凶宅,一直是二手房交易市场中备受冷落的存在。谁都不想,自己住过的房子死过人,即使是无神论者,也会认为“晦气”。但是在房市魔幻生长的深圳,凶宅居然也备受追捧了。
凶宅拍出2000万天价!
1
最近,深圳一套凶宅拍出了2114万的高价的新闻引起热议。据了解,这套凶宅位于深圳市福田区东海花园福禄居11栋9E,面积168平方,该房经过了108轮竞价后,最终以2124万的价格成功拍出。
此价格比市场价低了726万元,溢价达到了54.34%,原本法拍品估价为13766193元。
据了解,这套凶宅曾在2002年7月发生过一起命案,一名装修工人因赌博输了钱,于是起了歹心,将房子的女主人和保姆杀害,抢夺钱财后逃离。
这起事件发生已有多年,几乎全深圳都知道这是凶宅,作为一套凶宅,虽然最终交易价格依旧低于市场价700多万。有网友戏称,“房价比鬼更可怕”“鬼不可怕,穷鬼最可怕”。
但是还是有不少网友认为“不划算”。有网友认为,花两千多万买了个凶宅还不如买罗湖的小区。
但认为“划算”的网友居多,因为这套凶宅是个学区房。旁边有东海小学、深圳高级中学,还可入读深圳外国语小学。
北京晚报此前就人们对凶宅的购买意愿采访过东单街头路人,记者随机采访13人中,有12人均表示不会购买凶宅,认为“瘆人”。唯一一位考虑购买的白领表示,北京房子太贵,如果凶宅便宜不少,会考虑买。
事实上,在二手房市场,凶宅依旧是个“雷”。不少房主和中介为了卖出房子,隐瞒凶宅的事实,但也会被买家告上法庭。
据中国裁判文书网显示,以“凶宅”为关键词搜索,共有209起房屋买卖合同纠纷判决书,其中有146起涉及隐瞒房屋曾发生命案。上诉案件中,绝大多数都取得胜诉。
为了避免交易纠纷,不少房地产中介建立了“凶宅”筛查系统,以链家为例,链家内网就建有一个“凶宅查询平台”,只要输入小区名或道路名,就可以核实房屋是否是凶宅。
房价大涨之下
凶宅迎来春天
2
事实上,除了最近被拍卖的深圳凶宅,此前还有不少凶宅拍卖,多人竞拍的新闻。
2019年8月,深圳盐田法院拍卖了一套87.76平米的凶宅,起拍价192万,最终以258万成交,低于该小区平均价。
2021年1月,深圳龙岗万科清林径一套79平米的凶宅法拍,起拍价180万元,吸引了13人参与竞拍,共竞价46次,超1万人围观。最终以总价243.8万元成交。而该小区二手房当时同等大小的售报价总价在320万元左右。
而最近,深圳位于罗湖罗沙路畔山花园的一套89平米的凶宅也开始拍卖,据阿里拍卖显示,这套凶宅曾发生过2009.7.19灭门案,但仍然有7人报名竞拍,该房起拍价200多万,市场价500多万。
除了深圳,其他一线城市的凶宅拍卖也非常抢手。
2018年,南京一起凶宅拍卖也曾上过新闻。2018年8月,一栋位于南京江宁区秣陵街道将军大道50号瑞景文化小区的三层别墅被南京秦淮法院拍卖,这栋估价618万元的别墅,起拍价仅为435万元,而同小区类似的别墅市场价已经卖到了1200多万元。据了解,这栋别墅是南京著名的凶宅,其地下车库曾发生一起震惊南京的碎尸案。
经过138轮竞拍后,这栋凶宅最终以786万元成交。据了解,该房源此前还曾拍卖过三次,但最终均以流拍告终。
甚至香港这个迷信氛围较重的城市,凶宅也非常抢手。2015年1月,香港《大公报》曾报道,位于香港大角咀凯帆轩的一套凶宅及其毗邻单位在短短十日内连环卖出,其中与凶宅为邻的物业,更获买家以740万元承接,比银行估价高出4.5%。此外,曾经轰动全香港的欢场屠夫凶杀的住宅也受到了不少买家的竞拍。
香港“凶宅大王”伍冠流在当时指出,香港盘源短缺,凶宅也吸引不少投资者竞投,以往凶宅一般低于市价约40%,如今“七五折”也投不到凶宅。
房价火爆的深圳湾
对面是香港的坟山
3
香港,应该是中国房价最高的地区,也是最早房价疯涨的地区。如今,毗邻香港的深圳也成为超越北京上海的房价高地。
值得注意的一点是,深圳房价最高的南山区深圳湾正对着的,就是香港北面堆满墓地的山头。南山区东边的福田区、罗湖区,紧挨着的,分别是香港超级殡葬场和新田灵灰安置所。
香港这边一群坟山,望着对岸深圳经济繁荣、灯火通明,一股阴间的气息扑面而来。按照民间老人的话来说,“这风水不好”,但深圳百姓显然一点都不在意,房价照样疯涨。
路透社在2021年4月还报道称,深圳和香港的主次关系却正在发生巨大转变——香港正在成为深圳的“后院”。
从房产投资的角度来看,深圳房市确实非常火爆。深圳最近几年房价涨幅超过了北上,不断上涨的房价让不少炒房者趋之若鹜,也让不上打工人望而却步。
此前还有不少香港居民买房深圳,白天去香港上班。照深圳如今房价的涨势,房价未来可能超过香港。
据南华早报报道,根据房地产服务公司莱坊(KnightFrank)的数据,今年第一季度,深圳豪宅价格创下全球最大涨幅,同比上涨18.9%,超过了香港、伦敦、纽约和巴黎等传统高端房地产市场。
在调查的46个城市中,中国的上海和广州也分别位列第二和第三,房价涨幅分别为16.3%和16.2%。中国香港、伦敦、迪拜、巴黎和纽约等传统豪华房地产市场的排名几乎垫底,分别排在第42至46位,同期价格下跌3.1%至5.8%。
此前因涉嫌非法集资被立案调查的小牛资本,在警方公布的最新调查进展中也显示其非法吸收的资金被用于炒房。警方的通报显示,涉案被查封的1056套房产中,有108套住宅、858套商铺位于广州,3套住宅、4套商铺位于深圳。
一边是不断攀升的房价,一边是紧缺的房源。对于真正的对买房有刚需的消费者来说,“凶宅”似乎成了更好的选择。
延伸阅读
文|面包妈
去年12月,我买了望京的景观房,想在北京西城的德胜学区换套学区房,却发现那里学位紧张,已经无法转学进入了。
这时候,朋友跟我说,我给你介绍一个特别厉害的中介吧,她这两年在北京都卖了一两个亿的学区房。
我一下子精神了,每年成交金额上亿那是什么概念?我们公司一年的营业额可能都没过亿。。。再听到她的年薪,我更服了。我身边一堆清北毕业的,985毕业的,赚得都没她多。
我想起耶鲁人类学博士薇妮斯蒂·马丁写的那本育儿亲历《我是个妈妈,我需要铂金包》。
薇妮斯蒂为了让儿子能有更好的童年,去纽约上东区买房。她的房产经纪人妆容精致,一身名牌,常常拿着一个闪闪发亮的香奈儿皮包。
我的这个新中介是不是也是这个样子?毕竟她已经站在了金字塔的顶端。
第二天,我和老公来到王雪的门店。出现在我面前的是一个衣着朴素的女孩,脸有点黑,没有化妆。依然没有废话,介绍完情况,王雪就发动电动车带我去看房。
她在薄羽绒服外又套上一件长款羽绒服——在冬天的北京看房,没有比保暖更重要的事情了。
坐上王雪的电动车,我开始在北京教育高地西城区的狭窄胡同和老旧小区间穿梭,寻找一套属于我的学区房。在金融街学区,已经找不到总价在1000万以下的学区房,拿着750万在德胜学区也很难买到一间一居室。
但依然挡不住无数家长来这里想为孩子买一个未来。“这里的房价是家长用脚投票投出来的。”有位中介曾这样跟我说。
在北京的家长论坛里,一位家长自嘲说,“就当几百万买了一个学位,附赠了一个仓库”。
没想到北京这么破
那天看的最便宜的一套房是个两居室,没有客厅,两个卧室之间是个长长的通道。现在是个餐厅的员工宿舍,屋里摆了将近十张床。
这让我想起了电视剧《安家》里那个十多年卖不出去的跑道房。
王雪对此已经习以为常了。她在这里干了将近十年。
“来这边看房的客户都有一个心理建设的过程。原本可能在朝阳一些非常好的小区,住得很舒适,有大客厅,大卫生间,小区就跟公园似的。但是来西城只能买个四五十平的,心里有落差的。”
王雪老家是农村的。刚来北京时,她没想到首都竟然还有这么破的地方。她买的第一套房是一个南向的一居室,水泥地,房子里一点装修都没有,交割前,业主还把铁门卸走了。
王雪自己在北京住过凶宅,住过平房,晚上老鼠乱窜。她原以为北京应该是一个非常繁华的大都市,到处都是高楼大厦,小区很漂亮,有电梯,周边配套很齐全,但来到西城,却发现“房子好破、卫生间好小,也没有客厅,还这么贵”。一平米的价格在老家都能买一套了,她觉得自己就算奋斗一辈子,也买不起北京的一套房。
这套60平的房子要价790万,但我竟然有点心动,因为总价低,单价也只有13万多点——看惯了十四五万一平,甚至十六七万一平的房子,我现在看十二三万钱的房子,都觉得好便宜,而对于房子的状况,我也已经越来越麻木了。
毕竟买学区房,重点是学校,而不是房子。就像我一个朋友,她倒是没有买学区房,但为了孩子上重点中学方便,她就在学校附近租了一个“老破小”,忍无可忍,她替房东装修了厨房。
我看的一套学区房,楼道内是水泥地,墙上写着“盲人按摩”
老公看得有点烦躁,在室外抽根烟。但零下几度的北京室外,天冷得打火机都打不着火。一对90后的小夫妻站在旁边。他们也是来看房。
他们的节奏很快,2个小时就看了4套房。“都挺破的,这边的房都这样”,男孩一边看房,一边录视频发给父母看。对于父母对房子的挑剔,他有点生气,“这要求那要求的,他们怎么不自己来看看这边房子的情况啊”。
60.5平米的房子要价790万,2014年新装修的房子要价796万……男孩对一套750万的一居室最满意,“谁让便宜呢”,他对女孩说。
说完之后,他突然反应了过来,“x,750(万)还便宜,什么社会!”
我好奇地问他们,孩子多大了吗?女孩说,还没呢,刚结婚,但想先准备着。
买学区房的大多是新北京人
王雪告诉我,前两年基本上都是80后来买,现在九零后挺多的。
“你多大了?”坐在王雪的电动车后面,我和她闲聊。“92年的。”她回答。“这么小!好厉害啊!”我冲另一辆电瓶车上的老公喊道,“她92年的,比我们都能干多了!”
她赶紧说:“不能这么说。我有客户,夫妻俩都是95后,好像也都是名校毕业的,刚工作两人月薪加一块就有五万多,买了七百多万的学区房。当然应该有老人的支持。不过,他们以后肯定会越挣越多的。”
来西城买房的都是有钱人吗?王雪做了这么多年,觉得不是。“在老家,谁家有个几十万就觉得可有钱了。但在这里几十万能做什么?”绝大多数来这里买房的人,打扮都很朴素,往往都戴着眼镜。一件黑色波司登羽绒服就是我这个冬天看房的战袍。
有一对客户王雪接待了好久,但是一直都不下手,总觉得这不合适那不合适。他们的孩子当时已经快小升初了,想转学过来。夫妻俩都是老师,每次过来谈事,女的还会带一本书,抽空看两眼。
因为来北京比较早,“上车”早,买了房,但卖了房,还是很难买西城的房。两口子加一块月薪才2万多。“在北京太少了。”王雪说。后来,他们咬咬牙在西城一个普通小学旁边,买了个一居室,一家人挤在小房子里。
前一段北京疫情的流调里有个34岁边工作边考研的男人,一家三代五口人住在70平的两居室里。外地的朋友都很同情帝都的生活,而在市中心的学区房里,只会更加拥挤,高低床、榻榻米、折叠床都是最常见的配置。
我有个朋友,夫妻俩都是北大医学院毕业,一个博士,一个硕士,前几年买了一个50多平的学区房。夫妻俩住一间,孩子和老人在另一间住上下铺,没有客厅,去年还生了老二。
所以,我看到《安家》里海清扮演的那个妇产科医生宫蓓蓓时,就觉得特别真实。作为一个知名专家,他们一家蜗居在一个一居室里。宫蓓蓓大着肚子坐在厕所马桶上写论文,巴掌大的卫生间堆满了杂物,抬头都是晾晒的湿衣服。她特别渴望家里能有个储藏室,摆上一张桌子,让他们夫妻俩能有地方支电脑办公。
之前听到客户哭穷,王雪心里觉得“你们总比我有钱吧”,现在她知道很多找她买房的都是北京的工薪阶层。
医生、大学老师、IT行业,或者是在银行、证券公司上班的,“都挺不容易的”。她感慨:“可能北京就这样吧。客户也没你想的那么轻松,高收入的可能确实都付出辛苦了。别人给你展现的都是他们比较光鲜的一部分,真正的辛苦,没有人拿出来说的。”
有个客户是医生,值了通宵夜班就来看房,这边的房子还大都是楼梯,没有电梯。
王雪发现买学区房的大都是“新北京人”,大都高学历,老北京反倒买的很少。“他们最开始都是外省的,自己通过考试考到北京,学历一般都是硕士、博士,清华、北大毕业的一大把,然后落户到北京了,享受到教育给他们带来的收获。一般高学历的人更在乎教育。我们的客户,周六日,不是在送孩子上学,就是在家里辅导作业,孩子周末也是挺累的。”
为什么要买学区房?
那天我们看了十几套房子,晚上八点多才回家。王雪又发来几套房子让我对比,但我还是有点懵。每个地方的升学都有一套术语或者黑话,比如北京的有政保、校额到校、特色入学等,需要消化一阵,而且目前这里的政策也不明朗。
所以,我计划再看看。不过,王雪让我印象深刻。她从一个二本院校毕业后,在老家找到了一份工作,每天5点下班,一个月工资2500元。她想着在这样一个小城市,以后找个对象结婚生活,两个人加一块的工资估计顶多就六七千块钱,可买一个苹果手机都要五六千。听说有朋友在北京“一个月可以赚8000块”,她觉得“好多啊”,就来了。
就这样,她成了北京最好的中介之一。“做这个运气会占一部分,你肯定得勤奋一点。在哪个行业都是,有个二八定律,可能就那20%的人挣钱,剩下80%就是一般。”
“的确,钱不是衡量工作、学业的唯一标准。但没有什么成就是白白得来的。要想做到最好,就得付出最大的努力。”
“那你为什么还要买学区房?要让孩子自己努力啊。”同事立刻怼回来了。
“学区房不是保险箱,只是提升一下上好学校的几率。该学还得学。”我辩解道。
“上好学校,又能怎么样?”
我一时语塞。
人间冷暖
我开玩笑说:“如果直接投胎到这里一定很幸福。”他撇了撇嘴说,“不一定”。他有一位业主本来在二环有一套房,因为玩网络赌博输钱,把二环的房卖了,换到了四环。接着玩又输,最后搬到了北京郊区,都快到河北了。
“海淀拼娃,西城拼爹”,对于西城,外界一直有着各种想象。没在西城买学区房的人羡慕买了的人,在西城买房的人,羡慕在西城本来就有房的北京土著。但这些天价学区房里的生活与所有地方一样,冷暖自知。
王雪还见过,有一个业主要卖房,是一位老人过世后留下的两居室。老人4个子女,其中两家人关系好,关系好的两家要把房子卖了,另两家不同意,起诉到了法院。见了面,全靠律师和法官沟通。“我天哪,兄弟姐妹之间真的就不说话了。”王雪露出一副难以置信的表情。
后来,王雪进这家门一看,水泥地,墙都变了颜色。家里堆得到处都是东西,就跟仓库似的。里面的人穿得很破,一间卧室里,二十多岁的女孩跟父母住上下铺。有一些继承的房产,兄弟姐妹之间反目成仇。
“关键是房子太值钱了,三五万的没人争,大几百万的房子分到一个人身上,那也一两百万了。”王雪说。她平时打交道的业主,退休前,大多数是在环保公司、蔬菜公司、汽修公司、低压电机厂等老单位上班的工人,领导干部并不多。
王雪现在签单已经没什么感觉了。“不想干的时候,你就不想你工资是多少了,就不想再受这份罪了。”她曾有个跟了半年的业主,那个业主是做美国期货的,经常半夜工作,她曾半夜给人送饭,但那一单还是飞了。
不过,也有业主让她特别感动,明明别的中介有客户要买,但他还是等着王雪这边,让她赶紧去找客户。“帮他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业主是能看见的。有些业主还是比较讲感情的。”
有些中介挣钱了会给自己买名表名包,但王雪不会。与很多北漂一样,她和老公在环京买了套房子。“北京的还不敢想,太贵了。”
她最近最开心的一单是和妹妹一起签的,“她终于开张了”。几年前,妹妹大专毕业,也想来北京做房产经纪。王雪最初很反对:“回去回去,在老家找一个安稳的工作不好吗?”她不想让妹妹吃这份苦,但妹妹坚持。
“我将来也要买学区房”
不管怎样,望京的房子已经卖了,我的学区房是必须要买的了。一有假期,我和老公继续去看房。那天,我们约了另一个中介,打算去看看另一个片区的房子。
“哪一套?”老公已经想不起来了。但我记得那套房子,户型不错,两卧朝南,单价便宜,才11万多,是我们这一段见过最低的了。但是这套房子面积比较大,楼层又比较高,没有电梯,考虑到家中有老人,我们就犹豫了。
“不会是套路吧?”我和老公说。我们继续往前开。
这套房子已经挂了快半年了,我刚看了,就有人要买了?我有点怀疑。
“要不我们一会儿去谈谈?反正谈谈也没啥损失。”我和老公商量。我们跟着另一个中介看房,但心不在焉,毕竟这边的房子也是动辄十三四万一平,而且也是一样的破。
我们草草看了几套房子,就奔王雪而去。
一进门店,就看到一对跟我们年龄相仿的夫妻坐在那里。“不会是托吧?”我和老公心里嘀咕。
一千万的合同就这么签了。这也是王雪1月份签的第五单了,总成交金额四千万左右。
第二天,我们跟王雪去查这套房子的户口,才又回去复看。我原以为这套房子是红砖外墙,这次才看清是蓝色的。另一个中介告诉我,昨天没买上的那对客户,今天买了小区另一套三居室,单价贵了一万多。
王雪淡淡地说:“人总羡慕自己没有的东西。”“你羡慕他们什么?”“我好羡慕人家有那么高的学历,如果让我重新选,我肯定好好学习。人家是有正常周末的,五一、十一都能休息,你看我们一天,除了挣钱以外,没有自己的生活。”
很多客户来看房时,两个人交流都用英语,王雪就蒙了。“像我这种,本身自己学历不是很高,能做的就是给他找一个好学校,让老师多教他,然后再报个辅导班。人家说输在起跑线上,不是从你上了一年级就输在起跑线上,可能从你投胎那一刻,就输在起跑线上了。”
王雪没有北京户口,以后孩子没法在北京上学。
她想把户口落在天津,她查了下天津好的学区房现在也要八九万一平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