应市场变化,有望缩短泡沫的持续时间。 供求关系对中国房地产泡沫的持续时间有何影响 房地产市场的供求关系是决定泡沫持续时间的重要因素之一。当市场供http://www.qbxxw.cn/fangchan/q27175.html
2.中国房地产泡沫不会破吗中国房地产究竟存不存在泡沫[摘要]很多人都听说过房地产泡沫的事情,有关中国房地产泡沫不会破吗,人们都会有着这方面的问题,另外说到房地产市场人们总是有讨论不完的话题,其实比较关注的就是房地产泡沫的问题,因为一旦泡沫破掉,就会对于房地产整个市场造成很大的影响。 很多人都听说过房地产泡沫的事情,有关中国房地产泡沫不会破吗,人们都会有https://zhishi.fang.com/xf/qg_1007874.html
3.中国房产泡沫会像日本一样吗目前中国房地产市场的主要风险因素有哪些? 有哪些指标可以预警房市泡沫风险? 追问 鹏飞 我觉得不会,中国现在的经济发展情况非常稳定,所以房价走势也很乐观。买房的人数越来越多,政府也在想办法调控房价,限购政策、房产税都可以有效控制房价的上涨。中国的房价还是比较稳定的,你要相信国家肯定会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https://www.jia.com/wenda/a-654021.html
4.2020中国泡沫破裂中国房地产还能撑多久中国楼市泡沫怎样收场进入2020年,经过国家对楼市的调控,房产泡沫有所减少,房价降温,房地产行业更加稳健发展。但是,网上有言论称2020房地产暴跌,到时房价跌至谷底,而房产商会破产。这类说法,其实不靠谱的。在正确的政策的调控之下,中国房地产发展还是比较好的,所以不存在房价暴跌,楼市崩盘的可能。 https://www.qizuang.com/baike/23815.html
5.中国房地产泡沫会引发债务危机吗?房产房产频道这与《大空头》里描述的2004年-2005年的美国楼市盛况以及购房者的心态简直太像了。至于美国楼市泡沫的结局?我们都知道了: 当全美国都陶醉在“房价只会涨,不会跌” 的狂热中,大家热衷于借债消费,感觉良好之时,危机正一步一步逼近……当全国各地房地产都房价高企而且严重过剩、租金回报不足一提、银行都在降低贷款https://www.zznews.gov.cn/news/2016/0926/227695.shtml
6.房地产崩盘中国银行会怎么样,如果房价下跌银行会破产吗而银行不能够有效地通过国家宏观调控对市场进行影响,那么必定导致经济的衰退,由于中国是个政权制度比较集中,政府基本控制整个市场经济,所以即便发生严重的泡沫危机,那么我相信在中国政府强烈的干预下,还是能够压制住的,至少国有银行不会受到致命的打击,但是其他地方以及私有银行并不会很好的抵挡住泡沫的危机,甚至会大量http://m.cnlicai.com/dk/fdjy/125600.html
7.房价是最后的疯狂,诺奖获得者声称中国房产泡沫严重而供应却源源不断,因为在建住宅很快就会源源不断的成为新的供应。地方政府因为财政对土地的依赖性,必将继续源源不断的出售土地。加上房价快速上涨导致很多高端投资者加速抛售中国房产去国外购买房屋,等于增加了国内市场的房屋供应。 房地产市场中影响最大的因素,还是大量囤积房源的投资者和投机者们,一旦他们对房屋上涨http://www.wyzxwk.com/Article/jingji/2013/10/307243.html
8.未来10年中国地产泡沫破裂概率至少99%他同时建议,投资房产较多的应尽快脱手,未来10年中国地产泡沫破裂的概率至少为99%。 投资者保护不够 在全球经济自2008年金融危机开始复苏后,在中国、美国乃至全球,到底应该怎样进行多元化投资? 从过去几年各国的股市来看,中国A股跌幅最大,美国股市涨幅最多。彭博社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的A股市场下跌了7%,表现为全球https://m.loupan.com/wf/news/201406/1212671
9.无论我们承认与否,房地产泡沫事实上已经破裂了,现在回过头来看过中国的房地产行业已经结束了,无论我们承认与否,房地产泡沫事实上已经破裂了,现在回过头来看过去十几年的房地产泡沫,其实有一个大背景,那就是美联储持续到放水刺激和中国的大基建刺激,房地产行业处于戴维斯双击,如是就轰轰烈烈的红火了十几年 随着中国的大基建结束,美联储也结束了放水开始疯狂加息,房地产行业就面临https://xueqiu.com/8027073714/267461598
10.百姓尊严“就差钱”?民众寄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刘桓认为,现行分类征收个税存在诸多弊端,工薪阶层成为缴纳个税主体是不公平的,工薪收入代扣缴可以堵住漏洞,而其他隐形收入则监管不到位。同时,富人收入绝大部分来自股票、房产、金融等资产投资,企业主甚至还可以把个人消费计入公司成本合理避税,既漏税又不利于社会公平,这是税制不完善造成的。 https://llc.nwupl.edu.cn/hxjy/rdps/5456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