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考试题

有很多人觉得学习历史很枯燥,怎样大家也要学习一下才知道呀,今天小编就给大家看看高二历史,希望大家来收藏一下哦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近代百年第一次民族反思是由中日甲午战争引发的”,是因为当时的先进人士认识到挽救旧中国就必须()

A.唤醒民众进行反侵略斗争B.彻底批斗儒家传统思想

C.学习西方的政治文明D.进行彻底的反帝反封建民主革命

2.西方共和观念传入中国后,当时的人们认为“共和”必须包括对政府权力的宪政约束。据《新青年》中“共和”“民主”两词的使用频率统计,“民主”一词的使用次数在1918年时还远远少于“共和”一词,而从1919年1月开始反超“共和”。上述变化反映()

A.民主启蒙思想的影响深入人心

B.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C.五四运动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

D.先进知识分子对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失望

3.十月革命后,孙中山一面强调“以俄为师”,一面强调“不可学俄人之焦头烂额也”。据此可知孙中山主张()

A.借鉴代议制度,摒弃党国体制

B.发展私人资本,预防国家资本垄断

C.学习苏俄革命精神,不采用苏维埃制度

D.推动土地革命,实现“耕者有其田”

4.周恩来说:“共产国际的领导同志都还担心我们离工人阶级太远了。我说我们在农村里经过长期斗争的锻炼,有毛泽东同志的领导,完全可以无产阶级化。共产国际的一些同志听了之后大哗,不以为然。”对这段话的正确理解是()

A.中国工人阶级尚未登上政治舞台B.共产国际反对农民参加中国革命

C.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D.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5.1992年初,邓小平先后到深圳、珠海等地进行考察研究,发表了著名的“南方谈话”,为深化改革指明了方向,所以有学者说:“中国人今天仍然生活在南方谈话的延长线上。”下列属于延长线上的是()

A.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B.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C.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成立上海合作组织

6.中国科学院任定成教授认为科学理论的发展是一种累积式的发展,即不抛弃旧理论,并将其归化入更全面的理论当中。下列史实符合任教授观点的是()

A.神创论与进化论B.相对论与量子论

C.经典力学与相对论D.经典力学与量子论

7.20世纪50年代,埃及总统纳赛尔说:“的确,我们的人民大多数还是文盲。但政治上的文盲人数却比20年前少得多……收音机改变了一切……今天,人们在最偏远的乡村也能得知各地所发生的一切,并做出自己的判断。领导人不可能再像以前那样统治国家。”这直接说明()

A.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推动了文化教育水平的提升

B.信息技术的普及推动了政治民主化的进程

C.知识经济时代人民政治自觉性提高

D.人类政治文明往往领先于文化水平而发展

8.世界近代史上,中国与前两次工业(科技)革命失之交臂;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搭上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快车。能证明“搭上了快车”的是()

①“两弹一星”②“载人航天”③“籼型”杂交水稻④无线电报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

①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②向科学进军

③把失去的光阴夺回来④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A.①②③④B.②③①④C.①③②④D.②①③④

10.下图中的叙述是中共在某次会议前后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的宝贵探索,它有利于()

◆初步提出区别于苏联的经济思想,如发展商品生产、重视价值规律等

◆提出健全国家法制,使党和政府的活动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制定发展科学文化事业的“双百”方针

A.“三大改造”的启动B.社会主义建设的有序展开

C.“八字方针”的实施D.改革开放的纵深发展

11.“君王自命‘天子’,龙种高贵,君王驾崩,君统不辍,由其嫡长子自然承袭,如是者不绝。父家长在家庭内是一把手,君王是国家的一把手,是全国子民的严父,且各级地方政权的首脑亦被视为百姓的‘父母官’”。这段材料所表达的主旨是()

A.君权神授,皇位世袭B.君父同伦,家国同构

C.强干弱枝,中央集权D.男尊女卑,君父一体

12.王夫之在《读通鉴论•秦始皇》中说:“封建毁而选举行,守令席诸侯之权。”这里的“封建”和“选举”分别是指()

A.分封制和民主选举制度B.封建制度和民主选举制度

C.封建土地制度和官员选拔制度D.分封制和官员选拔制度

13.秦朝的“三公九卿”中,奉常掌宗庙礼仪,郎中令掌宫殿警卫,少府管皇帝的生活供应,宗正管皇帝家族和亲戚等。这反映了中国古代政体的本质是()

A.职分细化,各负其责B.化国为家,君权至上

C.选贤举能,唯才是用D.官员众多,政务繁杂

14.唐玄宗时礼部尚书沈既济曾对某历史性的变换有过中肯的评价:“前代选用,皆州郡察举……至于齐隋,不胜其弊……是以置州府之权而归于吏部。自隋罢外选,招天下之人,聚于京师,春还秋往,乌聚云合。”沈既济所评价的这一历史性的变化是()

A.孝廉成为士大夫做官的主要途径

B.九品中正制使世家大族子弟依靠门阀步入仕途

C.三省六部制削弱了相权,保证了皇权

D.科举制把读书、考试与做官紧密联系起来

15.嘉庆帝亲政之初,认为凡事“必专责之军机大臣,则其权过重”,与“乾纲独断”的家法不符,强调军机大臣不过“承旨书谕”而已,皇帝并非“将臣工翊赞之职尽责此数人。”这表明嘉庆帝认识到()

A.必须责罚军机大臣B.军机处有利于皇帝高度集权

C.军机处应予以撤销D.军机处可能给皇权造成危害

16.《好了歌》:“人人都说皇帝好,其实皇帝也苦恼;宰相权大睡不好,选才选官更难搞;要是官吏选不好;最怕地方造反了,身家性命也难保。”为解决诗歌中的“苦恼”,统治者采取的措施有()

①三省六部制②皇位世袭制③科举制④设立刺史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7.下图为古代雅典居民结构的比例图,观察图示信息,对于雅典民主与居民的政治联系,下列叙述准确的是()

A.雅典超半数的居民拥有公民权

B.雅典民主的社会基础为自由民

C.少数奴隶主贵族独享雅典民主

D.外邦人享有雅典最广泛的民主

18.美国老报人斯东在《苏格拉底的审判》中说,苏格拉底的死“在民主身上永远留下了一个污点。这乃是雅典的悲剧性罪行。”从公元前490年到公元前322年,雅典约有一半左右的政治家(包括伯里克利)都不同程度地受到民众的惩罚。这些史实表明()

A.雅典政治腐败,阶级矛盾激化B.苏格拉底等人仇视民众,主张实行贵族政治

C.直接民主导致国家权力的滥用D.雅典的民主政治保护了全体雅典人的利益

19.“市民法亦称公民法,是罗马国家早期的法律……罗马法采用属人主义而非属地主义,就是说凡是罗马公民均受法律的保护,而不论其居住地区如何。”据此判断,建国之初(公元前5世纪早期以前)的罗马()

A.公民在外邦活动时受公民法保护B.公民在外邦活动时受万民法保护

C.公民在本邦活动时受成文法保护D.居民在本邦活动都受公民法保护

20.古罗马的《十二铜表法》中规定,各种民事诉讼,即使是再小的事由,也由法庭处理;债务人如在规定的期限还不出债款,债权人可以将其出卖为奴或杀掉;死者的丧衣以三件为限,出丧时妇女不得无节制地嚎哭。上述这些规定说明当时在罗马()

A.平民反对贵族的斗争取得重大胜利B.人们的日常生活由法律规范和调整

C.罗马人热衷于通过诉讼获取利益D.社会生活中的伦理道德色彩浓郁

21.白之浩将英国政治制度分成两个部分,一是“尊严的部分”,一是“效率的部分”。“尊严的部分”具有激发和保留人们崇敬之心的功能,它使政治制度获得了权威和动力,而“效率的部分”是对这种权威的现代运用。“尊严的部分”“效率的部分”分别指的是()

A.君主制和议会制B.君主制和共和制

C.立宪制和共和制D.立宪制和议会制

22.翻开美国历史,共有九位总统在众议院遭到提案弹劾。其中1974年7月,众议院司法委员会投票通过了弹劾总统尼克松的三条罪状,即阻碍司法工作、滥用总统职权和蔑视国会传调录音带的命令。这表明()

A.总统成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B.众议院具有普遍的民主性

C.国会的权力高于总统的权力D.分权制衡有利于权力监督

23.1895年,一位中国外交官对当时四个欧美国家的政体分别作了如下评述,其中对德国的评述是()

A.“举国听于议院,势太偏重”

B.“君主能以事下会议而不能独断”

C.“上议院主用世爵,参以选举,君权仍重”

D.“议院主议法,政府主行法,察院主断法”

24.2012年,因有58个国家都进行了领导人的换届选举而被称为“换届年”,在美国和法国的大选中,奥巴马和奥朗德分别成为新任总统。回溯法国第三共和国时期的国家政体与美国的民主政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国总统都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

B.两国的内阁都由国会任命产生

C.两国总统都要对议会负责

D.两国总统都是本国的国家元首与军队统帅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25题22分,第26题30分,共52分。)

25.(2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94年,自称是“达尔文的斗犬”的赫胥黎发表了《进化论与伦理学》,对进化论的原理作了哲学上的阐释……这种观点引起了严复的共鸣……他抱着“唯我所需”的态度,在不同的观点中进行选择、提炼,宣扬的是“适者生存”的绝对性和“与天争胜”的必要性,强调无论是草木虫鱼还是人类,无论是国家民族还是个人,都是“进者存而传焉,不进者病而亡焉”,只有自强、进取,才能生存、发展,倘若昧于时势而无所作为,必将被淘汰出局。民族的自决自救、奋发图强,是《天演论》所演绎的主旋律。——凤凰网

材料二物种以竞争为原则,人类则以互助为原则。社会国家者,互助之体也;道德仁义者,互助之用也。人类顺此原则则昌,不顺此原则则亡。

——1919年孙中山《建国方略》

材料三人生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中国之恒言也。……以人事之进化言之,笃古不变之族,日就衰亡;日新求进之民,方兴未已;存亡之数,可以逆睹。……尊重廿十四朝之历史性,而不作改进之图,则驱吾民于二十世纪之世界以外,纳之奴隶牛马黑暗沟中而已,复何说哉!

——陈独秀《敬告青年》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严复译述《天演论》的目的和影响。(8分)

(2)材料二中,孙中山是如何认识社会进化的(3分)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陈独秀对中国作“改进之图”的方法其理由是什么(5分)

(4)综合上述材料说明进化论对近代中国产生了什么深远影响(6分)

26.(30分)在人类文明史上,以制度为重要内容的政治文明经历了不断演变的过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历史学家黄仁宇认为:中国在历史上产生过九个统一全国的大朝代,我们可称秦汉为“第一帝国”,隋唐宋为“第二帝国”,明清则为“第三帝国”。第一帝国的政体还带贵族性格,世族力量强大。第二帝国则大规模和有系统地科举取士,造成新的官僚政治,而且将经济重心由华北的旱田地带逐渐转移到华南的水田地带。……若将第二帝国和第三帝国比较,则可以看出第二帝国“外向”“开放”,带“竞争性”。与明清之“内向”“保守”及“非竞争性”迥然不同……第二帝国带扩张性,而第三帝国则带收敛性。——黄仁宇《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

材料二雅典民主是直接民主制,奉行的宗旨和原则是自由和平等,自由体现于政治生活为“人人轮番当统治者和被统治者”,平等则要求“数学(数量)平等”,就是说“全体公民人人相等”。所以,政事须经公民集体议决,由大多数人的意志裁定,实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

——施治生《试论古代的民主与共和》

材料三纵观英国历史,特别是17世纪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英国社会在作出了种种探索和尝试后,最终选择了这种保留王权形式的资产阶级代议政体——君主立宪制。……尽管在君主立宪制度下,英王仍然是终身和世袭的国家元首,享有宪法赋予的法律上或形式上的巨大权力,但是这种政体下的国王是“统而不治”“临朝不理政”。宪法在赋予权力的同时,对王权的行使也加以了种种限制。通过一系列法案的颁布,逐渐确立了议会至上的原则。

——丁翌《试析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材料四18世纪80年代的美国在政治上是特别得天独厚的:那里既有继承自英国的自由主义传统,又有从法国启蒙运动中吸收了许多英国所没有的有关现代民主政治的重要理念——在后一方面,美国人在殖民地时代和宗主国之间的矛盾显然起过重大作用,它为美国在现代民主创制试验方面实现对英国的重大超越提供了可能。——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第二帝国”在政治结构、经济格局和选官制度方面与“第一帝国”相比,发生的主要变化。(6分)结合有关史实,说明第三帝国的“内向”“保守”及“非竞争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6分)

(2)概括材料二反映出的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特点。(6分)

(3)依据材料三,分析英国是如何实现“议会至上”的。(6分)

(4)根据材料四,分析美国在现代民主创制试验方面能够超越英国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材料四中的“重要理念”。(6分)

高二年级历史试题答案

CDCDACBBDBBDBDDCBCABADCD

25.解析:第(1)问根据严复《天演论》的内容以及时代背景归纳出变法图强的紧迫性及影响。第(2)问阅读材料,得出孙中山“互助”的进化原则。第(3)问结合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得出民主和科学的改进方法,并依据所学回答出理由。第(4)问从思想解放、救亡图存的角度进行阐述。

答案:(1)目的:惊醒国人,号召变法图强,免于淘汰灭亡的命运。影响:为维新变法提供了理论依据,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8分)

(2)认识:进化以互助为原则。(3分)

(3)方法:变革思想或宣扬民主、科学。(2分)

理由:只有不断变革中国才能发展,否则必将落后于世界潮流。(3分)

(4)影响:成为近代救亡图存和批判封建专制主义的理论根据和思想武器;促进了中国思想近代化的历程。(6分)

26.答案:

(1)变化:政治结构:三公九卿制向三省六部制转变(或从贵族制度向官僚制度转变)。

经济格局:经济重心由北方转移到南方。

选官制度:由察举制向科举制转变。(6分)

表现:政治方面:如废宰相,设内阁、军机处,加强皇权等;

对外经济与文化交往方面:中止西学东渐,实行海禁、闭关锁国政策等。(6分)

(2)实行轮番执政和直接民主制;政事由全体公民集体议决;坚持少数服从多数、自由和平等原则。(6分)

(3)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打击了王权;以立法的形式限制了王权;通过代议制政体确立议会的最高立法权。(6分)

(4)原因:对英法民主政治文化兼收并蓄。理念:三权分立;民主共和。(6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古希腊史学家普鲁塔克记述到,阿里斯提德因为人们厌烦其“正义”的名声而遭到放逐。三年后,他被允许回国参加希波战争。回国后,他毫无怨尤地为国家尽忠尽力,立下了卓越功勋。这反映出在当时的雅典()

A.公民缺乏参政的能力B.个人自由由国家支配

C.民主政治正逐渐完善D.城邦利益的至高无上

A.宗教神话的传播B.人文精神的觉醒

C.公民政治的实行D.崇尚运动的风尚

3.柏拉图曾这样描述雅典:“这样的社会里,五花八门,不管人和人有没有区别,每个

人都得到同等对待,社会显然处于无政府状态。”柏拉图意在表明()

A.雅典民主追求人人平等

B.雅典民主存在明显缺陷

C.雅典社会处于无政府状态

D.雅典民主导致了社会动荡

A.习惯法的推行B.公民法的推行

C.万民法的推行D.陶片放逐法的推行

5.《十二铜表法》第八表有这样的规定:让自己的牲畜在他人田中吃食,应负赔偿责任。不法砍伐他人树木的,每棵处以25阿斯的罚金。不得以蛊术损害他人的庄稼。现行窃盗被捕,处笞刑后交被窃者处理;如为奴隶,处笞刑后投塔尔佩欧岩下摔死。这说明罗马法律注重()

A.保护公民私有财产B.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C.天赋人权D.主权在民

6.蒙森在《罗马史》中这样论述罗马法的起源:“对罗马人来说,法律首先不是如同我

们所理解的那样,并非国王对于所有民社成员发布的命令,而首先是构成国家的各权力

代表以说明和反驳的方式所缔结的契约。”蒙森的论断说明了罗马法蕴藏()

A.君权至上的精神B.公民主权的精神

C.自由平等的精神D.三权分立的精神

7.英国首相卡梅伦在北大演讲时说:“我在英国当首相,没有专门的厨师为我做饭,只能去内阁蹭饭。不仅如此,每年收入全部公开。每周二、周四还要去下院接受质询……抱着老百姓哭,第二天《泰晤士报》的标题是英国首相以无耻的眼泪换取选票。而《太阳报》的标题则会是《英国首相和私生子相认》。”卡梅伦的上述言辞体现了英国首相()

A.社会地位较低B.权力受内阁制约

C.受多方面监督D.不掌握国家实权

8.2014年9月18日,苏格兰就是否脱离英国而独立举行公投,联合王国面临分裂危机,

在公投上将保持中立。英国女王之所以在苏格兰公投问题上“保持中立”是因为()

A.英王只是国家统一的象征,对政治没有任何影响

B.独立公投是苏格兰内部事务,与英王无关

C.即便独立,女王还是苏格兰国家元首

D.根据英国法律,女王对政治议题须保持中立立场

9.针对美国联邦法院在1935~1936年间判决《全国工业复兴法》等法令违宪,罗斯福总统提出了司法改革法案。虽然改革法案最终夭折,但却迫使最高法院转变了态度,随后几年罗斯福新任命了5位最高法官。这反映了当时美国()

A.新政改革的缓慢B.司法部门的僵化

C.制衡机制的失灵D.行政权力的膨胀

10.18世纪80年代,美国政治家麦迪逊写道:“全世界将初次看到一种以颠倒一切政府

的基本原则为基础的政治制度;全世界将看到整个社会权力到处服从于各部分权利;全

世界将看到一个头脑听从指挥的怪物。”这里的“怪物”是指()

A.联邦体制的国家B.邦联体制的国家

C.君主立宪制的国家D.民主共和制国家

11.易中天在《费城风云:美国宪法的诞生和我们的反思》中提到:人民选举也有问题,最大的问题是人数太多不好操作。另外代表们(制宪会议代表)对人民是否熟悉情况是否有判断力也表示怀疑。可取的方案也就是“选举人”选举。最能体现材料中的设想的是()

A.美国众议员的产生B.美国总统的产生

C.美国联邦法院的最高法官的产生D.英国下议院的议员产生

12.“历史仿佛在故意卖弄哲理:几次革命都未能巩固共和国,一帮落魄贵族在走投无路中找到的权宜之计,却成了共和国的真正起始!”这反映的是()

A.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B.美国制宪会议制定1787年宪法

C.德国颁布实施1871年宪法D.法国国民议会通过1875年宪法

13.恩格斯说:“俾斯麦在经济方面是很乐意迎合资产阶级的,甚至在讨论议会的权限问

题时,他所显示的也不过是带着天鹅绒手套的铁拳。”“德意志帝国宪法”中最能体现恩

格斯这一观点的是()

A.皇帝是德国国家元首和军队统帅B.宰相由皇帝任命而不是选举产生

C.议会通过的法案由皇帝批准生效D.德意志其他各邦保留自治的权利

14.德意志帝国建立后,进行了大规模的统一法制建设。德意志帝国国会于1877年颁行

《民事诉讼法》和《刑事诉讼法》,1896年通过《民法典》,1897年通过《商法典》。这

些法律()

A.说明帝国国会有完整的立法权B.说明政治民主化能够促进经济工业化

C.适应了工业化快速发展的需要D.说明德意志帝国形成了完善的代议制

15.有学者认为,德国1871年宪法是一部在考虑各邦原统治者利益、资产阶级自由派关于建立统一民族国家的要求,以及普鲁士的霸权等三个主要因素的基础上产生的。由此说明1871年宪法()

A.对德意志各城邦约束较大B.尚未赋予资产阶级政治权利

C.追求多方势力利益的均衡D.对民主势力造成沉重的打击

16.霍布斯鲍姆在《极端的年代》中认为:“如果说法国大革命追寻的理想,传之后世的

生命比布尔什维克长;那么,1917年革命事件产生的实际后果,却比1789年更为深远。”

文中的“1917年革命事件”产生的深远影响是()

A.推翻沙皇专制统治B.启蒙思想得以实践

C.开辟人民作主新时代D.开创国家工业化新模式

17.某学习小组拟依据下列图片资料进行研究性学习。下列主题最符合要求的是()

A.十月革命的发展历程

B.空想社会主义产生发展和实践的历程

C.巴黎公社及其影响

D.科学社会主义产生发展和实践的历程

18.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只有在现实的世界中并使用现实的手段才能实现真正的解放;没有蒸汽机和珍妮走锭精纺机就不能消灭奴隶制;没有改良的农业就不能消灭农奴制,当人们还不能使自己的吃喝住穿在质与量方面得到充分供应的时候,人们就根本不能获得解放。”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以现实为基础就能实现人的真正解放

B.把人的解放建立在唯物史观基础上

C.蒸汽机和珍妮机消灭了奴隶制

D.把人的解放建立在消灭农奴制基础上

19.如果以“两极格局的确立与解体”为题撰写专著,贯穿全书的主线应该是,美苏两国()

A.根本利益的趋同B.军事冲突的加剧

C.国家实力的消长D.敌对意识的淡化

20.1948年4月3号,美国总统杜鲁门签署《对外援助法案》,根据该法案,美国要向西欧各国提供133.2亿美元的援助,美国承诺“当西欧一国向另一国提供货物而后者缺乏支付手段时,美国则给予前者相当于后者赊款数额的美元货款予以结算”。该法案()

A.体现美国控制西欧的意图B.标志美国杜鲁门主义出台

C.开启西欧各国一体化进程D.推动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

21.2016年6月24日,英国“脱欧”公投结果出炉。“脱欧”阵营赢得超过半数的民众支持,这意味着英国在加入欧盟43年之后正式与这个大家庭说“再见”。英国“脱欧”的行为说明了()

A.国际贸易壁垒持续增加B.世界经济发展受到阻碍

C.区域集团内部矛盾丛生D.多极格局形成指日可待

22.法国总统戴高乐认为,“超国家机构”可以解决一些技术性问题,它“没有政治上的权

力和效能”,“只有国家才是有权命令并有权要求服从的实体”。这反映出欧洲一体化()

A.遭到重要国家的反对B.面临主权让渡难题

C.缺少政治方面的约束D.阻碍国家权力实施

23.“近年来围绕美伊战争,世界上还发生了几个分裂:联合国分裂为主战和反战两方,北约内部出现和平解决与军事打击之争的“裂痕”,欧盟也分化为以法.德为代表的反战派和以英.西为代表的主战派。中国:通过联合国途径和平解决,反对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日本:追随美国,提供经济支持。阿拉伯世界:反对侵略伊拉克,但没有统一的实质性行动。”以上现象深刻地表明()

A.世界多极化趋势在发展,各种力量的重新组合并没有结束

B.“冷战”结束后,世界呈现“一超多强”的局面

C.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迫在眉睫

D.国际形势动荡不安,建立世界和平十分重要

24.美国前国务卿赖斯认为,当今世界的多极化是“世界动荡和混乱之源”,多极化主张是“不道德”的。该观点表明她()

A.认为多极化将带来动荡与不安

B.主张推行霸权主义,维护“单极世界”

C.认为提倡多极化是反人类

D.主张建立平等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

第II卷非选择题(共52分)

25.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本题25分)

材料一在雅典,凡公民都享有充分的民主政治权利,其权利通过公民直接参与和管理城邦事务的方式来实现。公民参政的最高民主机构是公民大会。公民大会每月召开3—4次,凡20岁以上的男性公民都有权参加,平等享有立法权、选举权、监督权。公民大会上,公民对城邦大事的议案自由发言或展开激烈的辩论,最后采取投票或举手的方式,按“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作出决议,决议一旦形成,不能随意更改。这种简朴的参政方式鲜明地表现了雅典民主政治的直接性。雅典法律规定,公民没有抛弃公务照管私务的自由,相反他必须奋不顾身地为城邦的福祉而努力。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蒋云芳等《雅典民主政治的特征及对西方民主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指出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形成原因。(10分)

材料二通过1832年议会改革,资产阶级取得了选举权,但政权仍在贵族手中,资

产阶级仍处于从属地位。工人阶级在争取改革的斗争中出力最大,结果却一无所获。1832年改革是一次和平的改革运动,打开了通向民主之路的大门,但民主的道路并没有走完,它还要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努力,才能最终完成。

——摘编自王觉非《英国近代史》

(2)根据材料二,为什么说1832年议会改革后“民主的道路并没有走完”英国议会改革表现出哪些特点(9分)

材料三天赋人权是人在生存方面不可剥夺的权利,包括谋求安乐和追求幸福的权利等。公民权以天赋人权为基础,政治制度的设计要以个人作为最基本的考虑单位。宪法的目的是引入限制,使人们遵守限权宪法的一般规则。宪法由人民制定,政府不能更改,政府只能接受宪法的约束。

立法机关不得制定剥夺公民权利的法律,代议机关如违反委任其行使代议权的根本法自当归于无效是不言而喻的原则。如否认此理,则无异于说,代表的地位反高于所代表的主体,仆役反高于主人,人民的代表反高于人民本身。……联邦共和国既有共和政体的内在优点又具有君主政体的对外力量,既可以保持内在的生机,又能有效抵御外来敌人的侵扰。……立法、行政和司法权置于同一个部门手中,均可公正地断定是虐政;必须阻止任何部门篡夺其他部门的权力,不同的部门应该保持依据一个自由政府的性质所允许的那样的独立和彼此分立。

——[美]潘恩、麦迪逊、汉密尔顿等人宪法言论摘编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落实法的精神,美国宪法做了哪些顶层设计(6分)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妥协”一词在中国近代政治语境中常以贬义的形式出现,意为无原则地让步、退缩,“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妥协性”被看作是辛亥革命失败的重要原因。然而,西方近代资产阶级革命和民主宪政的实践却显示出,没有一定程度上的相互妥协与利益让渡,他们的历史发展就无法淌过深水区和激流区。

要求:结合近代欧美国家民主政治的实践,阐述材料观点。(12分)

(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

27.【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明治维新是日本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起点和基础。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872年1月,明治政府完成了重新划分行政区的工作,在全国设置了3府

72县,由中央政府任命各地长官。新政府于同年9月又进行了新的官制改革,天皇亲临正院“总理万机”,各省长官直接对天皇负责。1889年颁布了《大日本帝国宪法》,天皇作为国家的最高统治者,但也必须依宪法各条之规定行使自己拥有的统治权。

——摘编自伊文成、马家骏主编《明治维新史》

材料二鹿鸣馆现象引发的西化主义泛滥达到了文明开化的顶点。以伊藤博文为首的日本政要狂热地为西化造势,在鹿鸣馆西化的示范下,无论贫富皆以西洋为高尚,甚而主张人种改良。总之,是言必谈西洋,西洋人不穿和服,所以要穿西服。甚至竟然出现文盲海员在东京大学执教的奇闻。文明开化基本限于东京等大城市,而在农村,一眼望去仍然是江户时代的风景。

——摘编自赵德宇《日本近现代文化史》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治政府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政治措施。(8分)

(2)据材料二,概括日本文明开化的特点。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从明治维新的经

验教训中得到的改革启示。(7分)

历史答案

选择题:

123456789101112

DCBBABCDABBD

131415161718192021222324

CCCCDBCACBAB

25.参考答案:(1)特点:实行直接民主;设有专门的机构保证民主的实施;民主方式较为简朴;民主制度有法律做保障;民主对象的范围比较狭窄。(4分)(任意4点即可)

原因:小国寡民的城邦制度;法律上鼓励公民参政;雅典经济的发展增强了公民参政议政的民主意识;先进思想家的推动。(6分)(任意3点即可)

(2)理由:资产阶级在政治体制中仍处于从属地位;工人阶级没有获得政治权力。(4分)

特点:以和平方式进行;呈现渐进性;广大民众进行了艰难的斗争。(答对2点4分,3点5分)

(3)设计:建立联邦制政府;实行民主共和制度;实行权力分立与制衡;通过宪法修正案使之成为“活”的宪法;授予最高法院拥有司法解释权。(6分)(3点以上即可)

26.答案:观点:妥协在欧美国家民主政治进程中起到重要作用。(2分)

论证

例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的斯图亚特王朝复辟和“光荣革命”都体现了妥协。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前期也经历了轰轰烈烈的暴力革命,革命过程曲折反复。而后期则以妥协的方式探索出一条适合英国国情的转型道路。克伦威尔死后,英国政局动荡,资产阶级为了维护社会秩序,保护革命成果,选择让斯图亚特王朝重掌政权。这体现了一定的妥协。由于请回来的国王缺乏妥协精神,损害了资产阶级的利益,又有了后来的光荣革命。光荣革命体现了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的相互妥协。(另一示范英国:“光荣革命”是资产阶级同新旧贵族之间妥协的结果,但避免了流血冲突,巩固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权利法案》的颁布,责任制内阁的形成及1832年议会改革,都体现了各种政治力量之间的妥协,但推动了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的形成和发展。(5分〉)举议会改革的例子亦可

例二:美国1787年宪法

美国1787年制宪会议上充满了矛盾,如联邦政府与州政府分权和矛盾、大州与小州的矛盾、南方州与北方州的矛盾。最终通过实行联邦制、议员分配比例、奴隶人口计算等方法调和了各方矛盾。体现了各方的妥协。

例三:法国1875宪法的制定

法国共和之路过程曲折,充满暴力。1875年宪法得以通过,体现了共和派与君主派的妥协,承认共和,这是君主派的妥协,而赋予总统以大权,这又体现了共和派的妥协。正是双方的妥协才使得宪法得以签定,共和体制确立下来。(任举两个国家例子即可)

评分要求:论点2分,(观点明确合理)论据8分,(史实准确清晰)论证2分(层次分明;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达流畅)

27.答案:(1)政治措施:废藩置县;加强以天皇为首的中央集权;确立代议制;废除封建等级制度,实行四民平等。(8分)

(2)特点:自上而下推行;盲目西化;学习西方庸俗化;发展不平衡。(4分)

改革启示:提高中央政府的国家治理能力;在坚持开放的前提下,立足传统创新文化。(3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为了进行有效的统治,加强对地方的管理,西周时期推行的政治制度是

A.禅让制B.王位世袭制

C.分封制D.郡县制

2.汉朝时,在平定“七国之乱”的基础上,颁布“推恩令”的皇帝是

A.汉文帝B.汉景帝

C.汉武帝D.汉元帝

3.唐朝确立并完善了三省六部制。若国家进行一项公共工程建设,其执行机构是

A.中书省B.尚书省

C.门下省D.枢密院

4.元朝时,属于中书省直接管辖的地区是

A.陕西B.云南

C.河南D.河北

5.某条约规定:“清朝政府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这个条约应该是

A.《天津条约》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6.甲午中日战争期间发生的主要战役有①平壤战役②黄海大战③辽东战役④威海战役⑤廊坊战役

A.①②④⑤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D.①②③④

7.“废两千年帝制,首义归功先行者;积四十载经验,遗言启迪后来人”。对联歌颂的是

A.康有为B.孙中山

C.毛泽东D.邓小平

8.罗马法在世界法律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主要是因为它

A.给予自由民和奴隶以公民权B.维护和巩固了罗马帝国的统治

C.揭露和批判了私有制的罪恶D.是近现代西方法律的源头

9.下列关于英国责任制内阁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内阁对议会负责B.内阁成员集体负责,名单由国王提名产生

C.议会的多数党领袖由国王任命为首相D.首相通过控制议会立法权实际上掌握国家大权

10.1871年,德意志君主立宪政体确立的标志是

A.德意志帝国建立B.德国完成统一大业

C.德意志帝国宪法颁布D.德国跻身资本主义强国

11.有一家父母得知其孩子在外面偷了东西,如果他们相信荀子的理论,可能对孩子采取的态度是()

A.认为孩子的本性是恶的,但只要好好教育,孩子会改正错误。

B.认为孩子的本性是善的,他犯错误是一时糊涂

C.认为孩子的本性是恶的,必须严厉地惩罚他,使他害怕,以防再犯

D.认为孩子犯错并非本性造成,而是环境不好,应择善而居

12.汉武帝采纳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里的“儒术”指()

A、吸收了佛教、道教等思想的儒学B、正统的孔孟学说

C、糅合了道家、法家、阴阳五行家等学说的儒学D、儒家学说与权术

13.在《理想国》中把人分为几等,各尽其责,由富有的“贤哲”做统治者的是()

A.苏格拉底B.柏拉图C.亚里士多德D.安提丰

14.下列关于启蒙运动的影响表述不正确的是()

A.是法国大革命的思想武器B.对拉丁美洲的独立战争产生了影响

C.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武器D.是美国独立战争的思想武器

15.“所到之处,羊皮纸被取代。事实证明,它的价值十分显著:过去,用羊皮纸制作一本《圣经》,至少需要300张羊皮。”文中提到的技术是()

A.造纸术B.印刷术C.磁石D.火药

16.汉字演变的脉络是()

A.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B.甲骨文一金文一隶书一楷书一篆书

C.金文一甲骨文一篆书一隶书一楷书D.甲骨文一金文一篆书一楷书一行书

17.下列成就中,表明人类对微观世界的基本认识有了革命性进步的是()

A.相对论B.牛顿力学C.经典物理学D.量子理论

18.以下著作、杂志为代表的历史运动中,最为彻底的批判了封建思想,动摇了封建统治思想基础的是

A.《民报》B.《海国图志》C.《新青年》D.《资政新篇》

19.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农业科技有了很大发展,其中居于世界领先地位并对世界农业做出巨大贡献的是

A.岭南地区出现三季稻B.水稻杂交技术及其在世界得到推广

C.我国粮食产量已经跃居世界第一位D.我国棉花产量已经跃居世界第一位

20.被恩格斯誉为伟大的现实主义大师的是()

A.雪莱B.雨果C.拜伦D.巴尔扎克

21.批判旧儒学的“君为臣纲”的思想,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新思想命题的是()

A.李贽B.黄宗羲C.顾炎武D.王夫之

22.最早提出要以“人的学问”代替“神的学问”的是()

A.薄伽丘B.但丁C.米开朗琪罗D.彼特拉克

23.亚里士多德曾将城邦的政治机构划分为三部分:“其一为有关城邦一般公务的议事机能;其二为行政机能部分……其三为审判机能。”在这方面与他最相似的启蒙思想家是()

A.洛克B.孟德斯鸠C.伏尔泰D.卢梭

24.下列关于“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理解,正确的是

A.排斥西方先进技术,维护封建统治B.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维护封建统治

C.实行君主立宪,发展资本主义D.推翻封建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25.明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会议是()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B.中共十二大

C.中共十三大D.中共十四大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满分30分,其中26题14分,27题16分)

26.(14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从宋真宗起,相权逐步得到强化,皇权反而受到种种限制。那时,经济发展较快,国库充实,但具体数字只有三司使知道。真宗多次想打听虚实,宰相李沆担心真宗知道了库藏量而随便花销,始终不肯让三司使提具体数字。

——人教版《历史》必修①

材料二废除宰相制度15年后,明太祖得意地总结道:“自古三公论道,六卿分职。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

材料三军机处机构简单,有官无吏,办公场所只是几间值班用的平房。军机大臣品级不高,但都由钦定。他们每日接受皇帝召见,跪受笔录,军国大事均由皇帝一人裁决。各种诏令由军机大臣按皇帝的意旨拟写成文,经皇帝审批后,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官员执行。

(1)根据材料一指出,北宋时期相权和皇权的关系如何(2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宰相制度是在何时被废除的明成祖时设置了什么机构来协助皇帝处理政事(4分)

(3)军机处设置于哪一朝代根据材料三归纳军机处的主要职能。(6分)

(4)综合以上材料,指出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演变的趋势。(2分)

27.(16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506年1月,在意大利出土了古希腊的雕塑名作《拉奥孔》。它的出土,震动一时,被推崇为世

上最完美的作品。

材料二第36条每一个真诚悔改的基督徒,即使没有赎罪券,也同样可以得赦罪或免罪。

——九十五条论纲

材料三“不承认任何外界的权威,不管这种权威是什么样子的。宗教、自然观、社会、国家制度,一切都受到最无情的批判;一切都必须是在理性的法庭面前为自己的存在作辩护或者放弃存在的权利。思维着的悟性成为衡量一切的唯一尺度。从今以后,迷信、偏私、特权和压迫,必将为永恒的真理,为永恒的正义,为基于自然的平等和不可剥夺的人权所排挤。”

(1)根据材料一,指出当时意大利主要流行的社会思潮是什么《拉奥孔》的出土为什么会引起震动(4分)

(2)材料二标志什么事件开始(2分)

(3)材料三中的思想家高举的理论旗帜是什么为构建正义平等的新社会,法国的启蒙思想家分别提出“三权分立”和“人民主权”学说,请写出这两位思想家的名字。(6分)

(4)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用关键词概括人文主义发展的阶段特征。(4分)

三、简答题(10分)

28.1912年春,孙中山代表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请回答:

(1)简要指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对国家主权和国家政治体制分别作了怎样的规定(6分)

(2)简述《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的历史意义。(4分)

四、探究题(10分)

2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西洋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年,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来,引到光明世界。——陈独秀《新青年罪案之答辩》

材料二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大会通过了著名的《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在这篇宣言中,孙中山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民族主义,一是“免除帝国主义之侵略”,使中华民族独立于世界;二是“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反对民族压迫。民权主义,以实行普遍平等的民权主义为主要内容,人民“不但有选举权,且兼有创制、复决、罢免诸权”。民生主义,一曰平均地权,二曰节制资本。

材料三毛泽东率领湘赣边起义队伍,在攻打长沙受挫后,当机立断,改变原定部署,到敌人控制薄弱的井冈山,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创了一条有别于“城市中心论”的革命道路。

(1)材料一中的“徳、赛先生”分别指什么(2分)

(2)材料二反映了孙中山的哪一思想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该思想的历史作用。(4分)

(3)材料三毛泽东“开创了一条有别于‘城市中心论’的革命道路”是一条什么样的道路。根据材料三,指出他开创这一道路的原因。(4分)

答案

1-5CCBDA6-10DBDBC11-15ACBCA16-20CDCBD21-25BDBBB

26.(1)相权逐步得到强化,皇权受到限制。(2分)

(2)明太祖时期(或者明朝初年);内阁。(4分)

(3)清朝。(2分)主要职能:接受皇帝召见,跪受笔录;按皇帝意旨拟写诏令;传达给中央和地方各部门。(4分)

(4)皇权不断强化。(相权逐渐削弱;君主专制不断加强。2分。)

27.(1)人文主义。再现古典文明的辉煌,增强人们创造新文化的信心。4分

(2)宗教改革。2分

(3)理性主义。孟德斯鸠。卢梭。6分

(4)智者学派:起源;文艺复兴:复兴;宗教改革:发展传播;启蒙运动:成熟。4分

28.(1)国家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国家政治体制: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实行责任制内阁。(6分)

(2)意义: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步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4分)

29答案:(1)民主与科学

(2)新三民主义;成为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和国民大革命的旗帜。

(3)“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原因:在攻打长沙受挫后,当机立断,改变原定部署,敌人控制薄弱的井冈山。

THE END
1.来源:人民法院来自律师Avocat张Lawyer法律顾问答疑意见:从目前的法律和司法解释规定看,即便补偿安置协议约定了相关拆除情形,也并不等同于行政机关有权直接拆除被征收人房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行政协议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四条的规定,作为行政协议签订方的行政机关和对行政协议有相应监督职权的行政机关,有权作出带有要求限期履行内容的行政决定。被征收https://weibo.com/1670241433/P2IU3gjwf
2.新媒微视中央政法机关 长安网群 市政法单位 区委政法委 重要政法媒体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 公安部 司法部 中国长安网 北京 上海 天津 江苏 浙江 河北 山西 辽宁 黑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广东 湖南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内蒙古 吉林 西藏 兵团 北京市https://www.bj148.org/sp/xmws/202411/t20241129_1670160.html
3.狠狠赞危难之际显身手!银川学子刘满成,好样的!刘满成急救同时学校也叮嘱刘满成在外要注意实习安全,遇到紧急情况时在确保自己安全的前提下利用救生器材施救并及时拨打救援电话。 记者:沈亚婷 转自:银川发布 视频:直播银川视频号 编辑:王瑜婧 审核:申亮监制:孙磊 法律知识大比拼-寻找身边的法律明白人 决战在即 欢迎您在线上参加答题 增加自己的法律知识 近日热点短视频https://m.163.com/dy/article/JI126QKA05506NW2.html
4.百家讲坛经典明亡清兴六十年(三十九)太后下嫁之谜[百家讲坛]天地大儒王船山1 忠孝家风 王船山家族起源 [健康之路]最好最后的主动告别 《河西走廊之嘉峪关》第五集:忆往昔往事随风 看今朝美满幸福 《人与自然》 20170521 人类星球——山脉(上) 《法律讲堂(文史版)》 20240529 中华法谚·破人亲 九世贫 [百家讲坛]山海关拥有完整严密的军事防御体系 [健康之路]常http://tv.cntv.cn/v/tvcctv/v1/VIDE1355518225091856.html
5.《百家讲坛》20231030唐诗经典炼成记5苔花如米小《一线》 20241112 1号“女友” 《读书》 20240617 《现代小说化读》/《登春台》/《我带你告别》 2024年度央视读书精选春季榜单1 [百家说故事]品读《西游记》·孙悟空为什么是石猴 《地理·中国》 20231008 多彩大地12 《人物·故事》 20240902 艺术的纽带·汪观清 《法律讲堂(生活版)》 20160220 报复情郎过了火https://tv.cctv.cn/2023/10/30/VIDEzkDciCvprY3RSsZUAVVr231030.shtml
6.国内共享经济的十大O2O企业盘点o2o有哪些企业→MAIGOO生活榜摘要:共享经济两大代表企业Uber和Airbnb发展日渐成熟,而共享经济在中国的发展不过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真理关系,从租车和旅游领域发起,先后崛起中国的滴滴打车、快的打车、木鸟短租、住百家等,后又进军餐饮、零售业、医疗教育,阿姨帮、闲鱼等后起之秀。o2o的企业代表有哪些呢?小编在这里做了一些o2o企业盘点,一起来https://www.maigoo.com/top/385154.html
7.《百家说故事》20231006TOP 3 拜登政府急于最大限度武装乌军 TOP 4走进高原湿地 感受自然之美 TOP 5这两款宝藏面条的做法 请你查收 相关推荐 [生活圈]关注脑部健康 老人运动迟缓 被误诊为类风湿性疾病 《百家说故事》 20230127 [味道]《我的家乡菜·通辽篇》(下)导视 《三农群英汇》 20230525 欢迎来我家——生活理想家 加载更多https://tv.cctv.com/2023/10/06/VIDEG3Ij9jCxNWJvSFaVug5r231006.shtml