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于数据可得性,这里仅统计房地产行业的三类融资路径,具体包括ABS路径、信贷路径以及发债路径,主要信息如下:1、房地产行业通过ABS路径的融资规模约为1.22万亿元;2、房地产行业通过境内与境外债券的融资规模分别为2.34万亿元和0.31万亿元,合计达到2.65万亿元;3、房地产行业通过信贷路径的融资规模约为54.64万亿元。可以看出,通过以上三种路径的融资规模约为60万亿元左右。如果再加上股票渠道、信托渠道与基金渠道等等,则房地产行业的融资规模预计可以达到75万亿元左右。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2018年底社会融资规模存量约为200万亿元附近,这意味着整个房地产行业的融资规模占据了社会融资规模总额的35%以上。因此,单就房地产行业而言,其便吸纳了整个金融资源的很大一部分,非房地产行业只能吸收剩余的65%,这就是我们所面临的现实,也即房地产行业牵一发而动全身,房地产行业融资的收紧对整个金融体系的打击是非常大的!
02中国金融体系被房地产绑架我们筛选了39家银行(包括6家国有大行、11家股份行、18家城商行和4家农商行),统计它们的房地产行业贷款(公司端)和个人住房按揭贷款(零售端)的占比与规模情况,可以发现绝大部分银行的信贷资源约1/3以上投向了房地产,并且这还不包括类信贷等资源。如果考虑全口径的话,我们预计接近一半的资金投向了房地产行业,同时非银行体系大多是商业银行的影子,在商业银行将大量资源投向房地产行业时,非银金融机构同样也不会例外,因此“中国金融体系被房地产绑架”的结论是非常明确的。现在我们可以看看这39家银行的具体情况,2018年底39家银行的贷款规模合计为96.44万亿元,其中有31.67万亿元投向了房地产业,超过了1/3。
国有六大行:信贷资源的35%以上
投向了房地产,主要以零售端为主
11家股份行:信贷资源的1/4
投向了房地产,虽仍以零售端为主,
但公司端与零售端相对均衡
三
18家城商行:信贷资源的1/5
投向房地产,同样以零售端为主
四
4家农商行:上海农商行40%
以上的信贷资源投向了房地产
03关于房地产行业的一些思考不可否认得是,房地产业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确实具有支配性地位,同时房地产市场也是最大最牢不可破的刚兑市场,才使得各类资源趋之若鹜,经济不好时将房地产推上前台当成助推器,经济过热时拿房地产开刀进行人为政策干预,这已成为常态,房地产业成为我国经济三驾马车中“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