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答网精选答问(第十一批)澎湃号·政务澎湃新闻

需要说明的是,在破产程序中,由于破产申请受理后,人民法院应当解除对债务人的保全措施,故该条的适用前提已经不复存在,而应当适用相应的法律规定处理。另外,依照民法典第四百一十二条规定的精神,抵押不动产被人民法院查封后,抵押权并不当然及于不动产租金。这时,抵押权人就租金收取负有向不动产承租人的通知义务。抵押权人怠于通知而承租人继续向抵押人支付租金的,仍然产生相应的清偿效果。抵押权人不得主张该清偿行为无效。

咨询人:上海市闵行区人民法院行政及执行裁判庭徐昺颢

答疑专家: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立案庭李兴

问题2:人民法院受理对被执行人的破产申请后,对于被执行人采取的限制高消费措施是否应当解除?

答疑意见:依照企业破产法第十九条、《全国法院破产审判工作会议纪要》第42条的规定,人民法院裁定受理被执行人破产申请后,应当中止执行程序,解除对被执行人的财产查控措施。在此基础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第十条第一款第五项规定,因破产程序,人民法院依法裁定对失信被执行人中止执行的,应当在三个工作日内删除失信信息。其基本考虑是,进入破产程序后,被执行企业被管理人接管,以督促被执行企业履行义务为目的的信用惩戒措施已无必要。对于被执行企业进入破产程序后,执行法院已经采取的限制消费措施应当如何处理问题,《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限制被执行人高消费及有关消费的若干规定》等并未作出明确。

咨询人: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执行局姚富国

答疑专家:最高人民法院执行局孙建国

问题3:房屋承租人能否对房屋征收决定提起行政诉讼?

答疑意见:《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十四条规定:“被征收人对市、县级人民政府作出的房屋征收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诉讼。”该条例第二条明确被征收人即为被征收房屋所有权人,将承租人排除在外。依据上述规定,承租人一般不具有针对房屋征收决定提起行政诉讼的主体资格。但从法理上讲,与被诉行政行为是否有法律上利害关系,是判断当事人是否具备行政诉讼原告主体资格的重要标准。因此,对于执行政府规定租金标准的公有房屋承租人等人群,由于其享有法律和政策所赋予的接近于所有权权能的带有福利性的使用权,有必要赋予其针对房屋征收决定提起行政诉讼的原告主体资格。例如,“李某某诉潍坊市奎文区政府房屋征收决定案”(人民法院案例库入库编号:2024-01-3-005-002)明确,公房承租人具有对房屋征收决定提起诉讼的原告资格。

咨询人:四川省广元市中级人民法院研究室任佰安

答疑专家: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行政庭(赔偿办)熊君

问题4: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检察院和法院先后决定对赔偿请求人逮捕,此后刑事案件以终止追究刑事责任结案的,赔偿请求人应当以哪个机关作为赔偿义务机关提出赔偿申请?

答疑意见:侵权赔偿通常遵循“谁侵权,谁赔偿”的原则,但当国家机关侵权时,由于国家机关是代表国家行使权力,按照“社会保险理论”“公共负担平等理论”,为便于受害人主张权利,国家赔偿中赔偿义务机关设定与民事诉讼中侵权主体的设定并不完全相同。

国家赔偿法第二十一条规定:“行使侦查、检察、审判职权的机关以及看守所、监狱管理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职权时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该机关为赔偿义务机关。对公民采取拘留措施,依照本法的规定应当给予国家赔偿的,作出拘留决定的机关为赔偿义务机关。对公民采取逮捕措施后决定撤销案件、不起诉或者判决宣告无罪的,作出逮捕决定的机关为赔偿义务机关。再审改判无罪的,作出原生效判决的人民法院为赔偿义务机关。二审改判无罪,以及二审发回重审后作无罪处理的,作出一审有罪判决的人民法院为赔偿义务机关。”从以上法律规定可以发现,国家赔偿以“谁侵权,谁赔偿”为一般原则,以责任后置吸收为例外。特殊情形中的赔偿责任后置吸收,是实体后置吸收与程序后置吸收的统一,且以实体后置吸收为前提,兼顾国家赔偿法救济私权与规范公权的双重宗旨,实现方便赔偿请求人申请赔偿与倒逼赔偿义务机关依法履职之间关系的平衡。

所提问题中赔偿义务机关的确定,法律并没有明确的规定,但可以按照国家赔偿法的立法目的和精神,进行目的解释、历史解释和体系解释,将法院确定为赔偿义务机关。理由如下:首先,国家赔偿法对刑事赔偿中赔偿义务机关的确定,在人身自由侵害等特定情形下,采取了赔偿责任后置原则,即在一定程序中当数个司法机关均实施了侵权行为时,由最后一道程序作出负面司法决定的办案机关作为赔偿义务机关。由于法院作出过逮捕决定,由其作为赔偿义务机关符合国家赔偿法的目的和精神。其次,如果让检察院和法院都作为赔偿义务机关,则由于赔偿义务机关不同导致赔偿请求人申请国家赔偿的程序不同,前者需要复议而后者不需要复议,从而导致赔偿请求人需要提出两次国家赔偿申请和推进两个赔偿程序,这无疑不利于赔偿请求人及时便利获得赔偿。最后,根据“社会保险理论”和“公共负担平等理论”,赔偿费用最终由国库来支付,故由最后作出逮捕决定的法院作为赔偿义务机关,既做到了便民,又没有过多增加法院的负担,最终实现了国家赔偿“诉讼经济原则”。

THE END
1.法答网精选答问(第十一批)答疑意见:民法典第四百一十二条规定:“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或者发生当事人约定的实现抵押权的情形,致使抵押财产被人民法院依法扣押的,自扣押之日起,抵押权人有权收取该抵押财产的天然孳息或者法定孳息,但是抵押权人未通知应当清偿法定孳息义务人的除外。前款规定的孳息应当先充抵收取孳息的费用。”该条的立法目的在于http://tlyz.lncourt.gov.cn/article/detail/2024/11/id/8222059.shtml
2.当事人关于买卖不破租赁的约定是否有效?法律常识②事先抵押权限制:受房屋在出租前已设立抵押权,因抵押权人实现抵押权发生所有权变动的,买卖不破租赁受限制; ③事前查封限制:房屋在出租前已被人民法院依法查封的,”买卖不破租赁“受限制。 二、买卖不破租赁中受让人的义务是什么? ①保持租赁物使用状态的义务。租赁合同中,出租人的义务在于将物交给承租人使用收https://www.lawpa.cn/changshi/689030.html
3.因抵押权人实现抵押权发生所有权变动的B房屋在出租后出卖给第房屋在出租后设立抵押权,因抵押权人实现抵押权发生所有权变动的 D 房屋出租后因房屋所有人死亡将房屋遗赠给第三人发生所有权变动的 优质答案 查看答案 近期公考资料 2024广东事业单位考试教材图书 2025版国家公务员考试图书 华图教育在线APP下载(刷题听课尽在掌握) https://gd.huatu.com/tiku/3947295.html
4.当法拍房遇上“长期租赁”,怎么办?谁让步?(一)房屋在出租前已设立抵押权,因抵押权人实现抵押权发生所有权变动的; (二)房屋在出租前已被人民法院依法查封的。 依据上述法律规定,法拍房要符合“买卖不破租赁”的条件如下: (1)合法有效的书面租赁合同; (2)占有使用该不动产; (3)本次拍卖不是为实现出租前所设抵押而进行处置的;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3/0928/20/1098353673_1098353673.shtml
5.房屋在出租前就已设立抵押权,抵押权人实现抵押权的,能否要求承租抵押权,是指债权人对于债务人或第三人提供的、不移转占有而作为债务履行担保的财产,在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或发生当事人约定的实现抵押权的情形时,可就该财产折价或者就拍卖、变卖该财产的价款优先受偿的权利。 网友咨询: 房屋在出租前就已设立抵押权,抵押权人实现抵押权的,能否要求承租者搬离? https://lawyers.66law.cn/s2205161050c50_i1291163.aspx
6.租赁权能否对抗实现抵押权的强制执行程序但租赁房屋具有下列情形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一)房屋在出租前已设立抵押权,因抵押权人实现抵押权发生所有权变动的;(二)房屋在出租前已被人民法院依法查封的”的规定,沿用了原《担保法解释》的规定,在房屋出租前就已经设立抵押的,承租人不能继续请求受让人继续履行租赁合同。http://www.hclaw.cn/c/view.php?aid=481
7.买卖不破租赁租赁收益归谁(一)房屋在出租前已设立抵押权,因抵押权人实现抵押权发生所有权变动的; (二)房屋在出租前已被人民法院依法查封的。 6、民通意见第119条、承租户以一人名义承租私有房屋,在租赁期内,承租人死亡,该户共同居住人要求按原租约履行的,应当准许。 私有房屋在租赁期内,因买卖、赠与或者继承发生房屋产权转移的,原租赁合https://www.64365.com/zs/1081046.aspx
8.执行程序中案外人不动产租赁权异议的审查和处理第190条:订立抵押合同前抵押财产已出租的,原租赁关系不受该抵押权的影响。抵押权设立后抵押财产出租的,该租赁关系不得对抗已登记的抵押权。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 第119条:私有房屋在租赁期内,因买卖、赠与或者继承发生房屋产权转移的,原租赁合同对承租人和新房主继续有效。 https://www.douban.com/note/634652437/
9.中伦律师事务所官方网站但租赁房屋具有下列情形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一)房屋在出租前已设立抵押权,因抵押权人实现抵押权发生所有权变动的;(二)房屋在出租前已被人民法院依法查封的。" [4] 《企业破产法》第十八条规定,“人民法院受理破产申请后,管理人对破产申请受理前成立而债务人和对方当事人均未履行完毕的合同有权决定解除https://www.zhonglun.com/research/articles/15823.html
10.并非所有的“买卖”均不破租赁——实现抵押权打破原有租赁关系的根据《审理城镇房屋租赁合同纠纷案件司法解释》第二十条规定:“租赁房屋在租赁期间发生所有权变动,承租人请求房屋受让人继续履行原租赁合同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但租赁房屋具有下列情形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一)房屋在出租前已设立抵押权,因抵押权人实现抵押权发生所有权变动的;(二)房屋在出租前已被人民法院依法https://zhuanlan.zhihu.com/p/575169811
11.共同租赁权以及买卖不破租赁(一)房屋在出租前已设立抵押权,因抵押权人实现抵押权发生所有权变动的; (二)房屋在出租前已被人民法院依法查封的。” 根据上述规定,“买卖不破租赁”是指租赁房屋在租赁期间发生所有权变动的,不影响租赁合同的效力,原租赁合同对承租人和新房主继续有效,承租人有权请求房屋受让人继续履行原租赁合同。 http://sh148.org/law01/A/B/39046.htm
12.民法典下居住权若干问题思考居住权之所以没有用益物权的收益权能,首先是因为居住权的特殊功能,无收益权是由居住权功能所决定的,居住权以满足生活居住为目的,不以他人所有的房屋用以收益为目的。其次居住权一般是无偿设立的,除非当事人有约定。如果允许居住权人收益,会使其无端受益,而房屋所有权人无形中失去了一笔收入,对其不公平,这与一直http://xafdcls.cn/m/view.php?aid=143
13.高圣平范佳慧:不动产上抵押权与利用权的冲突与协调丨前沿民法典物权编一以贯之体现了“物尽其用”原则,在不动产抵押权设立前后,均可能发生所有人将不动产之使用价值让渡于其他人的情形,不动产抵押权与利用权之间(尤其是抵押权实现时)难免有相互凌越之处。二者发生冲突时,两者间的优先次序如何确定?当确定其一优先后,不动产抵押权人、利用权人以及抵押人、抵押物第三取得http://www.110.com/ziliao/article-8755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