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本报二版报道了我市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实地调查进展顺利的消息。为了高质量摸清文物“家底”,我市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联合工作队的队员穿行于乡间田野、高山荒林、城镇街道,对文物进行定位、拍照、记录……用脚步丈量每一寸土地,摸清文物资源“家底”。
我市文物资源颇为丰富,比如,江山半岛出土的“江山龙”恐龙骨骼化石复原是市博物馆最抢眼的展品,而横贯于江山半岛中部的潭蓬古运河,历史可追溯至汉代。这些文化遗产是我市历史文化的物质载体,是不可复制的珍惜资源,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价值。
普查文物,是为了更好地保护我们自己的文物资源。如今,文物保护的工作模式已经逐步向重点保护向全面保护、系统保护、整体保护转变,要想实现这种转变,首先就要系统全面地掌握我们的文物资源状况。而定期普查文物,是摸清自家文物“家底”的最主要方式,通过普查,更新文物地图,有助于后期对文物实现全面保护、系统保护、整体保护。
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已经过去了16年,不可移动文物资源状况发生了较大变化。第四次文物普查工作的工作量之大,不言而喻。值得欣慰的是,我市不仅抽调精兵强将开展文物普查工作,还把这次工作变成了一次老带新的宝贵实践,老一辈的文博人亲自参与实地调查,将所学专业技能和积累的工作经验传授给年轻一代。人才队伍培养,不仅有助于提高此次文物普查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更为市文博事业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值得点赞。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