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继承配偶零顺序引争议老婆最没用开除继承行列是真是假北晚新视觉

2014年7月29日讯,昨天,一则“法学家称,继承法将配偶作为第一顺位继承人不妥”的新闻引发争论。很多人把它解读为“夫妻不再互为第一继承人”、甚至是把配偶“开除”出继承行列,从而在公众心理引发了一场“继承权地震”。好多人哀叹“老婆最没用”、“一大家亲戚都来分遗产”……

杨立新(中国人民大学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主任、法学院教授、中国民法学研究会副会长):

我主张的是配偶法定继承零顺序,而不是现在的固定顺序。不管是哪种方式,配偶的继承权始终应该被排在最为重要的位置,也没有任何继承人能够与配偶的继承权及地位相提并论。

世界各国继承法均确认配偶互为继承人,其法定继承顺序的立法例主要有三种。第一种立法例即像我国一样是将配偶作为固定顺序进行法定继承,在法定继承实践中,这样规定第一继承顺序会造成剥夺其他继承人继承权的后果。第二种和第三种立法例中的配偶法定继承顺序都是零顺序即无固定顺序,区别仅仅在于配偶是否享有先取权而已。世界上的多数国家对于保障配偶继承权的做法是无固定继承顺序,而不是固定顺序,以在重点保护配偶利益的同时,兼顾部分血亲的利益。即使以前没有采此立法例的国家,也基于社会经济发展变革的现实,为能如实反映社会家庭观念与家庭关系的变化,均在其继承法的调整修订中,采纳了配偶继承的零顺序规则。

而且,采取配偶法定继承固定顺序的国家,基本上属于原来实行计划经济的国家,前苏联、前南斯拉夫、越南、蒙古、匈牙利等。而实行配偶法定继承零顺序的国家,基本上都是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配偶法定继承零顺序的规则对于人与人之间的财产利益分配当然更具妥当性,具有更好的利益平衡功能。

杨立新:我们建议,在《继承法》的修订中,规定配偶的法定继承顺序不固定,即采用“零顺序”。具体建议法定继承人分为五个顺序,分别为:子女及孙子女、外孙子女;父母;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侄子女、外甥子女。继承开始后,遗产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其后顺序继承人均不参与继承。没有前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后一顺序的继承人继承。配偶的继承顺序不固定,其可依序与第一、第二、第三顺序继承人一并继承。当配偶与第一顺序继承人子女同为继承时,遗产在继承人之间实行均分;当配偶与第二顺序继承人父母同为继承时,配偶应继份为遗产的二分之一,父母均分遗产的二分之一,如父或母不生存时,不生存父或母的份额归配偶;当配偶与第三顺序继承人兄弟姐妹同为继承时,配偶应继份为遗产的三分之二,其他第三顺序继承人均分遗产的三分之一。当第一、第二、第三顺序继承人都不存在时,配偶独自继承全部遗产,其他第四、第五顺序继承人不得继承;当配偶及第一、第二、第三顺序继承人均不存在时,遗产才依序由第四、第五顺序的法定继承人继承。

同时,应规定,因生存配偶的过错,被继承人已申请离婚或已经同意离婚,并具备离婚的实质要件的,配偶不属于继承人范围。

杨晓林(北京天驰洪范律师事务所婚姻家事法专业律师):

说实话,在整个继承法修改中,这个真的只是一个小内容,没想到会引起这样的大讨论。其实,公众多少有些被误导了。

这种修改目前也仅仅是一个学术观点的争论,有很多专家持有不同的观点。不过这种冲突其实并没有反映在实践中。我做了十年的婚姻家事律师,以我的从业经历来说,继承纠纷案件相对于婚姻家庭纠纷案件要少得多,继承纠纷的矛盾并不突出,我并没有感觉到继承法有特别需要马上修改的地方。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今年在两会工作报告中也透露,去年人民法院审结的一审民事案件中,继承案件的比重是很小的,只占3.13%。修改法律是一件震动社会的大事,还是应该慎重。

如果要修改,那么我还是认同杨立新老师的这个修改意见。强调保护个人财产的婚姻法司法解释到下个月就施行3年了,如果继承法按照现在这个意见修改,那么在立法价值取向上是跟婚姻法保持一致的,都是保护个人财产。如果按照现在的继承法,遗产完全归配偶,一旦配偶再婚,就会造成财产的流失,没有照顾到其他血亲的利益。当然,配偶法定继承零顺序,也需要配套规定一定的继承比例,有一些相应的具体规定。

但继承法已经这么多年了,社会发展日新月异,从整体上来说我认为还是应该修改一下,某些细节和条款是可以变动的。比如遗嘱方面,以前写的形式比较少,现在会出现录像的啊、打印的啊,还有遗嘱库等等,需要再进行细化。此外,我们国家的遗嘱信托这一块不是很成熟,应该在此部分作一些立法,继承法再相应去配合。

将配偶的法定继承顺序独立出来,不纳入任何顺序,然后将被继承人血亲的继承顺序由近及远地排列,由配偶依序与被继承人死亡后最应该获得一定遗产的前几个继承顺序的血亲,一并继承遗产。即当存在一定顺序的血缘亲属时,配偶不得独自继承遗产,而是依序与在先顺序的血亲继承人一并继承,只有当某几个顺序的血亲继承人都不存在时,配偶才能独自继承遗产。

基于配偶的特殊身份、地位及承继血缘的重要作用,其应继份应该随其参与的血缘亲属顺序的由近及远而逐渐增多。

@鱼眼看世界:这种提法不科学,人死了有遗产的时候大家分,但人活着的时候,有困难是否大家也一起分担出钱呢?有责任就有义务,只想得到不想付出,世上哪有这么好的事情?

@流星叮玲:不同意教授的结论,但赞同他背后的一点点初衷想法。为了家产让父母子女间、兄弟姐妹间反目成仇的案例实在是多了去了。现在很多电视节目都是专门说家庭纠纷,个中的关键就是财产继承纠纷。再有就是为了财产的婚姻,为了把小三扶正,把原配和子女扔马路喝西北风的也大有人在。

@yuly1981:有遗嘱不就好啦,能用更低成本解决的事情至于上人大么?

THE END
1.继承法关于财产继承的最新规定继承父母遗产有时效吗■ 因此,本案应认定为遗产继承纠纷,而非共有财产确认及分割纠纷。应适用《中继承法》关于继承权纠纷的诉讼时效规定:《继承法》第八条规定:“继承权纠纷提起诉讼的期限为二年,自继承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但是,自继承开始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不得再提起诉讼”。本案中,被继承人于1998年10https://www.fljg.com/baike/637717.html
2.《民法典》之《继承编》与原有《继承法》的修改与变化(1)案例1 小明的父母以及爷爷奶奶都不在了,只有小明和大伯相依为命。小明的大伯有一天不幸离世,大伯一辈子没有结婚,只有小明一个亲人,那么小明可以继承大伯的遗产吗? 插图2 按照现行的《继承法》,小明不在法定的代位继承范围里,不能继承大伯的遗产,遗产要被认定为无主财产。 https://m.jl.huatu.com/2020/0525/1532726.html
3.继承法案例分析范文(遗产继承纠纷案例大全)继承法案例分析范文(遗产继承纠纷案例大全) 案例分析:法定继承纠纷 裁判要旨: 1.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共同所有的财产,除有约定的以外,如果分割遗产,应当先将共同所有的财产的一半分出为配偶所有,其余的为被继承人的遗产。 2.遗产处理前或在诉讼进行中,继承人对放弃继承反悔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其提出的具体https://www.105188.com/sh/158768.html
4.民法典中的遗产继承新规与《继承法》相比,《民法典》中有关继承的规定有着新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新增继承人范围: 外甥、外甥女、侄儿、侄女 【案例】 林女士的伯父没有配偶、子女,也无兄、姐、妹,唯一的弟弟即林女士的父亲也早年死于车祸。伯父去世时,留下了房屋、车子及一些存款。林女士可以继承伯父的遗产吗? https://m.gmw.cn/2021-02/09/content_1302101468.htm
5.婚姻家庭继承法案例(精选6篇)我国现行《继承法》将子女、配偶、父母同时列为第一顺序继承人, 在现实生活中导致遗产向旁系亲属扩散, 不利于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因此, 根据目前的新情况, 建议对法定继承顺序予以重新构建:将子女及其直系卑血亲作为第一顺序法定继承人;父母作为第二顺序法定继承人;第三、第四顺序分别为兄弟姐妹及其子女、祖父母、外https://www.360wenmi.com/f/filey609njp9.html
6.遗产继承纠纷案例律师博文遗产继承纠纷案例 导读:山东省曲阜市的杭氏三兄妹为继承父母的遗产发生争议,兄长拿出由其亲笔代为书写的母亲遗嘱,称父母留下来的房屋应归他所有;而其两个妹妹认为由继承人代书的遗嘱无效,遂将兄长大杭告上了法庭。近日,济宁市中级人民法 山东省曲阜市的杭氏三兄妹为继承父母的遗产发生争议,兄长拿出由其亲笔代为https://m.maxlaw.cn/lawyerarticle/details/767262448913
7.民法典实施后,遗产管理人相关案例解析案例6,因被继承人尚有第二顺序法定继承人,法院驳回了申请人申请村委会为遗产管理人的申请。各个精彩,值得阅读学习! 注:本文案例系根据公开裁判文书改编,对同类案件的裁判并无约束力,相关姓名和名称均为虚构,仅供学习研讨所用。另需提醒的是,部分案例引用的法条或司法解释可能已被废止或修订,读者朋友们需注意最新规http://m.51-lihun.com/h-nd-4693.html
8.2024年遗产继承新规:遗产继承与财产分割全解析随着新修订的《继承法》在2024年正式实施,遗产继承与财产分割的规则迎来了重大变革。这些变革不仅旨在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继承权,更力求减少因遗产分配不均而引发的家庭纷争。本文将结合最新法律法规,为您详细解析遗产继承与财产分割的相关规定。 一、遗产继承的基本原则 http://m.haoyunlawyer.com/hyxw/48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