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继承新规,侄子侄女都享有遗产继承权,你是高兴还是害怕呢?遗嘱继承法受益人

如果说,宪法是万法之父,那么民法或可称为万法之母。自新的《民法典》正式开始实施后,有很多人可能并不清楚,关于遗产继承也有了不少新的规定。

前不久有一个话题冲上了热搜榜引起了热议:侄子侄女可以继承叔伯遗产。

《民法典》规定,对没有第一、第二合法有效继承人的家庭,新规增加了有效继承人的范围——当被继承人的兄弟姐妹先于被继承人死亡的,由被继承人兄弟姐妹的子女,也就是外甥、外甥女、侄儿、侄女代位继承。

在《民法典》出来之前,关于遗产继承都是按照《继承法》来执行,我们先来看一个真实的案例。

河南的刘女士与银行陷入“纠纷”:姑姑没有孩子,去世后留下一大笔存款,她此前长期照顾姑姑,想继承这笔钱,结果银行、公证员都说法刘女士没有继承的资格。

我们先来理一下思路:

一、老人是无儿无女,没有直系亲属了,晚年的生活全靠几个侄女照料;二、走得很突然,没有留下遗嘱;三、遗产第一法定继承人不在了,也就是几个侄女的爸爸也过世了

公证处的说法:

照料老人晚年生活的几个侄女不属于第一继承人也不属于第二继承人,所以老人的遗产不享有继承权。那么这笔钱究竟该给谁呢?

根据《继承法》第三十二条,无人继承又无人受遗赠的遗产,归国家所有!

这事的结果总让人感觉不舒服,合法吗?肯定是合法的,合理吗?至少我觉得不合理,老人的生活费平时都是几个侄女给的,生活也是她们几个照顾的,结果人走了,不仅钱取不出来,还要搭上丧葬费。

还好,《民法典》马上就要执行了,外甥、外甥女、侄儿、侄女都可以享有继承权了。按照新规,上述案例里几个给老人养老送终的侄女可以继承这笔遗产。

根据以往的规定,在各类遗嘱中,只有“公证遗嘱”才具有最大的法律效益,不管子女们持有任何形式的遗嘱,只要有公证遗嘱的存在,那最终都会以公证遗嘱为准。

保险金可以遗嘱继承吗

当前社会中,为了防患于未然,不少人都会为自己购买保险,用来保障将来的收益。那么在新颁布的《民法典》中,如果购买了保险的自然人去世后,保险金可以遗嘱继承吗

保险金一般不能作为遗产被继承!

《民法典》规定如果保险合同中已指定了受益人,在被保险人死亡后,其人身保险金直接由受益人取得,而不能作为遗产由继承人继承。如果保险合同中未指定受益人,在被保险人死亡后,其人身保险金依据当时签订合同中法定受益人的继承的程序处理。

换句话说就是不管你购买保险时填写了明确的“受益人”或者“法定”受益人,都可以理解成这就是遗嘱的另一种表现形式而已,也是最没有争议的继承方式。

需要注意的是你买的保险未指定受益人,而受益人先于被保险人死亡,但未重新指定或受益人资料为空白,当被保险人身故时产生的保险金将会认定为被保险人的遗产进行处理。

保单在财产分配上的作用

近几年因遗产导致的财产纠纷屡见不鲜了,半年前去世的一代赌王何鸿燊吗?他一生有4房太太,育有17名子女,控制的资产超5000亿,这个数字在旁人眼里只是遥不可及的数字,但是对赌王家族的人来说,却是“人人有份”。

别说人走了争夺家产了,就在何鸿燊生病期间,四房太太,17个子女争夺5000亿家产早已拉开大幕......

天下熙熙皆为利往,这场“豪门家产争夺战”打响,谁会是最后的赢家?打江山不容易,守江山更难,不知何鸿燊在看到自己组建的大家庭,在他辛苦赚的5000亿的诱惑下分崩离析时,是否会感到痛心和后悔。

如果用保险分割财产,不涉及婚姻责任和遗产纠纷,难道不行吗?保险它需要指定受益人,因为保险的专属性,无论继承者是谁,都可以更好的保全自己的利益。

一、控制权

父母作为投保人完全掌控了财产所有权,利益归子女,父母有权掌控变更受益人、追加保费、退保、保单融资贷款、提现金价值等动作。

等到父母认为子女婚姻稳定,心智成熟后把投保人更改为子女,或者设置子女为第二投保人,父母百年后,保单的控制权就完全交给了子女,且保单控制权、所有权及利益均与其妻子或女婿无关。

二、安全性

父母作为投保人,子女若发生婚变,保单不会分割;其妻子或女婿欠债,保单不会强制执行;如果子女单纯,也不会上当受骗被挪用;外加国家法律严格风控和特殊保护。

三、增值性

保单本身并非高利益回报产品,但长期复利的滚动令人安心;终身寿险具备杠杆翻倍赔付价值,且目前国家法律规定保险理赔金免纳个人所得税。

四、流动性

年金险产生稳定现金流,可任意领取,不领取的情况下可以进入保险公司万能账户进行复利增值,使年金收益价值更大化,若万能账户为终身寿险(万能型),其账户价值依然可以任意领取,保单还可随时进行保单质押融资,一般可贷到保单现金价值的80%,需要时可随时拿出资金来应急,流动性很强。

我们都知道,保险的四大功能:保障、保证、保全、保持,这四大功能是其它任何金融产品无法替代的,确定财富安全,确定财富升值,确定财富运用,确定财富分配,确定财富不受婚变和纠纷的影响,已成为全世界先进发达国家地区家庭理财的最重要选择。你看明白了吗?

THE END
1.民法典继承法的新篇章亲属继承与遗嘱执行规则变革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法律体系的完善,民法典继承法在过去几年中经历了重大变革。这些变化不仅影响了家庭关系,也对遗产分配产生了深远影响。在新的法律框架下,亲属继承和遗嘱执行规则发生了显著变化。 首先,关于亲属继承方面,民法典明确规定了亲属之间相互间依照直系血缘关系确定优先顺序,即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等。这种规定旨https://www.1lhyh3ij.cn/ke-pu-dong-tai/425865.html
2.民法关于继承权的新规定民法典关于继承的规定要点包括:确定继承顺序,即先第一顺序后第二顺序;界定继承人范围,涵盖配偶、子女、父母等;以及代位继承的规定,当子女先于被继承人去世时,其直系晚辈血亲可以代位继承。在实际操作中,需要结合家庭情况、遗嘱的存在与否以及法律规定来进行遗产分配。如遇纠纷,可通过法律途径解决。 改写后的三个答案https://www.findlaw.cn/wenda/q_46755532.html
3.法律变革下的财产继承走向,最新继承顺序解析关于我们根据最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及相关司法解释,直系血亲的继承顺序优先于旁系血亲和配偶,在直系血亲中,子女的继承权优先于父母,父母的继承权优先于祖父母,配偶的继承权则受到了一定的限制,这些变化反映了法律对于家庭关系和财产权益的重新平衡,更加注重保护直系亲属的权益。 https://www.sansongguo.cn/post/3586.html
4.民法典编纂高端论坛系列之继承法修订入典的重点问题作为一部有计划经济色彩的立法,其既不适应市场经济的最新发展,也不适应如今普遍富裕的社会生活,我国继承法修订势在必行。在民法典编纂如火如荼的进程中,如何修订现行《继承法》,并形成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中国民法典继承法编?与会专家学者就继承法编在民法典中的地位、继承法修订的原则、指导思想以及疑难问题、亟待http://www.law.ruc.edu.cn/lab/ShowArticle.asp?51796.html
5.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2020最新规定律师普法我国新的继承法规定了继承发生的时间是被继承人死亡的时间,并且明确划分了遗产的类型,明确了个人承包的收益可以依照法律进行继承承包,并详细规定了会丧失继承权的各项行为,规定了继承纠纷的诉讼时效为二年,以及https://www.110ask.com/answer/12886946204060625865.html
6.文摘杨立新我国继承制度的完善与规则适用《民法典》第1121条第2款借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2条,规定了相互有继承关系的数人在同一事件中死亡的先后顺序推定规则。规定这样的推定规则,有几十年司法经验作为立法的基础,也完全符合遗产继承规律的要求。 http://clsjp.chinalaw.org.cn/portal/article/index/id/11141.html
7.继承法(c)将继承作为民法典中的单独一编。采此立法例的国家,将继承权视为与身份关系相联系的独立权利,因而将继承法作为法典的独立一编。但是,有的将继承编置于亲属法之后,如意大利;有的将继承编置于物权法之前,如瑞士;有的将继承法作为民法典的最后一编,如德国。中国民事立法是采最后一种体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https://www.zgbk.com/ecph/words?SiteID=1&ID=366018
8.继承法所指的子女包括哪些?导读:民法典所指的子女包括存在抚养关系的继子女和亲生子女,婚生和非婚生子女,以及养子女。遗产会优先于遗嘱分配遗产,如果没有遗产则会按照现任配偶、子女和父母来平均分割遗产,按照第一顺序继承来继承遗产。 继承法所指的子女包括哪些? 民法典所指的子女包括哪些? https://www.64365.com/zs/1166431.aspx
9.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继承编婚姻法汇编中国继承法民法 3.00 6.00 内容简介 法律单行本,收录民法典婚姻家庭编和继承编的全部内容。其中,婚姻家庭编调整因婚姻家庭产生的民事关系。规定实行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的婚姻制度;保护妇女、未成年人和老年人的合法权益;结婚应当男女双方完全自愿;夫妻在婚姻家庭关系中地位平等。具体分为一般规定、结https://www.ilawpress.com/share/book?id=715254140892088833
10.民法典遗产继承法条自然人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指定由法定继承人中的一人或者数人继承。 自然人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赠与国家、集体或者法定继承人以外的组织、个人。 自然人可以依法设立遗嘱信托。 二、遗嘱的形式有哪些 民法典遗嘱的形式有以下五种: (1)公证遗嘱。 公证遗嘱即遗嘱人经公证机关办理的遗嘱。根据我国《公证法》的规定,https://www.fljg.com/yichan/362798.html
11.民法典的前世今生北大法律信息网民法典共7编、1260条,各编依次为总则、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和附则,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婚姻法、继承法、民法通则、收养法、担保法、合同法、物权法、侵权责任法、民法总则同时废止。 民法典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开创了我国法典编纂立法的先河,具有里程碑意义。编纂民法典是https://www.chinalawinfo.com/Feature/FeatureDisplay1.aspx?featureId=743%20
12.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 序继承人继承。 本法所说的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 本法所说的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 https://www.bilawyers.com/knowledge-share-details-cn?article_id=1409
13.民法典继承编与现行《继承法》对比的变化内容及解读(附法条对照表)无论是现行的《继承法》还是民法典,都规定:“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 (一)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二)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 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按照《继承法》的规定,在被继承人没有第一https://www.wincon.com.cn/Develop/13050.html
14.民法典继承法解读新时代家族继承的法律之路简介解读新时代家族继承的法律之路 在中国,民法典继承法的实施为家庭继承带来了全新的变化。自2017年起,民法典开始逐步完善,并于2020年正式实施。这一法律革新,对于我们这一代人来说,无疑是一个重大的转变。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的是,民法典继承法旨在保护继承人的合法权益,同时也要考虑到遗产分配的公平性。在实际操https://www.gvc8vf4gh.cn/jun-lei-zhi-shi/187662.html
15.民法典继承法关于房产继承的最新规定随着中国《民法典》的施行,房产继承的相关规定也发生了重大变动。根据《民法典继承法关于房产继承的最新规定》,我们可以看到在这一领域有着更多的灵活性和公平性。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一份资产,一份责任”的原则。在过去,如果一名父母去世后,其子女共享遗留下来的房产,这种方式虽然简单,但可能会导致分割不均等的问https://www.0f26bcqhc.cn/ru-dou-zhi-pin/8665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