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互联网教育发展阶段

1、第一波浪潮及泡沫破灭期:1998-2005

从上世纪90年代后期到2000年左右,网络带宽非常有限,多数的互联网教育产品还是文档形式,可以用萌芽阶段来概括;直到2000年以后,才有了“三分屏”形式的网络视频课件,互联网教育进入到多媒体阶段,但是互联网教育还处于泡沫阶段。

此阶段远程教育的主要市场在高等教育,属于政策性市场,盈利也基本仅限于高等网络教育,即68家可以颁发网络教育文凭的网络教育学院。还有少量的基础教育网校,此阶段死掉了大量无法找到商业模式的网校。

2、徘徊期:2006-2011

从2006年左右开始,互联网教育进入徘徊阶段,行业在摸索前进,市场容量在逐年升高。尤其自2009年以后有不少新企业介入,但是也有不少企业没有找到盈利模式而退出。与迅猛发展的门户网站、网络游戏、电子商务相比,互联网教育是一个增长比较缓慢的行业。

此阶段产生了几家在海外上市的远程教育公司,且聊以自慰,如中华学习网、东大正保等,但当时股价表现不佳。因此阶段的互联网教育市场表现平平,可圈可点的企业不多。

此阶段高清视频课件随着宽带网络和视频网站的兴起,开始成为主流,但大量的三分屏课程仍然在使用。此阶段的网络学习体验还是差强人意的。

3、第二波浪潮及泡沫期:2012-今

预计未来3-6年将是互联网教育产业高速发展的时期。因为互联网教育作为互联网产业的一个细分行业,已经得到了互联网巨头(腾讯、网易、百度、阿里)的重视,数以百计的新兴互联网教育企业(如猿题库、一起学习网、快乐学习网等)开始进入市场。其中前2-3年将是泡沫破灭期,过了这个泡沫期之后,剩余的赢家开始进入收获期。

二、中国互联网教育市场主要板块构成

至2015年底中国互联网教育领域企业数量估计约有9500家左右,这里指的是泛互联网教育,包括学前教育、中小学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出国留学、语言学习以及教育信息化和综合类的项目,每个细分领域内都有典型的公司。

K12互联网教育领域突飞猛进,大约有2200-2400家公司。在这整个行业中,从事人员约有30万人,包括投资人、课程开发者、技术提供者、录制视频或者在线教学的教师等等。随着大众越来越乐于接受在线教学这种方便、快捷的学习方式,互联网教育的从业者数量也在不断攀升。

1、营收增长情况:平均增长70%以上

互联网教育行业用户数量的高速增长,是意料之内的事。互联网教育的发展,使得教育资源打破了时空的限制,教师和学生充分发挥自我的能动性,运用实时在线教学,省去了很多不必要的空间限制和麻烦。

2、2015互联网教育企业平均营收:2700万元

从图表中可以看出,2015年互联网教育企业平均营收是2700万元。或许对于投资大型项目的资本来说,这个营收数目是比较低的。但是对于这个起步困难且步履维艰的互联网教育行业来说,这个数额还是很令人满意的。

但这里2700万元是一个平均值,项目之间的标准差还是很大的。营收规模超过亿元的公司目前只有几十家,而这些企业的营收规模拉高了整体平均值,所以说,互联网教育企业发展的两极化非常明显。

在这里需要补充一点,一直紧追在K12领域后面的职业教育,今年的发展又大幅迈进了一步。根据互联网教育研究院的数据,在2015年获得融资的互联网教育项目中,职业教育数量占比15.9%。

自从2014年4月,达内科技赴美上市,成为职业教育第一股后,职业教育移居线上,已成为亘古不变的趋势。2014年9月,IT职业在线教育平台极客学院获2200万美元B轮融资;2015年11月13日,职业教育平台麦子学院宣布完成亿元人民币B轮融资;11月19日,慧科集团宣布获得千合资本领投的3亿元人民币B轮融资。同时,美国一直专注于提供编程教育服务的Udacity也获得贝塔斯曼领投的1.05亿美元D轮融资,估值达10亿美元,成为互联网教育领域新晋独角兽。

3、盈亏情况:多数亏损,16%盈利

可能有不少的人疑惑,这么多项目在挖互联网教育的金矿,到底目前有多少公司是盈利的?根据互联网教育研究院对400家在线教育公司的调查,70.58%左右的公司是处于亏损状态的;而13.24%的公司处于持平状态,有16.18%的公司保持盈利状态。

但是从整体来说,因为新进入的项目非常多,而且已经有一部分项目死亡,整体上盈利的在线教育企业预计不超过5%,而收支平衡的约在10%,死亡率约在15%,亏损率约在70%。

4.四类盈利性公司

拂去市场表面的涟漪,有哪些公司正在盈利?

首先,第一类是在线教学平台企业,如网校平台EduSoho、直播教学平台展视互动、视频托管平台CC视频等,这些企业的营收规模增长均接近100%以上。

EduSoho作为网校平台的生力军,2015年比2014年的营收增长数倍以上,是享受到互联网教育红利的少数企业之一。而展视互动势头不错,被263全资收购。视频托管服务方CC视频上市也正在紧锣密鼓进行之中。

第二类是网络/硬件,比如服务器托管、云服务平台、录播设备(如爱视恒恩)。互联网教育基本上是以课程为盈利收入点的,但是在最初的盈利模式中,是支撑这些课程的网络硬件最先赚钱。只有硬件设施跟得上了,在线产品才能推广起来。

第三类是教育信息化类的公司。

教育信息化每年所占的市场规模是2000亿元左右。这类公司基本上都是做体制内生意的企业,比如高校开始在大量开发慕课,催生了一大批企业。还有硬件供应商、MOOC开发商、技术供应商等。

最后是第四类一些大牌B2C类企业,这类互联网教育的企业营收规模较大,比如学而思网校,据说它的营收比去年增长了两倍;沪江网的收入规模约在3亿元,也是少数过亿收入的互联网教育企业。新东方在线的收入增长不错,收入增长20%左右。

THE END
1.网报公告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为您提供网报期间省市招办、招生单位和各报考点的公告信息。https://yz.chsi.com.cn/sswbgg/
2.中国房地产还能忍多久中国房地产市场近年来持续走高,房价屡创新高,房地产泡沫不断膨胀,引发了人们的担忧。中国房地产还能忍多久呢? 中国房地产市场泡沫是否存在 毫无疑问,中国房地产市场存在泡沫。房价过高,与居民收入不匹配,投资投机氛围浓厚,这些都是泡沫存在的明显迹象。 中国房地产市场泡沫何时破裂 泡沫的破裂时间难以预测,但从历史经验http://www.tianmaone.com/fangchan/q939.html
3.中国房地产泡沫要持续多久中国房地产泡沫的持续时间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尽管目前市场存在一些泡沫迹象,但许多因素影响着泡沫的持续时间。政府的调控政策、房地产市场的供求关系、经济增长和金融环境等因素都会对泡沫的持续时间产生影响。 政府的调控政策对房地产泡沫持续时间有何影响 政府的调控政策是影响房地产泡沫持续时间的重要因素之一。政府可以http://www.qbxxw.cn/fangchan/q27175.html
4.中国互联网是什么(解析认识中国互联网)学术牵引期。指的是互联网从美国引入中国的阶段。在这一阶段,中国政府科研单位历经数年的努力,推动互联网从信息检索,到全功能接入,再到商业化探索。 探索成长期。指的是逐步建立普通大众对互联网的认知度和接受度,稳步成长。在这一期间,我国最早一批互联网公司相继成立,热情高涨,一路高歌,不畏互联网泡沫期带来的考https://www.niaogebiji.com/article-133480-1.html
5.区块链技术b类数据上链是什么意思1. 为何目前还鲜有区块链和实体商业业务对接的案例? 从理论上:区块链是一门新技术,保守大众(包括我)还处在观望阶段,只有少数激进或者目标明确的实体开始向区块链进军,而这些少数的实体在现阶段发声的强度还不够。 从应用上:区块链技术要与实体商业对接,在技术和规则上还需要进一步开拓,区块链解决的所谓“不信任”https://blog.csdn.net/heqinghua217/article/details/79026483
6.国元证券2024资本市场年会顺利召开“中国经济处于周期底部充满2024年中国政策的总基调是经济稳、政策稳。杨为敩表示,从货币政策角度看,货币政策不算宽松,就政策变化来说,目前已经很偏右侧,2023年资金利率的总体水平没有下降。从财政政策的角度看,财政政策也不算宽松,虽然公共支出在加快,但基金性支出依然不在发力状态,这导致基建的增长速度比年初收缩了近4个百分点。 https://wap.eastmoney.com/a/202401122960790260.html
7.中国经济的三个泡沫,哪一个最先破?中国经济目前有三个巨大的泡沫:股市、楼市和债市,这三大泡沫究竟哪个先破,将关系到中国未来的发展问题,也关系到每一个人的切身利益。看看下面的论述,是不是会有所启示? 1、股市泡沫 这个泡沫已经非常大,创业板的泡沫尤其大得不得了。 有人会说,作为新兴经济体,中国上市公司的市盈率高一些很正常,创业板比主板市http://www.tanjiaoyi.com/article-10288-1.html
8.长期停滞还是金融周期——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展望美国将在1年内与中国磋商改善汇率低估的问题,若1年内达不成协议,美国可以通过限制中国的海外融资、政府采购歧视、在IMF发起对中国汇率政策的严格审查,以及协商双边贸易协定等多种方式升级中美贸易摩擦。根据日本、俄罗斯、伊朗等国的历史经验,美国可能采取的经济手段还包括:迫使目标国货币升值,助推并刺破目标国的资产泡沫http://www.nifd.cn/Paper/Details/1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