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院法官:房屋租赁合同纠纷中装饰装修费用的处理问题

2、实践情况看,仍存在对装饰装修物纠纷处理的分歧。为此,本文结合上述司法解释,作一些简单的分析。下面,我们根据承租人进行装饰装修是否经过出租人同意,分两大类情况进行讨论:1、第一种情况,承租人经出租人同意装饰装修的,在合同无效、解除、履行期间届满后,该装饰装修物如何处理?2、第二种情况,承租人未经出租人同意装饰装修的,在合同无效、解除、履行期间届满后,该装饰装修物如何处理?一、承租人经出租人同意装饰装修的如果承租人经出租人同意装饰装修,可根据租赁合同效力情况,大致分以下几种情形处理:(一)合同无效F9法条:租赁合同无效时,(1)未形成附合的装饰装修物,1)出租人同意利用的,可折价

3、归出租人所有;2)出租人不同意利用的,可由承租人拆除。因拆除造成房屋毁损的,承租人应当恢复原状。(2)已形成附合的装饰装修物,1)出租人同意利用的,可折价归出租人所有;2)出租人不同意利用的,由双方各自按照导致合同无效的过错分担现值损失。F9对上述条文内容,要注意把握以下几点:1、出租人同意利用装饰装修物可折价归出租人所有合同无效时,出租人同意利用的装饰装修,“可折价归出租人所有”的原因是基于约定而不是基于不当得利对承租人进行补偿。所谓不当得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92条规定,没有合法根据,取得不当利益,造成他人损失的,应当将取得的不当利益返还受损失的人。在租赁合同

5、地同类房屋同类用途的租金计算损失赔偿。(2)形成附合的,不能拆除,所有权按照物权法的规定,归出租人,即动产与不动产附合,动产所有权归不动产所有权人。由双方各自按照导致合同无效的过错分担现值损失。形成附合的情况下,如果出租人不同意利用的,这里并没有采取物权法的规则,即由出租人取得所有权,但是按照不当得利的规则对承租人进行返还。而是根据缔约过失责任分配现值损失。主要理由是:由于很多租赁合同中的装饰装修是针对承租人的特定用途的,所以,这些装饰装修物虽然仍然可以使用,客观上也具有一定的价值,但是往往对出租人不具有利用价值。甚至出租人还会造成出租人收回房屋后再行处分上的负担。因

6、此,不符合不当得利规则中“取得不当利益”这一标准。注意:1)这里的不当利益不是社会一般评价标准而是从出租人主观评价标准出发,通过出租人不同意利用这一标准将出租人认为“未取得不当利益”外在化、客观化。2)在合同已到期情形下,承租人也不会因此受有损失。因为其在确定租赁期限时,承租人已考虑了装饰装修物价值摊销问题。也即在订立合同时,其已主观认为,装饰装修物已作为成本在期限内将价值摊销完毕。(二)租赁期间届满或合同解除时未形成附合的装饰装修物的处理。条文:租赁期间届满或合同解除时,未形成附合的,可由承租人拆除。因拆除造成房屋毁损的,承租人应当恢复原状。F10未形成附合的,承

7、租人对装饰装修物仍有所有权,故可以拆除,取回装饰装修物。由于拆除所造成的房屋损害的侵权责任,由承租人承担。因拆除造成房屋毁损的,承租人应当恢复原状。(三)合同解除时,已形成附合的装饰装修物处理。F11条文:(1)因出租人违约导致合同解除,承租人请求出租人赔偿剩余租赁期内装饰装修残值损失的,应予支持;(2)因承租人违约导致合同解除,承租人请求出租人赔偿剩余租赁期内装饰装修残值损失的,不予支持。但出租人同意利用的,应在利用价值范围内予以适当补偿;(3)因双方违约导致合同解除,剩余租赁期内的装饰装修残值损失,由双方根据各自的过错承担相应的责任;(4)因不可归责于双方的事由导致合同解

8、除的,剩余租赁期内的装饰装修残值损失,由双方按照公平原则分担。法律另有规定的,适用其规定。这里的合同解除主要是指法定解除,这就有必要区分:1、出租人违约;2、承租人违约;3、双方违约;4、不可抗力导致合同解除的四种情况。1、基本的原则是,装修装饰物的处理应当有利于守约人一方;双方违约的,根据各自过错分担。因不可归责于当事人双方原因导致合同解除的,按照公平原则分担。注意:第4项中,“法律另有规定的,适用其规定。”是指租赁合同因租赁房屋被依法拆迁或他人侵权无法继续履行,解除合同。此时,根据物权法等法律,对装饰装修物的赔偿或补偿,应分配给承租人,而不是按公平原则分担。2、

9、这里所谓的剩余租赁期内的装修装饰物残值主要是指装修装饰物的折旧价值。也即合同法F97中的赔偿损失。3、如果出租人同意利用或者已经利用承租人装饰装修的,这说明装饰装修物对出租人有价值。故应依据不当得利理论,对承租人进行补偿。但这里的补偿有两个限制条件:(1)在利用价值范围内使用范围内(2)适当补偿不是充分补偿的原因是承租人有违约行为(四)租赁期间届满时,已形成附合的装饰装修物处理。F12法条:形成附合的装饰装修物,承租人请求出租人补偿附合装饰装修费用的,不予支持。但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F121、房屋租赁合同中,出租人到期收回出租房屋取得装饰装修物的所有权未必会获益,

10、承租人也未必会有损失。因为承租人将装饰装修物早在租赁期间内,作为成本摊销完毕。2、根据合同法F235,承租人返还的房屋应符合按照约定使用后的状态。既然承租人进行装饰装修经过出租人同意,说明承租人对租赁房屋进行装饰装修物并进行使用属于按约定使用。相应地,承租人到期后应根据合同法F235将按约定使用的房屋连同装饰装修物一并返还归出租人所有。故出租人不得要求恢复原状,承租人也不得要求补偿。二、出租人不同意装饰装修的法条:承租人未经出租人同意装饰装修或者扩建发生的费用,由承租人负担。出租人请求承租人恢复原状或者赔偿损失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F13三、对装饰装修是否获

11、得出租方同意存在争议的处理司法解释未对同意的具体形式进行明确规定,导致实践中双方当事人对装饰装修是否获得出租方同意往往存在争议。经常出现的情形是,承租人在房屋租赁合同履行过程中,因自身需要向出租人征求对房屋进行装饰装修的同意。但出租人基于各种原因,并未对此明确表态,但其行为又表明其已经同意。也即默示同意。因此,司法实务必须对是否构成默示同意做出判断:如何理解默示同意根据民通意见第66条:“一方当事人向对方当事人提出民事权利的要求,对方未用语言或者文字明确表示意见,但其行为表明已接受的,可以认定为默示。不作为的默示只有在法律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双方有约定的情况下,才可以视为

12、意思表示。”之规定,如果出租人虽未对装饰装修事宜明确表示意见,但其行为已经表明其已同意装饰装修的,则可认定出租人对装饰装修已经默示同意。至于出租人的同意是事先同意抑或事后追认同意则在所不问。对此,试举两则典型情形加以说明:一是,出租人虽未明确表态,但有证据证明其曾前往装饰装修现场了解情况,并发表如何装饰装修的意见,事后对此也未提出反对意见;二是,出租人虽未明确表态,但根据双方约定房屋出租用途及所出租房屋的现状,可推知承租人必然要进行装修才能达到租赁目的的。例如,租赁毛坯房开酒店、宾馆,出租人应该知道必定要装修,仍签订合同的,应推定出租人已经默示同意装修。反之,如果出租人知

14、并结合租赁合同中双方约定的出租房屋用途、出租人作出同意意思表示时的装饰装修进展情况等诸多因素综合加以判断同意的范围。1、如果双方未对装饰装修的工艺方法、装饰装修的面积等事先作出明确约定,则一般应认为出租人对装饰装修的同意应仅限于出租房屋所属类别的通常用途可能涉及的范围。一般而言,房屋按用途可分为住宅用房屋、工业用房屋和商业用房屋等类别。2、如果出租人对承租人的装饰装修是实行事后同意,则还应综合出租人作出同意意思表示时承租人装饰装修的进展情况加以把握。这是因为,此时承租人期望的装饰装修范围和程度可能已通过现场陈列等方式为出租人所知晓,出租人在明知其装饰装修可能的后果情形下,仍

16、饰的返工、重作甚至装饰装饰风格的整体改变。因此,现实中有时很难区分是两次装饰装修还是一次装饰装修的延续;2、从日常生活经验而言,既然出租人同意承租人进行装饰装修,也就意味着允许承租人基于装饰装修需要而对出租房屋进行处分。这种处分的可能后果,并不因装修装饰的次数多少而有实质区别。3、在房屋租赁合同的很多情形中,虽然双方都未用条款明示,但从承租人缔约目的、支付的租金对价以及出租房屋的现状均可推知,对出租房屋在合同约定的房屋用途范围内进行多次装饰装修本身就是合同的默示条款;4、对于合同履行期间较长的房屋租赁合同而言,出租人的概括同意也会给承租人合理预期,使其有理由相信约定范围内的

THE END
1.房屋租赁合同纠纷司法解释合同纠纷的司法解释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合同效力:根据《民法典》第七百零七条,租赁期限六个月以上的,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如果当事人未采用书面形式,无法确具体内容和华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房屋租赁合同纠纷司法解释 房屋租赁合同纠纷的司法解释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合同效力https://www.66law.cn/laws/104736.aspx
2.租赁合同司法解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城镇房屋租赁合同纠纷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 本解释所称城镇房屋,是指城市、镇规划区内的房屋。乡、村庄规划区内的房屋租赁合同纠纷案件,可以参照本解释处理。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适用其规定。 法律主观:关于房屋租赁合同纠纷的司法解释有:房东没有获得行政许可修建的房子,与租客https://www.fljg.com/news/701038.html
3.《关于审理房屋租赁合同纠纷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涉及的为正确审理城镇房屋租赁合同纠纷案件,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等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的规定,结合我省实践,制定本意见。 第一条 因出租人将房屋交付承租人使用、收益,承租人支付租金而产生的城镇房屋租赁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本https://blog.sina.com.cn/s/blog_6bbc7f310102x43f.html?ref=weibocard
4.《关于审理房屋租赁合同纠纷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关于审理房屋租赁合同纠纷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经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469次会议通过,于2009年9月1日施行。为便于司法实践正确理解与适用,现就司法解释起草的背景及主要内容介绍如下。 《解释》的起草背景和指导思想 https://www.firmpal.net/?p=931
5.举案说法租房应谨慎,法律来护航承租人经出租人同意,可以将租赁物转租给第三人。承租人转租的,承租人与出租人之间的租赁合同继续有效,第三人对租赁物造成损失的,承租人应当赔偿损失。 承租人未经出租人同意转租的,出租人可以解除合同。 (二)《关于审理城镇房屋租赁合同纠纷案件司法解释的理解与适用》 https://www.swpu.edu.cn/xctz/info/1075/2324.htm
6.无讼阅读合同法房屋租赁合同纠纷若干实务问题梳理综上,应当将《民法总则》规定三年的诉讼时效视为与《民法通则》一年短时效不一致,根据新法优于旧法的原则,应当适用《民法总则》三年的诉讼时效,所以房屋租赁合同纠纷讨要租金的诉讼时效为三年。此为笔者一己拙见,具体实务操作还有待于国家层面出台司法解释进行规定。 https://victory.itslaw.com/victory/api/v1/articles/article/562f2f70-72fd-40cf-ad7e-5c7656690b4f
7.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城镇房屋租赁合同纠纷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为正确审理城镇房屋租赁合同纠纷案件,依法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 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 典》等法律规定,结合民事审判实践,制定本解释。 第一条 本解释所称城镇房屋,是指城市、镇规划区内的房屋。 乡、村庄规划区内的房屋租赁合http://www.110.com/ziliao/article-871047.html
8.中国法院网虽然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城镇房屋租赁合同纠纷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已对房屋租赁合同纠纷案件中的相关问题作出充分规定,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亦出台相关指导意见,但在现实生活及司法实践中,旧的问题不断变化,新的热点问题日益突出,这对于民事主体参入房屋租赁关系带来了更大https://www.chinacourt.org/chat/chat/2016/12/id/4642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