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收集保存好我市非遗传承人的一手资料,为非遗保护发展服务,10月17日,市档案馆与市非遗保护中心共同启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口述档案采集工作,首站赴徽州区徽墨堂曹素功墨厂采访了徽墨制作大师——吴成林。
吴成林,1956年生,安徽省黄山市歙县人,安徽省工艺美术大师,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972年进入歙县原胡开文墨厂学习制墨技艺,师从汪德基,1982年创办了曹素功墨厂,苦心钻研古法制墨,为徽墨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2008年,他的作品《西湖十景》、《棉花耕织图》被中国工艺美术馆永久收藏。
在采访过程中,吴成林回忆了学习徽墨技艺、创办曹素功墨厂的历程,讲述了他对古法制墨技艺的深入研究,还谈到对自己做墨有很大启发的《蓄墨小言》等记载古墨的书目。吴成林坚守古法手工制墨,选用松木或桐油燃烧后形成的烟灰作为原材料,同时配入明胶、麝香、冰片、珍珠粉等十多味中成药,再经过捶打、揉搓、压模、晾墨、描金等步骤才能最终成墨。
吴成林还谈到,他现在使用的墨模有些是搜集到的清代、民国时期的老模具,一些是原胡开文墨厂的老模匠冯国权代为雕刻,而现在已经很难找到与昔日技艺匹敌的木雕新人。
最后,在吴成林的带领下,工作人员还拜访了他的师傅原省政协委员、歙县胡开文墨厂职工——汪德基老先生。
下一步,市档案馆将继续与市非遗保护中心合作,开展针对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口述档案采集工作,为保存社会记忆、弘扬传统文化贡献档案力量。(市档案发展中心李贝贝)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