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情下了定金房子却被查封起诉要求双倍返还定金在正常情况下,若程某凌夫妇依据法律规定,对该房产履行解押等义务,那么他们和潘先生的买卖还可能进行,然而他们没这样做,这可把潘先生急坏了。几经沟通,潘先生还是未能从程某凌夫妇处过户到该房产,于是他将王某明、程某凌夫妇告到洛江区法院,请求判决解除所签订的房产买卖合同;判决三被告连带双倍返还他定金8万元,并赔偿他支付的律师费4000元。潘先生称,当时他们的合同中约定,双方在签订本合同后不得中途违约。任何一方因改变买卖意向、违反本合同或有关法规,造成本房产交易未能进行,属于根本违约。若卖方违约,应书面通知买方,并自违约之日起两日内退还原告所支付的购房款,同时向原告支付相当于双倍定金的违约金,承担原告应向中介方支付的中介费及支付合理的费用(包括律师费、交通费、调查费)。
被告房屋被查封属不可抗力在程某凌夫妇看来,他们并非有意不卖房子给潘先生。程某凌夫妇称,他们实际上没有收到潘先生的定金,不能适用定金罚则双倍返还给原告。他们不是该房屋的所有权人,该房屋所有权人是宋某,4万元定金是潘先生直接支付给中介所。合同约定,因不可抗力或政策等非主观因素导致本合同无法履行,合同各方免责。因该房屋被法院查封,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出现他们不可预见、不能避免的事实,属于该条款中约定的非主观因素,导致合同无法履行,他们没有过错,按合同中约定的免责条款,他们不应承担返还双倍定金的责任。王某明说,潘先生支付的4万元定金,他作为监管方,代为监管,不应当连带承担返还双倍定金及支付律师费。
一审卖方无过错无需付4万元那么法院一审会怎么判?经审理,法院认为,由于该套房产被依法查封,造成三方签订合同目的不能实现。合同约定,因不可抗力或政策等非主观因素导致本合同无法履行,合同各方免责。此条约定是在三方当事人应当遵循公平原则确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的基础上作出的。现合同无法继续履行,并非程某凌夫妇的主观过错,王某明也无过错。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二十六条规定:“合同成立以后客观情况发生了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无法预见的、非不可抗力造成的不属于商业风险的重大变化,继续履行合同对于一方当事人明显不公平或者不能实现合同目的,当事人请求人民法院变更或者解除合同的,人民法院应当根据公平原则,并结合案件的实际情况确定是否变更或者解除。”因原、被告双方在合同中约定了免责条款,且该约定不违反法律规定,该免责条款有效,原告请求三被告连带返还双倍定金8万元及赔偿律师费4000元,缺乏合同约定和法律依据,法院不予支持。但潘先生已支付的定金4万元,可由王某明返还原告。据此,法院一审判决解除潘先生与薛某兰、程某凌签订的房产买卖合同;王某明应返还潘先生支付的定金4万元。
■案例提醒卖房子要确保能过户在这个案例中,因程某凌夫妇未能把房子过户到潘先生名下,导致自己付出4万元的代价。那么,在二手房交易中,卖方得尽到什么责任呢?法律顾问刘惠阳律师说,根据《合同法》规定,一般情况下,房屋的卖方主要义务有:(1)交付房屋。即出卖人应该按照房屋买卖合同的约定,交付符合合同规定的面积、间数、质量的房屋。(2)保证房屋所有权的转移。保证将所出卖房屋的所有权转移给买受人,在这项义务中,实际涵盖卖方必须保证对出卖的房屋享有完整的处分权,房屋权属清晰等。本案中房屋买卖属二手房买卖,双方签订《房产买卖经纪合同》合法有效,卖方在本案中的行为表现符合双方在合同中约定的根本违约情形,据此卖方应双倍返还定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