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主管
中国建设报社主办
10月30日,在北京链家石景山签约服务中心,购房者在了解房屋买卖签约事宜。
9月26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要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要回应群众关切,调整住房限购政策,降低存量房贷利率,抓紧完善土地、财税、金融等政策,推动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这些楼市政策落地效果怎么样?让我们一起走进房产中介门店和房屋买卖签约服务中心,探访楼市交易变化情况。
房产中介:10月份以来,明显感觉市场热起来了
“李先生,之前您看的房子考虑得怎么样,今天有空再复看吗”;
“王姐,明天来签合同记得带上您的身份证件,经纪人会陪同您去签约中心”;
“您上次看的那套房已经成交了,我再给您推荐几套新房源”;
……
“10月份以来,明显感觉市场热起来了。”北京链家老山社区店商圈经理李骐轩说,早上七八点,自己的手机就响起来,有客户发信息约带看,“前几天还有个客户迎着晚高峰,驱车50多分钟来看房。”“十一”假期起,门店日咨询量和带看量较以往明显增长。10月1日至30日,该门店二手房成交22单,相比上月增长120%;咨询量958个,相比上月增长27%;带看量290组,相比上月增长13%。
对于楼市“趋热”,这家门店的房产经纪人章德秀也有同样的感受。“10月份我已经成交了5单,还有几组客户要接着带看。这个月不仅成交量上来了,交易节奏也明显变快。我有个客户10月26日首次看房,第二天又复看了一次就签约成交了,这在我十多年的从业经历中都是比较少见的。”章德秀说。
北京其他地区房屋买卖成交情况如何?10月30日中午13时,在北京链家石景山签约服务中心。正值工作日的中午,20号签约室内坐着一组客户,正在沟通签约事宜。
谈话间,又有两名房产经纪人和一组客户来到签约中心,进入其中一间签约室。13时40分,签约中心的打印区机器低鸣,一摞房屋交易合同印出,一组签约又落成了。
购房者:首付比例降低叠加贷款利率下调,正是刚需出手的好时候
房地产市场为何在10月份迎来一波热度?不少近期购房的消费者表示,9月底以来,多地出台多项房地产政策,这些新政力度大、实惠多,是他们决定“出手”买房的主要原因。
这些新政很快在购房者中得到反响——
有些购房者反映购房成本降了。李鑫宇在10月中旬购入了一套位于北京市朝阳区的小两居,他表示:“我是从今年4月开始看房的,当时虽然也有心仪的房源,但买房预算有限,有些犹豫。9月底,北京出台了房地产新政策,首套房首付比例调整为不低于15%,这让我能‘够得着’的房子更多了。叠加近期房贷利率下调,每月月供也能省一些,总体买房成本降了不少。作为刚需,我认为是买房的好时候了。”
还有些购房者表示看好楼市走向。来自广东深圳的龙成辉在10月25日购买了一套二手房。他说:“我前几年在深圳买了一套房,用于自住。最近二套房首付比例降了些,我的存量房贷利率也下调了,每月能省点支出。最近楼市走向不错,我在合适的价位买到了一套二手房,准备暂时用于出租,赚点收益,今后再把父母接来深圳一起生活。”
消费者欢迎楼市新政,从成交量的变化上也可见一斑。
数据显示,10月1日至30日,北京市二手住宅网签量为15967套,较去年同期增长61.1%,较上月同期相比增长20.3%。在深圳,10月1日至24日,全市新建商品住宅网签认购9364套,合计96.42万平方米,日均认购量近400套、约4万平方米。同期,头部中介机构累计带看量较去年同期增长20%,签约量较去年同期增长255%。根据上海链家数据,楼市新政“满月”后,上海链家新增挂牌房源环比上涨24%,线上咨询量环比增长39%,带看量累计环比增长25%,成交量累计环比增长89%。
业内人士:在系列政策作用下,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已经开始筑底
在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京津冀房地产研究院院长赵秀池看来,9月底以来出台的系列新政,同时聚焦房地产供给端和需求端,从源头上起到了平衡房地产供求关系的作用。“一方面,通过调整或取消限购、降低房贷首付款比例和贷款利率、取消普通住房标准和非普通住房标准、卖旧买新税费减免等政策,降低购房门槛和购房成本,调动购房人的积极性,有效促进了刚需与改善性住房需求入市;另一方面,通过推出政府专项债券、专项借款收购存量土地与房屋,减少了市场存量房地产供给,进一步平衡供求。”赵秀池认为,在重磅政策“组合拳”的作用下,市场信心明显提升。“有了良好的市场预期和市场信心,才能更好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
进入11月,房地产市场是否有望延续向好发展势头?徐跃进认为,短期来看,核心城市住房销售回稳态势仍有望延续。“从数据表现上看,市场认购量的提升会逐步在网签数据中体现,考虑到网签数据有滞后性,预计楼市交易活跃态势或延续至11月中上旬。后续应继续加快落实存量政策,适时考虑推出增量政策,进一步提振市场信心,巩固前期政策效果。”徐跃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