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基础知识法律篇

(一)概念: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以权利和义务为主要容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的总和,是统治阶级(工人阶级)意志的体现。

(二)法的基本特征:

1、法是调整人们行为的社会规:规性具体体现在:法律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了模式、标准、样式和方向。⑴法对人们如何行为提出了明确的指示⑵容具有一般性和概括性⑶其生效期间法能够反复适用

2、法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3、法以权利和义务为主要容

4、法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制定、认可,是法律创制的两种主要方式。国家认可而形成的法,是不成文法。其最主要是习惯法,认可形式可以多种多样。法律权威指法的不可违抗性。

(三)分类

1、根据法的创制与适用主体为标准分为国际法与国法。

2、根据法的创制形式和表现形式为标准分为成文法与不成文法。

3、根据法的效力、容与制定程序为标准划分为根本法与普通法。根本法,即宪法,是指一个国家中,规定国家的最根本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制度,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以及国家机构组织和活动的基本原则,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效力,制定修改需要特别的程序。

5、根据法所规定容的不同为标准分为实体法与程序法。(四)法治:

1、一种理想的社会秩序、理性的办事原则、的法治模式(基础上的制度模式)、宏观的治国方略

2、基本精神:良法之本、法律至上、权利本位(:国家权利的行使以公民权利的实现为目的,源于公民权利;法律应该以人为本,以人文关怀为终极价值;法律义务的设定以是公民权利的实现为目的。)

(五)法的价值:秩序、正义、自由二、权利和义务:(一)定义:

1、权利:法律对权利主体作出或不作出一定行为的许可和保障。义务:法律要求义务主体作出或不作出一定行为的约束。

3、分类:⑴存在形态:应有权利和义务、习惯权利和义务、法定权利和义务、现实权利和义务⑵所体现的社会容重要程度(地位、功能及社会价值):基本权利和义

务、普通权利和义务⑶对人们的效力围:一般权利和义务、特殊权利和义务⑷权利主体依法实现其意志和利益的方式:行动权利和消极义务、接受权利和积极义务

⑸主体:个体权利和义务、集体权利和义务、国家权利和义务、人类权利和义务⑹因果关系:第一性权利和义务、第二性权利和义务三、法律关系:

(一)定义:是法律在调整人们行为过程中形成的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二)特征:1、以法律规为前提而形成的社会关系2、以法律上的权利、义务为纽带而形成的社会关系3、它以国家强制力为保障的社会关系。(三)分类:平向法律关系、纵向法律关系

(四)主体:法律关系的参加者,即在法律关系中享有权利或负有义务的人。1、自然人是指有生命并具有法律人格的个人,是权利主体和义务主体最基本的形态,包括公民、外国人和无国籍人2、法人是指具有法律人格,能够以自己的名义独立享有权利或承担义务的组织。(五)客体:是法律关系的主体和客体共同指向的对象。种类:物、行为、智力成果和人身利益。

(六)法律关系的形成、变更和消灭条件:一是法律规,二是法律事实:法律事实是法律规所规定的、能够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客观情况或现象。法律事实是法律关系的形成、变更和消灭直接的前提条件,是法律规与法律关系联系的中介。1、依是否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作标准分为:法律事件和法律行为。⑴法律事件是客观事实。法律事件又分为社会事件和自然事件两种。⑵法律行为指能发生法律上效力的人们的意志行为,即根据当事人的个人意愿形成的一种有意识的活动,它是在社会生活中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最经常的事实。包括直接意义上的作为和不作为。四、法的渊源: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行政规章、国际条约。1、有助于:解决什么样的国家机关有权产生什么形式的法的问题;明确那些法的效力的高低;立法者采取适当法的形式调整一些社会关系;明了我国司法机关的办案依据有哪些。

五、法律体系:指由一国现行的全部法律规按照不同的法律部门分类组合而形成的一个呈体系化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我国当代社会主义的法律体系是由宪法、行政法、刑法、民法、

经济法、商法、程序法等基本法律部门构成。

第二节法治理论

一、法治的含义:

(一)定义:法治相对于人治而言,是以政治与市场经济为基础,以法律至上为核心的一种治理国家的方略。(二)特征:

1、法治是一种宏观的治国方略

2、法治是一种基础上的制度模式

3、法治是一种理性的办事原则

4、法治还是一种理想的社会秩序。二、法治的基本精神:1、良法之治

2、法律至上:法律在国家社会生活中具有最高权威

3、权利本位:国家权力源于公民权利,权利本位,即人民的利益是最高的法律,法治的最终目的不是别的,而是人民的利益、公民的权利。第三节法的运行

一、立法:

(一)立法与立法体制:1、立法:指一定的国家机关依照法定的职权和法定程序制定、修改和废止法律和其他规性法律文件的一种专门活动。

2、立法体制包括立法权限的划分、立法机关的设置和立法权的行使等各方面的制度,主要为立法权限的划分。我国立法体制是一元性的立法体制,一个立法体系,制定法律。⑴法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行使国家立法权⑵行政法规和制定部门规章:国务院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行政法规,国务院下属的部委。审计署

⑶地方性法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在不与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

⑷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生效条件:包全国人大常委会后批准生效。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有权依照当地民族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制定。

⑸地方性法规: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根据本市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

⑹地方政府规章: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及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市的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法律和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制定。⑺按照“一国两制”的原则,特别行政区实行的制度(包括立法制度),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法律规定。(二)立法程序:指有关国家机关制定、修改和废除法律或其他规性法律文件的法定步骤和方式。立法程序包括:提出法案,审议法案,表决和通过法案,公布法律。(三)普通法

THE END
1.法律基础知识概述法律常识法规解读司法体系法律基础知识概述 什么是法律? 法律是国家为了维护社会秩序、保护公民权利和义务而制定的规则。它通过立法、司法和行政的形式,对社会成员的行为进行规范和约束。法律基本知识有哪些内容,首先要了解其概念及其在社会中的作用。 立法与司法体系 法律的制定过程称为立法,而执行法律的部门叫做司法机关。在这个过程中,立法机关https://www.gntpr.com/ke-pu-wen-zhang/78999.html
2.法律基本知识法则之网民生之舵一、法律基本知识概述 在现代社会中,法律是维护国家秩序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手段。了解法律的基本知识对于个人和集体的合法权益保护至关重要。因此,我们首先要明确什么是法律基本知识,并探讨其内容。 二、法理学基础 作为研究法律的科学理论基础,法理学涉及到对法律本质、性质、目的等方面的分析。这包括对正义原则、平等原https://www.1lhyh3ij.cn/tu-pian-zi-xun/413619.html
3.公共基础知识热点:中国古代法律制度及典籍吉林公务员考试网公共基础知识热点:中国古代法律制度及典籍 中国古代法律制度有“刑起于兵,法源于礼”之说。自夏商周到明清四千多年,逐步形成了一整套沿革清晰、特点鲜明的法律体系。 01夏商周——礼刑并用 夏、商、周的法律是奴隶制法律,其特点是礼刑并用,《礼记·曲礼》有载:“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 https://jl.huatu.com/2023/1229/2587722.html
4.法律基础掌握必备知识点法律基础:掌握必备知识点 法律基本知识是每个人都应具备的素养,它不仅涉及法律的定义、类型和功能,还包括了法治精神、立法原则、司法制度等内容。以下是一些关键点,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法律基本知识。 法律的定义与分类 在讨论法律之前,我们首先需要明确它的概念。法律通常被定义为一套规则和规定,旨在规范社会成员之间https://www.qmso18vkw.cn/jun-lei-zhi-shi/399326.html
5.法律基础知识概述法律基础知识概述 法律体系构成 法律体系是国家的根本法治原则,它由宪法、基本法律和其他普通法律等组成。宪法是最高的法律规范,规定了国家的政权结构、经济体制、社会制度以及公民权利和义务等基本关系。基本法律包括行政法、刑法、民商事法等,它们分别对行政行为、刑事责任和民事纠纷进行规范。而普通法律则是针对特定https://www.fikyjuyw.cn/tu-pian-zi-xun/51049.html
6.公共基础知识点法律(精选8篇)【导语】在事业单位公基考试中,公共基础知识法律知识部分的考核一向为考试重点,所占分值30%-40%。那么如何备考好这部分知识成为了头等大事。下面中公事业单位考试网就其中诉讼法的相关知识点为考生进行总结归纳。 4、诉讼以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原则 该原则的基本含义是: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e6baiq5e.html
7.公共基础知识法律题库2024法律常识资料法律常识全知道【中公公共基础】提供公共基础知识法律常识资料,含国家/地方/乡镇公务员、事业单位、教师、村官、银行、军转、社区、农信社、三支一扶、公益岗法律基础知识视频https://www.offcn.com/gongji/falv/
8.法律基础知识D、法律事实 显示答案 2. 法律关系的客体包括物、行为或劳务和() A、人 B、人格 C、与人身相联系的非物质财富 D、法人 显示答案 3. 法律事实按其是否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可以分为() A、物和行为 B、不可抗力和事件 C、事件和行为 D、行为和客观条件 显示答案 4. 关于地方性法规的下列表述中,正确http://zk.ikaoti.cn/cjsjs/zyzs/2014/1/content/21.htm
9.公务员考试中,《法律基础知识》考哪些内容?法律基础》考试大纲第一部分 法理学一.法律的一般原理:法律的基本特征,法律的本质,法律的作用、法律的要素、法律的历史发展、法系、法治和法治国家。二.法律的制定:法律制定的概念和原则、法律的渊源、法律的分类、法律体系。三.法律的实施和监督:法律实施的概念、法律执行、法律适用、法律的效力、法律关系、法律责任https://edu.iask.sina.com.cn/jy/1DvhwF6OnjGi.html
10.法律基础知识考试大题库全).pdf法律基础知识考试大题库全).pdf 93页内容提供方:huangqiaoling1 大小:630.38 KB 字数:约11.79万字 发布时间:2021-01-07发布于湖南 浏览人气:140 下载次数:仅上传者可见 收藏次数:0 需要金币:*** 金币 (10金币=人民币1元)法律基础知识考试大题库全).pdf 关闭预览 想预览更多内容,点击免费在线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1/0106/7046146002003041.shtm
11.法律知识2024年法律常识大全公共基础知识法律常识题库中公事业单位考试网为您提供2024年公共基础法律知识题库,包含事业单位招聘考试中常见的法律知识点、基本法律知识点等公共基础考试法律知识试题及参考答案,助力2024年事业编考生顺利通过考试。https://m.zgsydw.com/kaoshitiku/gongji/falv/
12.法律基础知识550题(含答案).doc1. 在我国,有权修改宪法的机关是( A )法律基础知识550题(含答案)法律知识考试题库选择题(550道)一、选择题1. 在我国,有权修改宪法的机关是( A ) A.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 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 C.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 D. 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2. 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颁布于( B ) A. 貌建赖焕https://www.taodocs.com/p-175017485.html?v=3.5
13.百度法律知识基础互联网出版 互联网视听节目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 互联网文化 * 3.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旧:新闻出版总署)涉及业务是 互联网视听节目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 互联网出版 增值电信业务 * 4. 颁发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证书、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资格证书主管部门是 : 卫生部 公安部 工商局 药品监督管理局 https://www.wjx.cn/vm/YOswHy2.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