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一定要掌握宽QRS心动过速的定义(见下文)↓
宽QRS波心动过速的心电图诊断
宽QRS波心动过速:(wideQRSwavetachycardia,WCT)
小编觉得这个图没有李剑老师的板书清楚……
所以,接下来——看板书吧!
左束支又分为左前分支及左后分支
↑如异常起源于心肌(图中☆表示),所以首先激动在心肌内传导(传导速度较慢),之后进入正常传导系统(速度较快),所以形成室速的一种特征:宽的在前,窄的在后。
鉴别:
重要认知:正常窦房结激动向下传导,而异常起源(心室)出现激动后会导致传导向上走。
有了上述认知后我们提出第二个问题↓
支持VT:重点是考虑VT的证据
VA分离
心室夺获和室性融合波无人区概念胸前导联同向性前宽后窄的概念
1VA分离
2心室夺获和室性融合波
3无人区概念
正常心脏电活动由窦房结发出冲动,由右后向左下传递,但如果从心室尖部发出,其激动方向会相反,所以在不应该有激动的地方(电轴区域)俗称为“无人区”。AVR导联不应该出现正向的波,此区域为无人区,一旦出现正向波,即“无人区有人了”,说明可能有心室起源的。
4胸前导联同向性,缺乏RS形态
5前宽后窄的图形
实战开始!
点击图片可放大
室速的证据:
1.AVR导联主波向上
2.长Ⅱ导联VA分离
3.V1导联前宽后窄(电活动先通过了一段肌肉)
科班的解释一:流程图
1、Wellens流程(1978年)
2、Kindwall流程(1988年)
3、Brugada流程(1991年)
4、Vereckei流程(2007年)
5、单AVR导联法(2008年)
1Wellens流程
针对RBBB型心动过速鉴别标准
对于RBBB型的宽QRS心动过速:
2Kindwall流程
针对LBBB型心动过速鉴别标准
诊断VT的敏感性为87%,特异性为100%
对于LBBB型的宽QRS心动过速,提示VT诊断的V1或V2的形态。
3Griffith等推荐的标准:可以不记
4Brugada流程
Brugada于1991年在用以往传统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36例宽QRS波群心动过速的基础上,提出新的鉴别宽QRS波心动过速四步法,并前瞻性分析554例经电生理检查确诊的宽QRS波群心动过速患者(室速384例,室上速伴心室内差异性传导170例),证实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达98.7%和96.5%。
V1和V6导联QRS波群形态符合室性心动过速者为室性心动过速,即呈右束支传导阻滞型时,V1导联呈R、QR或RS型,V6导联R/S小于1、呈QS或QR型波;呈左束支传导阻滞型时,V1或V2导联R波大于30ms或RS间期大于70ms,S波有明显切迹,V6导联呈QS或QR型波,否则为室上性心动过速伴差异性传导或束支阻滞。
↑Brugada四步法↑
实战开始!找证据
1.长Ⅱ导联室性融合波,部分VA完全分离;
2.AVR导联虽然有Q波但主波向上,I、AVL导联主波向下,所以电轴指向无人区;
3.V1导联R>R‘。
按照Brugada四步法:
1.胸前导联不具备同向性;
2.R始点至S波谷点大于100ms;
3.VA分离。
5Vereckei流程
↓↓总结一下↓↓
实战找证据
1.长Ⅱ导联VA分离;
2.AVR导联主波向上。
疑问:图形偏窄,是否为特殊起源?
是的,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Ⅰ、Ⅲ导联背道而驰,SⅢ>SⅡ,所以为某一束支起源(这个图形要背过!)
科班的解释二
1Jastrzebski积分法
主流的方法,融合了前面的方法,准确率较高。
积分>2分,分数越高越可能为室速。
1.最容易看的——AVR导联主波向上;
2.V1、AVR导联可见前宽后窄图形;
3.胸前导联无RS型
4.VA分离。
Jastrzebski积分6分,所以这是VT。
↑该患者发病前1天心电图
三度房室传导阻滞,交界性逸搏心律,在这种非窦性心律主导下,可能会出现继发性心律失常。
将积分法单独拿出来看——786份WCT中,512例VT,274例SVT。
全组仅32例次室速的心电图不具备室速积分法的任何室速的心电图特征而积0分,这些室速心电图(6%)将被误诊为室上速。
这几种方法可能发生错误诊断可高达20%~30%,而应用室速积分法积3分诊断室速时仅存在0.3%的错误(积3分及以上者正确诊断室速的比例为99.7%)。
2双图法
更加高级的办法。(进阶学习)
如果不能符合证据
图形符合3个特殊部位的VT?
方法:
↑从患者脚部向上看↑
如图看电传导,室早起源于右边,V1导联向下;室早起源于左边,V1导联向上。
1.V1导联定左右——V1向下;
2.II,III,aVF定上下——II,III,aVF向上;
即便不是VT
临床需要按照VT来处理
患者宽QRS心动过速,入急诊血压测不出
首先判断:宽QRS心动过速,V1导联主波向上,前宽后窄,AVR导联主波向上,I、AVL导联基本向下,首先考虑VT。
找到既往24小时跟踪心电图,发现是房颤伴旁路前传。
患者情况危急,电复律无效,综合各种情况给予急诊消融,之后情况稳定,之后做了房颤冷冻消融,效果良好。
视频中李剑主任会带大家读更多的心电图哦~~
本文为好医术公益直播李剑主任《宽QRS心动过速心电图思路整理》部分内容整理而成,教授讲的更全面详细完整,想了解更多内容,请至公开课板块观看完整视频。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主任医师
李剑,男,1974年生,复旦大学医学博士,教授,主任医师。现就职于复旦大学华山医院心内科,专业方向为心血管疾病的介入治疗。
2009年受医院委派,在美国明尼苏达心脏中心学习心律失常的介入治疗,2014年获卫生部资助,赴德国国家心脏中心进修心律失常的临床诊治,现在主要从事心律失常与冠心病的介入治疗、起搏器植入、阵发性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动过速、频发室性早搏的射频与药物治疗。
2007年、2008年连续两年获得复旦大学“我心目中的好老师”称号,2009年获得复旦大学优秀教师,2013年获得上海市卫计委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优秀教师,2016年,荣获全国住院医师规培“我心目中的好老师”称号。至今,以第一作者或者通讯作者发表论文37篇,其中SCI收录7篇。主持省部级科研项目2项,复旦教学课题1项。主编专著1部,参编专业书籍5部;
现为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内科住培与心血管专培基地秘书,国家住培项目考核与题库研究建设内科专业组专家,全国心血管专培项目督导专家
现为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上海起搏与电生理学组委员,第三届上海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心脏起搏与电生理专业委员会上海分会委员。
窦房结是心脏自律传导系统的最高起搏点,当窦房结及其邻近组织出现器质性病变,引起窦房结起搏功能和窦房结传导障碍时,可产生由多种心律失常和临床症状组成的症候群,称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名师指导刻意练习
欢迎您的咨询,期待为您服务!
好医术是一家临床医生教育机构,致力于成为医生在职学习的互联网第一品牌。经过四年的教学研发,形成了一套全新的执业医生技能教学体系,线上教育与线下练习并重,通过“测”“学”“练”“战”标准化流程打造医生学习闭环,未来将会帮助更多科室的更多医生学习与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