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次中央金融工作会议重点速览(2023年10月)

连平: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八大看点和八个新提法

看点一:加强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

会议强调,“加强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是做好金融工作的根本保证。”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在金融领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最重要的是加强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转化为金融治理效能,确保中国特色金融之路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本次会议首次提出,要完善党领导金融工作的体制机制,发挥好中央金融委员会、地方党委金融委员会和金融工委的作用。根据今年3月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为加强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一是设立中央金融委员会。加强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负责金融稳定和发展的顶层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研究审议金融领域重大政策、重大问题等。二是组建中央金融工委。统一领导金融系统党的工作,指导金融系统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等。本次会议也是中央金融委、中央金融工委组建后,首次召开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凸显了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

看点二: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

“八个坚持”,即:坚持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坚持把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作为根本宗旨,坚持把防控风险作为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坚持在市场化法治化轨道上推进金融创新发展,坚持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统筹金融开放和安全,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

看点三:金融要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服务

看点四:着力打造现代金融机构和市场体系

看点五:着力推进金融高水平开放

会议指出,要着力推进金融高水平开放,稳步扩大金融领域制度型开放,提升跨境投融资便利化,吸引更多外资金融机构和长期资本来华展业兴业。近年来,我国主动有序推动金融业开放,大幅放宽金融服务业市场准入限制,不断深化金融市场对外开放,人民币国际化也取得稳步进展。下一步,可能从三个方面发力,持续推动金融高水平对外开放。一是完善“准入前国民待遇+负面清单”的管理模式,形成系统性、制度性的开放局面,逐渐与国际规则相融合。二是优化营商环境,在扩大市场准入的基础上,特别重视优化准入后的政策安排与便利。三是提升金融管理能力,使之与开放水平相匹配。当前国际经济金融形势瞬息万变,全球金融风险频发,要防止外部金融风险对国内产生冲击,形成“宏观审慎+微观监管”两位一体的金融管理体系。会议强调,要增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巩固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未来一个时期,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能级將显著提升,人民币金融资产配置和风险管理中心地位更加巩固,对全球资源配置功能明显增强;香港增强证券、债券、资理、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等范畴的竞争力和吸引力,通过政策创新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的国际金融合作。

看点六:全面加强金融监管

看点七: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看点八:完善房地产金融宏观审慎管理

本次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的八个新提法:

提法1:要完善党领导金融工作的体制机制,发挥好中央金融委员会、地方党委金融委员会和金融工委的作用。

提法2: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

提法3:培育一流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

提法4:要增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巩固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提法5:提出要建立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长效机制,建立同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政府债务管理机制。

提法6:始终保持货币政策的稳健性。

提法7:健全房地产企业主体监管制度和资金监管。

提法8:完善房地产金融宏观审慎管理。

(连平系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长、上海市经济学会副会长,报告撰写人员还包括:刘涛、邓志超、马泓、王运金)

1997年11月,第一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

建立健全符合我国国情的现代金融体系和金融制度

加快国有商业银行的商业化步伐把一切金融活动纳入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

全面推行商业银行贷款质量“五级分类”制度

具备条件的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可改组为国家控股的股份制商业银行,条件成熟的可以上市

要加快培育合格的市场主体,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完善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和内控制度

要加强和改进证券监管

稳步推进证券市场体系建设

加快国有独资保险公司股份制改革步伐

继续深化国有银行改革,加快建设现代银行制度

加快农村金融改革发展,完善农村金融体系

大力发展资本市场和保险市场,构建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

全面发挥金融的服务和调控功能,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积极稳妥推进金融业对外开放

提高金融监管能力,强化金融企业内部管理,保障金融稳定和安全

放宽准入,鼓励、引导和规范民间资本进入金融服务领域,参与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改制和增资扩股

防范化解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

加强资本市场和保险市场建设,推动金融市场协调发展

深化新股发行制度市场化改革,抓紧完善发行、退市和分红制度,加强股市监管,促进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协调健康发展,提振股市信心

要把发展直接融资放在重要位置,形成融资功能完备、基础制度扎实、市场监管有效、投资者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护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

设立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

要深化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稳步实现资本项目可兑换

要增强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功能,积极有序发展股权融资,提高直接融资比重

THE END
1.2023年1—11月份全国房地产市场基本情况1—11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104045亿元,同比下降9.4%(按可比口径计算,详见附注6);其中,住宅投资78852亿元,下降9.0%。 1—11月份,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施工面积831345万平方米,同比下降7.2%。其中,住宅施工面积585309万平方米,下降7.6%。房屋新开工面积87456万平方米,下降21.2%。其中,住宅新开工面积63737万平方米,https://jsj.yueyang.gov.cn/54027/54028/54036/content_2145932.html
2.国家统计局:2023年1一、商品房销售额 1. 1~11月累计值 2023年1~11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104045亿元,同比下降9.4%;其中,住宅投资78852亿元,下降9.0%。2023年1~11月份,商品房销售面积100509万平方米,同比下降8.0%,其中住宅销售面积下降7.3%。商品房销售额105318亿元,下降5.2%,其中住宅销售额下降4.3%。2023年1~11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85331699990374953&wfr=spider&for=pc
3.2023年12023年1-11月中国房地产企业销售业绩排行榜出炉,其中在销售额方面,保利发展第一,万科第二,中海地产第三;在销售面积方面,碧桂园第一。接下来就和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及时楼市资讯,就上楼盘网 长按识别二维码,查看详情! 2023年1-11月中国房地产企业销售业绩排行榜出炉,其中在销售额方面,保利发展第一,万科第二https://m.loupan.com/hz/news/201506/5196323
4.11.66万亿元!楼市出现积极变化房产资讯[摘要]11.66万亿元,这是2023年度房地产行业交出的总成绩。 11.66万亿元,这是2023年度房地产行业交出的总成绩。 1月17日,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1~12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110913亿元,同比下降9.6%,降幅比1~11月份扩大0.2个百分点;其中,住宅投资83820亿元,同比下降9.3%,跌幅扩大0.5个百分点。 https://www.fang.com/news/2024-01-18/49214344.htm
5.国家统计局:1—11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104045亿元同比下降9.4%智通财经APP获悉,12月15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1—11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104045亿元,同比下降9.4%(按可比口径计算);其中,住宅投资78852亿元,下降9.0%。1—11月份,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施工面积831345万平方米,同比下降7.2%。其中,住宅施工面积585309万平方米,下降7.6%。房屋新开工面积87456万平方米,下降21.https://cn.investing.com/news/stock-market-news/article-2272806
6.立方早知道注册制制度安排基本定型/汽车圈“不眠之夜”/深圳在11月8日的2023能源电子产业发展大会上,记者注意到,“内卷”毫无疑问地成为业内讨论的热词,特别是在储能招标报价一再打破底线的背景下,行业正弥漫着紧张情绪。甚至有企业负责人断言,大批储能企业明年将消失,“强烈呼吁行业同仁理性竞争”。 ○房地产 深圳新房惊现“0认筹”?开发商发声https://www.dahecube.com/article.html?artid=180446
7.广发郭磊:下半年金融市场或重拾“定价锚”盈利底和短期政策底将(4)2023年上半年积压需求的释放一度带来地产销售回升,但5月起销售再度有走弱迹象,主要约束一是疫后居民收入恢复程度尚且不够;二是房价的同比负增长影响预期;三是疫情以来城镇化速度下降明显;四是地产信用风险尚未出清,与销售之间可能会形成负向反馈。所以目前仍需一定程度的政策来促进房地产领域的“短期正常化”,包括https://wallstreetcn.com/articles/3692230
8.2022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2023年展望作者:许宪春其中,2022年一至四季度分别增长4.0%、-0.4%、3.2%和2.3%,均低于GDP增速(见图1)。这主要是由于房地产业、线下接触型服务业表现低迷。2022年,房地产业增加值比上年下降5.1%,在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所有行业中增速最低。2022年一至四季度,房地产业增加值同比分别下降2.0%、7.0%、4.2%和7.2%,始终保持负增长,其中,http://bjqgzk.com/zjgd/19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