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泽平:中国最坚硬的泡沫是房地产!

4月6日,“网红经济学家”任泽平再掀热议,举办加盟东吴证券后首场报告会,并首谈回归资本市场原因。

东吴证券在苏州博物馆召开了以“让知识更有价值,让知识服务大众”为主题的吴晓波频道战略合作签约仪式,东吴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任泽平做了题为《中国经济展望》的报告,这也是任泽平博士加盟东吴证券后的首场报告会。

任泽平主要就以下三方面发表了看法,第一个是关于中国中长期的经济发展趋势,第二个是关于当前的经济形势,最后讲中国现在面临的四大矛盾以及应对。

未来最好的投资机会就在中国,我们正站在新周期的起点上

任泽平表示,中国这一轮改革分为三个阶段:预期形成(2012-2015),落地攻坚以及阵痛期(2016-2018),红利释放期(2019以后)。

过去10年,中国经济发生了一个非常明显的变化,就是关于中国经济增速下行,当时一派认为中国经济还能高增长,另一派认为中国经济增速换档。从经济史看,世界很多经济体拒绝增速换档,试图通过放水刺激经济重回高增长,最终掉入中等收入陷阱,只有大约10%的经济体通过改革,从发展中经济体迈向发达经济体。

任泽平在2014年提出,新5%比旧8%好,5000点不是梦。他认为最重要的是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通过改革实现5%的增长,比靠刺激维持8%的增长要好。

中国在抗击疫情和恢复生产方面走在了世界前列,去年四季度,中国已经恢复了潜在增长率水平,2019年后,我们仍处于攻坚期,已经开始享受改革的红利,当然这不意味着改革结束了。

任泽平总结,未来最好的投资机会就在中国,我们正站在新周期的起点上。过去10年,我们找到了中国问题的症结,并且因为前期的一些调整,具备了非常强大的执行力,这就是我们所处的环境背景。

2021年我们会面对全球经济复苏的共振,中国面临的是输入型通胀

2021年的重要特点就是,我们会面临全球经济复苏的共振。任泽平表示,去年二季度中国经济复苏,今年,随着疫苗的大规模接种,以及拜登3万亿美元的刺激计划,我们会迎来全球的复苏共振。

中国、美国、欧洲复苏的阶段不一样,大家的政策组合也不一样,中国正迎来广义流动性的周期性拐点,中国正在回归货币政策的正常化操作,以及在房地产等领域进行结构性的信用政策收紧。而欧美经济刚刚从低谷走出来,现在还相当脆弱,对货币的放水和刺激仍然有很强烈的诉求。这就带来了全球通胀预期,而“通胀预期”也将成为2021年短期宏观经济的主题词。

本次全球的通胀,需求的恢复程度远远支撑不了如此高的通胀和广义资产的泡沫化,其主要原因还是美元流动性的泛滥。

全球63%的外汇储备是美元,美元增发稀释了各个国家的外汇储备,把美国的成本让全世界分担,但非储备货币国家如果超发货币,实际上是居民的资产被稀释了。这也是去年以来,股价涨、房价涨、大宗商品、包括黄金都在涨,比特币连创新高的主要原因。

中国是非储备货币国家,去年我们没有超发货币,今年我们也没必要急转弯,而是贯彻货币政策正常化。因为大宗商品是全球定价的,我们的PPI在往上走,工业品价格在往上走,但CPI并不高,因为我们货币政策正常化,并且赶上了猪周期的下行区间,所以中国面临的主要是输入型通胀。

中国的经济复苏是K型复苏,MMT可定能是宏观经济思想的一次大倒退

以前经济复苏可能是U型或者V型,即在经济复苏的背景下,大部分人的境况改善了;但现在是K型,一部分人改善,一部分变坏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那就要回到全球对货币的过度依赖问题上。

当前,全球的经济状况和宏观政策已经走到了十字路口。有一年桥水达利欧到中国演讲,他说美国现在的收入分配的差距,和大萧条前很相近,根本原因是社会问题,或者说是收入分配问题,最终导致了逆全球化等思潮。

站在这个十字路口该怎么办?现在经济思想有两派,一派是以中国为代表的,提升全要素生产力,推动货币政策正常化;另一派是现代货币理论(MMT),也就是说只要国家主权没有问题,货币的发行可以无上限。换言之,就是政府的债务不应该存在上限。任泽平认为这可能是货币金融的一个创新,但可能是宏观经济思想的一次大倒退,很幸运,中国没有选择这条道路。

当前主要面临三大矛盾,未来应以七大改革为突破口

第一大矛盾:中美贸易摩擦

中国的经济规模已经是美国的70%,更重要的是我们还在以5%-6%的速度增长。中美贸易摩擦的本质是在位霸权国家遏制新兴大国崛起,具有长期性和日益严峻性。我方最好的应对是以更大决心、更大勇气推动新一轮改革开放,坚定不移。

对此,我们要保持清醒冷静和战略定力。未来我们要高质量发展,就要创新驱动,我倡导新基建,短期有利于扩大需求,长期有助于培育新经济,打造中国经济的新引擎。

新基建包括5G基建、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等科技领域的基础设施;教育、医疗等民生领域的基础设施;以及营商环境、服务业开放、多层次资本市场等制度领域的基础设施。

第二大矛盾:加速到来的老龄化

中国将面临加速到来的老龄化,这将是未来中国内部最大的灰犀牛。中国的老龄化不是像欧美那样慢慢到来,而是在未来5-10年扑面而来,我们将面临未富先老。中国人口老龄化的规模和速度前所未有,将导致劳动力成本上升,抚养负担加重,社会失去活力,应对老龄化、少子化挑战,要尽快放开生育。

第三大矛盾:中国最坚硬的泡沫——房地产

房地产市场运行符合“长期看人口、中期看土地、短期看金融”的框架。住房制度决定房地产市场。根据我们对国际经验的研究,中国房地产长期稳定的关键是人地挂钩、金融稳定。过去人往大的城市圈积聚,但土地指标没有跟上,导致人地错配。

未来我们要以7大改革为突破口:1、大力推进“新基建”,打造中国经济新引擎;2、加快推进以城市群、都市圈为主导的新型城市化;3、尽快全面放开并鼓励生育;4、打通资本市场与科技创新的“双循环”;5、大规模减税降费;6、以中美贸易摩擦为契机,大力推进对内对外开放;7、确立新的长期立国战略——新战略。

我们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同时我们也面临着百年未有之大机遇。未来最好的投资机遇就在中国。

THE END
1.中国房价泡沫有多严重如果我们用百分比来表示,那么我觉得目前中国房地产泡沫已经达到了80%~90%,房价泡沫的意思其实指的就是房价比较高,空闲的房子比较多,从我国房地产市场来看,现在购买房子的人数是在不断减少的,大部分城市目前都有很多空闲的房子没有出售出去。之所以会出现房价泡沫这种情况是因为我国大部分城市的房价还是比较高的,远远超https://m.jia.com/wenda/jcjm/a-637444.html
2.中国房地产泡沫到底有多高?中国房地产泡沫到底有多高? 悲观者眼里,谈起房地产,总是离不开泡沫二字。 那到底我们国家的楼市泡沫有多高?全国来看哪里的泡沫最高呢? 恰好易居研究院最近发布了一份全球房价泡沫的报告,报告选取了全球80个主要国家。 通过分析各国中心城市售租比,各国房贷收入比,各国非中心城市售租比,各国房价收入比,三个值https://m.zhuge.com/news/bj/zhugehao-1719610.html
3.2013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席勒:中国房地产泡沫严重席勒直言中国房地产泡沫严重 今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三位经济学家中,罗伯特·席勒与中国关系密切,曾多次到访中国,并多次提及对中国房地产的看法,称中国房地产泡沫严重。 2009年12月罗伯特·席勒来到深圳出席某企业的活动,当时他在回答现场提问时表示,“中国经济发展得非常热,但是也有一些必须要警惕的现象,在深圳,房https://www.guancha.cn/economy/2013_10_15_178524.shtml
4.中国房地产泡沫程度严重吗中国房地产泡沫程度严重吗 1998-2003年房地产市场快速恢复,随后2004年调控供给、2005年调控需求、2006年调控结构、2007年继续调整,但房地产市场在长周期力量支撑下销量、价格、*等持续保持高增长。直到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房地产市场受到短暂冲击,但2009年降低*比、利率等政策刺激房地产市场快速恢复并趋热。2010年https://m.jiwu.com/nj/news/2595368.html
5.中国房地产泡沫很严重一线城市炒房很危险“中国房地产泡沫很严重,后果很严重。”越来越多的人对炒房者发出警告。 如果没有债务危机,中国可能还会有地产商如任志强般对奢华的“迪拜塔”顶礼膜拜。而今,曾经中国地产界的精神偶像受金融危机影响轰然倒下后,国内的房地产市场信心指数也遭遇挫折,加之北京等一线城市此前在地产业绩上所表现出的低迷,泡沫论再次占据https://sy.loupan.com/html/news/201003/11419.html
6.2020中国泡沫破裂中国房地产还能撑多久中国楼市泡沫怎样收场实际上,高房价、高杠杆不仅让监管部门高度警惕,就连普通百姓也深感压力太大,高房价迫使更多的人成为了房奴,已经提前透支了几十年的购买力,没有太多的余钱去消费购物了,很多市民未来的二三十年,被一套房子牢牢限制住了。 其实中国的房地产泡沫并不算很严重,但此次银监会再次强调遏制房地产泡沫就说明我们的泡沫又有https://www.qizuang.com/baike/23815.html
7.中国房地产泡沫不会破吗中国房地产究竟存不存在泡沫通过上面有关的介绍,对于中国房地产泡沫不会破吗,以及中国房地产究竟存不存在泡沫的问题都是应该已经知道了吧,房地产其实存在着泡沫,只不过问题还不是那么的严重,另外对于中国房地产泡沫问题应该要理性的对待才可以,不然到时候所面临的危害性和整个房地产的影响就会比较大了。https://zhishi.fang.com/xf/qg_1007874.html
8.中国房地产泡沫会引发债务危机吗?房产房产频道这与《大空头》里描述的2004年-2005年的美国楼市盛况以及购房者的心态简直太像了。至于美国楼市泡沫的结局?我们都知道了: 当全美国都陶醉在“房价只会涨,不会跌” 的狂热中,大家热衷于借债消费,感觉良好之时,危机正一步一步逼近……当全国各地房地产都房价高企而且严重过剩、租金回报不足一提、银行都在降低贷款https://www.zznews.gov.cn/news/2016/0926/227695.shtml
9.高善文万字解读:房地产已严重超调,何时才能见底?在进行国际比较后,很确定的结论是中国现在住宅投资的占比是非常低的。换句话来讲,市场是处在低于明显低于合理中枢和严重受抑制的状态。 2016年后,老百姓拿了更多的钱去买房, 钱去哪里了? 如果说2016年以后开始泡沫化,那么在这期间,整个房地产投资的占比是稳中有降。而且它的一个中枢水平大概9%,你也很难认为https://wallstreetcn.com/articles/3703646
10.中国北海,1992年~1993年房地产泡沫“泡沫经济”使投资者信心严重受挫。1993年下半年起,北海市房地产业呈直线下滑,至1999年跌至最低点,当年全市竟没有一个新建项目。那些在市区随处可见的“半拉子”工程,荒草没膝,风雨剥蚀,使城市显出一片颓败。 炒土地、炒楼花,土地和商品房闲置、半拉子工程、产权不清,债务链条……中国房地产业无序发展的种种现http://m.beihai365.com/wap/thread/view-thread?tid=11994169
11.买最贵的房子还是黄金?80年代日本的泡沫经济带给中国的思考80年代日本的泡沫经济带给中国的思考 作为世界三大发达国家之一的日本,在80年代经历了一场浩大的房地产泡沫经济危机,其影响程度之深而广,至今日本的地产业依然处在比较低迷的状态,而相比于现在的房地产行业的 “低迷”,相信日本更不愿意在经历一次惊心动魄、九死一生的“崩盘”。http://m.zhubaojie.com/index.php/faxian/news/view/1/185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