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承无非“确定遗产”、“遗产分配”,明明很简单的事为什么却纠纷最多?其实原因不外乎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我得到的遗产和我想象的差距很大。今天就来说说遗产到底该如何合理、合法的继承
一、继承方法
1.确定继承数额
很多家庭继承遗产时不会特意确定继承数额,一般情况下会武断地认为登记在谁名下的房、车、谁银行卡里的钱就是谁的财产,实际上在财产继承前一般都要进行析产。
2.确定各继承人继承份额
确定遗产数额后,需要确定继承人以及各继承人继承的份额,在老人没有留下任何形式的遗嘱或遗赠协议的情况下,各法定继承人之间继承份额应均等。
3.协商继承方式
有些家庭可能对于遗产数额、继承份额都无异议,但是对于遗产继承方式产生纠纷,有的想要房子、有的想要车子、有的只想要钱。
这种情况可以委托中介将房、车等登记出售,而想要房、车的继承人作为共有权人拥有优先购买权(就是说继承人和购买人出同样的价格时房子归继承人)。
二、继承方式
1.遗赠
可能很多人对遗赠并不了解,举个简单的例子,老人写“遗嘱”把财产给保姆就属于遗赠。
(1)普通遗赠:被继承人对自己财产的合法处置,遗赠是写给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
(2)遗赠扶养:顾名思义,你给我“养老”我给你(部分或全部)遗产,属于一种有条件的遗赠。
2.遗嘱
与遗赠类似,被继承人对自己生前财产的合法处置,遗嘱是写给法定继承人;
遗赠协议和遗嘱都属于被继承人对自己生前财产的合法处置,区分方式主要看写给谁。
3.法定继承
法定继承是最常见的继承方式,在被继承人未留任何形式的遗嘱或遗赠协议或遗嘱、遗赠协议当中未处置全部遗产时,由法定继承人继承遗产,法定继承人分为第一顺序继承人和第二顺序继承人。
第一顺序继承人包括:父母、配偶、子女;
第二顺序继承人包括: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弟姐妹。
发生法定继承时,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时,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所以第二顺序继承人不一定能够继承遗产,类似于“备胎”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时才能继承。)
三、继承方式的顺序
遗赠>遗嘱>定继承
四、注意事项
1.遗赠需要表示接受
遗赠继承不同于遗嘱继承,受遗赠人需要在两个月内表示接受遗赠,否则视为放弃受遗赠。
2.多份遗嘱哪份为准
子女拿出多份遗嘱,首先需要确定遗嘱是否合法、有效,多份合法、有效的遗嘱以最后一份遗嘱为准。
3.女儿出嫁能够继承父母遗产
4.赡养老人与遗产继承无关
有些子女认为“遗产我又没拿到,凭什么赡养你?”,遗产是老人生前的合法财产,老人可以任意处置,就算全部捐赠都可以。但是子女赡养父母属于法定义务,子女不赡养老人属于违法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