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假契税票”事件引热议,你是否遭遇过强制代办?动静原创|2021-12-0316:58
前几日,众多新闻媒体报道了贵阳某小区出现的“假契税票”事件。
该小区多名业主反映,他们通过房开商指定的公司代办房产证,最后拿到手的房产证虽然是真的,但契税票据经查验居然是伪造的。这意味着业主们可能会面临偷税漏税,甚至还要二次补交契税费。
总体来说,该事件就是房产证代办公司的不法分子仿制契税票,套取项目业主的契税费,是一起利用职务之便实施的经济犯罪。目前,宾阳派出所已对此事立案,部分犯罪嫌疑人也已被刑事拘留,案件正在进一步调查中。而开发商和代办公司也均相继发声,表示愿意积极配合警方调查。
此次事件在网络上引发了众多讨论。有质疑开发商挑选代办公司的程序问题的,有忧虑代办公司实际操作过程中的监管缺失的,还有倡导税务部门与房管部门实现业务联网互通的。除了这些讨论以外,还有一个问题焦点引起了大家的注意:房产证代办究竟是好是坏?
为何让业主自办房产证会存在风险呢?房开商回应称,在购房者申请贷款时,他们要向银行做阶段性担保,如此一来,房开商与银行是存在债务关系的。一旦出现购房者变卖房产或停止还贷的问题,那房开商就需要承担担保责任。
那么这样的风险问题还有其他解决方式吗?也是有的。例如在购房合同中注明产权办理前的房屋债权转移方式等,当然,这样的工作对房开商来说也会更繁琐。
最早对于办理不动产证这件事,业主也是有选择权的。有不少业主为了省钱,选择自己办理不动产证,毕竟住宅登记费每套房屋仅80元钱,而房开商收取的代办费用,一般在500-800元不等。并且代办公司的选择业主并没有话语权,公司资质如何?收费是否合理?会不会有出现“假契税票”这样的风险?业主都是无法掌握的。
如果代办费用可以有一个统一的收费标准,如果代办公司可以有一个统一的监管账户,如果购房者可以有选择权,在监管到位、有据可依的前提下,代办不动产证这件事就不会存在争议了。
所以大家在购房时,都应该仔细研读购房合同,包括合同中有关产权代办等的补充协议。在面对有疑问的条款时,应及时积极与房开商进行协商,否则万一出现任何问题,到了维权时可就举步维艰了。
好消息是,在“假契税票”事件发生后,贵阳市税务局回应表示,在今年12月初,贵阳市将打造一个试点,今后不动产登记时,若有涉税业务将会陆续实现网上通办和数据联通,避免再次出现这样的风险和漏洞。有问题出现就会及时出台办法解决,关于房产证办理的一系列流程和制度相信都会越来越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